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右图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它体现了人文奥运的理念。人文精神起源于( )A.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B.公元前5世纪古代中国的齐鲁地区C.公元1416世纪的意大利D.公元1416世纪的中国明朝【答案】A2.(江苏省2011届苏北五校高三月考)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
2、学思想(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B.尊重自然规律C.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D.渴望征服自然【解析】古希腊城邦时期,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突出,于是古希腊哲学家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答案】A3.在公元前5世纪,相当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希腊的智者学派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因为( )A.先秦诸子也没有提出这个观点B.此前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着人类C.当时东西方都未进入文明时代D.开始意识到人才是社会舞台的主角【解析】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从而引起了人类
3、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由此把智者运动看成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而把普罗泰格拉视为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答案】D4.有一天,在下体育课回教室的路上,两位同学吵了起来。原来,同学甲说:咱们体育老师太狠了,一个动作不对,就罚我们跑20圈。同学乙不服气,说:你说的不对,老师这是负责,不是太狠,而是太好了。他们的说法与谁的观点相类似( )A.普罗泰格拉 B.柏拉图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解析】这两位同学都以自己的标准对体育老师的行为作出评价,这符合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答案】A5.普罗泰格拉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这反映了( )公民由于参与政治生
4、活使人在社会中处于日益突出的中心地位 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他强调人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 他的思想突出了人的地位和作用A. B.C. D.【解析】关键是理解题干的含义。从题干来看说明公民积极参与了国家治理,在社会中处于中心地位,从而强调它要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正确。从“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来看,体现了,故应全选。【答案】A6.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体现了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下列对同时代的中国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处于夏商周时期,宗法制、分封制深刻影响着社会B.中国处于秦朝时期,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中国处于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D.中国处于西汉时期,儒家思想
5、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答案】C7.公元前6前4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儒家的“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有何主要不同( )A.讨论主题不同 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C.价值取向不同 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答案】B8.有位思想家认为:“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先哲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C.伏尔泰 D.孟德斯鸠【答案】B9.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
6、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或法制【答案】B10.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有一个犯人在唱一首新歌,就要向他求教。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唱新歌呢?”苏格拉底回答:“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思想( )A.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你自己C.知识即美德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解析】选项中B、C是苏格拉底的主张。材料信息表明,苏格拉底临死不忘学习知识,实践了其“知识即美德”的主张。A项是智者学派的主张,D项是亚里士多德的主张。【答案】C11.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对“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主
7、要体现在( )A.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B.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C.知识即美德,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D.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判断是非【解析】苏格拉底对智者学派宣扬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造成的消极影响不满,提出“知识即美德”的思想,强调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答案】C12.(福建省厦门市2011届高三质量检查)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同时代的东西方先哲。他们思想的最大相似之处是( )A.侧重对宇宙本源的研究B.强调人的自由与平等C.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答案】D13.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
8、我们到生活中来,到森罗万象的宇宙中来,仿佛引我们去参加盛会,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不可抗拒的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A.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解析】从材料中对人的评价可知B项最为准确,A、C、D三项内容并没有完全体现。【答案】B14.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民贵君轻人文主义B.天人感应因信称义
9、C.存天理,灭人欲人文主义D.致良知因信称义【答案】C二、非选择题(15小题20分,16小题24分,共44分)15.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普罗泰格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材料二 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材料三 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材料四 角色教师,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以上四则材料出自岳麓版、人教版和人民版教科书内容材料五 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
10、豪,提出美德即知识,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知道得越多,才知道得越少。(1)依据材料一至材料四,分别概括归纳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8分)(2)概括指出材料五中体现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2分)(3)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观点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2分)(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理解。(8分)【答案】(1)人的价值、作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平等;对人的教育。(2)崇尚知识。(3)希腊民主政治的需求。(4)人文精神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人文精神核心就是关心人,强调人的价值、作用,尤其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获
11、得,主要靠涵养知识。16.阅读关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几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后被称为“普罗泰格拉命题”。这一命题以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与运动发展为基础,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把社会或国家理解为个人的集合,强调个人选择,这就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对当时流行的“神意”说提出怀疑。因为人是具体的个人,如果每个人都有其判断事物的标准,就等于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材料二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即知识”(“道德即知识”)。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
12、,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材料三 康德认为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法则协调一致。所以,法律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法律与道德的不同在于,道德是内在的、自觉的,它推动人们应该这样行动;法律是外在的、强制的,它限制人们去做某事。法律的完善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康德希望建立一个在法律之下的个人与他人具有同样自由的统一的政
13、治制度。然而,这个理想制度不是通过直接的政治实践,而是通过道德的不断完善来实现。以上材料均摘自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1)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10分)(2)与普罗泰格拉相比,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何发展?(2分)(3)据材料二、三,比较康德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8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个人自由的认识。(4分)【答案】(1)进步性: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肯定人的作用),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局限性:片面强调人的主观性,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否定真理的客观性;忽略了人的社会性。(2)苏格拉底强调了人的道德的重要性。(3)同:康德与苏格拉底都认识到人的道德的重要性,都认识到人的社会性。异:苏格拉底强调人可以通过知识提高道德修养,达到自律;康德强调可以通过法律规范制约人的行为。(4)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人们行使自由权利不应该违背道德和法律。.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