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2018年模拟精编大考卷(三)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和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丙酮酸、核苷酸、氨基酸、脂肪酸都含N元素B.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C.磷脂是构成线粒体、中心体、内质网等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之一D.脂肪、糖类都可以直接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DNA分子水解后能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而一个蛋白质分子彻底水解后就能得到20种氨基酸B.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细胞的功能不同,主要是由不同细胞内有机物的
2、种类和含量差异引起的,而构成这些 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是一致的C.蛋白质和DNA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它们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D.淀粉、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不同的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孔数量越多的细胞其代谢越旺盛,核仁越大B.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功能更复杂C.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头部,利于游动D.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不断接受和分泌嚢泡,利于膜成分的更新4.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
3、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5.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B.神经元维持静息电位时,Na+和K+都是主动运输C.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细胞膜的融合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度存在饱和值,其大小取决于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值6.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后,烧杯中水分子通过膀胱膜进入长颈漏斗中的相对速率为7.很多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科学家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C(实验组)以研究其对癌细胞生 长的影响。培养过程中定时检测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得到如图曲线。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癌细胞的出现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并表达
4、的结果B.在1011h时,实验组细胞对培养液中含氮物质、含磷物质的吸收速率最快C.在10h时,对照组中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均为体细胞的2倍 D.维生素C对癌细胞分裂间期的抑制作用比对分裂期的抑制作用明显8.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动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重要的生命现象,以下仅存在于有丝分裂而不存在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是A.分裂间期的DNA复制与有关蛋白质合成B.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的一个细胞周期C.联会后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交换 D.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9.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甲、乙两种生化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种生化反应场所不同B.两种生
5、化反应可以同时进行C.两种生化反应均伴随ATP的产生D.影响两种生化反应的因素相同10.为了探究大蒜叶片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强度,某小组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不同温度下a、b值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表示大蒜叶片的呼吸速率,b表示大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B.在1316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呼吸强度增强,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不断减小C.在16条件下,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大蒜叶片最多能增重10mgD.14条件下大蒜叶片的实际光合速率最大11.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格
6、里菲思对S型细菌进行加热处理,使蛋白质变性,而DNA仍保持其分子特性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放射性较高,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D.格里菲思通过细菌转化实验提出DNA是遗传物质12.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EBV(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其核酸一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如图途径进行增殖。如果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则不会引起EBHF。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过程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过程所需的酶可来自宿主细胞B.过程合成两种物质时所需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相同C.EBV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D.
7、过程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所需嘧啶比例相同13.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14.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图所示。其中甲病 (H、h基因控制)为自毁容貌综合征,乙病是人类的秃顶,在男性中只要有一个秃头基因(b)就有秃头的性状;而在女性中需要在纯合状态下才有秃头性状。秃头基因在人群中的出现频率是0. 3。已知-1不携
8、带甲病致病基因,-9为纯合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乙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3与-4生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1/8D.-5与-6生一男孩两病兼发的概率为3/815.如图为豌豆甲的A基因(控制高茎)和豌豆乙的B基因(控制黄色豆荚)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豌豆甲、乙突变前均为纯合高茎、黄色豆荚的品种,且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变产生的a基因与A基因的关系是等位基因B.突变后的豌豆甲长成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上述两基因发生突变的共同特点均是DNA条链上的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D.若b基因控制豆荚为绿色,则豌豆乙突变后长成的植
9、株的表现型是高茎、绿色豆荚16.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绝),下图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灰色、B1-黄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三个岛屿上的这种鸟既存在地理隔离,也存在生殖隔离B.鸟类迁入新岛屿后会与岛上其他生物和无机环境共同进化C.甲、丙两个岛屿的相同环境决定羽毛颜色朝着相同方向进化D.乙岛屿的环境促进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产生B1基因17.研究者将大鼠置于冰水中,以探究冰水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冰水刺激大鼠皮肤产生的兴奋,可沿反射弧双向传导到骨骼肌引起战栗B.大鼠刚放入冰水时出现战栗的现
10、象,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C.研究者手接触冰水感到冷属于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大鼠要再次被放入冰水时表现惊恐,这种反应属于条件反射18.有关反射弧说法,正确的是A.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切断传入神经,刺激传出神经,不会引起效应器的规律性应答C.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突触的传导方式相同D.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19.下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推测最准确的是A.细胞甲为B细胞,其与细胞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B.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一定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C.与细胞乙相比,细胞丙
11、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D.细胞丙消化抗原一抗体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利用20.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浓度越低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B.摘除顶芽可以解除较高浓度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C.生长素与其他植物激素共同作用调节植物的生长D.生长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21.取去掉尖端的燕麦幼根若干段浸入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水溶液中培养,较短时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结果能够体现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幼根中的生长素不能由形态学下端向上端运输C.根段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内糖含量增加D.生长素在促进细胞伸长的同时会
12、抑制细胞分裂2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群落中优势种不同于前一群落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显著变化C.初生演替既可以起源于陆地也可起源于海洋D.围湖造田说明人类的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23.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如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B.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C.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24.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种群的繁衍无需信息传递B.自然界中
13、,植物的开花需要光信息的刺激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D.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与飞行,几乎完全依赖于声波25.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属于固定入生物群落的能量B.未被摄入量和未同化量的含义不相同C.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D.之和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2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031题 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0分)26.(10分)地下黑作坊用病死猪肉腌制的腊肉往往含有大量的细菌,可利用“荧光素一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对市场
14、中腊肉含细菌多少进行检测:将腊肉研磨后离心处理,取一定量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测定发光强度的仪器)反应室内,加入适量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测算出细菌数量。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荧光素接受 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出生物组织中ATP的含量,原因是发光强度与ATP含量成 (填“正比”或“反比”);根据ATP含量进而测算出细菌数量的依据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含量 。(2)“荧光素一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中涉及的能量转换是 ;生物细胞中ATP的水解一般与 (填“吸能反应”或“放能反应”)
15、相联系。(3)研究人员用不同条件处理荧光素酶后,测定酶浓度与发光强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高浓度盐溶液经稀释后酶活性可以恢复,高温和Hg2+处理后酶活性不可恢复。若要节省荧光素酶的用量,可以使用 处理;Hg2+处理后酶活性降低可能是因为 。27.(10分)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表现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合母本父本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抗病217株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110株;子叶深绿不抗病109
16、株;子 叶浅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1)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 ,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 。(2)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 ,其比例为 。(3)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28.(10分)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R)在植物向性生长中对生长素(IAA)的作用,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1)BR作为植物激素,与IAA共同 植物的生长发育。(2)科研人员在黑暗条件下用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拟南芥幼苗进行实验,三组幼苗均水平放置,其中一组野生型幼苗施加外源BR,另外
17、两组不施加,测定014 h内三组幼苗胚轴和主根的弯曲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上述实验均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目的是避免光照对 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主根和胚轴弯曲的方向 。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 h时就可达到最大弯曲度,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最大弯曲度形成的时间较其他两组 ,说明 。(3)IAA可引起G酶基因表达,G酶可催化无色底物生成蓝色产物。科研人员将转入G酶基因的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用含有无色底物的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野生型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分布于分生区和伸长区,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仅分布于分生区,说明BR影响IAA的分布,推测BR能够促进
18、IAA的 。由于重力引起水平放置的幼苗主根中近地侧和远地侧IAA浓度不同, 侧细胞伸长较快,根向地生长。(4)为验证上述推测,可进一步检测并比较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细胞中 (填“AA合成基因”或“AA极性运输载体基因”)的表达量,若检测结果是野生型植株主根细胞中该基因表达量 BR合成缺陷突变体,则支持上述推测。29.(10分)下图1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图,其中牧草同化的能量为A,a、b、c、d、k、p、q、r、s、t、x、y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e、f、g、h、o、l、m、n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
19、、丙、丁组成生物群落。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该食物网存在 条食物链,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成分是 。该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2)图1中鹰所获得的能量占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的比例为 ,鼠自身呼吸以热能散失的能量为 。(用图中字母表示)(3)图1中假设放养的牲畜的食物90%来自牧草,那么人增加100kJ能量需要牧草的量为 kJ。(4)图2中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 、 。人为因素导致图2中 的数量大量减少,这是出现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二)选考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共10分)30.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20、(10分)饲养动物常用的植物饲料中含有难溶的植酸钙等物质,很难被动物吸收利用,还影响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利 用。若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则能催化其水解成为可以吸收利用的磷酸盐等。以下是科研人员从作物根部土壤中分离产植酸酶的菌株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作答。(1)培养基中除了添加植酸钙以外,应含有 、 、水、无机盐等基本营养物质。(2)为防止杂菌污染,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等进行 ,而且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呈 状态放置。(3)接种以前进行的一系列操作,目的是在培养皿表面形成 。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 就能大致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4)由于植酸钙的不溶解性,使培养基中形成白色浑浊
21、。产植酸酶的菌株会水解植酸钙,菌落的周围将形 成透明的区域,根据透明区域的有无,可初步判断该菌是否产植酸酶。实验结果显示AE五种菌株中, 是产植酸酶的理想菌株。(5)获得目的菌以后,若要用于植酸酶的生产,还需要进行 。31.生物一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0分)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培育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 酶和 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 ,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 组织,然后经过 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这种培育技术
22、称为 。(2)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指 。假设甲与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3)这种杂种植株可通过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来大量繁殖。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 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BBCAC 610CDBDC 1115BDCCD 1620BDDDA 2125BBDAB 二、非选择题:26.(1)ATP 正比 大致相同且相对稳定(2)化学能光能吸能反应(3)Mg2+ Hg2+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27.(1)BbRR BbRr (2)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 子叶深绿抗
23、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3:1:6:2(3)80%28.(1)调节(或“调控”)(2)向性生长 相反 4 延迟BR促进胚轴和主根的向性(弯曲)生长 (3)极性运输 远地(4)IAA极性运输载体基因 高于 29.(1)6 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间接(2)(q+s+x+y)/A c-g(3)90A/k (4)含碳有机物 CO2 甲 30.(1)碳源氮源 (2)(高压蒸汽)灭菌倒置 (3)单个菌落 菌落(4)E(5)扩大培养31.(1)纤维素 果胶 原生质体 愈伤 再分化(或分化)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2)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前者染色体联会异常,而后者染色体联会正常 (3)胚状体、不定芽、顶芽、 腋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