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82KB ,
资源ID:1295078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9507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2).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2).doc

1、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2)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7题,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范围是高中历史必修。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2第卷(选择题)将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卷(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交回。 第卷 (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初期实行分封制,诸侯领得一定规模

2、的人口,到受封的区域建国。但齐国的建立遭遇了山东“莱人”的反抗,武王死后又有东方邦国联合叛周的事件,最终都以暴力手段解决。这说明西周A分封制以侵略扩张为基础 B试图通过武力建立中央集权C以武装殖民拓展势力范围 D已经具有了统一中国的意识2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这反映出秦代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 B皇帝直接掌握了乡官的任命权C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D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3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对比统计图表内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

3、,可以得出的推论是A西汉的大部分地区未实行郡县制 B中央政府已经为王国势力所控制C多数人口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 D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4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 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5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而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署名。出现这种变化表明A民族融合淡化了族群间的差异 B唐代旧的门阀政治逐渐

4、走向衰落C宗法制是维持家族郡望的关键 D唐代由门第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6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A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B内阁掌握决策大权C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D相权一度得以恢复7以下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1906年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法掠受杀,百姓死者,几二千万人。1933年版的复兴历史教科书:“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

5、原因是A史料选取不同 B史观运用不同C内外时局不同 D社会性质不同8甲午中日战争后,美国驻北京公使田贝说,“它(中国)可以把铁路建筑权卖给一家辛迪加,把采矿权卖给另一家,把开设银行的权利卖给第三家,造成一系列特殊的权利关系”,而美国必须获得这些“巨大特权”。这反映出A甲午战争刺激列强瓜分中国 B列强在侵华问题上已开始相互勾结C列强在华争相划分势力范围 D美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最大受益者9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这反映了清政府 A开始

6、探索近代化新模式 B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民族经济C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 D注重社会变革应对统治危机10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未经呈交参议院审核即行通过暂行报律三章,引起报界的强烈反对。孙中山对此指出:“民国一切法律,皆当由参议院议决宣布,乃为有效。该部所布暂行报律,既未经参议院议决,自无法律效力。”这一事件反映了A辛亥革命后立法制度混乱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孙中山对法治信念的执著 D分权制衡体制基本形成11孙中山在北上宣言中指出:“辛亥之役,吾人虽能推倒满洲政府,曾不须臾,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十三年来,军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用,则自袁世凯以至于曹锟、吴佩孚,如

7、出一辙。故北伐之目的,尤在曹吴覆灭之后,永无同样继起之人。”该宣言的发表A说明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进展 B表明孙中山认清民主革命的任务C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121927年9月,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政治局会议会上作出决议,规定“苏维埃的组织,首先应当在那些中心的地方如广州、长沙等”成立,而小县城和农村则暂不组织苏维埃。该决议表明A中共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B农村缺乏组织苏维埃的条件C革命策略尚未反映具体国情 D中心城市的革命条件较优越13从1937年底至1941年2月,仅在武汉、重庆接待的西方记者就有168人,其中美国媒体记者占到了77人。此后,更多的国际新闻机构及

8、工作人员进驻重庆,至1942年初重庆大约有西方媒体机构23家。这说明A西方记者秉持中国利益至上全程报导 B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引起西方重视C国际时局变化影响西方媒体关注程度 D国民政府进行的抗日动员受西方肯定141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非党人士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这次会议A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 B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C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D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15中国1978年宪法序言写道:“我们要坚持无产阶

9、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对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准备对付社会帝国主义(指苏联)和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和颠覆。”这说明1978年宪法A仍然未摆脱“左”倾思想的影响 B正确分析了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C纠正了过去有关阶级斗争的提法 D为后来拨乱反正奠定了坚实基础16古代雅典经常举办戏剧公演,舞台对所有城邦公民开放。在戏剧公演前,评委以抽签方式从雅典各政区中选出代表行使戏剧评判权,等到比赛结束,由他们评出3位获奖者。古代雅典戏剧公演A扩大了城邦公民的权利 B照搬了公民大会议事程序 C避免了民主政治的缺陷 D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政治化17行政长官告示是古罗马万民法最重要的渊源。行政长官告示一般包括三种

10、因素:地中海商人通用的早已存在的商法;那些剔除了形式主义成分的公民法规定;行政官自己所认为的公平和正义的观念。据此可知,万民法A实现了公民与外邦人的平等 B适应了帝国统治的现实需要C强化了传统立法成果的权威 D是行政长官牟取私利的工具181760年以前,英国中间阶层的人数大约占下院人数的八分之一,但到了18世纪末,他们的人数翻了一倍,约占下院人数的四分之一。中间阶层的部分成员可以购买爵位,渐渐接近贵族边缘。这一变化有助于A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 B限制国王的行政实权C议会民主制逐渐完善 D扩大贵族的政治影响19据统计17891998年,遭美国国会众议院弹劾、参议院审判的文职官员共有16人,其中总统

11、2人,内阁部长1人,参议员1人以及法官12人。其中有7人(全部是法官)被审判定罪并被免去公职。对以上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不利于维护司法的独立性 B体现国会弹劾权的威慑力C违背法官终身任职的规定 D体现权力相互制约的原则20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广大工人采取各种形式进行了英勇斗争,组织进行“合法的”选举斗争和议会外斗争,揭露俾斯麦内政外交的反动性,举行游行示威和罢工等活动,在严酷的条件下顽强地坚持了12年,终于在1890年赢得了废除反社会主义非常法的胜利。这表明在德意志帝国A民主力量在不断增强 B工人阶级获得了立法权C代议制是专制的工具 D专制势力成为强弩之末21恩格斯晚年在卡尔马克思一书导言中说,“

12、历史表明,我们以及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文生产的程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这表明马克思主义A缺乏产生的经济基础 B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C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2二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这最简单的口号直击人心。三月份,布尔什维克党只有2万多名党员,到了十月革命前,成为35万人的大党。由此说明当时A退出一战的俄国急需土地和面包 B民意成为革命发展的助推力C布尔什维克政党获得了执政地位 D实现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231960年3月,法国总统戴高

13、乐邀请赫鲁晓夫访问法国,会谈时提出著名的“缓和、谅解、合作”三部曲政策和“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建设构想。1966年,戴高乐访问苏联,同苏联签订了贸易文化协定以及空间探索和技术合作协定。法国的举动表明A两大阵营的关系趋于缓和 B欧洲统一的步伐进一步加快C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D. 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基本形成242017年12月21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就要求美国撤回将其使馆迁往耶路撒冷并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的议案进行投票表决。决议草案最终以128赞成、9票反对和35票弃权获得通过。这反映出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世界经济政治秩序日趋合理C美国超级大国地位严重削弱 D联合国职能

14、发生了重大改变第卷 (非选择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25分)材料一朱元璋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明朝政府后,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重新确立了以明朝为宗主国的地区安全合作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凡是与明朝建立宗藩关系的国家,都须经过明朝的认可与册封,发生王位更替时,也要经过明王朝的许可,新王也须得到明朝的册封,这也被藩属国视作其政权合法性的标志。在这种宗藩关系下,明朝与藩属国之间,虽然名义上是君臣关系,但实际上对藩属国的内政并不干预,即使藩属国之间发生王位争夺的政变,明朝也很少出兵,而仅仅是对篡夺王位者予以道义上的谴责,或者积极从中斡旋。一般情况下。新的国王也会主动与明朝缓和关系

15、,尽量争取明朝的册封和认可,这也是其寻求合法性与巩固权力所必需的。由此可见,明朝与藩属国的关系不同于西方的殖民侵略,对于这一点,即使是西方学者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如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就指出,明朝与藩属国的关系,“不是一种侵略性的帝国主义”。而是“表现出传统的文化主义”。摘编自张献忠略论中华文明没有侵略和称霸的基因材料二威斯特伐利亚公会(1643-1648年)承认了罗马帝国统治下为数众多的邦国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确立了国家主权和主权平等原则,标志近代国际法产生,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法发展有重大影响。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提出的民族自决、不干涉内政、战争中贯彻人道主义原则逐步为国际社会接受,成为国际法

16、的原则。摘编自顾肖荣国际法的理念和运作材料三几乎所有的国际法学者都把国际法主体锁定在欧洲国家这个范围,与尚处在“野蛮状态”或“半野蛮状态”国家之间的关系不能适用国际法来调整。列强之间的霸权政治和侵略战争使国际法规范的遵守大打折扣。马克思(1818-1883年)在批判资产阶级国家粗暴践踏国际法行径的同时,提出和平原则、道德与正义原则、国际合作原则等一系列国际法原则。摘编自蔺运珍马克思恩格所对近代国际法的丰富和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宗藩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弊端。(13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国际法的主要特征。(6分)(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

17、出马克思发展国际法原则的主要背景。(6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12分)材料针对有人将唯物史观歪曲为“技术经济史观”或社会宿命论的挑战,恩格斯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合力论”,他认为历史进程就是物质条件与个人意志及其合力的统一,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但它不是唯一的因素,个人及其主体合力对历史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人都对社会发展作出了各自独特的历史贡献。摘编自潘丹丹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及其当代价值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政治史的具体史实,围绕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2分)27阅读材料,完

18、成下列要求。(本题15分)材料1950年1月6日,英国外交大臣贝文(ErnestBevin)照会周恩来外长,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的政府,表示愿意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准备互换外交代表,同时撤销对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承认,终止与其“外交关系”。但是,英国仍在台湾淡水保留领事馆,和台湾地方当局维持事实上的关系。英国政府之所以顶住美国的压力在西方大国中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其一,英国在华利益居西方列强之首,而战后英国实力地位削弱,在国际竞争中居不利地位,通过承认新政权来保持在华既得利益与发展中英贸易是英

19、国工党政府对华政策的优先考虑;其二,香港在战后英国远东政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在一个强大的中国共产党政权控制中国大陆之后,耍维持其稳定繁荣,离不开和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合作;其三,根据英国外交惯例,“如果一个政权得到大部分居民的认同,有效治理着一个国家,并有长远的前景,就应该予以承认”;其四,承认新中国不仅有助于把中国融入国际体制,削弱其孤立倾向并减少其对苏联外交和经济的依赖,而且有助于英国争取以印度为代表的主张承认新中国的亚洲舆论的支持。摘编自徐友珍走向半外交关系:1950-1954年的中英建交谈判(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50年代英国对华态度的特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20、,指出英国在西方大国中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原因。(8分)高二历史试题评分标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DDBBCCADCBC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CBADBCBABBCA25 (1)(12分)特点(7分)注重地区安全与稳定; 宗主国与藩属国之间的关系松散(基本不干预藩属国的内政或藩属国相对独立);双方政治地位不平等(通过宗主国的册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经济联系以朝贡贸易为主;处理双方关系以怀柔、安抚为主;都受儒家文化圈影响(通过文化上的软实力来获得对宗主国的认同)(答出1点给3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7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符合题

21、意的完全照抄原文每点给1分)弊端(6分)助长统治者唯我独尊的自大心理(形成天朝上国观念、中国“天下中心”的狭隘民族意识);缺乏近代国家身份的认同;不利于近代平等外交关系的建立;(关系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建立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基础上)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造成了财政紧张(需要以强大国家实力为基础); 宗藩关系有悖于平等的原则;松散的宗藩关系缺乏稳定性;不利于抵御西方的侵略。(以上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符合题意的完全照抄原文每点给1分)(2)特征(6分)主要由西方国家确立;内容上强调国家主权、主权平等、人道主义等原则,属于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观念的体现;使用范围上排斥非资

22、本主义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以上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符合题意的完全照抄原文每点给1分)(3)背景(6分)西方资本主文国家主导的国际法本身的局限;(或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国际法不能完全适用)列强霸权和战争破坏国际法权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工业革命后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以上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符合题意的完全照抄原文每点给1分)26(12分)【评分】1明确论题(3分)论题符合要求,结合具体史实, 围绕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3分,没有结合史实或没有围绕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1-2分,没有论题0分。2

23、史实论据(4分)论证过程中列举3个及以上准确的论据4分,2个准确的论据3分,1个准确的论据2分。3论证过程(4分)论述完整、清晰,能够围绕所拟论题阐述自己观点,能够构成逻辑关系给,文字通顺4分4总体结构(1分)有论题有结论1分27(15分)【答案】(1)(7分)特点:在西方大国中率先承认新中国;体现出两面性,既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又与台湾维持事实上的关系;深受美国影响,只承认但未正式建交。(答出一点3分,两点5分,三点7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符合题意的完全照抄原文每点给1分)(2)原因:(8分)维护英国在华的既得利益;维持香港的稳定繁荣(为了保持对香港的控制);新中国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符合外交惯例;)为了使中国对苏联的依赖;为维持其衰落的国际影响力。(答出一点2分,答出四点给8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符合题意的完全照抄原文每点给1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