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建省龙海市港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题(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94935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龙海市港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题(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龙海市港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题(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龙海市港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题(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龙海市港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题(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龙海市港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题(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福建省龙海市港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题(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福建省龙海市港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题(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福建省龙海市港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题(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福建省龙海市港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题(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福建省龙海市港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题(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福建省龙海市港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题(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福建省龙海市港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题(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福建省龙海市港尾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题(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龙海市港尾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期中考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说明: 本试卷分卷(选择题)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到选择题答题卡中。卷(选择题,66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6分,请将答案填入选择题答题卡中)1、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以下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峨眉山自然风景万里长城经济体制改革人大代表的选举共产党宣言A.B. C. D.2、2010年中国诸葛亮文化节于9月25日至26日举行,节会期间1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与襄樊签订投资协议,协议金额在350亿元左右,其

2、中世界500强企业有30多家。这是典型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说明 ()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 B.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C.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D.诸葛亮文化决定了襄樊经济的发展3、右图是一个德国人阐释的中国人与德国人表达个人观点的方式。这反映了()两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两国现行的经济、政治制度不同中华文化优于德国文化;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A. B. C. D.4、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是驯化或开明的动物”“人是最能够获得最丰富多彩技艺的动物”;后来有人认为,“人是文化的动物”“人就是动物加文化”;再后来又有人提出“人不是附加在动物基础上,人一开始就是从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并

3、且是完整的”“人就是人,不是动物”“人的本质是文化”。上述材料说明( )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 文化和人没有任何区别;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A B C D5、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于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加速社会服务信息化进程的不可替代作用。在实践中,中国政府十分注重借鉴各国发展与管理互联网的有益经验,并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促进世界互联网的繁荣发展。上述材料说明(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先进文化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 A B

4、 C D6、端午节已经不是中国人独有的节日。现在,随着中华文化的魅力日益渗透到全世界,古老的端午节也一步步走入世界各国的视线,赛龙舟在西方很流行也很受欢迎,还有一些国家尽管不过端午节,也吃粽子情有独钟。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强制性的特点 B潜移默化的特点 C包容性的特点 D深远持久的特点7、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13年在山东举行。为此,山东将组建山东剧院联盟。发挥新建场馆作用,通过各种方式让人民群众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其原因在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8、近年

5、网络中出现了一种代表性的现象,以出位的言行、雷人的文字,震撼我们的国度和网络,特别是近期网络上出现的“凤姐”,以自己一系列雷人言论在网络上走红,瞬间风靡了全国所有虚拟网络社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必然将在中国社会、文化、网络发展史中留下几丝痕迹。网络文化的出现表明( ) A文化现象作为重要的社会现象无处不在 B文化发展必将走向颓废化C文化发展终将失去正确的方向 D文化生产失去控制校训作为学校规定的对学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词语,体现着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据此回答910题。9、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是一种 文化。( )A社区 B.都市 C校园 D民族10、清华大学的校训作

6、为一种精神力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能促进社会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B能促进人们参与政治生活能力的提高C会极大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D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11、“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C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12、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

7、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述材料中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 B C D13粤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不仅选料广博,而且能根据本地人的饮食习惯与爱好,不断吸收内地烹饪技艺和西餐烹饪技艺,如泡、扒、浸等法就是从北方爆、扒、氽制法移植过来的,而红烧乳鸽、松子鱼、柠汁鸭则是西餐风格。粤菜的变化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 )A摒弃了传统文化,大胆进行文化创新B文化创作者的灵感提供了创新源泉C遵循各国在文

8、化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D吸收和移植各地精华进行文化创新14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A B C D152010年热播的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以现实的深度与情感的浓度穿透人性,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

9、我们( )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进行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A B C D16“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 )A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 B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D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17电影唐山大地震再现了唐山大地震的场景,在创作拍摄上注重运用国际上灾难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同时,将传统特技和数字高科技有机结合,使这部影片有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和技术的精彩

10、呈现。这说明( )文化形态更替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 创新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现代高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A B C D18、由于三峡工程的修建,一部分库区居民被国家安排到广东安家落户,他们同时带去了当地人爱吃的火锅和一些风俗习惯。这说明:( )A人口迁徙带来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B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C商贸活动带来文化的发展 D经济活动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19、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

11、性特征 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A B。 C。 D。20、“妈祖”是宁波很多渔民曾经心中的海神。以前每逢出海打渔,人们都要拜祭“妈祖”,举行“迎神”、“诵读祝文”、“三跪九叩”、“送神”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举办开渔节,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A B C D2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但封建社会又片面强调“愚孝”,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对此我们

12、应:(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全盘否定、全部抛弃22、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A. B. C. D. 23、听到的是京腔京韵的侯宝林的相声,看到的却是卡通人物在说学逗唱;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听到的却是流行歌曲的韵律。借助Flash等现代化手段,传统戏曲也逐渐地被“80后

13、”甚至“90后”所喜欢。传统戏曲的这一个“漂亮转身”启示我们: ( )A文化创新的立足点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便能实现文化创新C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融入时代元素D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011年3月,大型史诗动画片孔子登录央视荧屏并于2011年5月13日在第64届法国戛纳电影节亮相,同时作为教材进入全球孔子学院。回答2427题。24孔子崇尚“述而不作”的原则,他的弟子将其主要言论集结编纂成论语,从而将孔子的思想形诸文字。如果不是他的弟子的努力,孔子的思想就可能因为缺少文本而不易广泛传播和发扬,这说明( )A孔子的言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B传统文化源远流

14、长,不会消亡C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D儒家思想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存的精神纽带25孔子思想历经两千多年依旧被传承,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其特有的包容性史书典籍的传承汉字的使用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 B C D26我们要把“孔子”这个国际品牌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掘和丰富孔子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使之不断创新发展,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胸怀走向世界。“和而不同”指的是( )A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求同存异B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C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虽不同但在逐渐走向融合D中华文化与其他

15、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272011年7月24日,国学经典与汉字书写研讨会在郑州举行。郑州大学的张宽武教授在会上疾呼,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这是因为( )汉字对于展示人类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A B C D28白胡子圣诞老人和五光十色的圣诞树之间,装饰着大红的中国结或喜庆的红灯笼每年岁末,走在上海热闹繁华的商业街区,类似土洋结合、中西合璧的“圣诞装饰”令人眼花缭乱。“中国式圣诞节”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

16、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29中秋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赏月和吃月饼了。但中国各地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如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等。这表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A B C D30佛山石湾陶塑艺术,起源于唐朝,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岭南乡土气息,它上承汉代陶塑的传统,又吸收了唐宋以来国画的手法,以及岭南木雕的技巧等特色,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说明(

17、)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文化有鲜明的区域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 B C D31、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A B C D在中宣部的指导下,有关部门连续举办了牢记“两个务必”永葆政治本色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和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两个大型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的“两展”在首都引起了强烈反响,激起了各阶层观众的共鸣。据此回答3

18、2-33题。32、下列对延安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延安精神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了 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延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A B C D33、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增强民族凝聚力 提高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A B C D卷(非选择题,34分)34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引发一系列气候和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

19、文明重归“天人合一”的观念,追求人与自然地和谐共生;学习西方先进的环保科技,如快构建强大地科技支撑体系,这是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难选择的根本出路。保护环境需要创新环保理念。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加强环境保护?(14分)35.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

20、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1)、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8分)(2)、你认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2分)港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期中考试题答题卡命题人:张志松 审题人:沈志明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学 校: 姓 名: 班 级: 考 号: 一、请将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

21、表中(66分,每小题2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题号252627282930313233答案卷(非选择题,34分)34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引发一系列气候和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文明重归“天人合一”的观念,追求人与自然地和谐共生;学习西方先进的环保科技,如快构建强大地科技支撑体系,这是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难选择的根本出路。保护环境需要创新环保理念。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加强环境保护?(14分)35.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

22、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1)、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

23、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8分)(背面还有试题,请注意作答)(2)、你认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2分)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港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命题人:张志松 审题人:沈志明一、请将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表中(66分,每小题2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CCBABDACDAA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DABDCBBABBCC题号252627282930313233答案AABBBDCDD卷(非选择题,34分)34、答:(14分)(1)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

24、本途径,加强环保要结合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进行环保文化的创新。(3分)(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一个具体途径,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加强环境保护要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4分)(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另一个具体途径,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加强环境保护要充分吸收外国先进的有益的成果。(4分)(4)加强环境保护、进行文化创新,既要反对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反对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的“封闭

25、主义”。(3分)35、答:(1)、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8分)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2分)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各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6分)(2)、你认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2分)答: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只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每点3分,只要答出其中4点就可得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