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滁州市新锐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右图是一枚邮票。该邮票A.展现的生活场景盛行于春秋战国B.展现的场景以土地国有制为前提C.体现了小农经济耕织结合的特点 D.反映了古代富足祥和的农家生活2.五祀卫鼎是西周中期的祭祀文物,它记录了周恭王五年正月,裘卫和邦君厉进行土地交易:在有关大臣的主持下,双方立誓,勘定田地边界,办理交割手续。这说明西周中期A.土地私有化的现象已出现 B.封建土地私有制
2、已确立C.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井田制得到发展和完善3.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卖假冒伪劣商品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收录野史、小说等的宋代太平广记中,有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情节。材料说明唐宋时期A.严格推行重农抑商 B.严禁商人获取重利C.注重规范商业行为 D.商人笃信因果之说4.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宋代汴京瓦子(娱乐场所)兴盛,其中勾栏众多,最大的勾栏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它们常常营业到三更。这说明宋代A.都城已经不再是政治中心 B.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C.城市
3、格局和功能发生重大变化 D.工商业市镇在沿海沿江地区兴起5.明朝正德、嘉靖年间,“苏徽大贾,招贩鱼盐,多置田宅”,安徽的大多数耕地“皆绅衿富商之产”,扬州大盐商既“腰缠万贯”,也“坐拥一县之田”,“安然衣食租税”。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商帮和会馆在全国兴起 D.江南商品经济繁荣6.下表是根据中国海关报告统计的主要农产品出口数据,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蚕丝大豆棉花1871年-1873年37529公担57506公担8486公担1891年-1893年59946公担760522公担290417公担A.近代中国取得对外贸易优势 B.一些农产品商品化趋
4、势加强C.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D.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7.中国学者马勇在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两大主题一文中指出:“1895年之后短短的几年时间,外国资本像钱塘江大潮一样涌进中国,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无法梦想的增长迅即实现开平煤矿、汉冶萍公司矿产资源很快获得开发。”据此推断作者的观点是A.西方侵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甲午战争使中国遭受严重经济侵略C.西方经济侵略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D.西方资本涌入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8.孙德常等人著的天津近代经济史中记载:1909年开设于芥园的北洋火柴公司,1919年扩充资本30万元,增设分厂于南开马场道,总的产量达到15000箱。原华昌火柴公司于1
5、917年与北京的丹凤火柴公司合并,改名丹华,在天津设分厂,资本为25万元。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近代火柴工业发源于天津 B.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瓦解了自然经济C.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一战”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机遇9.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从1917年开始迅速发展,这一年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纱价由每箱156元涨到230元,因此大生纱厂全年获利76万两,以后四年也连续盈利。但是1922年以后,大生各纺织厂开始走下坡路。以上材料说明A.洋务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C.纺织业是民族工业中的支柱产业 D.发展民族工业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10.下表为1
6、935年和1941年中国民族工业资本总额状况对比表。1935年1941年资本总额(万元)占全国总资本比例资本总额(万元)占全国总资本比例冶炼业47.40.19%13570.737.01%机械金属业415.51.66%4402.710.6%纺织业12170.348.53%5884.714.17%食品工业6159.824.56%2726.66.57%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A.轻工业生产技术落后 B.工业结构渐趋合理化C.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 D.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11.下表为1949年后某地工农业总产值统计表(单位:万元)。据此可知,该地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轻工业总产值重工业总产值实际所占百分
7、比实际所占百分比实际所占百分比1949127631153690.4%6304.9%5974.7%1952178071535986.3%12867.2%11626.5%1959870532184925.1%1778420.4%4742054.5%19661488632649717.8%2022513.6%10214168.6%A.重工业比重一直占优势 B.国民经济结构渐趋合理C.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D.城市化进程趋于缓慢12.在1960年的北戴河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要给每个社员留点自留地,多少一定要给他们留一点,使社员能够种菜、喂猪、喂鸡、喂鸭。只有大集体,没有小自由,不行。”这表明A.农村
8、大锅饭的分配体制被打破 B.在一定程度上对“左”倾错误纠正C.农村土地所有制有了一定变化 D.集体所有制占优势的局面被打破13.改革之前,首钢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周冠五虽然管理着20万职工,但无权签字改造一个厕所。在首钢成为改革试点后,周冠五提出了“岗位责任制”“利润包干”“承包制”等,使首钢迅速发展。首钢的成功主要是因为A.政府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B.简政放权,增强国有企业活力C.充分发挥了市场的调节作用 D.政企分开,企业需要自负盈亏14.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挂靠国有、集体企业,戴上“红帽子”经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大部分私营企业纷纷主动摘帽还原,以其真实面目开展经营活动
9、。这种“摘帽”现象A.加大了私营企业的投机性 B.推动了国家对非公经济的保护C.削弱了公有制经济控制力 D.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变化要求15.作为从滩涂中崛起的科创高地,上海浦东不仅飞出了C919,还拥有中国第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光源”等一批国际领先的大科学装置。从1990年的阡陌农田到今日的繁华都市,浦东的开发标志着A.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式形成 B.对外开放向纵深化发展C.对外开放的目的发生改变 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16.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返乡闽南籍海外移民在厦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类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逐渐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风格。这
10、可以用来说明A.西方文化影响遍及中国乡村 B.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创新C.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冲击 D.西式建筑仅见于通商口岸17.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发布大总统令内务府部遭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文,南京国民政府也多次下令禁止缠足,但是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缠足现象才逐渐消失。据此可知A.社会习俗的变迁具有渐进性 B.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反封建C.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顽强 D.封建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1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京有童谣唱道:一进堂屋亮堂堂,房里摆的大花床,姑娘穿的花衣裳,小伙穿的列宁装。这首歌谣A.流行的时间约为20世纪60年代后期 B.说明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有密切联系C.反
11、映列宁装成为当时人们的普遍选择 D.“中西合璧”开始成为生活变迁特征19.在使用传统交通工具的时代,陌生男女同处于某一交通工具内的情况是很少见的。近代以来,随着轮船、火车和公共汽车的相继传入,男女同处于一个公共空间的情况越来越多,人们从开始时的忧虑、防范,逐渐过渡到习以为常。这反映出A.民众出行方式的更新速度在不断加快 B.大众交通运输工具的层次性日益明显C.近代交通工具促进人们社会观念改变 D.近代交通工具扩大了人们的私人空间20.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等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
12、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革命的开展C.“商业革命”的影响 D.亚洲人口的膨胀21.16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于一名西班牙人来说,似乎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1500-1600年,小麦价格在英格兰上涨了425%,在法国上涨了650%,在波兰则上涨了400%。这种现象导致A.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B.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C.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 D.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22.自西班牙1565年逐步侵占菲律宾诸岛后,太平洋丝绸之路逐步建立。中国货源源不断地进入美洲,而美洲的烟草、玉米等也通过海上航道进入中国。这条太平洋
13、丝绸之路的开辟A.使得菲律宾发生了“价格革命” B.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C.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极大地推进了西班牙的工业化23.英国学者托马斯孟(1571-1641)认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他主张国家允许输往外国的商品免税,对外国进口的消费品则课以重税,从而鼓励出口,发展本国工商业。其理论A.符合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B.直接引发了英荷的殖民战争C.与工业化的潮流背道而驰 D.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体现24.有人认为“三角贸易”是欧洲的发展史,非洲的血泪史,美洲的拓荒史。欧洲从中得到了金银,为下一步的发展积累了资本;非洲人口大减,陷入落后的深渊;美洲得以开发,为其日后
14、发展奠定基础。“三角贸易”A.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客观上推动了非洲现代化发展C.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为欧洲工场补充了更多劳动力25.16、17世纪,建立在全球商品交换基础上的社会分工逐渐形成;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和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由此可见,当时A.亚洲经济地位依然较高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规模C.西欧与东欧的矛盾尖锐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主流26.下表为1885-1913年英美专利注册数比较表。年度英国美国发明和设计专利注册数其中对外国居民颁布数1885-18899371216661609
15、1895-1899134193168022721905-190915423332203556191316599339174212A.英国无力引领世界科技前沿 B.移民是美国科技发展的动力C.美国经济发展潜力与日俱增 D.美国经济实力全面超越英国27.在某一时期的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个摔跤家与人订合同,表演一场的报酬是西红柿一罐加土豆200磅;俄亥俄州阿什塔比拉市一家报纸表示,广告费可以免收现金,改付农产品;市场上出现了各种临时票证、赊销商品、以货易贷,甚至用加拿大和墨西哥货币代替美国货币。这一现象反映了美国A.通货紧缩政策导致货币供求失衡 B.生产的不足助长物价上涨C.政府实行美元贬值带来不良
16、后果 D.美元独霸地位受到了冲击28.经济危机爆发后,胡佛力图通过收购多余的粮食来制止价格的下滑。而继任的罗斯福总统则要求农场大量销毁农产品,国家予以补贴,以稳定农产品价格。二者的做法A.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来克服危机 B.都采取了违背经济规律的手段C.都以保持市场购买力来客服危机 D.都以维护农民生活水平为宗旨29.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大幅削减医保等福利开支,以鼓励更多人重新加入就业大军,推动经济增长;推动“减税”计划,以降低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与企业税率。调整政策的主要原因是,原先的福利政策A.损害高收入者的经济利益 B.对经济增长和保持竞争力构成危害C.造成美国人较高的失业率 D.无法从根
17、本上解决贫富分化的问题30.下表为1983-1984年英国税收、福利与家庭收入统计表(单位:英镑),据此可知月收入5080200儿童津贴131313其他津贴50300纳税0-7.9-43.8国民保险-4.5-7.2-18.0实际收入108.6108.0151.2A.儿童利益得到了绝对保障 B.实际收入的变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C.国民保险消除了收入差距 D.福利政策的调整实现了收入的平均分配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0分,第33题8分,第34题12分,共40分。)31.农耕时代的中国小农和工商业者的命运与封建王朝的政策息息相关。阅读材
18、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材料二 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的中心,明后期和
19、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和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全国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构成。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出现的经济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现象出现的原因。(6分)32.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作准备向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 材料一 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
20、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材料二 在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
21、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至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到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4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全国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有600多个,先后设立的各种实验区有1000多处。这些团体和机构,性质不一,情况复杂,然
22、而随着工作的进展,乡村建设运动对农村问题的关注由点到面,基本上都包含政治改革、文化教育、科技改良和推广、卫生保健、组织合作社、移风易俗、自卫保安等内容,最终成效不大。摘编自彭大鹏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简要回顾 材料二 1933年5月12日在农业调整法通过时,农业部长华莱士表示,美国“自由的个人主义时代”已经结束,“唯一可以达成长期生产控制的方法,乃是农民们自己组织起来,联合起来进行努力。”他还动用政府力量,引导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加工者之间签订“市场协议”,使他们在最低限度价格、供求总量等方面达成协议。后来,在他的活动下又争取通过了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农业信贷法农场抵押法农作物贷款
23、法等法律,以加强对农民的政策支持。他还建立农业“常平仓”制度,即政府储备粮食以调节粮价。从1932年至1939年,美国农业基本恢复起来,农民的处境得到根本性的好转。摘编自王祖奇亨利A华莱士与罗斯福新政农业改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背景。(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部长华莱士的农业措施。(4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其社论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报告国内的一些重要的社会、政治事件;二是号召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实践活动。对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关键词的分析,可清晰勾
24、勒出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轨迹。时期关键词1949-1956年困难、敌人、侵略、美帝国主义、苏联、合作、农业生产、改造、工业1957-1966年矛盾、五年计划、速度、困难、调整、苏联、帝国主义、全世界、战争1967-1976年“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毛主席万岁、毛泽东思想1977-2006年改革、经济建设、开发、稳定、文明、现代化、科学、知识、统一摘编自武建国等元旦社论的多视角历时分析选取上述表格中某一时期的元旦社论的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时代特征,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写出关键词,史论结合,言之有理)(12分)历史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2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3456789101112131415CACCABDDDDCBBD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BABCCBBACBCACBB第II 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2分,第34题8分,共40分。)31.(1)原因:小农经济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加;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加;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4分,每点1分。)(2) 现象:江浙成为全国市场的中心;手工业发展规模大;企
26、业数量多;江浙成为大宗商品贸易中心。(3分,每点1分,任答3点。)原因: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副产品商品化;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3分,每点1分,任答3点。)32.(1)准备: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3分,每点1分。)背景: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3分,每点1分) (2)影响: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基础;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每点1分,任答4点。)33.(1)背景:日本逐步扩大侵略;农村经济长期凋敝
27、;政府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识之士的提倡。(4分,每点1分)(2)措施:连续通过法律手段干预农业;政府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或控制生产);加强国家对农业的信贷扶持与资助;培养农民的合作意识;建立农业“常平仓”制度,即政府储备粮食以调节粮价。(4分,每点1分,任答4点。)34.示例:关键词:改造;农业生产;工业(2分)时代特征:过渡时期,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2分)阐述:1952年底,新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此后,国家中心工作是发展生产力。基于我国国防压力大,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基础薄弱,小农经济大量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落后等国情,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第一个五年计划,将发展生产力和改造生产关系同时进行,协调好工业化和农业生产关系,调动各行各业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在1957年,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生产和工业建设成绩显著,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6分)总之,我国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