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明确课标要求(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梳理小说的情节,把握主要内容。2.通过对人物典型语言和动作描写的分析,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3.通过节选部分的学习,了解红楼梦,加深对传统名著的热爱。4.拓展阅读相关章节,深入探究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在红楼梦中的作用。(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把握课文结构内容;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2.难点:体会人物各种不同的笑,赏析这场“笑剧”的用意,和刘姥姥的形象特点。(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二、教学过程展示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视频。课件出示:视频刘姥姥二进
2、荣国府师:通过视频我们对本文的故事和主人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刘姥姥进大观园这篇课文,通过刘姥姥的言行举止来分析她的性格特点。板书:刘姥姥进大观园 曹雪芹(二)走进课文环节一:关注作者,了解背景课件出示1.作者简介曹雪芹(约1715约1763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约生于1724年)。2.作品链接红楼梦是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此书分为12
3、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作品一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为主要题材,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有3.背景资料村妪刘姥姥是红楼梦中一个贯穿首尾的特殊人物,她性格复杂、神
4、采独具。她的三进荣国府,见证着荣府贵族由末世繁盛走向最后败落的历程,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小说总体架构的一部分。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不但使贾府认下了这门亲戚,还拿回来二十两银子;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则深入到贾府的许多角落,引出了贾府衣,食,住,行玩等各个方面。这次刘姥姥所度接触的人物之多,所见的场面之广,感受惊叹之深,都胜过了第一次。角色也由王家的亲戚成为了贾母的座上宾,出席了贾府丰盛的家宴,游览了大观园。作者透过刘姥姥的观察、体验、评论,进一步地表现了贾府主子们的享乐与奢侈,既写出了贾府鲜花著锦之盛,又为日后贾府败落巧被救内埋下了伏笔;第三次进荣国府时,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已死,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
5、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她。【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让学生了解作者和整部名著,以及作品主要人物刘姥姥的有关经历,便于学生了解节选的内容,更好地把握本文在整个作品中的地位。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潇湘馆(xio)蓼溆(lio x)戗金(qing)李纨(wn)琥珀(p)镶银箸(zh)敁敠(dinduo)漱盂(shy)麈尾(zh)撮弄(cu)肏攮(conng)砒霜(p)2.思读课文,整体感知(1)全文共11段,先概括每一段的内容。(2)划分文章的层次。预设:(1)概括段意:1段:刘姥姥参观大观园。2段:无意乘舟前,凤姐请示早饭哪里摆。3段:探春处摆饭桌,鸳鸯提议取笑刘姥姥
6、。4段:席前凤姐与鸳鸯以讲规矩为由,为刘姥姥设套。5段:调停饭桌人员身份,刘姥姥做好被捉弄的准备。6段:凤姐为捉弄刘姥姥,故意为她准备了沉甸甸的筷子和一碗鸽子蛋。7段:刘姥姥按鸳鸯教的规矩讲了几句话,令大家笑得前仰后合。8、9段:刘姥姥夹鸽子蛋闹出的笑话。10段:贾母让人换筷子替刘姥姥解围。11段:刘姥姥甘当笑料,鸳鸯、凤姐赔不是。(2)层次结构:第一部分,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准备拿刘姥姥“取个笑”。第二部分,写刘姥姥席间上演“笑”剧的过程和众人的反应。第三部分,写刘姥姥的感慨。(3)用一两句话概括内容。预设: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和大家一块吃饭时出丑,逗得上上下下大笑不止。【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
7、引导学生默读课文,通过默读,整体感知文意,把握作品的内容,为下面的进一步探究做好铺垫。(三)课堂小结从今天学习的这个部分,我们对刘姥姥及凤姐等人的人物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凤姐、鸳鸯故意导演出一场“笑”剧,那么这场“笑”剧究竟将如何发展呢?下节课的学习,将告诉大家答案。(四)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课后继续阅读课文,文中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主题。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了解了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发生的一些事情。这节课我们来探究那场精彩的“笑”剧,并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二)走进课文环节一:探究“笑”剧1.探究起因师: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
8、笑”剧是谁导演的?她们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预设: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等人导演的。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开涮,取笑。2.赏析“笑”态师: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分角色朗读本段,要注意人物的情态,并体会笑有什么不同,反映了她们怎样的性格特点。预设: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探春、史湘云、薛姨妈的笑自然流露,反映出她们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林黛玉的笑又极力控制,娇柔的、淑女型,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
9、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受贾母宠爱,体现出其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姆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的性格特点;贾母笑得眼泪流了出来,反映出她仁慈、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点。地下的丫鬟仆人们害怕主子怪罪,不敢直接放开了笑。师:看呀,一个笑,对比鲜明,各具情态。笑出了不同的个性、身份、甚至年龄和体质。真的很佩服曹雪芹的妙笔呀!3.品析作用师:描写这些“笑”态有什么作用?众人的笑各具情态,惟妙惟肖,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巧妙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身份地位、年龄、性格特征和体质特点。描绘了一幅封建规范森严,长幼尊卑有序的封建社会的透视图,也从侧面表现了刘姥姥演技的高超。【设计意图】本
10、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品读“笑”剧,通过众人各具形态的笑,体会经典文段中人物描写的艺术特色。环节二:分析形象1.跳读课文,寻找描写。勾画出文中对刘姥姥的描写,分析刘姥姥在这场笑剧中表现出了怎样的性格特点?预设:第1段语言描写既符合刘姥姥这个农家妇女见识短浅,看到大宅子、大柜子后的惊喜,也表现了她憨厚风趣、精通世故的个性。第5段一句“姑娘放心”表明刘姥姥心知肚明,胸有成竹。第6段“叉巴子,比铁锹沉,拿不动”表现了刘姥姥语言符合农妇身份的机灵特点,夸张的话里道出了贾府的富庶与奢华,也表现了刘姥姥的风趣、幽默。第7段“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母猪不抬头”体现了农妇的粗俗、风趣。不言发怔的举动正遂了凤姐、鸳鸯
11、的捉弄之意。第8段:“鸡俊蛋巧蛋俊”见得刘姥姥口齿伶俐,熟通世故,故意逗乐的活宝形象。第9段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生动准确的、也真实的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滑稽窘态,既小心翼翼,又憨态可掬;真实的表现了刘姥姥作为个体,善于言谈、聪明伶俐、诙谐幽默的一面,也体现了作为农妇讨生活时,自卑、怯懦、无奈的一面。第10段“金的银的砒霜、毒死”等句侧面写出了贾府生活的奢侈,也暗示了农妇刘姥姥看到如此美味的饿象馋象,吃不到这样好的佳肴,毒死也心甘。第11段“爱这行事,礼出大家,哪里话,哄老太太”这些句子,道出所谓圈套的真相,既真又假。还是刘姥姥精通人间世故,既讨了生活,又讨了老太太欢喜,更契合了凤姐、鸳鸯意,可
12、谓一箭三雕,可见她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物。小结:刘姥姥是一个淳朴、实在、风趣幽默,而又大智若愚的人物。她似乎粗直,却绝不鲁莽;似乎无知,却绝不低能;她贫穷,却毫不羡慕富贵;也颇有心机,但不邪佞。2.品析细节,分析性格。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预设:“闹”“撮”写出了刘姥姥使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伸”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滑”和“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且鸽子蛋掉下时速度之快。总之,这些动词生动传
13、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可笑而又憨态可掬的神态,突出了刘姥姥的朴素、小心翼翼、怯懦的性格特点。3.品析“世态”,全面把握。师:多年后,刘姥姥再进荣国府。贾府已经败落、子孙流散,而刘姥姥一家却枯木逢春,过成了小康。导致贾府衰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在原文字里行间或许能寻到一些线索。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师:大家说?衰败的原因是什么?生:生活奢侈、浪费。师:刘姥姥拼了全部家当,为凤姐救出了落难的巧姐。此刻,大家又看到一个怎样的刘姥姥?生:知恩图报。4.人物作用。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与大观园有着深刻的联系,请结合整部作品,探究刘姥姥
14、这一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刘姥姥的作用:反衬贾府生活的奢侈;写活了许多人物;千里伏线,收尾相应;见证贾府由盛转衰的过程。师总结:刘姥姥形象是立体的、多面的。清道光年间就有批评家曾用“积世老婆婆”这个词儿形容过刘姥姥。她奉承贾府是为生计,被取笑而淡定自如,受人恩惠思之回报,她有自己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学。另外,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还要学会抓住人物个性特征,“摩其形,绘其神”,引导学生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课文,全面了解刘姥姥这一主要人物形象。设计过程既有解读,又有探究,同时还补充了后文情节,这样设计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也能引导学生学习刻画
15、人物形象的手法。环节三:探究写法1.本文是如何运用场面描写,展示人物个性的差异?课件出示场面描写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中,对以人物为中心的生活画面所作的具体描写。场面是叙事一类文章和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它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活动,写人物相互之间的关系,它是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动态描述。我们在进行场面描写时要注意层次清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预设:本文运用精彩的场面描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观园群笑图。作者用生花妙笔作了细致的叙述、描绘和渲染。由于作者是以活动事件为中心来描绘群体的,人是生活中的人,所以人物形象异常亲切,栩栩如生。2.分析文中对贾府的环境描写预设
16、:课文通过刘姥姥的视角,描写了大观园的金碧辉煌。“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典型环境,它见证了贾府的兴衰,是全书主要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众多情节在此展开。小说中环境的描写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与塑造人物,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故事也不例外。正是在参观大观园、与生活在大观园中的许多人物的接触中,作者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刘姥姥”形象。3.主旨把握师:曹雪芹是带着怎样的思想感情来写这场“笑”剧的呢?他想借刘姥姥的眼,传达给我们什么信息?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同情、尊敬的眼光来描写刘姥姥这位市井小民的;同时,作者也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封建统治阶级的
17、腐败豪奢进行了深重的谴责。这场“笑”剧,留给我们的是些许沉重和更深的思考。【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从总体上把握选文的内容,进一步理解作品的写作手法和主旨。(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出自红楼梦的精彩课文,初步了解了大观园的奢靡,也知晓了作者曹雪芹精湛的笔法。其实,整个红楼梦作品,像这样精彩的场面,精湛手法的运用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完整地读一读红楼梦,领略这文学瑰宝的魅力!(四)课堂板书三、布置作业课后完成全易通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四、推荐阅读篇目课外阅读红楼梦有关刘姥姥的章节,或完整阅读红楼梦。五、教学反思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对于初三的学生,应当对红楼梦这部作品及其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的设计有两个意图:一是了解刘姥姥这一重要人物形象,学习作者抓住人物不同性格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二是欣赏精彩的场面描写,感知作品精彩之处,以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基于此,设计以学生自读探究为主,通过读文,特别是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把握人物个性特点,并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的匠心。同时,我牵引后连,通过背景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刘姥姥这一线索人物,吊起他们探究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整个课堂一环扣一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