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139.50KB ,
资源ID:1291855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9185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辉县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辉县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1、辉县市一中20182019学年上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命题人:程雪蓉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总分为150分,时间为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典诗歌是极其精炼的语言艺术,言约而意丰是历代诗人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古典诗歌中很少有泼墨如水的长篇巨制,相反,人们对那些一字千金的精简短章更为推崇。正如刘勰所云:“规范本体谓之镕,剪截浮词谓之裁。裁则芜秽不生,镕则纲领昭畅一意两出,义之骈枝也;同辞重句,文之疣赘也。”又云:“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这个原则虽然对

2、各种文体都适用,但显然对于篇幅有限的诗体更为重要。而古典诗歌的篇幅相当有限,作者又希望在有限的篇幅内承载更多的意蕴,所以不能容忍芜辞赘句的存在。从意象的角度来思考这种原则,显然会导出对于意象密度的追求。何谓“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假如同样长短的诗句或诗篇中包含的意象或多或少,也就是意象的密度或密或疏,那么前者所承载的意蕴更加丰富,或者说所传达的信息量更大,如此更可能达到言约意丰的效果。例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这两句诗各用五个字营造了三个意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人只把六个意象连缀成句,除此之外不着一字

3、。这样的写法真是干净利索,从意象营造的角度来说,也可以说意象的密度很高。它们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极其生动、丰满的早行图景:鸡鸣声声,乡村旅店的茅檐上方斜挂着一钩残月;一条板桥上积满浓霜,上面印着行人的足迹。句中虽无一字直接抒情,然而早行的苦辛、心境的寂寞皆渗透在那些物象之中,读来令人恻然心动。如果不是意象如此密集,恐怕难以在寥寥十个字中安置如此丰富的内涵。但是,是不是意象密集的诗一定是好诗呢?或者说,是不是意象密度越大的诗就越好呢?下面以五律为例做些分析。“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

4、篇,后人的赞扬之词甚多。但是它也招致了一些非议,有人就说:“水声、飞泉、树松桃竹语皆犯重。”其实正是指此诗意象过于密集。那么,为什么意象过于密集也会是一种缺点呢?简单地说,原因在于意象过密会妨碍诗歌意脉的流动,从而显得堆垛、板滞。从上述论述可以得出两个貌似互相矛盾的结论:对于诗句来说,意象密集往往会产生精警的名句;对于诗篇来说,意象密集则是利弊参半的,有些作品因意象密集而见胜,有些作品却因意象过密而受损。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名句和名篇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凡是万口传诵的名句都具备某种独立的价值,也就是说,即使把名句从原诗中彻底剥离出来,它们的价值也几乎不受损伤。由此可见,虽然

5、不能说所有的名句都是意象密集的,但是意象密集肯定是构成名句的重要条件。因为名句的篇幅仅有寥寥数字,如果意象的密度太低,那就包蕴不了多少意义,要想成为具有独立价值的名句也就难上加难了。诗篇的情形则与诗句大不相同。一首好诗,不但应该“状难写之景,如见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而且应有完整的意境和流畅的意脉。那么,对于诗篇来说,什么样的意象密度才恰到好处呢?宋人范温的一段话颇有启迪意义,他说:“诗贵工拙相半,老杜诗凡一篇皆工拙相半,古人文章类如此。皆拙固无取,使其皆工,则峭急而无古气,如李贺之流是也。”范温所说的“工”与“拙”指诗歌艺术的精丽与朴拙,意即一首诗既应有精丽细密的部分,也要有相对朴拙

6、粗放的部分,才能张弛有节,并突出重点。一首诗中的意象密度也是如此,整首诗的意象最好是“疏密相半”,也即有疏有密,疏密相济,才能恰到好处。事实上唐代的优秀诗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在创作实践中很好地贯彻了这种精神。他们对意象的密度是相当留意的。唐诗名句的意象密度大多较高,唐诗名篇的意象则以疏密相济为普遍规律。唐代的优秀诗人有意无意地把一篇作品内的意象密度控制在比较合理的程度,从而写出许多疏密有致的佳作。(摘编自莫砺锋论唐诗意象的密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刘勰强调语言要简洁,指出写作需字斟句酌,才能达到精炼。B对于诗篇来说,意

7、象密集则利弊参半,有些作品因意象密集而见胜,有些作品却因意象过密而受损,这需要作者把握一个合理的度。C诗句或诗篇包含的意象越密集,所承载的意蕴越丰富,更能达到言简意丰的效果。D唐代的优秀诗人对意象的密度相当留意,把作品的意象密度控制在比较合理的程度,从而写出许多优秀的诗篇。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意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B意象过密会妨碍诗歌意脉的流动,从而显得堆垛、板滞,所以意象密集的诗都不是好诗,密度过大是诗的一种缺点。C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虽然是一首千古传颂的名篇,后人的赞扬

8、之词甚多,但是这首诗也因为写景意象过于密集而招致了一些非议。D意象密集往往会产生精警的名句,基本上万口传诵的名句都具备某种独立的价值,即使把名句从原诗中彻底剥离出来,它们的价值也几乎不受损伤。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典诗歌是极其精炼的语言艺术,言约而意丰是诗人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古典诗歌中很少有泼墨如水的长篇巨制。B如果古典诗词的篇幅不是有限的,作者就可以根据自己情感的需要来选择意象,表达意蕴,对遣词造句也就可以放松要求。C名句篇幅有限,意象密度太低就包蕴不了多少意义,要想成为具有独立价值的名句,加大意象密度无疑是必要的创作手段之一。D整首诗的意象要“疏密相济”,

9、恰到好处,唐代的优秀诗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在创作实践中很好地贯彻了这种精神。(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在徐志摩的故乡张同吾去年晚秋时节,在北方已是万木萧疏了,而在江南海宁却仍是杂花生树,层林尽染,浓浓的绿荫掩映着红顶楼房,一派幸福安详的景象。海宁是个神奇的地方,我曾三次登临百里长堤观潮,白光耀眼,惊涛拍岸,声如万马奔騰,状若山倾海翻。我因而理解了:是海洋文化和潮文化,在海宁人聪颖细腻的文化性格中增添了大气、潇洒与果敢,所以这里才会诞生国学大师王国维、训诂大家朱起凤、语言学大家许国璋、书法大师张宗祥、佛学泰斗太虚、红学家吴世昌、金石家钱君匋、军事家

10、蒋百里、电影艺术家史东山、诗人穆旦、作家金庸等。海宁又是诗人徐志摩的故乡,他以博爱精神、青春气息和人性光彩谱写出情韵悠长的诗章,它们恒久的艺术魅力穿越时间的幛幔,至今仍辐射光芒。我来到位于硖石镇的徐志摩故居,重温他短暂而又潇洒浪漫的一生。这座略带浅红的灰色楼房约600平方米,周围是一片美丽的草坪,围绕着铁铸柵栏,是典型的花园洋房。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徐父尽管反对这桩婚事,却拧不过儿子的韧性,为之修建了这座典雅的住宅。庭院和廊下均由名贵大理石铺就,一层厅堂是西式地板和吊灯,摆设着中式桌椅,二层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卧室则一派西式陈设。徐志摩十分喜爱这座中西合璧的宅第,称其为“香巢”,又将他与

11、陆小曼的起居室题名“眉轩”。每天清晨他都去买一束鲜花送给妻子,新婚燕尔娇宠之至。徐志摩确是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人,林徽因的清纯隽美、风华绝代,陆小曼的能歌善舞、柔美娇艳,都令他奋不顾身地追求,诚如他对恩师梁启超坦言:“我之甘冒世之不韪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灵魂得以救度,生命却殁于英年,他是为赶赴北京听林徽因讲演而在空中遇难的。一年之后他热恋的“徽徽”痛定思痛,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

12、/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而唤作“眉”的小曼在多年之后有为志摩扫墓一诗:“肠断人琴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峤。年来更识荒寒味,写到湖山总寂寥。”两位才女,前者情深意切,后者痛断肝肠。瞻视橱柜中的种种实物和墙壁上的许多照片,眼前仿佛有朗朗新月冉冉升起。他是“新月派”的灵魂,那些沐浴过欧风美雨的才俊,胡适、闻一多、朱湘、孙大雨、邵洵美、林徽因、陈梦家、沈从文、卞之琳等都围绕着他,如群星拱月。徐志摩一生追求爱、美和自由,此亦是他诗歌美学的精髓。由于历史的倾斜和观念的偏颇,他在半个世纪中受到贬损,但其美丽的文学光焰无法遮拦。伴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他的诗又重暖人间。有人说他

13、是过分西化的,殊不知他的文化之根植于中国沃土,他自书楹联“山高水长中有神悟,风朝雨夕我思古人”。因此他的诗才有优美的意境、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和精湛的语言。一篇篇抒情短章广受读者的喜爱,那首仅有五行的沙扬娜拉堪称短诗极品,而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更是家喻户晓,历久弥新:“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走了,却把诗歌的精神财富和艺术财富留给了中国和世界。站在徐志摩故居的庭院,仰望湛蓝的天空,我想起他乘飞机时的感言:这座飞机带着我的灵魂飞过高山,飞过大潮,飞在丛林间。我当时就望这样飞出这空气的牢笼,飞到整个宇宙里去这隔世的玄思和遐想,已成为砚实,如今有多少诗的

14、后继者,在更广阔的时空里飞翔。(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第一段景物描写,表现幸福安详的景象,烘托了作者对徐志摩深切的缅怀和哀悼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B. 第二段渲染氛围,为下文做铺垫,同时也表现了徐志摩聪颖、大气、潇洒、果敢的性格特点,引人入胜。C. 本文恰到好处地引用了诗歌、人物语言,既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又使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饱含深情。D. 这篇文章看似平淡,实则娓娓道来,熔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富有表现力。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6分)6.“他走了,却把诗歌的

15、精神财富和艺术财富留给了中国和世界。”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请简要阐述。(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的阅读方式日益多元化,从读纸质书到读电子书,再到如今的“听书”(即有声阅读),丰富多样的阅读方式带给读者别样的乐趣。其中,有声阅读不仅解放了人们的眼睛,还能满足大众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的需要,而且也符合未来数字产品发展的方向。用耳朵代替眼睛,正在让阅读有了更多可能。有声阅读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成为阅读的新增长点。从世界范围来看,有声阅读呈现上升趋势。拿目前全球最大、增长率最快的有声图书市场美国来说,早在三

16、年前,其市场的有声读物就达25亿美元的市场份额,那时已有约35%的美国人每年至少收听一部有声读物。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在我国的不断普及,有声阅读已具备了充分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市场前景广阔。有声阅读逐渐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掀起一场阅读新革命。这种阅读潮流不仅给商家带来福音,更是为“书香社会”添砖加瓦。目前,我国有不少专门的听书网站,现有的大型网站,大部分都提供“有声阅读”,此外,听书频道或客户端下载等不断向大众开放,例如“懒人听书软件”可以随时下载,操作简单,快速实用。有声阅读不仅有小说、评书、相声等娱乐内容,更有科学技术、人文哲学等更多领域的听书素材。(摘编自广州日报2018年5月)材

17、料二图1 2012-2017中国有声阅读市场规模图2 2017年5月主要听书APP用户人均启动次数(摘自中国产业信息网)材料三我国有声阅读产业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起步较晚,市场环境尚未成熟,且发展极不平衡。传统出版机构力量偏弱,新兴移动电台和听书APP“跑马圈地”,甚至恶性竞争,亟需进行引导与扶持。随着传统阅读习惯的改变,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全民阅读的新趋势。有声阅读是数字化阅读的重要方式,因而也应当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推广对象。倡导有声阅读,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全民阅读率的有效手段。读者的有声阅读习惯是有声阅读产业长期发展的基础,政府应将有声阅读纳入全民阅读推广工程,引导全社会形成有声阅读的氛

18、围,使之扩展为全民阅读的形式之一。良性竞争和公平秩序的市场环境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要稳定有声阅读的市场秩序,保障有声书产业健康长期地发展,政府部门尤其要加强版权管理的力度,健全监督机制。同时,有声阅读的发展既给传统的电子音像出版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也带来了技术变革的机遇。我国相当一部分传统音像出版企业拥有长期积累的内容资源,自带多媒体基因,与电台、移动电台、有声阅读平台有天然的联系,应主动转型升级,实现跨媒体经营,以加快推进传统音像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摘编自蔡翔、王睿2018年中国有声阅读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12-

19、2017年,国内有声阅读的同比增长率经历了“增长稳定一增长下滑”的过程,但国内有声阅读市场规模仍在逐年稳步地持续扩大。B2017年有声阅读市场规模达到40.6亿元,其中借助音频媒介开展的综合类知识付费服务贡献了约10亿元的收入规模,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中坚力量。C2017年5月,懒人听书、氧气听书、酷我听书等听书APP用户人均启动次数分别为4.5次、4.4次和3.7次,占据前三名;其余APP用户人均启动次数较少。D在主要听书APP中,懒人听书是有声阅读市场的王者,酷听听书与之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氧气听书则与之比肩,或许有望超越它。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阅读方式的变

20、化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今为人们所接受的有声阅读方式的出现正好说明了这一点。B有声阅读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成为阅读的新增长点。以美国为例,早在三年前,那时已有约35%的美国人每年要收听一部有声读物。C我国现有的一些网站和不断向大众开放的听书频道或客户端下载,以及多样化的有声阅读素材等,让商家和读者两败俱伤。D随着传统阅读习惯的改变,数字化阅读已成为全民阅读的新趋势。有声阅读是数字化阅读的重要方式,因而必须倡导有声阅读。9面对有声阅读产业的现状,如何让它进一步健康稳定地发展?请简要概括说明。(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

21、文言文,完成1013题。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以孝闻。举崇祯元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廉信,与下均劳苦。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十二年夏,丁外艰去。服阙,起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十七年四月朔,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缟衣发丧。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群臣入朝,王色赧欲避。可法曰:“王毋避,宜正受。”既朝,议战守。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王唯

22、唯。可法祭二陵毕,上疏曰:“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王嘉答之。总兵官高杰居扬州,桀骜甚。可法开诚布公,导以君臣大义。杰大感悟,奉约束。杰帅师北征,至睢州,为许定国所杀。部下兵大乱,屠睢旁近二百里殆尽。变闻,可法流涕顿足叹曰:“中原不可为矣。”遂如徐州。俄报盱眙已降大清,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大清兵大至,薄城下,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遂杀之。可法年四十余,无子,其妻欲置妾。太息曰:“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可法死,逾年,家人举袍笏招魂,葬于扬州郭外之梅花岭。 (节选自明史史

23、可法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B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C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D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是古代男子20岁举行加冠仪式或女子15岁结发加笄时才起的

24、,字和名一般有关联。B郎中,作为官职,始设于战国时期,与表示医生含义的“郎中”不一样。C服阕是指古代服丧期满除去丧服,任官者在服丧期满后可以重新出来做官。D朔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而十五叫“望”,每月初一叫“晦”,表示迎接新月。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史可法以身作则,深受士兵拥戴。他为人清廉守信,与部下分担劳苦;带兵作战的时候,没有私心,严格要求自己,激发了士兵们的士气。B史可法才能出众,深受朝廷信任。在危急时刻,他与凤阳总督马士英、阮大铖商量,主张拥立福王,后来参与商议战守之事,意见得到朝廷认可。C史可法胸怀大义,做事考虑大局。总兵高杰驻扎扬州时,非常桀骛

25、不驯,史可法以君臣大义引导他,高杰感动醒悟,接受他的指挥,并率军北伐。D史可法忠君爱国,坚守刚烈气节。北都危急时,他誓师勤王;听到北都已被攻破,身披白衣发丧,十分悲痛;在清兵攻破扬州城时,以身殉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 (2)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14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26、“襄水曲”表明作者家住襄水之滨,“楚云端”则表现出对家乡的仰望。句意平淡却情感含蓄而浓烈。B“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作者所在地方距离家乡遥远,还表明此时与家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用词贴切。C“归帆天际看”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朝着家乡的方向极目远眺,内心充满难以诉说的悲凉。D“迷津欲有问”运用典故,表现出作者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的矛盾心理。15本诗首联写景广受后世称道,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分)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 , ”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2)杜甫茅

27、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两句通过孩子睡相不好,弄坏了使用多年的被褥,表现了作者家境的贫寒。(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绘潭边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的情状的句子是: , 。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语言是交流信息的工具、表达思想的手段,影响着人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六名专业摄影师为同一个人拍摄肖像,拿到的却是不同的身份资料,为了“准确传达”这样的信息,六张肖像照最终迥然不同。有时候,哪怕只是一个语言标签,也容易让人 ,进而反作用于人的情绪和思想。从这个角度看,一个词语的背后,往往涉及一系列的价值判断。网络热词的生命力不在于吸引

28、眼球、引人发笑,更在于创造出社会价值和是否经历时间的沉淀。从“任性”一词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剑指权力使用乱象;到“APEC蓝” ,成为环保重要目标;再到“工匠情神”热度不减,一系列利好举措出台这些 的流行语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在于兼具了有效、有用、有趣的属性,既反映时代又推动时代的改变。而那些价值导向负面的流行语,终难逃 的命运,在大浪淘沙之后被人遗忘。从20世纪80年代的“个体户”“下海”,到21世纪之后网络技术带来的新词大爆发,再热极一时的流行语,也都要经历从广泛流传、不断打磨到沉淀结晶的过程,最终成为时代的一种书写。(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网络热

29、词的生命力不在于是否吸引眼球、引人发笑,而在于是否创造出社会价值和经历时间的沉淀。B网络热词的生命力不在于是否创造出社会价值和经历时间的沉淀,而在于是否吸引眼球、引人发笑。C网络热词的生命力不在于是否创造出社会价值和经历时间的沉淀,更在于是否吸引眼球、引人发笑。D网络热词的生命力不在于吸引眼球、引人发笑,更在于是否创造出社会价值和经历时间的沉淀。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只要把这些沉淀下来的流行语比喻为城市建设中的一砖一瓦,那么语言就是一座城市B如果把语言比喻成一座城市,那么这些沉淀下来的流行语就是城市建设中的一砖一瓦C只有把语言比喻成一座城市,那么这些沉淀下来的

30、流行语才是城市建设中的一砖一瓦D虽然把这些沉淀下来的流行语比喻为城市建设中的一砖一瓦,但是语言还是一座城市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先入为主来之不易经久不衰昙花一现B料事如神筚路蓝缕经久不息昙花一现C料事如神来之不易经久不衰稍纵即逝D先入为主筚路蓝缕经久不息稍纵即逝20下面是某高校学生邀请该校知名教授参加学生活动的邀请函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本周五我院学生会将操办一场读书分享会。您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潜心治学的态度在贵校获得了极高的名誉,现忝列文学院院长一职。我们特邀您担任本次活动的客座教授,衷心希望您能从百忙之中拨冗抽身参加,恭候您亲

31、临指导。 改为 改为 . 改为 改为 . 改为 . 21下面是某医院门诊“一卡通”挂号流程图,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6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一项调查显示,近60%的95后选择在社交网络上屏蔽父母。这表现出95后的独立意识,也折射出在网络中亲子间的相处模式。“屏蔽”一词很微妙,是隔离也是保持距离,既显示出无形的界限,又留下了互相尊重的空间。请你给95后、95后的父母或媒体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种情况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32、800字。辉县市一中20182019学年上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能力。C项原文出现在第二段,文中说“假如同样长短的诗句或诗篇包含的意象或多或少”,在此条件下进行比较得出的相对结论,并非说意象越多越好。2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纳能力。B项对应原文第三段,“意象过密会妨碍诗歌意脉的流动,从而显得堆垛、板滞,所以意象密集的诗都不是好诗”说法过于绝对。3B【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B项对应原文第一段。依据文章作者观点推断,不论篇幅是否有限,都不应容忍芜辞赘句的存在。4C【解析】A项,第一段景物描写,渲染了幸福安详的

33、氛围,并没有“烘托了作者对徐志摩深切的缅怀和哀悼之情”。B项,“聪颖、大气、潇洒、果敢”是指文章第二段列举到的海宁人,而不是专指徐志摩。D项,文中没有用到对比手法。5从结构上看,总结全篇,呼应开头,使全文结构紧凑。(2分)从内容上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总结评价徐志摩的人生、诗歌的特点及其对后继者们的影响。(2分)表达了作者深挚的赞美之情,升华了文章的主旨。(2分)6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徐志摩一生对中国和世界诗歌的伟大贡献。(2分)尽管徐志摩的生命短暂,但他创造了巨大的文学价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他追求爱、美和自由的人生信念,对今天的人们也有启迪作用。(2分)7B【解析】“其中借助音频媒介开展

34、的综合类知识付费服务贡献了约10亿元的收入规模,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中坚力量”错,于材料无据。8A【解析】B项“要收听一部有声读物”错,材料一说“至少收听一部有声读物”;C项“让商家和读者两败俱伤”错,材料一说“这种阅读潮流不仅给商家带来福音,更是为书香社会添砖加瓦”;D项“有声阅读是数字化阅读的重要方式,因而必须倡导有声阅读”错,材料三说“有声阅读是数字化阅读的重要方式,因而也应当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推广对象。倡导有声阅读,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全民阅读率的有效手段”。9有声阅读应当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推广对象,政府应将有声阅读纳入全民阅读推广工程。政府部门要加强版权管理的力度,健全监督机制。传统音

35、像出版企业应主动转型升级,实现跨媒体经营,以加快推进传统音像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答对一点给2分)10C【选项分析】作答本题,可用排除法确定答案。如“哭泣尽哀”指皇帝拜谒孝陵时哭泣竭尽哀思,句意完整,而“道路”意为“道路之人”,为“感动”的主语,因此“道路”前要断开,排除B项和D项;“蒿莱满目”和“鸡犬无声”是对称句,二者中间要断开,排除A项。选C。11D(朔指阴历每月初一,表示迎接新月,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晦”。)【知识链接】郎中本是官名,郎为战国、秦汉时帝王侍从官的通称。郎中一职始置于战国,职掌侍卫。秦汉沿置,内充侍卫,外从作战。晋至南北朝,为尚书曹司的长官,隋唐以后,六部都设置郎中

36、,分掌部内各司政务。郎中作为对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时官衔泛滥所致。12B(“他与凤阳总督马士英、阮大铖计议”有误,原文是“凤阳总督马士英暗中与阮大铖计议”)13(1)军队出征,士兵不吃饱自己不先吃,没有(给士兵)发放衣服自己不先穿,因此(史可法)得到将士的拼死效力。(“行”“御”“死力”一处分,大意分)(2)史可法说:“王应该穿上素服在郊外驻扎,派遣军队北征,把必定报仇之意昭示天下。(“次”“发”“示”每处分,大意分)【参考译文】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祖父史应元乡试中举,授官黄平知州,有仁惠之政。对他的儿子史从质说:“我家必定昌盛。”史从质的妻子尹氏有身孕

37、,梦见文天祥进入自己的屋舍,生史可法。以孝顺闻名。考中崇祯元年进士,授予西安府推官,逐渐升迁为户部主事,历任员外郎、郎中。史可法短小精悍,面貌黑,双目烁烁有光。清廉守信用,与部下同甘共苦。军队出行,将士不吃饱自己不先吃,没有(给将士)发放衣服自己不先穿,因此(史可法)得到将士的拼死效力。十二年夏天,服父亲之丧离职。守丧期满,起用为户部右侍郎兼任右佥都御史。十七年四月初一,听说贼军进攻京城,史可法誓师援救皇上。军队渡江抵达浦口,听到北都已经陷落,便身披白色丧服发丧。凤阳总督马士英暗中与阮大铖商议,主张拥立福王。群臣入朝觐见,福王面色羞惭想要躲避。史可法说:“王不必躲避,应该正式接受。”朝拜结束,

38、商议战守之事。史可法说:“王应该穿上素服驻扎郊外,派遣军队北征,把必定报仇之意昭示天下。”福王连声答应。史可法祭告二陵结束,上疏说:“陛下即位之初,只是拜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之人为之感动。如果亲自拜谒二陵,亲自见到泗、凤杂草荒凉满目,鸡犬寂然无声,将会更加悲愤。希望能慎终如始。”福王嘉许并答应他。高杰驻扎扬州,非常桀骜不驯。史可法开诚布公,以君臣大义引导他。高杰感动醒悟,听从指挥。高杰率师北征,到睢州,被许定国所杀。部下士兵大乱,屠杀睢州附近二百里,几乎被杀光。变故传来,史可法流泪顿足叹息说:“中原不能再有作为了。”于是到徐州。不久报告说盱眙已经投降大清。史可法一天一夜奔回扬州。大清军队大规

39、模到来,迫近城下,城于是被攻破。史可法自刎未死,一名参将抱着史可法从小东门离开,于是被捕。史可法大叫说:“我是史督师。”于是杀死了他。史可法四十多岁,没有儿子,其妻想为他置妾。他长声叹息说:“王事正多,敢考虑儿女之事吗!”史可法死后,过了一年,家人举着他上朝时穿的官服和手拿的笏板为其招魂,埋葬在扬州城外的梅花岭。14C【选项分析】(“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错,此处应是诗人想象家人们也在思念自己,因而遥望着天际的孤帆,期盼着自己的归去。)15首联选取了“落叶”“鸿雁”“长江”的典型意象,点明季节,描绘了一幅凄凉寒冷的深秋景象。(2分)一个“寒”字,既点明了题目中的“早寒”,又渲染了秋天的寒

40、意,还烘托了作者内心的失意悲凉。(2分)首联采用起兴(或借景抒情)的手法,奠定全诗悲凉迷茫的感情基调,为后文的思乡与或出世或归隐而难以抉择的矛盾心情作铺垫,结构上也与诗歌的最后一句相呼应。(2分)16.(1)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3)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7.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选项分析】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存在“一面对两面”的错误,后文有表两面意思的词语“是否”,前文也要有表两面意思的词语“是否”与之相对应,形成“双起双承”的结构样式,可在“吸引眼球”前加“是否”,并将“经历”前的“是否”放在“创造”前;另外,句意是否定“吸

41、引眼球、引人发笑”,肯定“创造出社会价值和经历时间的沉淀”,应将“更在于”改为“而在于”,与“不在于”相对应。由此判断,A项最为合适。18.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选项分析】括号前面的表述主体是网络流行语,根据文本内容和四个选项的内容可以看出,括号中的内容要表述的是流行语与整体语言的关系。四个选项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分句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括号中的内容应该是一个假设复句,由此可知答案为B。19.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选项分析】先入为主:先接受了一种说法或思想,以为是正确的,有了成见,后来就不容易再接受不同的说法或思想。料事如神:形容人预

42、测事情非常准确。文中说的是哪怕是一个语言标签也容易让人产生成见,应选用“先入为主”。来之不易:形容事情的成功或财物的取得很不容易。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文中强调实现“APEC蓝”的不容易,没有“创业”之意,应选用“来之不易”。经久不衰: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经久不息:经过很长时间也不停止,多形容掌声、欢呼声。句中用来形容“流行语”,应选用“经久不衰”。昙花一现: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句中用来形容价值导向负面的流行语很快消逝,应选用“昙花一现”。20.“操办”改“举办”,“贵校”改“

43、我校”,“名誉”改“声誉”,“忝列”改“担任”,“从百忙之中”“抽身”和“拨冗”删去一个。(每处1分)21.【参考答案】患者到院后,有卡患者直接到分诊台或在收费窗口充值挂号。无卡患者,如果带着身份证,先到收费窗口办卡,然后充值挂号;如果未带身份证,则先到导诊台填写办卡申请单,然后去收费窗口办卡,最后去收费窗口充值挂号。22.写作提示:“屏蔽”代表着孩子对父母的隔离、疏远和防范,也代表着一种无形的界限,这种界限又在某种程度上给彼此留下了相互尊重的空间。这则作文材料反映了孩子与父母的沟通问题。孩子逐渐长大,要求更多的自由空间,而父母总是将他们当成小孩子看待,既不放心也不放手,这样就会产生矛盾。无视

44、或强行消除这一矛盾都是不科学、不客观的做法,双方要做的是加强沟通交流,多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如果选择写给95后,就可以鼓励他们多与父母沟通交流,依靠屏蔽虽然暂时获得了成长空间,但长久下去会影响亲子关系,父母养育儿女不容易,不让父母担忧也是孝的一种表现。再者,父母关心孩子是一种天性,只要多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就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如果选择写给95后的父母,就可以劝慰他们,孩子正在成长并走向独立,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隐私,父母不一定要参与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应该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即便孩子一时受挫了,也是他们人生的一种收获。如果选择写给媒体,可重点分析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正面临着网络的冲击,建议双方多沟通交流。媒体要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多搭建桥梁,进行正面的引导,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