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91332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选修3 第2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俄国杜马召开会议时,以往一向对政府极端不满的立宪民主党领导人米留可夫教授声称:“我们必须集中一切力量保护我们的国家免受外国仇敌的侵略;这个敌人一心要把我们挤掉,以走上统治世界的道路。我们要为祖国不受外国侵略而斗争,为欧洲和斯拉夫民族不受日耳曼人统治而斗争。”犹太人尽管长期遭受歧视和迫害,他们的一位代表却也表达了同样的感情:“我们犹太人生活在异常苛刻的法定环境下,而且还将如此生活下去。不过,我们将像一个人一样坚定地站在俄国的旗帜下。犹太人民将至死履行他们的义务。”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毫

2、无疑问的是,胜利,战争中决定性的胜利(我个人预计这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到来),将属于协约国德国的威胁长久以来悬在世界人民头上的诅咒将被打碎,使它永远不再成为世界和平的威胁,因为世界各族人民渴望和平。 摘编自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1)据材料一,指出俄国民众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并说明其理由。(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对战争结果的预见是否正确。答案:(1)态度:支持俄国政府参加一战,为欧洲和斯拉夫民族不受日耳曼人统治而斗争。理由:保护国家免受外敌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维护世界和平。(2)不完全正确。协约国最终打败了同盟国,取得了战争胜利,暂时解除了德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战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激

3、化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为新的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2. 2013山东考前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战后到1949年初,苏联试图通过托管或其他方式,与美国合作在朝鲜半岛建立一个与苏联保持友好关系的统一的朝鲜政府;与美国矛盾加剧后,转为加强朝鲜北方的政治、经济力量,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朝鲜民族的统一,从而保证通过全朝鲜普选建立的统一政府实行对苏友好的政策。摘编自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材料二1950年1月,美国宣布要守住从阿留申群岛到日本列岛,然后通过琉球群岛延至菲律宾的防线,使朝鲜半岛在美国远东安全格局中显得无足轻重。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目的是摧毁

4、东亚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为此,美国迅速决定介入朝鲜战争。摘编自冷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1)据材料一简要概括苏联对朝鲜半岛问题的态度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背景。(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认为朝鲜半岛无足轻重的原因,评价美国政策转变对东亚政治格局的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通过“从战后到1949年初,苏联试图与美国合作”“转为加强朝鲜北方的政治、经济力量”等得出答案;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从美苏战后矛盾尚未激化、朝鲜不在美国构建的防线范围内两个方面回答;第二小问从对东亚地区局势、中美关系、美

5、苏关系、朝鲜半岛的影响来回答。答案:(1)变化:战后初期,苏联主张与美国合作建立一个统一的朝鲜政府,后来转变为加强朝鲜北方力量,进而实现朝鲜民族统一。背景:美苏战时同盟关系逐渐破裂,双方矛盾日益加剧,冷战格局渐趋形成。(2)原因:在冷战格局下,美国需要保持与苏联表面的合作;美国的东亚战略重点是遏制中国,构建从日本到菲律宾的弧形包围圈(不包括朝鲜)。影响:东亚局势进一步紧张,直接导致局部热战爆发;中美陷入直接军事对抗,大陆和台湾长期对峙;朝鲜半岛成为美苏争夺亚洲霸权的前沿阵地。3.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比较上述有关北约、华约的历史地图,提取其中历史变

6、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答案:二战结束后,随着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冲突的日益加剧,双方开始冷战。1949年,为了从军事上遏制苏联,美国纠合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了对抗美国,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两极格局瓦解,北约大规模东扩。两幅地图反映了两极格局的形成、瓦解及美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的历史。4. 2013南昌二中期末世界人民和平大会于1952年12月12日至20日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举行。阅读下列材

7、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人民和平大会是1952年7月世界和平理事会柏林特别会议所决议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看到国际局势的日益紧张自去年(1952年)7月以来亚洲、澳洲、南北美洲欧洲中东、近东、北非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都先后举行过全国保卫和平大会。郭沫若关于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的经过和成就的报告材料二参加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的国家、代表人数、代表职业分类统计表。项目与会国家正式代表列席代表来宾国际组织代表数量85个1627人102人105人46人与会代表职业工人农民职员技术人员工商界法律界军人自然科学界(包含医生)教育界宗教界人数326人35人160人75人63人84人10人157人94人65人与会代表职

8、业体育运动家音乐界文学界电影界艺术家政治界市长和参议员全国性群众团体代表国际组织代表其他人数8人19人189人20人56人46人20人92人46人315人材料三(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参加投票者1647人(因为有的代表未等闭幕先行离开了维也纳)。赞成“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宣言”者1626人;弃权者10人,都是列席代表和来宾;不投票者11人,都是列席代表。赞成“致五大国政府书”者1637人;弃权者7人,都是列席代表和来宾;不投票者3人,都是列席代表。郭沫若关于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的经过和成就的报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召开的主要背景。(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的主要特点。答案:(1)背景:雅尔塔体系形成,美苏两大阵营对抗,朝鲜战争仍在进行中;世界和平理事会柏林特别会议的决定;地区性国际和平会议的支持,爱好和平、争取和平的大好形势。(2)主要特点:与会国家广泛;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派别的代表参加;会议成果巨大,达成高度一致;没有一票反对,所有正式代表都投了赞成票;不投票或弃权票均为列席代表或来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