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宜春市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90968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宜春市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五)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6-2017学年高三年级调研考试(五)语文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享用的位置上。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各种信息的传递主要靠人力、畜力及烽燧。烽燧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称谓,入韩代被称作烽堠、亭燧,唐、宋称作烽台、烽火台,明代称作烟墩、墩台。它是最古老的通信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国家文物部门已将古

2、代烽燧、戍堡、驿站等划归长城资源,因此可以说西域烽燧是长城的延伸,与长城呼应形成自东向西的防御线,丝绸之路在烽燧的庇佑下得以畅通。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咽喉地带,烽燧遗址遍布全境。据调查,新疆长城资源共有362处,其中烽燧和戍堡占302 座。这些烽燧直接反映和印证了历代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管辖,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象征,也是领土的直接历史物证,同时也反映出古代西域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西域烽燧呈纵横分布,由东向西,主要分布在丝绸之路重要关口,有的建在地势险要的高山之巅,居高临下;有的建在河口平滩之中,与四周烽燧遥相呼应。因为烽燧所在之处人烟稀少,人为破坏较少,大部分烽燧至今雄姿依旧。今天见到的丝绸之路上最

3、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是始建于西汉宣帝年间的克孜尔尕哈烽燧。它是汉、唐丝绸之路上标志性的军事通讯建筑设施,是汉、唐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置军政系统和丝绸之路繁荣的见证。西域烽燧的构造与中原地区的略有差异。中原地区的烽燧一般由砖石垒砌或黄土夯筑而成,而西域烽燧则用土坯筑成,外观一般呈圆锥体或方椎体,高4-10米不等。西域烽燧能留存至今,除了与人为破坏较少、当地干燥的自然环境有关外,还有一点特别值得一提:修建者在土坯层内常常间夹有芨芨草、红柳和胡杨棍等植物,它不是简单的混入泥土,而是呈规则状,每隔二三十厘米泥土,就铺有一层。泥土也不是一般的泥土,而是由黄土、沙砾掺短苇筋制成。这样砌成的烽燧墙体坚固、

4、耐用,大大增强了抗风蚀的能力,与现代建筑中的“钢筋混泥土”技术如出一辙,突显了古人的建筑才能和智慧。如位于乌什县西40公里处的别迭里烽燧,残高7米多,至今保存完好。众所周知,烽燧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传递敌情。烽火报警的记载,最早始见于墨子号令:“昼则举烽,夜则举火。”意即白天放烟,夜间举火。为了使烟直而不弯,以使远远就能望见,还常以狼粪代替薪草,所以烽烟又别称“狼烟”。“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乌没狼烟”(杜牧边上闻笳),“此处游人堪下泪,更闻终日望狼烟”(顾非熊出塞即事)。有人做了测试,倘苦每座烽燧望烽起火所需时间为10分钟,玉门关至楼兰故城烽烟传递约需6小时,而策马在崎岖的古道上行进每小时平均速

5、度为20公里,所需时间约20个小时,烽燧报警要比后者快捷三倍多多,足见烽燧通信之优势。汉代烽燧绵延不绝,从长安西至疏勒,路程约2000公里,烽燧烟火传递速度大约需要30个小时,这与现代邮政发寄、接收时间几乎相等。随着历史的推移与变迁,烽燧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它是我国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古代独有的军事通讯手段,在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摘编自阮秋荣漫话西域烽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人力、畜力及烽燧成为人们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其中烽燧还是我国极为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 B.丝绸之路得以畅通,数量众多的烽燧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的

6、西域烽燧大多分布在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保护着丝绸之路。 C.西域烽燧的修建者已经掌握了“钢筋混凝土”技术,他们运用这种技术砌成的烽燧墙体坚固、耐用,抗风蚀能力极强。 D.燃烧狼粪升起的烟能够直而不弯,起到更好的报警效果,因而古人常以狼粪代替新草,正因为此,风烟又被称为“狼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历代中央政府对西域都行使了管辖权,西域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纵横分布的西域烽燧就是直接的物证。 B.克孜尔尕哈烽燧是至今能见到的丝绸之路上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它标志着汉、唐国力的强盛,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C.乌什县城西40公里处的别迭里烽燧至今

7、能够基本保存完好,和人为破坏较少、当地干燥的自然环境以及修建者所运用的技术有关。 D.时至今日,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烽燧已完成了历史使命,但它在中华文明进程中曾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依然不能被忘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烽燧是我国最古老的、独有的通讯工具和非常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它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称呼。 B.在古代,一个地方如果修建了数量众多的烽燧,那么这个地方的战略地位往往非常重要,如西域。 C.“昼则举烽,夜则举火”,这句见于墨子号令中的记载,说明了烽火报警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D.和利用其他通讯方式传递敌情相比,烽燧如果没有速度上的优势,那么古人就没有修

8、建烽燧的必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把灯光调亮(节选)张抗抗好几个月过去了,卢娜总觉得这个人出现的有些蹊跷。这人是书店的一位陌生顾客。他进门时,朝卢娜客气地点了点头。此后无话,独自一人站在书架前一排排看过去,他蹲下去又站起来,一本本看得仔细,拿出来又小心地放回去。那天下午,到了五点多钟,他的购书筐已经满了,又回身去抱了几本,一起放在收银台上。卢娜一眼看过去,算出有二十多本。等着卢娜清点的辰光,他踱步走到店门外去,抬头朝着门楣上的招牌看,然后一字一顿念道:明光书店!又自言自语:明光书店,这个名字,蛮好!读书就是给人带来亮光的。明光卢娜心里忽然被狠狠地剐了一下。

9、陌生顾客不会晓得,明光施以硌人的名字,一个很久以前的人,确切的说,是她童年的伙伴,消失在她高考落榜那一年。就这一声呼唤,另一个人刹那间就回来了。那个人站在卢娜面前,使她一时乱了方寸。卢娜用手指敲打计算机,一次次敲错,重来,还是错。他站在一边耐心看着卢娜结账,当她拿起那本精装的宽容扫码时,他开口问:这本书,你店里前后卖过多少种版本?卢娜的手指哒哒响,闷头答道:这本宽容,除了三联的老版本,起码还有过七八个版本,有中英文双语版、摄影艺术版,还有房龙文集呢,你买下的这一本,是三联去年新版的精装这人有一刻没说话,卢娜能感觉到他惊讶的目光。那天傍晚,面对这个一下子买了二十多本书的人,卢娜想问问,为啥不去主

10、街上的新华书店买书,他是从哪里听说明光书店的呢?他是做什么工作的?为什么买的都是社科类的书?这么啰唆的问题,面对的又是一个陌生人,卢娜自然不好意思开口。卢娜没开口,他却开了口。他抽出那本巨厚的耶路撒冷三千年,好奇地问她:这部书去年刚上市,你一个民营书店怎么能进到货?卢娜看他一眼,笑着说:卖书人总有办法的,不要小看了县城书店,这本耶路撒冷三千年,本店已经卖出去一百多本了她不想告诉他,为了让明光书店第一时间进到最新最抢手的书,她动过很多脑筋。有个本城书友的女儿在北大读书。那个女孩春节回来探亲,卢娜一次次请她吃饭,就像亲生女儿回来了一样。那女孩回北京后,每礼拜都会去一趟有名的书店,把书店的权威推荐“

11、每周书榜”用手机拍了照,微信给她。卢娜再按图索骥直接去出版社进货,快捷度自然超高。在他惊诧的目光里,她亲自为他把书捆好,再套上了一只大号的塑料袋,这样拎起来就稳当了,不会把书角折皱。现在人工越来越贵,很多琐杂的事情,她常常都是自己做的。他拎起那袋书,说了声谢谢,却不走,犹豫了一会,又说:有一本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繁荣,我在省城没买到,刚才找了一会儿,也没有。但我蛮想看这本书,你能不能想办法帮我代购一下?卢娜有点犹豫。她和批销部门很熟,再冷门的书都找得到。问题是,这种书一旦进了来,本城没有人会看的,他如果不来买,书就压在她手里了于是她好心建议说:其实呀,你也可以到网上去寻,网上的图书,品种多,速

12、度快她奇怪自己怎么突然变成了电商推销员。他想了想,认真地回答说:我不在网上买书,我一向都在书店里买书。我,想让书店活下去。卢娜心里一震,一股电流从头顶瞬间传到脚底。我想让书店活下去除了那几位明光书店的铁杆书友,隔三岔五给她发几条暖心的微信,鼓励她坚持下去,这句话从一个陌生人口里说出来,更让他感动。书店里暗下来,卢娜走过去开灯,啪嗒啪嗒,店里所有的灯都亮起来。不过,这几年,为了省电,她早已把所有的灯都换成了低瓦数的节能灯。他走到门口,转过身,像是无心地随口说一句:书店的灯光好像暗了点,买书的人看不清书名。你看,能不能,把灯光调亮一点?卢娜心里咯噔一声。对呀,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呢?挂了“明光书店

13、”的牌子,假如他哪一天偏偏天黑时经过这里,连个招牌都看不见,她不就全都白费心思了么?说白费心思也不对,她又不是为他开的书店,而是为自己!她没考上大学,不等于没文化,书店虽然目前生存艰难,但有了人们的支持等卢娜回过味醒过神,眼前还没亮灯的昏暗小街上,这个人已经走远了。第二天,卢娜把墙上的壁灯、天花板上的筒灯,全都换了灯泡,书店好像一下子睁大了眼睛。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陌生顾客提及“光明书店”的名字,唤醒了卢娜尘封已久的记忆,这是卢娜方寸大乱,结账几次算错,可见卢娜是个自控能力不强的人。B.虽然卢娜业务熟悉、服务周到、能在第一时间进到最新最抢手的书

14、、和批销部门很熟,但光明书店依然不景气,经营状况不容乐观。C.小说以陌生顾客到书店买书为主线,又通过卢娜的心理活动详细写了卢娜和“他”的情感经历,交代了卢娜开书店、书店命名的原因。D.小说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设置悬念,后一一解开“”卢娜觉得这个人蹊跷的原因:一口气买了很多书、对书店名称好奇、不在网上买书等。5.题目“把灯光调亮”有哪些丰富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6.小说中,他说“我不在网上买书,我一向都在书店里买书。我,想让书店活下去”。你是否赞同他的做法?请联系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梁启超与新史学王

15、记录1902年,也就是梁启超撰写新史学的这一年,他三十岁,同年撰写的三十自述,已经清醒地从中国史和世界史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身世。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出生:“余生同治癸酉(1873)正月二十六日,实太平国亡于金陵后十年,清大学士曾国藩卒后一年,普法战争后三年,而意大利建国罗马之岁也。”如此宏阔的历史眼光和自负的使命安置,是以前的梁启超所不具备的。此时的梁启超,已经从旧学的窠臼中蜕变而成具有世界眼光的新学的代表人物。虽然梁启超在戊戌变法之前和变法之中已对新史学有所关注和思考,但真正理论意义上的新史学的酝酿应当是1899年到1901年之间。这一时期的梁启超,正是政治上最为痛苦和矛盾的时期,一直在“反满”和

16、“保皇”之间摇摆不定。戊戌政变的失败使他倍感失落和紧张,内心充满了挫败感,开始疏离清政府,主张革命;迫于康有为的压力,他也不断“自省”,试图寄希望于朝廷;但庚子勤王的惨败使他再次倾向于革命;1901年的预备立宪又唤起了他对君主立宪政治的新希望,遂于是年发表中国积弱溯源论,“鼓吹保皇,反对革命”;然而随着对君主立宪的期盼不断落空,他很快又从君宪改良向反满革命游移。梁启超一生多变,政治上的困惑影响到他对史学的思考。新史学于1902年连续在新民丛报上刊出。新史学第一部分“中国之旧史”发表在新民丛报第1号上,这部分基本上承袭了此前梁氏发表的中国积弱溯源论中国史叙论的观点,使用了“中国种族史”“中国文学

17、史”“中国史学”等概念,认为史学乃“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无疑,梁氏认为新史学书写的主体是“中国”。但这个中国,是国族的中国,即“民族全体”的中国,还是种族的中国,即“汉族”的中国呢?梁启超没有明说。就在新民丛报第1号出版后,因慈禧归政光绪成为泡影,梁启超的思想天平不断倾向反满,在国族与种族的思考之间摇摆不定,内心极度矛盾。这种痛苦纠结的矛盾情绪在新民丛报第3号刊发的新史学文字中流露了出来,这时的梁启超在描述新史学书写主体时,使用了“人群”这个概念,所谓“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及至新民丛报第11号刊载新史学之“论正统”,梁启超又把历史书写的主体表述成了“国

18、民”,“良史,皆以叙述一国国民系统之所由来”。到新民丛报第14号,梁启超新史学中关于历史书写主体的表述又发生了变化,在论述“历史与人种之关系”时,梁启超使用了“人种”和“种族”的概念。“人种”这一概念的使用,是梁启超纠结于国族、种族观念之下的无奈选择,此后很少使用。至于“国民”,梁启超从一开始就使用过这一概念,一直是梁启超新史学架构中的核心内容,说明梁启超讨论新史学,多变中有不变。梁启超生当清政权将坠之时,反满革命的情绪时时出现,不免有着“中国者,汉族之中国”的种族主义立场,其新史学观念中,总是若隐若现地出现“国族”与“种族”的纠葛。这一纠葛直到新史学一文即将结撰时才渐趋平复,新史学书写主体为

19、“国族”的观念终于占了上风。在新民丛报第16号中,梁启超讨论史学笔法,正式把历史书写的主体确立为“国族”,认为“史也者,非纪一人一姓之事也,将以述一民族之运动变迁进化堕落,而明其原因结果也”。梁氏还认为“新史”的任务在于“新民”。至此,梁启超最终确立了以进化思想和国族观念为基础的“新史学”。梁启超的新史学提倡中国境内各种族相互团结,增强国家认同,并主张新史学就要书写这样的中国史。也正因为此,新史学得到政治改良者的回应,迅速传播开来,“新史学”遂演变为“新史学运动”,影响至今。清末壮怀激烈、热血沸腾的仁人志士在用生命挽救危亡的努力一再遭受挫折之后,便开始希望用新史学来培养新国民,建立新国家。梁启

20、超顺应时代潮流,以天下危亡为己任,高举“史界革命”的大旗,艰难探索新史学之路。他思考新史学时之所以痛苦纠结,是因为他希望他所挚爱的“中国人”能够在新史学的影响下走向重生。【相关链接】梁启超的新史学被严复誉为“石破天惊制作”,它是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其思想的穿透力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无与伦比。(摘自百度百科)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梁启超把自己的出生和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说明他在这时已经能从中国史和世界史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身世。B.1899年到1901年之间是狼骑吵嘴为他那个苦和矛盾的时期,他在“反满”和“保皇”之间摇摆,这影响到了新史学写作

21、的顺利进行。C.新史学发表之后,得到政治改良者的回应,迅速传播开来,其“提倡各种族相互团结,增强国家认同”等思想对人们影响巨大。D.清朝末年,仁人志士在用生命挽救危亡的努力遭遇挫折之后,改变思路,希望用新史学来救国救民,梁启超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新史学体现了梁启超特定时期的心路历程,是梁启超艰难探索的结晶,是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作。B.梁启超在戊戌变法之前虽然对新史学有所关注和思考,但并没有着手创作新史学,因为此时他正忙于戊戌变法,无暇他顾。C.梁启超认为新史学书写的主体是“中国”,“中国”这一概念的使用体现了梁启超“中国

22、者,汉族之中国”的种族主义立场。D.“梁启超讨论新史学,多变中有不变”中,“多变”指梁启超对新史学书写主体的称谓,“不变”指对“国民”概念的使用。E.梁启超认为,新史要记载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而不是一人一姓之事迹,而且新史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新国民。9.梁启超为什么能够撰写出新史学这样一部历史巨著?亲和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夏言,字公瑾,贵溪人。言举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及居言路,謇谔自负。世宗嗣位,疏言:“正德以来,壅蔽已极。今陛下维新庶政,请日视朝后,御文华殿阅章疏,召阁臣面决。或事

23、关大利害,则下廷臣集议。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绝雍蔽矫诈之弊。”帝嘉纳之。奉诏核亲军及京卫冗员,汰三千二百人,复条九事以上。辇下为肃清。嘉靖初,言出按庄田,悉夺还民产。劾中官赵霦,疏凡七上。请改后宫负郭庄田为亲蚕厂、公桑园,一切禁戚里求请及河南、山东奸人献民田王府者。庄奉夫人弟邢福海,传旨授锦衣世千户,言力争不可。诸疏率谔谔,为人传诵。屡迁兵科都给事中。勘青羊山平贼功靠,论奏悉当。副使牛鸾获贼中交通名籍,言请毁之以安众心。七年,调吏科。当是时,帝锐意礼文事。以天地合祀非礼,欲分建二郊,并日月而四。大学士张孚敬不敢决,帝卜之太祖亦不吉,议且寝。会言上疏请帝亲耕南郊,后亲蚕北郊,为天下倡

24、。帝以南北郊之说,与分建二郊合,令孚敬谕旨,言乃请分祀天地。廷臣持不可,孚敬亦难之,詹事霍韬诋尤力。帝大怒,下韬狱。降玺书奖言,赐四品服俸,卒从其请。言自是大蒙帝眷。孚敬颐指百僚,无敢与抗者,言独不为下。孚敬乃大害言宠,言亦怨孚敬骤用彭泽为太常卿不右己,两人遂有隙。言抗疏劾孚敬。孚敬疏辨求去。帝顾诸人厚,为两解之。帝欲辑郊礼为成书,擢言侍读学士,充纂修官,直经筵日讲。言又赞帝更定文庙祀典,帝益喜。言眉目疏朗,音吐弘畅,不操乡音。每进讲,帝必目属,欲大用之。孚敬忌弥甚,遂构言,下言法司。已,帝觉孚敬曲,乃罢之而释言。八月,进言礼部左侍郎。逾月,代李时为本部尚书。去谏官未浃岁拜六卿,前此未有也。

25、(选自明史,有删改)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言举正德十二年进士举:考中B.帝卜之太祖亦不吉,议且寝寝:搁置C.两人遂有隙隙:隔阂D.言又赞帝更定文庙祀典赞:称赞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嗣位:指继承君位,和“嗣位”意义相近的词语还有践祚、登基、受禅等。B.玺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其中的“玺”,自秦代以后专指帝王的印。C.经筵:为帝王及贵族子弟而设立的高级学校,主要官有时以其他官员兼任。D.六卿:本指统军执政之官,后市往往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6、A.夏言担任言官,积极建言献策。他认为国家积弊已非改不可,皇上遇事应多和大臣商议以杜绝弊端。皇帝接受了他的建议,裁剪了众多冗员。B.夏言为人正直,不会曲意附从。朝廷传旨授给庄奉夫人的弟弟邢福海锦衣世千户,他极力抗争;张孚敬对百官颐指气使,他却不肯居其下风。C.夏言不顾众议,支持分祀天地。皇帝分设祭坛祭祀天地的做法遭到许多大臣的反对,但夏言支持皇帝的做法,为此夏言得到四品俸禄的赏赐。D.夏言步入仕途,深受皇帝赏识。他从兵科给事中起步,历任言官、礼部左侍郎等官职,尤其离开谏官职位不满一年就官拜六卿,更是前所未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嘉靖初,言出按庄田,悉夺还民产

27、。劾中官赵霦,疏凡七上。(5分)(2)孚敬忌弥甚,遂构言,下言法司。已,帝觉孚敬曲,乃罢之而释言。(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谷口书斋寄杨补阙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写山泉沟壑像带子一样环绕着书斋,云霞映衬着墙头薛荔像五彩帷幕。B.颔联写雨后翠竹令人同情,夕阳满山景色可爱;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心情的变化。C.“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是倒装句,正常语序应是“怜新雨后竹,爱夕阳时山”。D.颈联描写鸟与花。用白鹭早早休息、

28、秋花迟迟不肯落下突出书斋环境的冷清、偏僻。E.这是一首邀请朋友赴约的诗歌,表达作者对杨补阙的盛情,希望他能够如期来访。15.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诗歌是如何表现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诗经关雎开篇写到雎鸠,是为了给“_,_。”两句起兴。(2)李白在蜀道难中,先用“ , ”写出山势之高险,后通过描写急流、瀑布发出巨大声响来写蜀道之险。(3)韩愈在师说中,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有一种人,对儿子“_”;而自己“则耻师焉”。第II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9、(3分)进入2月份,原本表现低迷的股市,上演了连连上涨的好戏,但许多人无法用自己的资金坐收渔利,只得大呼遗憾。此次教育教学研讨会成为思想碰撞的平台:既有专家学者新颖深刻的权威观点,也有普通教师给人启迪的一得之见。红楼梦中,王熙凤运用移花接木之计,把林黛玉换成薛宝钗和贾宝玉成亲,她无疑是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元凶之一。作为嗅觉灵敏的新闻工作者,面对生活中细如牛毛的小事件、小线索,要善于小题大做,以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稿件。周有光在学术方面成绩卓著,可以说纵观学术界无出其右,而且它还具有“敢于说真话、说实话”的正直品格。近段时间,朝鲜高调宣布试射远程战略导弹,咄咄逼人,美国新政府则拒绝与其单独会谈:美朝

30、双方僵持不下,剑拔弩张。A. B. C.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和主流观点不同,这种观点认为水浒传为施耐庵所写,罗贯中进行了整理、编辑。此说最早见于明代百川书志颇有影响力B.本次画展的主题以春夏秋冬为主线,展出了一百多幅墨竹作品,这些作品描绘了竹子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各种姿态,给人美的享受。C.由著名翻译家陆谷孙独立编撰的英汉大词典深受欢迎,不仅对国内英语学习者影响巨大,而且还被联合国列为必备工具书之一。D.教师需要拥有宽广的胸怀,就是和自己的观点不一样的学生也应包容、理解,允许他们有不同的见解,这样才能白虎学生的创造能力。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31、是(3分)抱进化观不是容易的事, 的确有许多今不如古的客观现象。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哪一朝的帝王,除了创业的帝王英勇神武外,以后照例一代不如一代,依次递退,直至亡国,这样铁一般的退化的事实,又怎么能够勉强加以乐观进化的解释呢? ,历史是长久的,文化 是多方面的。受过进化论犀利的历史家,当不难寻出历史发展的线索,看出逐渐进化的阶段。自从新文化运动以来, 中国文学史方面进化发展的研究解释,似已有相当的收获, 似尚没有推进到别的部门罢了。A所以甚至因此同时关于/B因为特别然而也对于不过C因而特别/也对不过D因为尤其但是/关于仍然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32、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传统认为,哺乳动物冬眠的奥秘在于心脏。传统认为,哺乳动物冬眠的奥秘在于心脏。无论冬眠动物,还是非冬眠动物,其心脏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的细胞时,就引起自脏收缩;_ ,心脏又开始舒张。但是随着温度的降低,非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降低,_,最后导致死亡;而此时冬眠动物的心脏_。因此心脏细胞调节钙离子浓度的机制,是冬眠时心脏正常活动的关键所在。后来研究证实,心脏的这种变化并不是动物冬眠的根本原因。21.下面图表反映的是我国2016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分类别同比涨跌幅情况,请概述表中主要信息。要求:语言简明、连贯,60字左右,不得

33、出现具体数字。(6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朋友请人设计庭院,完工之后,邀我去看。小桥流水固然精致,可是,嶙峋巨石更得我心。朋友笑道:“假的。”原来,工人把陈旧的报纸揉成一团一团,塞进大大的袋子里,然后,在袋子外面涂上一层厚厚的石灰,再髹上一层接近石头原色的漆,便大功告成了。朋友笑道:“以假乱真呢!”得意之色,溢于言表。一年之后,朋友投诉:“巨石”惨遭白蚁啃啮,面目全非。我,哑然失笑。 这则材料给了你什么启示?根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智慧

34、上进名校学术联盟高三调研考试(五)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原文只是比较了两种技术,并不能说明古人已经掌握了“钢筋混凝土”技术。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它标志着汉、唐国力的强盛”错,原文只是说“它是汉、唐丝绸之路上标志性的军事通讯建筑设施”。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没有修建烽燧的必要”错,烽燧最主要的作用是传递敌情,它还有其他方面的作用,如军事防御,因而还是有必要的。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涉及人物形象、内容概括、结构安排等多个方面。A“可见卢娜是个自控能力不强的人”错,这应该体现了卢娜的多情;C“详细写

35、了卢娜和他的情感经历”错,原文只是“略写”;D“对书店名称好奇”错,这一点不是卢娜觉得陌生顾客蹊跷的原因,而且陌生顾客对书店的名称是“赞赏”,而不是“好奇”。5答案指卢娜把书店的灯光调亮。(1分)卢娜得到了顾客的支持,增添了把书店坚持下来的信心。(2分)书店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亮光。(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的语言。6答案赞同他的做法。理由如下:书店生存艰难,如小说中卢娜的书店,为了节约开支,很多琐碎的事自己做,把灯泡换成了低瓦的节能灯。这些书店如果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就有可能倒闭。书店具有象征意义,是一座城市知识的象征、文明的标志,书店在人们的生活中有存在的必要。到书店购书,质量有

36、保障;而网上购书虽然价格便宜,但质量参差不齐。(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理由如从阅读习惯的角度来谈,能够联系文本和现实,且合情合理,也给分)或反对他的做法。理由如下:就如文中卢娜所言“网上的图书,品种多,速度快”,这一优势是书店无法比拟的。如今已进入网络时代,书店被淘汰是一种必然,于卢娜而言,与其苦苦支撑,不如让其倒闭。通过个人到书店买书的方式让书店活下去于事无补。书店对一座城市虽然有象征意义,但并不是唯一的,如果书店倒闭,可以另建其他的文化标志。(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如有其他理由,能够联系文本和现实,且合情合理,也给分)解析本题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

37、实用类文本阅读,重点是理解内容。“这影响到了新史学写作的顺利进行”错,文中只是说“影响到梁启超对史学的思考”,而且这一时期是“新史学的酝酿”时期,“影响到写作”无从谈起。8答案A D(选对一项给2分,两项全对给5分,多选不给分)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B强加因果关系;C文中说“但这个中国,是国族的中国,即民族全体的中国,还是种族的中国,即汉族的中国呢?梁启超没有明说”,据此可知,“中国”这一概念的使用没有体现梁启超“中国者,汉族之中国”的种族主义立场;E“首要任务”错,原文是说“还认为新史的任务在于新民”。9答案具有宏阔的历史眼光(世界眼光)。几经矛盾纠葛之后,确立了以进化思想和国

38、族观念为基础的“新史学”观点。具有以天下危亡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一点1分,三点全对4分。意思相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前三次联考都考查了文言断句,所以文言断句题本次轮空。“赞”应解释为“帮助”。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经筵是为帝王而特设的御前讲席。12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夏言的建议中没有裁减冗员的内容。13答案(1)嘉靖初期,夏言出京巡查庄田,把被官府夺取的田产全部还给了百姓。弹劾宦官赵霦,奏折共上了七次。(2)张孚敬更加忌恨,于是诬陷夏言,把夏言交给司法部门处理。

39、不久,皇帝发觉张孚敬理亏,就将他罢免,释放了夏言。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1)句:“按”“悉”“凡”各1分,语意准确连贯2分。(2)句:“忌”“构”“曲”各1分,语意准确连贯2分。【参考译文】夏言,字公谨,贵溪人。夏言考中正德十二年的进士,授予兵科给事中的官职。等他做了言官之后,正直敢言,非常自负。明世宗即位,他上书说:“正德年间以来,上下消息不通已到极点。现在陛下刚开始处理各项政务,请每天上朝后,驾临文华殿批阅奏章,召内阁大臣一起决断。有的事情事关重大,就交给大臣们一起商议。陛下所作出的取舍,也一定要经过内阁商议后再施行,这样可杜绝被人蒙骗或弄虚作假的弊病。”皇帝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建议。夏言奉

40、诏查验亲军以及京城卫队多余的官员,裁减了三千二百人,又上奏了九件事。皇帝身边无用的人被肃清了。嘉靖初期,夏言出京巡查庄田,把被官府夺取的田产全部还给了百姓。弹劾宦官赵霦,奏折共上了七次。又请求改后宫的近郊庄田为亲蚕厂、公桑园,禁止一切内亲的求请以及河南、山东献民田给王府的奸民。庄奉夫人的弟弟邢福海,朝廷传旨授给他锦衣世千户,夏言极力抗争,认为这样不可以。在各类奏章中,他都说话耿直,被人们传诵。多次升任到兵科都给事中。他又考核了平定青羊山贼寇的官员的功罪,他的意见都非常恰当。副使牛鸾缴获了贼人间相互勾通的名单,夏言请求把它毁了来安抚众人。嘉靖七年,夏言调任吏部。这时候,皇帝锐意改革文礼方面的事。

41、皇帝认为天地一起祭祀不合礼法,打算分别在城郊修建两个祭坛,和日、月祭坛总共是四个。大学士张孚敬不敢决断,皇帝向明太祖占卜也是不吉,这个决定就搁下了。恰逢夏言上奏章请求皇帝到南郊亲自耕地,皇后到北郊亲自养蚕,为天下人做表率。皇帝认为南北郊的说法,和分建天地二郊的想法相符,下令让张孚敬宣旨,夏言于是请求分开祭祀天地。朝臣认为不可,张孚敬也不同意,詹事霍韬反对得最厉害。皇帝大怒,把霍韬关进监狱。并下旨奖励夏言,赐给他四品的俸禄,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夏言从此很受皇帝恩宠。张孚敬对百官颐指气使,百官不敢与他对抗,唯独夏言不肯居于张孚敬的下风。张孚敬于是非常嫉恨夏言受到皇帝的宠幸,夏言也怨恨张孚敬破格重用

42、彭泽任太常卿,而不尊敬自己,两人于是有了隔阂。夏言公开上疏弹劾张孚敬,张孚敬上疏辩解并请求离职。皇帝对他们几个都很看重,为他们两人化解矛盾。世宗想把郊祭之礼编成一书,提拔夏言为侍读学士,担任纂修官,叫他每天到经筵前讲论。夏言又帮助世宗重新制定了文庙的祭祀典礼,世宗更加高兴。夏言眉目清朗,声音洪亮、流畅,不说家乡话。每次到经筵讲论,世宗都盯住他看,想要重用他。张孚敬更加忌恨,于是诬陷夏言,把夏言交司法部门处理。不久,皇帝发觉张孚敬理亏,就将他罢免,释放了夏言。八月,提升夏言任礼部左侍郎。一月后,接替李时任礼部尚书。他离开谏官职位不满一年就官拜六卿,是以前没有过的事。14答案B D(选对一项给2分

43、,两项全对给5分,多选不给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重点是内容等方面的理解。B“令人同情”错,“怜”在句中是“可爱”之意;D“冷清、偏僻”错,应该“幽静、优美”。15答案抒情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悠闲自得、重视友情。(2分)通过描写书斋周围景物的特点来烘托其悠闲自得,(2分)通过描写让家童扫路的动作来表现其重视友情。(2分)(意思相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16答案(1)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2)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3)择师而教之(一句1分,有错字、添字、漏字,则该句不给分)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7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坐收渔利”比喻利用别人之

44、间的矛盾而从中获利;用在句中不合语境。“一得之见”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是谦词;用在句中谦敬错位。“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用在句中褒贬失当。“移花接木”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无出其右”指没有能够超过他的;“剑拔弩张”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这三个成语使用恰当。1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A“此说最早见于颇有影响力”句式杂糅;B“主题展出了”搭配不当;D成分残缺,在“和自己观点不一样的学生”前加“对”。1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和语言表达连贯。处前后是因果关系,应填“因为”; 处表示程度加深的举例,应填“特别

45、”或“尤其”;处前后是转折关系,应填“但是”或“然而”;处前后是并列关系,应填“也”或不填;处表示对象,应填“对于”或“对”; 处表示轻微的转折,应填“不过”。20答案当钙离子排出心脏的细胞时(1分)从而使心脏的舒张越来越困难(2分)则完全与此相反(2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处要和前一句“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的细胞时”相对应,因此要填“当钙离子排出心脏的细胞时”或相类似的句子;处根据前后意思,应填“从而使心脏的舒张越来越困难”或相类似的句子;处前所说的是非冬眠动物的情况,处说明的是冬眠动物的情况,所以处应填“则完全与此相反”“细胞排出钙离子的能力却没有降低”或相类似的句子。21答案我国12月份居民所有消费价格同比均呈上涨趋势,(2分)但涨幅参差不一,(2分)其中医疗保健类涨幅最大,生活用品及服务类涨幅最小。(2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22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第一次、第二次联考的作文是时评性质的新材料作文,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第三次联考的作文是说理性质的新材料作文,所以本次联考的作文采用了寓言性质的新材料作文,目的是尽可能地涵盖多种新材料作文题型,让考生有备无患。本次作文可从以下角度立意:自欺欺人者必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可取。以假当真,贻害无穷。终南捷径世间无,老老实实才是真。其他符合材料内涵的立意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