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宁冈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古代中国农耕工具演变的趋势是A、石质农具青铜农具铁犁牛耕B、青铜农具石质农具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石质农具青铜农具D、青铜农具铁犁牛耕石质农具2、秦人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主要反映中国古代( ) A小农经济的极其稳定的特征 B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 C小农经济对自然的依赖 D 小农经济受天灾的危害3、古代货币形成与发展和商业的发展密不可分,由金属货币到纸币的变化充分说明了( )A、古代抑商政策的结束B、商帮出现后的垄断C、商品经济的繁荣
2、D、纸币方便携带,完全取代了金属货币4、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A、中国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中国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中国大力发展陆路交通5、15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展”所产生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是A、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B、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C、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进程6、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A、促进了西欧资本注意的发展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C、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
3、平衡发展7、世博会被称为经济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集中展示地。世博的历史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编年史。请结合科学知识完成表格 ()举办时间举办城市主要展品1851年英国伦敦1878年法国巴黎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A火车机车;电话、汽车;飞机模型 B火车机车;电话;汽车、飞机模型 C汽车;电话;火车机车、飞机模型 D飞机模型;火车机车;汽车8、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A 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9、19世纪中后期,当世界加速迈向近代化时,曾国藩等人也正通过洋务
4、运动引领着中国“与时俱进”。这场运动在客观上对封建制度起到( )A、补充作用 B、巩固作用 C、瓦解作用 D、改革作用10、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11、“元璋故里涌春澜,十八农夫划地田。歃血为盟求腹饱,签押作证避囚牵。”其中的“划地田” 是指 A土地改革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时期,世界看到中国( )A完成三大改造进入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确立改革开放的政策C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13、假日游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它透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B旅游业、餐饮业的快速发展C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是几千年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14、为观看2012年夏季伦敦奥运会,人们大多会通过电视转播来观看比赛。100年前, 中国人除了到现场观看比赛外,还能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奥运会的情况 ( ) A看报刊B听广播 C看电视 D上互联网15、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世界局势紧张,主要原因指A、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罢工B、资本主义国家农民
6、运动高涨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D、各国设立关税壁垒16、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起了政治上不满情绪的安全阀的作用。这主要是指新政A、清除了阶级矛盾B、遏制了法西斯势力C、缓和了社会矛盾D、清除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17、20世纪50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主要是A、奉行“自由放任”政策B、实行计划经济C、普遍实施政府干预政策D、倡导“新经济”18、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在此期间称为美国经济主导产业的是A、第二产业B、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C、金融和保险业D、加工工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19. 1921年,美国商
7、人哈默来到莫斯科,列宁与之交谈:“你们可以在这儿划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你们的技术和方法。”紧接对话后出现的情形是A. 苏俄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B. 苏俄粉碎协约国的武装干涉C. 苏俄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D. 苏俄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20. 普京曾说:“苏维埃政权没有使国家繁荣、社会昌盛、人民自由。用意识形态的方式搞经济导致我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无论承认这一点有多么痛苦,但是我们将近70年都在一条死胡同里发展,这条道路偏离了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死胡同”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赫鲁晓夫改革C. 戈尔巴乔夫改革 D. 斯大林模式
8、21、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相比较,其突出的不同点是( )A、先从经济领域开始改革B、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D、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22、为解决水污染问题,安徽省政府2011年推出一个大规模的巢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计划用5年时间投入相当于150多亿美元的资金在环巢湖地区的城镇兴建水污染处理系统。这一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资金问题,可以向以下哪个国际组织申请贷款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布雷顿森林体系D、关贸总协定23、二战后世界贸易关系三大支柱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是A、经济全球化B、体系化,制度化C、正规化D、多极化24
9、.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二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势。当今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不包括()A欧洲经济共同体 B欧洲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5.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阐释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科技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宁冈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卷考号_姓名_班级_得分_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
10、202122232425答案26.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为期184天的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从19世纪中叶诞生以来,世博会已经走过了150多年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37年,年仅18岁的维多利亚登上英国王位。她富有创新精神,勇于开拓进取,并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感到骄傲和自豪。维多利亚决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万国博览会,通过展示各种新奇产品来祝贺工业革命的伟大胜利,并炫耀她治下的国度在世界舞台上的绝对实力与出色风采1851年5月1日伦敦世博会成功举办。材料二 世博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为近现代工业化服务。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几乎都在世博会出现过。如果没有世博会
11、,爱迪生的发明也许不能迅速得到普及;如果没有世博会,电话机与电报机也许不能很快受到青睐;如果没有世博会,拉链、魔方和萨克斯也许不能如此风靡世界。材料三 1915年的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是令中国人难忘的一次盛会,中国共获取1 211枚奖牌。华夏民族醇香的酒文化在这届博览会上出类拔萃,茅台和金奖白兰地从此声名远扬中国的手工艺瑰宝也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博览会上取得不菲成绩。但几乎没有一件获奖产品属于现代工业成果(此外,中国展品还有丝绸、瓷器、茶叶。本次博览会后,中国出口大幅度增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说明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绝对实力与出色风采”。(6分)(2)根据材料二,说
12、明世博会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上参展商品的特点。分析呈现出这样特点的原因。这届博览会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8分)27.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
13、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4分)(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
14、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摘自中华网材料三 1999年西雅图世界贸易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在此后的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 摘自人民网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6分)(2)结合所学知识,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原因(除材料二所叙述的以外)还有哪些? (4分)(3)材料三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主要问题有哪些。4分)(4)面对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