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训练:第十三单元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8869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训练:第十三单元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训练:第十三单元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训练:第十三单元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点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密码原创)下图书影中的书名最早出现于()A.春秋战国时期B.西汉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解析:南宋朱熹为四书集注,从此四书地位高于五经,成为儒家经典。答案:C2.17世纪兴起的早期启蒙思想,在18世纪并未中断,甚至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依然把他们视为自己的思想先驱。其政治思想最有可能被维新派所吸取的是()A.废“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经世致用D.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维新派的主张。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再结合四个选项,A项主张与维新派主张最为接近。答案:A3.一个书生携

2、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进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于()A.西汉B.北宋C.元朝D.明清解析: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集为四书,并对之加以注解,使之在后世成为了理学的经典。答案:C4.(2012江苏南京)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他评价的是()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C.李贽的焚书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解析:注意题目中的材料信息“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可判断出是明清时

3、期出现的现象。然后结合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与其观点类似,可以很容易地选出正确答案。答案:D5.(2011北京文综,14)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与理解分析能力。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的主要思想支柱。通过官方建立文庙强化孔子在封建专制统治中的地位,以此强化对人民

4、的统治。因此选A项。答案:A6.(2011海南单科,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是针对宋明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而提出的,但又继承儒家思想的民本等思想,因此B项符合题意。答案:B7.(密码原创)“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这首佛教唱词提倡的修炼方式类同的是()A.无为寡欲B.格物致知C.内心反省D.经世致用解析:佛教提倡的修炼方式正是强

5、调心如明镜,陆王心学更多的吸收佛教禅宗思想,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答案:C8.(2012北京朝阳)下列哪一组是对顾炎武的主张及历史作用的正确解读()“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夫使县令得私百里之地,则县之人民皆其子姓,县之土地皆其田畴,自令言之,私也;自天子言之,所求乎治天下者,如是焉上矣”反对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以分权于下”实现对中央的制衡削弱了清初君主专制的统治推动了西方国家的启蒙和革命A.B.C.D.解析:本题考查顾炎武的思想主张。材料信息反映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现象,“以天下之权”“县之人民皆其子姓”说明君主权利加强,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免,说明正确,错误;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

6、、史学家、语言学家,具有鲜明的反对君主专制特色,正确;说法错误。答案:A9.(2011江苏单科,21)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关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顾炎武日知录廉耻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材料三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

7、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请回答:(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综合分析和材料解读能力。第(1)问中要结合明朝政治状况来分析。第(2)问首先要理解“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天下昌明的表象就是有良好的社会风俗。社会教化的功能要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士人有廉耻”“天下有风俗”“立天下之人伦”“有政事有国家”概括。第(3)问从“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可知顾炎武主张取先秦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把孔孟之道视为儒学根本。第(4)问联系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名言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2)表象:风俗。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