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标呈现素养导读主干知识宏观把握课程标准运用资料,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核心素养1.通过实例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减灾防灾的手段,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学科核心素养。2.利用地理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学会自救与互救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一、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1灾害监测(1)意义:灾害监测是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措施。提供数据和信息,进行预警和预报。(2)措施:建立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进行灾前预警、灾时跟踪、灾后评估,并提出减灾决策建议。2灾害防御(1)工程性防御措施:通过修建防灾减灾工程,改变地表环境,控制灾害与人口和财物等的直接接触,提高财物的抗灾性能等措施改
2、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2)非工程性防御措施: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与防灾法律法规、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二、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1救灾准备(1)救灾物资:是救助灾害的物质基础。分为生活、救生、医用和取暖御寒物品四大类。(2)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决定救灾物资的到达时间。2灾中救援:指灾害发生后,相关救灾部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对灾民进行救护和救济,对损坏的各种设施进行抢修,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3灾后恢复:指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开展的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的活动。其目的一方面是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尽量降低,另一方面是增强抵抗未来
3、灾害的能力。三、避防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1地震灾害的避防(1)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2)家庭准备:应急包;应急卡片。(3)地震发生时在门口或平房的窗口附近时,跑到室外空旷区。如果来不及,在室内蹲坐在较结实、能掩体的家具旁。在单元楼里,躲避在卫生间和厨房的承重墙角处。用被子、枕头等柔软物体护住头部,用衣服、手帕等捂住口鼻。迅速关闭电源和煤气管道阀门。在户外应迅速向开阔地方转移。(4)被埋压保持呼吸畅通,避开易掉落物体等。保存体力,发出呼救信号。寻找食物和水,想办法维持生命。2滑坡灾害的避防(1)沉着冷静,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2)无法逃离时,迅速抱住身边树木等固定物体。(3)不要再闯入已
4、经发生滑坡的地区找寻损失的财物。(4)滑坡发生后,在确认居住的房屋远离滑坡区域、完全安全时,才可进入屋内。3旱灾的避防(1)扩大抗旱作物的种植面积,旱后及时改种或补种。(2)选育抗旱作物,选择早熟的品种,避开干旱的危害。(3)采用稻草、地膜等覆盖物,盖在地上,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4台风的避防(1)台风时:采取防御和躲避措施。出门在外时应该尽快到住处。(2)“台风眼”过境:勿放松警惕,台风很快会再度到来。5洪涝灾害的避防(1)防洪准备以防灾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关注天气预报;注意自身技能培训;熟悉逃生线路,储备逃生物资。(2)洪水中的自救:尽力抓紧能在水中漂浮的物体,防触电或被电线缠住。(3)洪
5、水中的互救采用抛救生圈、救生衣或划船、游泳等救人方法,把落水人员抢救上岸。对溺水人员采用正确控水和人工呼吸等救助方法。6风暴潮的避防(1)关注天气和海浪预报信息,提前做好防灾准备。(2)低洼地区、海边的人员要及时安全撤离。(3)及时关闭海滨旅游项目。(4)船舶要及时与岸上有关部门联系,将船只驶入避风港。7虫害防治(1)农业防治:主要包括清除田间杂草、合理排灌水、选用抗虫品种等。(2)人工防治:主要指人工杀虫,包括食物诱杀和灯光诱杀。(3)生物防治:主要指保护和利用生物天敌等,通过放养害虫的天敌,消灭害虫。(4)化学防治:主要措施是喷洒农药等。一、判断题1我国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初步形成。()2
6、我国主要防灾工程的覆盖地区各自独立,互不交叉。()3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可杜绝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对灾民的救助形式主要有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5室内地震以跑为主,一定要跑出建筑物,以防不测。()6地震过后,可立即回家拿物品。()二、选择题1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属于防灾减灾的()A灾害监测B灾害防御C灾害救援与救助 D灾后恢复答案:B2减灾防灾的核心是()减少灾害发生的次数 战胜自然灾害杜绝自然灾害 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A BC D解析:选C减灾防灾的核心在于“减”,就是在观念上强调减少灾害、减轻灾情,而不是“战胜自然灾害”“杜绝自然灾害”。3减灾防灾工作的
7、主要原则是()A防灾工程在先,生态环境治理在后B减灾防灾与改善环境是对立的C减灾工程要与周边环境协调D改造自然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减灾防灾工作的原则:一是减灾防灾工作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二是整治国土、改善环境与减灾防灾进行综合规划和配套实施,注意减灾工程与周边环境的协调。4对个人和家庭而言,防灾减灾的主要任务是()A自救与互救 B减少财产损失C进行灾害预报 D加强灾害监测答案:A5有关室外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行驶的汽车上,应迅速下车躲避B桥梁一般比较坚固,可以躲到桥底下C在百货商场,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躲避D高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好,可以选择作为躲避场所解析:选C在室外行驶的汽车上
8、应等地震过后再下车,应避开高大的建筑物,不应躲在桥下。三、连线题将灾害与逃生方法连起来。 探究点 从生活中学 一、地理情境激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蕴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是人们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大家携手,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二、核心素养培优1分析防灾减
9、灾的主要手段。(综合思维)提示: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后恢复等。2分析自救与互救包括哪些方面。(综合思维)提示:灾前准备、灾中救助、灾后恢复。3假如野外遇到滑坡、泥石流,怎样进行自救与互救?(地理实践力)提示: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的排洪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在探究中悟 一、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1非工程性防御措施2工程
10、性防御就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从各个方面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改变地表环境(孕灾环境的稳定性),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沙尘暴等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的人口和财产安全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挡物,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耕地改变财物等的特性,提高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兴建水库、排灌站、电机井等,防洪抗旱加固房屋建筑,增强抗震性能二、地震灾害的避防措施地震是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做好震前准备、震中和震后的自救与互救,可最大限
11、度地减少伤亡,具体措施如下所示:1震前准备2避震方法3震后的自救与互救三、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1防洪准备2洪水应急3洪水中的救助四、台风的避防措施 时间段防避措施台风来临前收听天气预报,还应当对房屋等建筑物进行检查,必要时给予加固台风来临时在岸上听到台风警报后,不要外出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在海上航行的船只应尽快靠岸不能及时靠岸“停”滞航,待台风过后,再继续航行“绕”根据台风移动的方向和影响的范围适当改变航线,绕道而行“穿”抢在台风到来之前迅速通过台风来袭时外出的人应该尽快回家呆在室内的人切勿靠近窗户,尤其不要接近向风的窗户,以免被强风刮破的窗户碎片伤害强风过后不久“台风眼”过境控制的地区
12、,天空变得晴朗,风也暂时停止,此时切勿以为风暴已结束而放松警惕,因为台风很快会再度来临五、旱灾的避防措施1技术措施:人工增雨;循环用水,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污水资源化。2工程措施: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跨流域调水。3生物措施:农林牧结合,营造防护林,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植树造林;选择耐旱作物,选育耐旱品种;改进耕作制度。4管理措施:重视灾情预报;优化农业布局。六、滑坡、泥石流的防灾与减灾1基本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2防御措施: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恢复植被,加固山体等。3具体做法(1)滑坡: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修建阻滑工程。(2)
13、泥石流:修筑排导槽,疏导泥石流到特定位置。4应对滑坡、泥石流灾害的自救措施(1)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2)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3)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到实践中用 自然灾害的防御就是在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工程性或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造成的危害。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属于非工程性防御工作的是()A研制、发射地球资源卫星进行自然灾害的监控B退耕还林及打坝筑堤C三峡水利枢纽工程D通过多种方式,分别对不同人群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
14、能培训2下列防护林工程以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是()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B沿海防护林体系C平原防护林体系 D“三北”防护林体系解析:1.D2.A第1题,完善法律法规与灾害管理体系,进行防灾减灾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是非工程性措施。第2题,沿海防护林体系主要是防台风、风暴潮;平原防护林体系是保护农田;“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主要目的是防风固沙,减少风沙危害。地震是一种灾难性的灾害,它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因而了解有关避震知识、学习自救和互救方法尤为重要。据此完成34题。3地震发生时,保证安全的关键点有()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远离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坡、河岸边
15、主震停止后,利用余震间隙迅速撤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做出敏捷反应A BC D4在地震发生时,下列地震逃生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躲在床下 B躲在桌下C远离电线 D跳楼逃生解析:3.D4.D第3题,地震发生时保证安全的关键点:一要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二要远离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坡、河岸边;三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做出敏捷反应。第4题,地震发生时,在家中应躲在床下,在学校应躲在桌下,在室外要远离电线等,跳楼逃生很可能会增加伤亡。6月的一个周末,有20多名“驴友”通过网络自发组织,去邻近的浙江一山区探险旅行。傍晚他们就在山沟一个水道弯曲处的平地上搭上帐篷扎营过夜。夜里突
16、发山洪,一名女性“驴友”在这次山洪中死亡。据此完成56题。5造成这个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准备不充分,具体表现为()A没有关注天气预报,不该在雨季去山区探险B没有事先进行登高、快跑能力训练C没有准备好急救药品D没有学会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救生技能6当这样的山洪来临时,人们最好的逃生方法是()A迅速顺着山沟向低处跑B迅速朝山洪来向的山沟高处跑C迅速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D迅速找到树枝漂浮不下沉解析:5.A6.C第5题,雨季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概率大,不宜去山区探险旅游。第6题,山洪突发性强、速度快,且有异于一般洪水,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能最快地躲避山洪。1灾害监测是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措施。通过监测与
17、自然灾害有关的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提供数据和信息,从而进行预警和预报。许多国家初步建立了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进行灾前预警、灾时跟踪、灾后评估,并提出减灾决策建议。2工程性防御措施指通过修建防灾减灾工程,改变地表环境,控制灾害与人口和财物等的直接接触,提高财物的抗灾性能等措施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非工程性防御措施指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与防灾法律法规、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3救灾准备主要包括救灾物资和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两个方面。救灾物资是救助灾害的物质基础,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决定了救灾物资的到达时间。我国把救灾物资分为生活、救
18、生、医用和取暖御寒物品四大类。我国已建有10个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别位于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4灾后恢复指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开展的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的活动。其目的一方面是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尽量降低,另一方面是增强抵抗未来灾害的能力。对灾民的救助形式主要有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5面对滑坡灾害,应该采取以下方式自救。沉着冷静,不要慌乱。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到安全地带。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不要再闯入已经发生滑坡的地区找寻损失的财物。滑坡发生后,在确认居住的房屋远离滑坡区域、完全安全时,才可进入屋内
19、。6在洪水多发区,需要做好防洪准备。首先要以防灾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此外,洪水多发区的人们还应该做以下三方面的准备:一是关注天气预报;二是注意自身技能的培训,如练习划船、游泳、人工呼吸等;三是熟悉逃生线路,储备逃生物资。7洪水发生时,要尽快撤到较高的地方避洪。如果不能安全撤离,可以尽力抓紧能在水中漂浮的物体,避免身体下沉,等待救援。此外,要特别警惕被毒蛇、害虫咬伤的危险,并注意淹没在水中的电线,以防触电或被电线缠住。8洪水发生时,互救也很重要。互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采用抛救生圈、救生衣或划船、游泳等救人方法,把落水人员抢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另一种是对溺水人员采用正确控水和人工呼吸等救助方法。9风暴潮的避防应注意以下问题:要关注天气和海浪预报信息,特别是有关警报,提前做好各种防灾准备。低洼地区、海边的人员要及时安全撤离。及时关闭海滨旅游项目。船舶在航行中遭遇风暴潮的袭击时,要及时与岸上有关部门联系。岸上人员尽快弄清船只与风暴潮的相对位置,动员船员将船只驶入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