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测评(二十四)货币与赋税制度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史书记载,秦半两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为日常商品流通所习用。然而留存下来的秦半两钱,轻重大小不一,且六国原来的货币仍在流通。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货币统一有名无实B政府尚未垄断铸币权C币制未能全面推行D半两钱任由民间私铸2东晋沈充为解决财政困难而铸造不足值的“沈郎钱”,南朝还铸造“永光二铢”等虚价大钱,并且允许民间滥铸轻薄的鹅眼钱、环五铢钱等小钱。北朝发行的货币,大小轻重不一,大型者多为政府铸造,小型者多为民间私铸。由此可推知,南北朝时期()A大一统局面遭到削弱B中央失去对地方的有效控制C劣币泛滥加剧了社会动荡D
2、货币体系呈现出灵活多样性32021山东菏泽高一期中考试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这表明该纸币()A在商品交易中注重“防伪”功能B推动了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C取代金属货币成为当时主要货币D起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力推行42021江西上饶模拟“大明宝钞”货币制度标志着国家权力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和普遍使用,对朝廷所长期坚守的钱钞货币体系构成致命冲击。“夫银产于地,人得而私之”,相对于宝钞和铸币,白银是封建统治者们所不能控制的。材料反映了白银货币化()A打破了专制政府的货币垄断局面B解决了货币恶性通货膨胀问题C是民间私
3、有资本迅速发展的产物D促进了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5下面是国民政府于1948年发行的金圆券。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国民政府()A发行法币,统一全国货币B刺激经济发展,进行货币改革C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D得到了美国大量经济军事援助61951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以19.5的比价,用人民币收兑东北流通券和内蒙古流通券。同年11月,在新疆发行印有维吾尔文的人民币,按比价3501收兑新疆银元票。这是为了()A加速国内经济发展B规范人民币的流通渠道C巩固国家政权统一D适应社会主义改造需要71933年,罗斯福说:“黄金白银,都是通货的完美无缺的基础。这也就是我决定现在不允许美国持有的任何黄金外流的原因。”同年,国
4、会通过决议,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A进行币制改革,推动工业发展B实行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复苏C降低物价指数,便利民众生活D实行通货紧缩,改革银行体系8197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允许成员国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并做出逐步使黄金退出国际货币的决定。这将导致()A各国经济发展独立性增强B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C美国丧失国际金融主导权D发展中国家货币影响上升92021河北唐山模拟考试世界银行于2011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25年,巴西、中国、印度、印尼、韩国和俄罗斯将占全球经济增长总量的一半以上,国际
5、货币体系也不会再由单一货币主宰,取而代之的是多币种国际货币体系。这表明()A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初步建立B新兴经济体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C美国已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D发达经济体难以主导经济全球化102021河南洛阳高三模拟考试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都进行了赋税制度改革。如鲁国实行“初税亩”,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即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这些改革()A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B抑制了土地兼并C使齐鲁先后成为霸主D打击了豪强势力112021河南登封、新郑、中牟高三模拟考试唐朝中期两税法实行之前,因为赋敛不时,关中地区的农民只得出卖部分农产品,买回部分缴纳赋税所需的农产品。这说明当时()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
6、十分密切B赋税制度与实际生产有所脱节C农民的部分农副产品成为商品D农民出售粮食的现象比较普遍1216、17世纪,西班牙所属拉美殖民地生产的白银约占世界的85%,其中半数流入了中国。对中国而言,这一状况()A促进了赋税改革B扭转了贸易逆差C抑制了物价上涨D引起了商业革命132021四川绵阳模拟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海关征税标准是4%,但外国商人在广州卸货必须打点红包,费用占进出口货物的10%40%。南京条约规定进出口“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最后确定为值百抽五原则。据此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A清政府的关税收入有所增加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C广州的腐败问题得到了解决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142
7、021贵州适应性考试1929年,国民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税则改革,对需要限制进口的货物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国工业和抑制消费,对某些工业原料降低税率并废除过境税、常关税等。这些措施旨在()A实现关税主权的独立B加速官僚资本的膨胀C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D刺激中外贸易的发展15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这一规定()A为偷税漏税留下后门B推动公益慈善事业进步C有助于调节个人收入D脱离中国社会发展实际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
8、料中国封建社会中货币流通的复杂多变和不正常情况,从历代货币的投放和回笼渠道可以窥见一斑,下图反映了西汉到唐末五代十国的货币流通渠道情况。汉唐之际货币流通渠道图解据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演变史上图反映了学者们对中国古代货币流通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5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之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国际上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20世纪3
9、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美国黄金储备的雄厚实力而空前稳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40周年的思考材料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过去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美元一统天下局面,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将向各国汇率自由浮动,国际储备多元化,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的多元化趋势不断加强,单一的货币制度越来越难以满足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也就难怪像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样走向崩溃。摘编自雷宏金融市场化测度与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必要性。(6分)(2
10、)根据材料二,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的主要原因。(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论者指出:“宋代商税和田税截然分离,出现了完整意义上的商税制度。地方政府定期公布商税则例及其变动情况,各地州、县、圩镇广置税务机构,这些情况表明商税征收到宋代首次进入了自身的制度化时期。”这标志着“原来超经济强制性质的抑商政策开始向经济性强制的征商政策转化”。同时,商税征收制度化,也是对商品生产者私有产权保护的制度化。因为比起唐末五代对商税的横征暴敛,商品生产者缴纳一定的商税,以换取政府承担对商品产权的保护,从成本上来讲是合算的。北宋初年,在全国各地曾努力革除五代十国苛刻的征商弊制,并严格约束各级理财
11、机构和征商机构,防止其过度苛征暴敛,使商品生产者的交易费用降低。商税征收制度化,说明“当私人收益的潜在增长超过交易费用时,便会为建立这种所有权进行种种尝试。政府承担对所有权的保护,因为它为此付出的成本低于私人自愿团体所付的成本”。宋代允许工商业有一定的自由度,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也达到了政府“商旅既安,课利自厚”的目的。摘编自王棣宋代赋税的制度变迁(1)根据材料,概况宋代赋税制度变迁的特点及表现。(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赋税制度变迁的原因及作用。(6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正是儒家文化注重德治,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主要宣扬和倡导一种绝对无偿的进贡以体现对国家的忠心
12、,使得国家的治税思想具有明显非法制的性质。剥削阶级往往以赋税为名进行横征暴敛,并大肆挥霍,用之无度。我国古代税收立法虽然也规定了课征的比例,但有法不依、法外征收现象非常普遍。通过巧立名目法外征收往往又使税收立法流于形式,征税随意性大,官吏使用权力的机会多,导致聚敛过度,超过人民的承受能力。摘编自樊静中西方税收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材料二到民国时期,中国的税收制度逐渐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先是对城市工商业课征的间接税(注:指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收)超过历史上的田赋,逐渐上升为主要的税收。国民党政府的间接税,除了关税、盐税以外,还对卷烟、面粉、棉纱、火柴、水泥等各种商品征收。比较重要的是,20世
13、纪三四十年代,国民党政府从外国引进了近代直接税制(注:直接税指税负不能转嫁,而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的税收,如所得税、房产税等),当时财政部曾经为此专设了直接税署。据刘军中西方传统税收文化的比较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税收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中国税收较古代有何新变化?并简析其主要原因。(10分)综合测评(二十四)1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史书记载的秦半两钱与留存下来的秦半两钱存在较大差异,且秦朝中央政府的规定并未为当时社会完全接受,这是由于秦朝统一不久即覆灭,币制在全国范围内未能全面推行,C项符合题意。A项完全否认秦朝统一货币的努力,忽略了半两钱
14、在货币演变中承上启下的地位。B、D两项从货币铸造的角度解释材料中的矛盾现象,与秦朝实行“货币王室专铸”不符,排除。答案:C2解析:通过题干内容可知,不论在南朝,还是在北朝,货币的发行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出现了货币混乱现象,甚至出现很多劣币,这势必会对社会经济形势造成很大影响,加剧社会动荡,故选C项;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动荡时期,不是大一统局面,排除A项;题干涉及的是南北朝时期货币发行的混乱现象,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关系不大,排除B项;通过题干内容可知,南北朝时期,货币发行非常混乱,根本没有形成统一的货币体系,更谈不上灵活多样,排除D项。答案:C3解析:通过题干内容可知,北宋时期出现的“交子”在其
15、使用时,需要两张券进行“交合”,这反映出北宋时期在商品交易中就已经注重货币的防伪功能,故选A项;“交子”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出现的,会促进商业的发展,但与经济重心南移没有关系,排除B项;题干是述及“交子”的防伪功能,未涉及其地位如何,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交子”是民间商人为了交易的方便而发起的,后来才由政府发行,排除D项。答案:A4解析:通过题干“白银对朝廷所长期坚守的钱钞货币体系构成致命冲击”可知,白银对政府的货币制度造成很大的冲击,宝钞和铸币发行权由专制政府垄断,但白银是天然金属货币,政府不能实现垄断,故选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且不切合实际,排除;C项不能由材料得出;题干中没有提及
16、明朝时期商业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答案:A5解析:发行法币,统一全国货币,刺激经济发展,进行货币改革是在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发行金圆券是在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故A、B两项错误;由图中的一百万元、五百万元可以看出,当时通货膨胀严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统治后期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政府发行金圆券对人民进行掠夺,故C项正确;国民政府得到美国大量经济军事援助与发行金圆券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C6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适时启动了对边疆地区货币流通的整顿工作,消除国内货币不统一的现象,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为了巩固国家政权统一,C项符合题意。1951年3月至11月
17、处于国内经济恢复阶段,大规模经济建设尚未展开,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是人民币扩大流通范围,并非流通渠道问题,B项错误。社会主义改造此时尚未启动,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答案:C7解析:根据材料“不允许美国持有的任何黄金外流”“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一面禁止国内黄金外流,一面强制美元纸币流通,其目的是在保障国家黄金储备稳定的基础上,以通货膨胀政策刺激经济复苏,从而走出经济危机造成的通货紧缩,B项正确。在此之前,美国实行的是金本位基础上的纸币体制,而放弃金本位制对工业发展并无直接益处,A项错误。经济危机已经造成严重通货紧缩、物价指数下降,放弃金本位制正是为了提
18、升物价指数、走出通货紧缩,C、D两项错误。答案:B8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做出相应调整,固定汇率制逐渐向浮动汇率制转型,黄金退出国际货币体系,这给予各国自主决定本国汇率制度及货币发行规模的完整权力,增强经济发展独立性,A项正确。牙买加会议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为协调国际货币体系运转而召开的,B项错误。牙买加会议达成的新协定并未摧毁美国拥有的国际金融主导权,美元摆脱黄金束缚后反而巩固了其霸权地位,C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协定为发展中国家货币提供更大权重,D项错误。答案:A9解析:材料“国际货币体系也不会再由单一货币主宰”,反映出新兴经
19、济体崛起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故选B项;国际经济新秩序还未建立,排除A项;美国仍然是超级大国,没有失去霸主地位,排除C项;新兴经济体冲击发达经济体的地位,但还没有改变发达经济体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局面,排除D项。答案:B10解析:由材料“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可知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故选A项;抑制土地兼并发生在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形成以后,排除B项;材料强调改革的内容而非影响,排除C项;豪强势力出现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以后,排除D项。答案:A11解析:由“关中地区的农民只得出卖部分农产品,买回部分缴纳赋税所需的农产品”可见,政府赋税征收的农产品和关中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有部
20、分不符合,农民只好出卖部分剩余产品并购买其他产品以缴纳赋税,故选B项;农民与市场有一定联系,但不能得出农民与市场联系密切,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关中地区的农民只得出卖部分农产品”不能说明农民出售粮食是普遍现象,排除D项。答案:B12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张居正对赋税制度进行改革,规定,田赋中除政府所必须征收的米、麦之外,其他杂税一律用银缴纳,故选A项;明朝及清朝前中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是顺差,不是逆差,排除B项;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会导致物价上涨,排除C项;明清时期,中国没有出现商业革命,排除D项。答案:A13解析:由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前
21、后,征税标准从“4%”调整为“值百抽五”(即5%),即清政府的关税收入有所增加,故选A项;根据所学可知,马关条约后,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排除B项;由材料不能得出广州的腐败问题得到了解决,仅能看出关税的变化,排除C项;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非“程度加深”,排除D项。答案:A14解析:由材料“对需要限制进口的货物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国工业和抑制消费”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关税主权的独立,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官僚资本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内市场而非中外贸易,排除D项。答案:C15解析:从材料内容
22、可以看出,国家鼓励个人将其所得对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从法律上规范了个人助力公益慈善事业可享受的税收优惠,这有助于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进步,B项符合题意。A项是对材料内容的误读,排除。C项与材料内容关系不大,排除。中国公益慈善事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利用税收措施加大对公益慈善事业的扶持是行之有效的举措,D项错误。答案:B16解析:本题为开放型试题,从汉唐之际货币流通渠道切入,考查这一时期封建社会的运转情况。材料反映了两位学者对中国古代货币流通的认识,并对汉唐之际货币流通渠道做出了圆满的解释,要求学生对两位学者的认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即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注意题目要求“见解明确”,也就
23、是要提出明确的观点,或赞成或质疑或修改。阐述理由时,要注意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见解:我赞成作者的认识,中国古代分裂割据和中央集权的交叉出现和激烈斗争,构成了多元化货币的社会基础,导致货币流通的复杂多变,其结果是货币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理由:从西汉到唐各朝,都注意控制铸币发行权和调节货币流通。但因政局动荡,财政需要,政府铸币混乱,币制变化无常,私铸盛行,恶钱充斥,形成官民杂铸的局面。在货币投放方面,主要有十条渠道,其中军费占首位。这是由于这一时期战火不断,除西汉“文景之治”和昭、宣、元、成诸朝以及唐代“贞观之治”和开元天宝前期之外,大部分时间处于战乱之中,造成了长期且庞大的军事开支。其次为
24、宫廷费用、外事费用和官俸三项,包括皇室经费、宗室、贵族豪门的开支。5、6、7三项都是特殊费用,17项都是为了满足封建统治集团的挥霍浪费,对发展经济没有关系。在货币回笼方面,17项都体现出封建政府的横征暴敛、盘剥人民。1、2两项是封建政府的主要财源,37项是额外勒索。借贷收入为高利贷性质,是政府机关的放款,或政府向民间强迫借款,有借无还,实为摊派。总体来看,一切收入,根本不是来源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只是吮吸人民的血汗。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都只顾封建统治集团的私欲,而罔恤人民的疾苦,其所产生的货币流通,当然不可能正常和稳定。17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
25、的货币集团”等可得出国际货币体系分裂,国际金融动荡,呈现无政府状态;据材料一“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空前稳固”可得出,二战后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变动,美国经济政治实力大涨,要求取得世界金融霸权,据此作答。第(2)问,据材料二“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可得出经济全球化、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据材料二“国际货币体系将向各国汇率自由浮动,国际储备多元化,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可得出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据材料二“单一的货币制度越来越难以满足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可得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不能适应全球化的要求。答案:(1)必要性: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货币体系分裂,国际金融
26、动荡,呈现无政府状态;二战后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变动,美国经济政治实力提升,要求取得世界金融霸权。(2)原因:经济全球化、多极化的发展;固定汇率制的弊端,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不能适应全球化的要求。18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商税征收到宋代首次进入了自身的制度化时期”可得出;第二小问,据材料“地方政府定期公布商税则例及其变动情况”“广置税务机构”“对商品生产者私有产权保护的制度化”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宋代国内国外商品经济的发展、战争失败带来的岁币负担两方面分析;第二小问,据材料“宋代允许工商业有一定的自由度,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可知
27、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从政治上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1)特点:商税征收制度化(或出现了完整的商税制度)。表现:定期公布商税及变动情况;广泛设置税务机构;加强对商品产权的保护等。(2)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海外贸易的发展;宋代民族战争的影响。作用:促进了宋代商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19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正是儒家文化注重德治”得出治税思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根据材料一中“使得国家的治税思想具有明显非法制的性质。剥削阶级往往以赋税为名进行横征暴敛”得出缺乏法制观念,随意性较强;根据材料一中“通过巧立名目法外征收往往又使税收立法流于形式,征税随意
28、性大,官吏使用权力的机会多,导致聚敛过度,超过人民的承受能力”得出横征暴敛,人民的税务负担沉重。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先是对城市工商业课征的间接税逐渐上升为主要的税收”得出工商业税收(间接税)比重上升,成为国家主要税源;根据材料二中“国民党政府从外国引进了近代直接税制”得出学习引进外国近代税制(直接税制),与世界接轨;根据材料二中“当时财政部曾经为此专设了直接税署”得出政府成立专门税务部门。第二小问,结合民国时期的时代背景,从本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受西方国家治税思想的影响、国民政府当时面临的财政危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答案:(1)特点:治税思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缺乏法制观念,随意性较强;横征暴敛,人民的税务负担沉重。(2)新变化:工商业税收(间接税)比重上升,成为国家主要税源;学习引进外国近代税制(直接税制),与世界接轨;政府成立专门税务部门。主要原因:民国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或“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受到西方国家治税思想的影响(或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国民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满足战争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