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审题定向答题角度常见设问1.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2.结合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3.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4.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从小说标题看,有的小说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从人物塑造看,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就是“主题性人物”,是故事的主角,其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主要人物是某种典型性格的代表与化身。这种典型性格及其生成发展的历史,是作品主题所要展现的内容。审题关键1.题干中有“主题”“主旨”等字样。2.题干中有“概括”“简要概括”“是什么”等字样。从情节发展看,小说中的情
2、节必须以某些矛盾为内容,矛盾怎么发展、怎么解决,无不体现出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从环境描写看,环境描写不管它的直接作用如何,最终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在多数情况下,环境描写可能主要是为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但同时也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有时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可以从中揣摩主题。从作者对人物描写语言的感情色彩看,小说中描写人物的语言色彩往往能体现作者本身对人物形象的观点态度,由此可分析出作品的主旨。据要点找对应分析小说标题标题“面包”,是故事的线索,全文以“面包”为切入点
3、来揭示世界大战后的悲惨的社会现状和温馨的人际关系。分析人物塑造小说中只有两个人物:一对老年夫妇。老头子由于饥饿难耐,半夜偷吃面包;羞耻心使他在被妻子撞见的狼狈处境下,只有笨拙地撒谎。他的谎言语无伦次,互相矛盾,纯粹是自欺欺人。老妇人看穿了丈夫的谎言,却不忍心戳破它。她尽量掩饰自己的心情,努力显出相信丈夫的样子,甚至暗暗替丈夫想出自圆其说的办法。为了使丈夫不必再撒谎,她谎称自己吃面包不太好消化。通过人物刻画看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贫困和饥饿,表现了夫妻间的理解、关爱、尊重及患难与共的真情。看情节发展故事围绕着面包展开,设置了两个时间段的两个场面,第一个晚上,老妇人发现丈夫偷吃面包;第二个晚上,老妇
4、人谎称自己吃面包不易消化,让出了一片面包。小说正是在这样情节的展开和发展中来塑造人物,揭示主题的。把握环境描写在人物的刻画和故事的叙述中,暗示了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二战后,人们处在饥饿状态中,人性被扭曲,老实可靠、三十九年没有撒谎的丈夫半夜偷吃面包,并撒谎掩盖。但妻子的宽容、关爱,让丈夫认识到了错误,夫妻俩最终坦诚相待。这个变化的原因就是作品的主题。看人物描写语言的感情色彩作者在描写这对老年夫妇时,使用了富有关爱、同情和褒扬的词句:“地上的凉气慢慢地传到她身上”“走过黑黢黢的过道”“他的咀嚼节奏均匀,倒使她慢慢进入梦乡了”等,作者以富有感情的语言传达了极为丰富的内容,表现了大难之后幸存的一对老夫妻微妙、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