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阶段评估检测(十二)(阶段十二)(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1玉溪模拟)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见()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的印度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D.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解析】选C。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贵金属和香料等,这表明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
2、济动因,故C正确;A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排除;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财富,B错误;D中“完全”一词表述绝对,排除。2.(2021丽江模拟)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621年,一位葡萄牙商人在一篇关于白银的论文中指出,它“在全世界到处流荡,直至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像到了它的天然中心”。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B.白银成为世界市场运转的媒介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葡萄牙人垄断了美洲白银航线【解析】选B。根据“在全世界到处流荡,直至流到中国”可见,白银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交流,成为世界市场运转的媒介,故B正确;A、D材料无
3、法体现,排除;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3.地理大发现探幽中评价新航路开辟时指出:“它让各地出现了许多前所未知的动植物新品种,改变了大陆的生态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尤其是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其观察视角立足于()A.人类社会由分散走向整体B.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C.物质文明改变了政治文明D.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变迁【解析】选D。依据题干“改变了人们(尤其是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可知,题干材料是站在社会史观的角度,即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变迁的角度,故D正确;A是从整体史观角度论述;B是从文明史观角度阐述;C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论述。4.欧洲
4、人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一些拉美国家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是“苦难的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是“两个大陆相遇”。据此可知,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认识()A.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趋于全面B.促进不同文明的交融成为主流C.受主观立场影响不够全面理性D.各种观点都需要新的史料佐证【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是哥伦布“发现”美洲的主要受益者,而拉美国家则是其中的受害者,双方的立场不一致,故而出现两种截然对立的看法,C符合题意。材料并未出现两个时间点,故无法得出人的认识是否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趋于全面,排除A;美洲文明在美洲被“发现”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文
5、明的交流与融合无从谈起,排除B;几种观点皆有丰富的史实支撑,看法是由于立场上的差异,无论是否会出现新的史料,这种看法不会发生变化,排除D。5.14世纪末,“每个人都看到:所有劳动人民以及面包师傅、所有梳羊毛工人、高利贷者、银钱兑换商和各种各样的恶棍怎样变成了骑士”。那些持着长枪、佩戴徽章、骑着马出现于佛罗伦萨街头的骑士发现“他们可能遇到政府的干涉和许多嘲笑者”。这一现象说明()A.市民阶层开始追求社会地位的提高 B.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了社会动荡C.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传统价值观念 D.社会各阶级成分的构成发生显著变化【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骑士社会地位的变化,未提及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故A错误
6、;材料未提及社会动荡,故B错误;新兴的社会阶层变为新骑士,并歧视传统骑士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正确;材料并未反映社会阶级成分构成的变化,故D错误。6.(2021安顺模拟)文学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十日谈和西游记这两部文学名著体现的相同思想是()A.冲破束缚,追求个性解放B.挑战正统,提倡经世致用C.反对专制,否定教会权威D.批判现实,宣扬理性主义【解析】选A。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十日谈和西游记分别反对教会压迫、倡导人文主义和反对封建礼教对人的约束,故本题选A。B中的经世致用与上述作品无关;C只符合十日谈;D与启蒙运动有关。7.中世纪(5-15世纪),基督教成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
7、约中的许多故事是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这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A.同文艺复兴存在一定历史渊源B.实现了神权与世俗文化的和解C.与科学精神并无根本性的冲突D.旨在保存古希腊罗马文明成果【解析】选A。材料中体现了基督教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承,而文艺复兴也有这一特点,说明基督教同文艺复兴存在一定历史渊源,故选A;基督教与神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材料只提到基督教,并未提到神权,排除B;基督教作为宗教是人类意识形态的反映,而科学则是对客观事物客观规律的探究,二者有着根本不同,排除C;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其目的是弘扬宗教文化而非保存古希腊罗马
8、文明成果,排除D。8.从12世纪起,意大利的法律工作者,从一般的公证人到著名的法学家,在社会上都享有较高的地位,受到人们的尊敬。民法律师在城市的政府机构中和君主们的宫廷里担任重要职务,教会法学者则受聘于教皇国。意大利文化界最杰出的人士都离不开从事民法和教会法的工作。这表明()A.意大利继承了古代罗马的法律传统B.意大利的工商业城市生活十分繁荣C.意大利知识分子表现出世俗化倾向D.意大利境内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解析】选C。“民法律师担任重要职务离不开从事民法和教会法的工作”,材料表述意大利对法律的重视,使得意大利的文化发展更多倾向于为政府和管理部门的具体和实际的问题服务,这表明意大利知识分子表
9、现出世俗化倾向,故选C。9.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市民阶级同以萨克森选侯为代表的世俗贵族阶级结成了反对罗马教廷的同盟。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二者都有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B.民族矛盾成为德意志主要矛盾C.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D.建立资产阶级廉俭教会的需求【解析】选B。由材料“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市民阶级同以萨克森选侯为代表的世俗贵族阶级结成了反对罗马教廷的同盟”可知市民阶级与贵族阶级共同反对罗马教廷,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故B正确。10.(2021玉溪模拟)15世纪,德意志人认为把自己比作基督的教皇们却干尽非基督之事。如教皇规定凡官方公文必须盖章才能通行,结果就出
10、现了盖章收费的现象。这表明()A.人文主义理念开始出现B.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觉醒C.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理性原则获得民众认同【解析】选C。德意志人认为教皇们干尽了非基督的事,并对教皇盖章收费的事情表达不满,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排除C;材料主要体现了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没有反映人文主义理念的出现和民众认同理性原则,排除A、D;材料没有涉及宗教改革的内容,排除B。11.宗教改革时期,为抵御新教的攻势,罗马天主教会成立了耶稣会。该组织主要从事传教和教育,扩大天主教的影响,反对追逐世俗权力;提倡道德自律,注重科学和艺术素养,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耶稣会的这些做法()A.致力于
11、文化教育事业B.着力于天主教世俗化C.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引发西欧的思想解放【解析】选C。通过题干中耶稣会的主要职责“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等可知,这些做法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故选C。耶稣会成立的出发点在于“抵御新教的攻势”,不是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排除A;通过题干中“扩大天主教的影响,反对追逐世俗权力”可知,耶稣会并未“着力于天主教世俗化”,排除B;耶稣会是天主教会成立的,而西欧思想解放就是要求摆脱教会的束缚,排除D。【加固训练】在中世纪的西欧,最高权威是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该规定()A.导致了
12、欧洲政局四分五裂B.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C.否定了西欧封建专制制度D.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通过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尊重了德意志大小邦国的主权地位,欧洲近代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故选D。12.(2021安顺模拟)16世纪欧洲产生了许多新教派,每个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该历史现象()A.表明罗马教会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革 B.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直接推动而出现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D.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解析】选D。材料“用
13、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反映了宗教改革时期新教派推动了圣经在民族国家的传播,反对罗马教会的独裁,这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罗马教会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革,故A错误;材料现象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直接联系,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民族语言翻译圣经与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故C错误。二、非选择题(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同样,文艺复
14、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指导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他们进而认为:佛教所谓升入涅槃境界,过于玄虚;为了获得成功的欢乐而奋斗,纯属虚荣;为了进步而去进步,则是毫无意义。中国人明确认为:“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儿童入学伊始,第一
15、首诗便是:“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在中国人看来,这不仅代表片刻的诗意般的快乐心境,并且是追求人生幸福的目标。把精力集中在世俗的幸福,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乏宗教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摘编自林语堂中国的人文主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思想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不同之处,并分别说明其成因。(17分)【解析】第(1)题,从文艺复兴所关注的内容等方面分析其对人文主义思想形成的促进作用。 第(2)题第一问,由材料二“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
16、“诗意般的快乐心境,并且是追求人生幸福的目标”分析中国的人文精神,然后结合西方的人文精神对比分析其不同所在;第二问,结合各自环境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回答。答案:(1)文艺复兴关注非宗教的古典文化;倡导世俗教育,以培养合格市民为目标;体现了以关注现实、现世、人性、享受为中心的价值观;冲破了封建神学束缚;推动了人性的复苏和精神解放。(8分)(2)不同之处:中国:凸显现实情怀;强调家庭幸福、社会关系和谐。西方:基于虔诚的宗教信仰;追求实现个人价值。(8分)成因:中国:长期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宗法观念及儒家思想的影响;长期君权神化,使中国缺乏宗教权威。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传统人文精神的影响
17、;市民阶层的兴起;基督教文化的影响。(9分)14.(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表 项目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航海 时间 14051433年(明朝前期、中期) 14921502年 人数每次约2.7万人 最多1 000人 船队性质 皇朝特遣船队 私人航海探险队 经费来源 国库支付 股份公司和私人集资为主、王室赞助 航海目的 宣扬国威、朝贡贸易 探险、掠夺贸易、寻找黄金和新殖民地 船队成员 官吏、士兵、水手、工匠 冒险家、投机商、水手、工匠 扮演角色 和平外交使者 殖民者、通商者、海盗 结果 终止 推动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 影响 促进东西方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传播
18、中华文明;但也给明朝带来沉重负担 殖民扩张与掠夺造成了亚非拉国家与地区的贫穷与落后;加快封建主义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据表中所列项目提取23个要素,对表中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严谨)【解析】根据题干要求,需要提炼论题,然后进行阐述,注意史论结合。可以对表格进行横向比较,从船队性质、航海目的等角度,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结果差异;可以从经费来源的角度,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目的;可以从影响的角度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功与过。答案:示例:从经费来源、航海目
19、的看“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结果的差异。 (2分)郑和下西洋的经费来源是国库支付,朝贡贸易不以盈利为目的,所带来的收入无法支撑航海的庞大支出,当国家(政府)减少或停止经费支持时,郑和下西洋就终止。郑和下西洋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朝贡贸易,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所以无法长久。而哥伦布航行进行的是掠夺贸易,大肆抢夺黄金等贵金属和欧洲紧缺资源,巨额利润进一步刺激欧洲国家股份公司、私人和王室的投资,因此推动了欧洲航海事业的不断扩大,它顺应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客观需要,因此航海事业不断发展。 (8分)综述,社会经济基础的差异是导致“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2分)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