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中,每题一分,共60分)1有学者指出,诸子学说不仅在内容上差别明显,而且在流传的地域上也有不同。比如道家在楚国兴盛,在鲁国兴盛,在三晋与秦国兴盛。对应的学术派别是A.儒家、墨家 B.法家、兵家 C.儒家、法家 D.墨家、法家2.孔子“正名”主张的主要内容是 A.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B.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求得人民的拥护,使其统治名正言顺C.要求东周统治者承认强大的诸侯国的霸主地位,使它们号令诸侯名正言顺D.给世间万物确定稳定的名号3. 一位先秦
2、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这位思想家秉承的理念是A. 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 克己复礼 D.以法治国4.“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这段言论应当出自战国时期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5.对韩非子思想的介绍和分析,不正确的是A.产生于战国末期,是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的B.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与其思想是不一致的C.其思想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D.其思想是秦朝建立君主专制的理论依据6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
3、述各异,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商鞅主张开辟草莱,制定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明何者较为适当A. 三者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B.三者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C. 三者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D.三者都是以重视发展商品经济做考虑7下列对于黄老之学中“无为而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无为而无不为” B.“积极有为” C.毫无作为 D.“待时而动” 8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根本在于A.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C.它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的要求 D.汉
4、武帝对原先的儒家思想不满9.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10.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1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在于 A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 B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 C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 D强调三纲五常12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
5、则 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13.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对文字狱的抗争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14.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15.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古典文化 B.造纸术 C.印刷术 D.儒家学说16孔子曰:“仁者,爱人
6、,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A二人所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17钱穆在春秋以下政治社会学术之剧变中评述:“其思想大体,仅为因利就便,趋于目前之功利而止。故其议论,往往尚权力而薄文化,重现实而轻历史。”钱穆在此评述的是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18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主张统治者清净
7、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19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20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发展了儒学思想,形成新的儒学。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是万物本源;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维护等级秩序;D主张心外无理;21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
8、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A.民贵君轻 B. 三纲五常 C. 天人感应 D.和谐中庸22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23柏杨先生评价说:“这项对策,经皇帝采纳后,就成了神圣的国策光芒万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开始夕阳西下。代之而起的,是漫长而单调的儒学思想的时代。”柏杨先生评价的“国策”是 A.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B.君主专制,天下一统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大兴文治,反对暴政24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实质是
9、A反对当时的专制主义政治; B反对当时的唯心主义思想;C主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D反对当时封建统治秩序;25董仲舒对儒学的发挥最主要的是A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6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中说:“二千年来皇帝皆盗贼。”唐甄这种政治思想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相似: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魏源27. 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
10、.“存天理,灭人欲”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学者须先立志”28.下列思想家中,认为后天教育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的是A.孟子 B.庄子 C.荀子 D.韩非子29.战国时期的诸子散文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的是A.孟子 B.庄子 C.荀子 D.韩非子30.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31.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这样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C墨家、法家、道家 D
11、儒家、法家、墨家32.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两方面,它们是 A.“无为”“无不为”B.“无为”与“有为”C.“仁”和“礼” D.治身,治国33.天人感应说从本质上讲是一种A.民本思想 B.限制王权思想 C.阴阳五行思想 D.君权神授思想34.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从根本上体现出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35.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工商皆本”36.明清之际黄宗羲等思
12、想家认为当时社会弊病丛生的根源在于 A.程朱理学已经不合时宜 B.君主专制制度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土地高度集中,社会贫富不均37.史记云:“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上述记载 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观念 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体现了迷信对封建史学的影响 记载荒诞不经,缺乏科学精神A B C D38.中国四大发明中,技术雏形最早的是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39.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40.2013年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去世403周年。利玛窦把地图上
13、第一条子午线的投影位置移动,把中国放在正中。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A便于观察并了解客观的世界 B当时中国是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C在学术上不同意欧洲中心论 D避免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的不满41.篆刻与书法、绘画一起开始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A.两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 C.明中叶以后 D. 西周晚期42.我国文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是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A. B. C. D.43. 关于宋代书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书法艺术呈现多样性 B宋代书法注重法度和规范C呈现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市井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D出现了各具情态的著名书法“四大家”44.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蜀道
14、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依次是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C唐诗、宋词、元曲 D唐诗、宋词、楚辞45.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民间文化的发展C、画家的性格 D、统治者的提倡46.下列关于诗经的叙述,正确的是 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生活状况 风是周朝各诸侯国的民歌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 颂是宗庙祭祀配以舞曲的歌词 A. B. C. D. 47.李白的诗鲜明体现了大唐帝国A.用诗歌反映和规范当时的统治秩序 B.张扬个性
15、,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C.失去了往昔的盛世年华 D.安史之乱后的颠沛流离48.繁荣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能够反映这一特点的诗句是A.“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B.“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C.“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D.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49.一位著名的绘画史学者在其著作中写道:“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鸟禽鱼,则古不及近。”他所说的“古”与“近”指的是A晋、唐 B唐、宋 C宋、元 D元、明50. 魏晋时期,凸显个性的文人画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社会动荡不安 B宗教思想的影响C文人政治上的失意 D国家统一,社会安定51.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
16、授钱乘旦曾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A.明道德之善,不求科学之真 B.思想博大精深但具有封闭性C.以追求天理为治学目标 D.其治学方法是格物致知52. 时代特点影响绘画作品的风格。北宋绘画发展面临的时代背景不包括A商业兴盛,城市发展 B文人阶层的不断壮大 C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D朝廷偏安江南53. 电视剧大国医是一部表现中医的正剧。大国医被称为“医圣”,历史上被称为“医圣”的人编著的被医学家誉为“万世宝典”的
17、是 A. 伤寒杂病论 B. 本草纲目 C.黄帝内经 D.九章算术54.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清明上河图 程朱理学 元曲 小说 汉赋A B C D55、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 A、由大到小 B、由繁到简 C、由象形到会意 D、由图画到符号56、下列事件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是A、傩戏的形成 B、南戏的出现 C、元杂剧的出现 D、京剧的形成 57、话本和小说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经济繁荣和商业的发展 B、市民阶层的出现C、文化发展呈现多样性 D、人们文
18、化素养的提高58、宋朝南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 B、娱乐场所瓦舍的出现C、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表演的盛行 D、民间艺人的推动59、下列文学形式不能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的是:A、诗经中的“风” B、汉赋 C、宋代的南戏 D、元杂剧60、下列文学形式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赋诗词话本小说 B、诗赋词话本小说C、赋词诗话本小说 D、词诗赋话本小说二、材料分析题(61题20分、62题12分、63题8分)61.阅读下面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言论: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
19、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夫欲而民自朴。”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请回答:(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是什么?(8分)(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4分)(3)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当时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4分)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后世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4分)62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
20、皆是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3: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4: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材料5: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材料6: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回答:(1)材料1中的“理”指什么? (2分)(2)材料2和材料3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4分)(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6分)63、阅读下列材料世说新语巧艺记载: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又载: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请回答:(1)材料中所提到的著名画家是谁? 代表作品是什么?(4分)(2)他生活在什么时代?他的绘画理论主要是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