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281KB ,
资源ID:1284060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8406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课题10 辽夏金元的统治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课题10 辽夏金元的统治 WORD版含解析.doc

1、课题10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辽与西夏1.辽的统治:2.西夏的统治:(1)建立政权: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2)政治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3)夏金关系:北宋灭亡后,西夏向金朝称臣,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二、金朝入主中原1.建立: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2.征战:1125年,金灭辽;1127年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3.迁都: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4.制度建设:猛安谋克制度。(1)性质: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2)内容:凡女真民户,

2、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他们被大批迁入中原,在汉族村落之间筑寨居住,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5.盛衰:(1)鼎盛: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2)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1.蒙古崛起:(1)建国: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2)征伐: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2.元朝统一:(1)改元:1260年,忽

3、必烈即位,开始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他就是元世祖。(2)统一: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3.统治措施:(1)交通:元朝修筑驿道,设立驿站;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2)中央:宰相机构是中书省。(3)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内容:中央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意义: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行政效率较高,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4)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对吐蕃: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对西域

4、: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对台湾: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台湾。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考查对元朝民族关系的认识: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这是元朝统治进步的一面。但是,元朝执行民族分化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有违历史发展潮流。四、元朝的民族关系1.民族交融:(1)蒙古族的形成: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铁木真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其中,形成了蒙古民族。(2)回族的形成:元朝时,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2.民族政策“四等人制”:(1)目的:蒙

5、古统治者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利益。(2)内容:蒙古统治者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被后人概括为“四等人制”,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3)变化。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爆发,元朝灭亡后,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探究点一宋、辽、夏、金、元的民族关系史料一(按:以下为宋辽澶渊之盟盟约内容):(一)宋辽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主为弟,并称萧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摘自简明宋史【思维交互】:(1)根据史料一,概括盟约内容的特点,并指出其维系的基础。【微点拨】核心素养历史解

6、释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关键信息由画线信息得出政治上平等的特点,由画线信息得出经济上宋妥协退让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宋辽之间的实力对比分析提示:特点: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宋妥协退让。基础:以当时双方力量对比的均势为前提。史料二中国本土混乱,使沿边一带汉人大批流入安定的辽帝国国境带给契丹人农业、手工业高级生产技术和更高级国家管理技术。契丹人所以超越突厥、回纥,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帝国,全靠汉人的贡献,所以辽帝国把汉人当作智慧之源它的政府组织,完全为迁就汉人而设。摘编自柏杨中国人史纲【思维交互】:(2)史料二中,汉人的迁入给契丹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微点拨】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取和

7、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关键信息根据画线信息回答提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促进了契丹社会的发展,壮大了契丹的实力。史料三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得到燕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和北面官),以国制(辽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摘自辽史百官制【思维交互】:(3)据史料三,分析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的原因,并评价其历史作用。【微点拨】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关键信息评价时注意两个角度,它既是当时的一种政治制度,

8、同时也是一种民族政策提示:原因: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分别管理。评价: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交融。史料四元朝建立后,围绕采用“汉法”和旧俗问题曾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当时,中原学者许衡针对这一问题向元世祖上疏说:“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使国家而居朔漠,则无事论此也。今日之治,非此奚宜?”元史许衡传【思维交互】:(4)史料四中的“汉法”指什么?“汉法”与“旧俗”之争的结果如何?【微点拨】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

9、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关键信息史料四反映元初围绕“汉法”和“旧俗”的争论,最终“汉法”改变了“旧俗”提示:“汉法”是指我国古代中原地区的封建制度,中央集权的中枢机构。结果: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蒙古政权的统治,元世祖不得不大量任用汉人,采用“汉法”,以“汉法”改变保守落后的“旧俗”。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1.主要特点: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2.民族关系的表现:(1)战争:北宋与辽、西夏对峙,南宋与金、西夏并立,元朝统一。(2)议和:北宋与辽、西夏议和,南宋与金议和。(3)交流: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原经济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过程,如任用汉

10、人做官,学习汉人典章制度,学习汉人农耕技术和生活方式,学习汉族文化,创造本民族文字。(4)进入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被同化为汉人。(5)定居中原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长期与汉、蒙、畏兀儿等杂居形成了“回族”。3.民族交融的原因:(1)五代时期中原战乱频繁,两宋与各民族政权战争不断,这都促使中原地区人民向边疆地区迁移,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各民族杂居相处,有利于民族交融。(2)少数民族政权受中原经济文化吸引,主动采取封建化政策,加速了封建化进程。(3)两宋政府通过与各少数民族政权议和,维持了边防的和平安定局面。双方使者往来不断,人民友好交往,通过榷场贸易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4)元朝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一

11、全国,推动各民族间迁移日益频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名家评史】材料宋文化细腻丰满,但在气魄上远不及汉唐文化气势雄壮。唐太宗李世民以“天可汗”的尊称威慑周边民族,而宋代自立国之始,就为外患所困扰,长期与辽、西夏、金等游牧民族政权相对峙(这些少数民族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产生了双重文化效应。一方面,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契丹、党项、羌、女真等游牧民族从汉文化吸取到丰富营养。在辽朝,孔子受到朝野上下的尊崇。贞观政要史记汉书等汉文化名著被译成契丹文字,广泛流行(西夏)任用中国贤人,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马,行中国

12、法令了。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解读:唐宋两朝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力量的差异,导致了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的不同,进而带来了文化发展的差异。同时,少数民族通过学习汉族文化推动了本民族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通过阅读该则材料,可以深刻理解民族关系中反映出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文化对政治和经济又有反作用。探究点二元朝的历史地位史料一(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思维交互】:(1)根据史料一,说明元朝的地方行政设置是怎样的,并分

13、析这种设置的意义。【微点拨】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关键信息根据画线信息判断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行省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行省制度设置的意义提示:设置:实行行省制度。意义: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它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稳定,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史料二十三世纪初,蒙古军队西征期间,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不断地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中国来。他们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以工匠、商人、学者、官吏、掌教等不同身份,散布在我国各地。他们被称作“回回人”,是当时“色目人”的主要部分,后来他们也就以“回回”自称了。【思

14、维交互】:(2)从史料二来看,回回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微点拨】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关键信息史料二主要介绍了“回回”的形成过程,是元朝时期民族交融的产物提示:十三世纪,蒙古军队西征期间,来自中亚、西亚的各族人民进入我国,在长期的民族交融过程中出现。全面认识元朝的历史地位1.元朝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它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的大统一,是元明清统一局面的开创者。2.元朝统一后的有效管辖措施,使中国进入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时期。西藏、台湾都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3.首创行省制度,设岭北、辽阳、云南行省,加强

15、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这是中国历史上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一项新举措,对后世乃至今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4.民族交融出现又一次新高峰。蒙古族等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汉族人民向边疆流动,一个新民族回族开始形成。元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元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备选要点】行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1.特点:(1)具有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2)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平衡。(3)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的制度。(4)权力大而不专,较成功地解决了地方

16、势力坐大的积习。2.作用:(1)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2)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3)是中国古代郡县制的发展,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尝试,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重要影响。【名家评史】材料不少边疆地区,在历史上首次处于中央政权的直接管辖之下。元朝分别在这些地区设置了各种名称的行政机构,如宣慰司、安抚司、招讨司等。这些机构的官员中,有的是元朝政府派遣、定期迁转的官员,更多则是当地民族的首领,由元朝政府加以任命。边疆地区普遍设立行政管理机构,以及土官

17、的任命,加强了这些地区对中央的向心力,以及它们与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摘自曹大为等中国大通史元解读:元朝中央政府实现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加强了这些地区对中央的向心力,有利于边疆与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元朝实现了对边疆地区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统一王朝没有做到的,也是元朝对边疆地区成功统治的表现。通过阅读该则材料,可以深刻理解元朝对边疆地区的成功统治。元朝辽阔的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角度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行省制度1.(2018天津文综T2)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

18、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说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解析】选A。题干中“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推知行省在中央集权下拥有适度权力,故A正确。2.(2018浙江高考T5)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B.加强中央

19、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解析】选B。材料反映出元朝疆域辽阔,为实施有效管理,行省的设立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而非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故A错误、B正确;行省制度不属于监察制度,故C错误;行省制度不属于中央官制,与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无关,故D错误。1.中国古代有些统治者为加强统治,解决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问题,曾经采用过类似“一国两制”的办法进行治理。下列制度中具有明显“一国两制”特征的是()A.西汉时期的郡国并行制B.契丹的“蕃汉分治”制度C.金朝的猛安谋克制度D.元朝时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设置行中书省【解析】选B。辽朝

20、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北面官负责游牧民族事务,采用少数民族制度,南面官负责农耕民族事务,采用汉制,这类似于“一国两制”的办法,故选B。2.“元代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却“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如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几无任官和诠调权。这表明,行省的设置()A.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C.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解析】选C。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地方官吏的选用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表明元朝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即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答案为C;积贫积弱为宋朝的情况,不是元朝,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割据,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因俗而治(根据当地的风俗来治理)的治国理念,排除D。3.元朝时期,西域之士“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之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这反映出元朝()A.民族隔阂的消除B.对外政策的开放C.中央集权的加强D.民族交融的加强【解析】选D。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民族隔阂仍然存在,故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元朝的民族关系,没有涉及对外政策,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元朝中央集权的加强,故C错误;材料中“西域之士”“中原之士”的经历,反映出元朝民族交融的加强,故D正确。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