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60KB ,
资源ID:1282596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8259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十三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质量评估(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十三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质量评估(含解析).doc

1、单元质量评估(二十三)(第二十三单元) (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考古发掘证实,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A.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绸之路畅通B.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C.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源远流长D.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解析】选D。通过材料中屯田、官署遗址群等信息可知,西汉时期政府已经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的管辖,故D正确;材料显示在新疆地区发现西汉屯田及官署遗址群,结合所学可知,屯田是汉朝加强边疆管理的重要举措,

2、其目的不仅仅是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汉朝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故C错误。2.“唐朝时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清朝时则在广州设置十三行,统一经管对外贸易”。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信息是()A.中国古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中国古代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C.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D.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萎缩【解析】选C。开放广州管理对外贸易说明A的说法错误;材料看不出对外贸易不断萎缩,故D错误;B的说法太过绝对。从唐朝的“市舶使”到清朝的“十三行”说明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故C正确。【拔高训练】宋金双方在边境设

3、置榷场,进行贸易。榷场的措置官、提点官由当地知州、知军、通州、通判等地方官员担任;主管官负责榷场的具体事务,由朝廷派遣;押发官由主管官委任,负责榷场的治安和缉查走私。这反映了()A.南宋边境贸易繁荣B.官府推崇重农抑商C.官府控制榷场贸易D.南宋实行闭关政策【解析】选C。根据“榷场的措置官、提点官由当地知州、知军、通州、通判等地方官员担任;主管官负责榷场的具体事务,由朝廷派遣;押发官由主管官委任,负责榷场的治安和缉查走私”可知,宋朝时官府控制榷场贸易,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边境贸易繁荣、官府推崇重农抑商,排除A、B;南宋时对外贸易发达,D不符合史实,排除。3.(2021德阳模拟)宋朝在广州

4、设市舶司,这是中国第一个专管对外贸易的官方机构,负责征收舶税。到南宋高宗末年,泉州、广州和两浙路市舶司的收入约占当时国家货币岁入总数的1/5。从材料可知()A.舶税在两宋时成为政府主要税收来源B.两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C.两宋之前中国对外贸易缺乏政府管理D.两宋时期中国商品经济繁荣【解析】选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宋朝海上贸易发达,市舶司的收入占据为数不少的国家税收总量,故选B;政府主要税收来源应是农民缴纳的赋税,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根据材料“是中国第一个专管对外贸易的官方机构”可知,政府对于对外贸易有进行较为合理的管理,故排除C;商品经济是指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与材料无关,故排

5、除D。4.清代在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和东北地区等地设置特别行政区,采取和内地不同的行政管理办法,例如对内蒙实行盟旗制度,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这里特别行政区的设置()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B.进一步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C.解决了少数民族的叛乱问题D.极大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解析】选A。清代根据少数民族的情况而设定与内地不同的特别行政区,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同时也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故选A;特别行政区是地方行政区划,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B;特别行政区的设置虽然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但并不能解决少数民族的叛乱问题,排除C;材料未涉及特别行政区的行

6、政效率问题,排除D。5.1648年,欧洲部分国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约各国主权独立、可选择信奉新教等要求得到罗马教会的承认。此事件对近代欧洲政治的重要影响是()A.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B.确立了教权与王权平等的原则C.动摇了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D.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一体化进程【解析】选A。根据材料“签约各国主权独立、可选择信奉新教等要求得到罗马教会的承认”可知,该条约承认各国主权独立,这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故A正确;材料信息未体现近代欧洲确立了教权与王权平等的原则,故B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该条约的签订动摇了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且该说法与史实不符,故C错误;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一体化

7、进程与材料内容不符,且该说法与史实不符,故D错误。6.1943年,中美签署了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简称中美新约。很快,英国、加拿大等国也先后与中国签订类似新约,放弃在华特权。此处所说的“治外法权”主要指的是()A.片面最惠国待遇B.领事裁判权C.居住及租地权D.传教士传教权【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3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先后和中国签署相关取消在华“治外法权”的新约,其放弃的在华“治外法权”主要指的是领事裁判权,B正确;片面最惠国待遇破坏的是中国的经济主权,不是司法主权,A错误;居住及租地权与“治外法权”不符,C错误;“治外法权”与传教士借传教权进

8、行文化侵略不符,D错误。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法围绕处置在华战犯问题爆发了一场治外法权存废之争,并由此导致了“白尔丁号事件”。借助战后高涨的民族主义热潮,中国政府迫使法国政府在中法新约签署前关闭了在华领事法庭,随即两国1946年2月签署了中法新约,彻底废除了法国在华治外法权。这反映了()A.中国借助治外法权存废之争进行主权宣示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战犯与恢复国家主权相互脱节C.法国在华治外法权废止时间早于英美两国D.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赢得了治外法权废止【解析】选A。中国政府处理“白尔丁号事件”的过程,成为一次宣示主权的行动,表明了捍卫主权的决心,也表明此时审判战犯与恢复国家主

9、权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影响中外关系的重要一环,A正确;材料表明审判战犯与恢复国家主权紧密联系在一起,B排除;1943年美国和英国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法国在1946年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C排除;治外法权的废止是当时中国政府奋力抗争的结果,D排除。8.有同学在课外进一步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归纳了以下表格,对该表解读最准确的是()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纲领规定“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5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指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49-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写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1

10、955-1965年先后成立新疆、广西、宁夏、西藏自治区A.反映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化B.表明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C.说明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民族问题D.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源远流长【解析】选A。从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到成立新疆、广西、宁夏、西藏自治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多民族国家以及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认识不断深化,采取有利于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A正确;遵义会议标志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对材料的解读不够准确;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源远流长”表述不恰当,排除。9.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

11、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国互换代办,1954年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在当时有助于()A.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B.改变半殖民地地位C.防范来自苏联的威胁D.实施一边倒的政策【解析】选A。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封锁,中国在外交上的一系列创举意在打破这种外交孤立,实现同西方国家的逐步建交,故答案选A;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当时中国采取“一边倒”政策,中苏关系友好,排除C、D。10.(2021本溪模拟)据图表推知,1960年到1

12、985年人民日报对美报道的变化说明()中国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1960年1月至3月1975年1月至3月1985年1月至3月积极报道0(0%)2(2%)51(14%)消极报道323(95%)81(87%)88(24%)中性报道16(5%)10(11%)224(62%)A.社会制度影响媒体报道B.战后两极格局发生变化C.中苏关系恶化影响报道D.中国对外政策进行调整【解析】选D。从材料可以看出,1960年到1985年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积极的增多,消极的减少,中性的增多,这反映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正在进行调整,中美关系有所缓和,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1.针对西方

13、对华的封锁,中国政府于1952年成立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贸促会已同日、英、法、德及亚非多国建立了民间贸易联系,与意、奥等国相互设立了商务代表处。这一组织的活动()A.标志着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形成B.是新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C.瓦解了西方对我国的经济封锁D.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体现【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际上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同各国建立民间贸易联系、设立商务代表处等活动,可以看作是在特殊背景下的外交活动,是新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故B正确;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形成是在20世纪70年代,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

14、排除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主要发展民间贸易联系,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并没有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排除C;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在1978年以后,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12.(2021石家庄模拟)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由此可见()时期外交理念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20世纪70年代对外关系重大发展,“冰释前嫌”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20世纪90年代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21世纪初“和谐世界”2012年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体现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色彩B.政策缺乏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C.目的是反对霸

15、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新中国外交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解析】选D。根据材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与发展”“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关键词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外交理念一脉相承,故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求同存异”突破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色彩,排除A;新中国外交政策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排除B;不同时期新中国的外交目的根据国际形势有所调整,目的并非仅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排除C。二、非选择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2分,共24分)13.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唐朝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如突厥、回纥(两族均分布于

16、阿尔泰山地区,今新疆及以北地区)、吐蕃(分布于今青藏高原地区)、靺鞨族(今东北地区)均迅速发展,唐先后平定各族,加强统治,先后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理,派文成公主入藏通婚,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及医药书籍等,封靺鞨族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太宗曾被各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他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依朕如父母”。唐王朝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构成大唐文化的繁盛气象。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

17、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并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朝和清初统治者的民族观及其采取的相应措施。(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和清初统治者采取上述措施的历史作用。(4分)【解析】第(1)题民族观:根据材料一“朕独爱之如一”等信息得出民族平等,天下(华夷)一家。措施:根据材料一“先后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理”

18、得出设置行政管理机构;根据材料一“不断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得出加强与各民族文化交流(通婚或传播文化技术);根据材料二“康熙帝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得出建立尊孔崇儒的文化传统;根据材料二“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得出构建各族一家的民族意识,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第(2)题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动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利于构建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等角度分析总结。答案:(

19、1)民族观:民族平等,天下(华夷)一家。措施: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加强与各民族文化交流(通婚或传播文化技术);建立尊孔崇儒的文化传统;构建各族一家的民族意识;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8分)(2)有利于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推动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利于构建民族国家的认同感;有利于国家疆域的扩大。(4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民族主义最初是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种以反对封建专制、建立独立统一的资产阶级民族国家为核心的思想。自其产生之日起,就与战争有不解之缘分。民族主义作为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

20、命的政治和精神武器,是一面革命的旗帜,具有很大历史进步性但是,民族主义本身却带有不可克服的狭隘性和排他性,使它的“视野”无法越出本民族(利益)的范围,往往把本民族的利益和文化建立在践踏其他民族利益和文化的基础之上;同时,民族主义还具有潜在的、强烈的扩张性,一旦国家间有矛盾,民族主义便会膨胀为大民族主义。如泛日尔曼主义、泛斯拉夫主义等,帝国主义(包括殖民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军国主义等,一定程度上是其衍生物。正因如此,“当西欧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为一种带有侵略性的殖民侵略和扩张的学说”。民族主义逐渐蜕变为欧美列强对外扩张、争夺霸权的理论根据和精神动力。摘编自赵文亮民族主义与二十世纪

21、的战争材料二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在处理国内各民族关系上,承认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二、继承中国酷爱统一的传统,始终将追求国家的统一作为民族主义的核心内涵;三、在处理与其他民族国家的关系上,反对以强凌弱,提倡“济弱扶倾”,寻求民族主义与世界大同理想的辩证统一。这些特点,最大限度地克服了民族主义思想往往具有的狂热情绪和各种不理性成分,避免了由信仰民族主义而走上大国沙文主义歧途以及民族国家建立后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纠纷和冲突,不但有利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统一,亦有助于构建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不失为一份宝贵的人类的共同思想财富。摘编自崔志海论孙中山民族主义

22、思想的几个特点(1)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说明民族主义对欧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的主要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为了实现民族主义而做出的努力。(6分)【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以看出,该影响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影响主要包括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民族国家的建立,结合相关史实举例;消极影响主要包括民族主义狭隘性、排他性和扩张性,可结合近代殖民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来举例。第(2)题“主张”据材料信息概括即可,注意要分点表述,即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民族团结;谋取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反对民族压迫,主张民族独立;“努力”主要包括孙中山的两个革命事件,

23、即辛亥革命和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答案:(1)积极:民族主义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如近代德意志的统一。(3分)消极:民族主义带有狭隘性和排他性,会导致对其他民族利益和文化的践踏。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对犹太民族的种族灭绝政策;民族主义带有强烈的扩张性,会导致欧洲列强对外殖民扩张和争夺。如近代欧洲殖民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分)(2)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民族团结;谋取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反对民族压迫,主张民族独立。(3分)努力: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发动国民革命运动,反对军阀割据,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国主义。(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