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5月29日启用历史基本能力测试冲刺卷 B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高三历史教研组24春秋左传记载,“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特权地位B传统政治中表现出一定的理性成分C废长立幼是宗法制的核心D儒家伦理道德成为立君王的主要依据之一25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对表中明弘治、嘉靖年间的史实理解正确的是A税收方式未体现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B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C江西成为朝廷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D社会经济凋敞,农业衰退显著26南京条约
2、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对华贸易A由平等贸易向掠夺贸易转变C由殖民贸易向正常贸易转变B由鸦片走私向商品输出转变D由沿海贸易向内地贸易转变27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表明当时-1/8-A服饰的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C上海社会等级观念日益淡化B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空前繁荣D攀比之风盛行导致社会风气败坏28杜亚泉在1918年发表文章
3、说:“吾人往时羡慕西洋人之富强,乃谓彼之主义主张,取其一即足以救济吾人,于是拾其一二断片,以击破己国固有之文明,此等主义主张之输入,直与猩红热、梅毒等之输入无异!”这表明杜亚泉主张A否定共产党人宣传马克思主义C加大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B西洋文化与传染病无异D否定对西方文化的曲解291971年,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出版了一本关于长征的英文学术专著1935年长征:中国共产主义生存斗争的史诗,在书中他从人类精神典范的角度评价说:“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评价是由于A长征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B长征是在共产主义信念支撑下完成的C长征创造了扭转历
4、史局面的伟大奇迹D长征证明人类有能力实现所有的愿望301992年我国放开了有色金属和大部分机电产品价格,1993年放开了粮食、部分统配煤炭、部分统配木材和大部分钢材的价格,1994年放开了统配煤炭价格。这些措施实行的重要前提是A建立生产资料价格市场体制C改变物资价格“双轨”现象B经济发展改善市场供求关系D实现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化31美国学者查尔斯舍曼曾说:“就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法典编纂来说,现代立法机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查士丁尼庞大的罗马法机关的翻版,前者只不过是适应时代的需求,披上了现代语言的外衣而已。”据此可知,查尔斯舍曼强调A罗马法是一部体系完善的法典C罗马法原则具有较强的实用
5、性B罗马法与资本主义发展相吻合D现代西方法典完全套用罗马法32“值得注意的是,新的首相人选可以是任何能获得下院支持的人,而不是习惯上认为的下院最大党的党魁,如1924年国王乔治五世任命了工党的麦克唐纳为首相,该届议会保守党258席,工党191席,自由党159席。除此之外,更不乏上议院贵族奉诏出任首相的先例。”这说明在英国A国王依然掌握国家大权C贵族政治直盛行至今B下院选举无关首相人选D君主立宪制度较为灵活3319世纪70年代,法国农民已经习惯了共和国,他们反对君主派搞政变,工人群众对于共和制的态度更为鲜明。对于这种情况,君主派中比较清醒的人也是能认识到的。他们曾无可奈何地说:“我们是君主派,但
6、法国不是。”材料反映了A民主共和逐渐成为人心所向B共和制和君主制的斗争已结束-2/8-C共和政体在法国最终确立D君主派已经完全放弃了专制政体341928年苏联私人企业在工业企业中的比重为28%,到了1933年已降至0.5%,在农业中,私人经济在同一时期由97%下降到20%,零售商业则从24%下降到零。这表明当时苏联A经济发展方式发生变化C已经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D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已经完成3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了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两极对峙格局,通常把二者的“关系”叫做“东西方关系,冷战,结束后西方概念分裂成美欧。从西方到美欧概念
7、演变的根本原因是A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结束C美国与欧洲成为世界两极列要求。材料一历代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域变化B美国与欧洲战略合作加强D欧洲日益强大并走向联合40.(25分)历史,记录着人们为了生存与发展进行的不间断的努力。阅读材料,完成下(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历代王朝统治核心区域的变化”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迁移”有何不同,并归纳出影响核心区域变化的因素。(13分)-3/8-材料二 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破排放占全球排放总量的80%。20世纪50、60年代,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工业迅猛发展与公害泛滥的年代,至今被称为“世界八大污染事件”中的六件发生于此时期的美国、日本以及英国。
8、1972年6月5日,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世界上133个国家代表出席。会议通过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和 (行动计划,中国政府派出40人的代表团参加。1979年9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不可分割性原则并被广泛接受;1996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九五”期间全国12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2014年9月召开联合国气候峰会,众多发展中国家代表提出历史上的欧美国家通过基于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发展模式已不应再被模仿;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权益的基 础上,提出遵循会
9、平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关于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12分)41.(12分)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信息。上图是一幅破损了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若对该绘画作品进行修复,请提出两点修复建议,并说明理由。-4/8-答案及解析24B。【分析】题干信息“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公卿无私,古之制也”反映了西周宗法制下嫡长子继承原则的运用,体现了传统政治中具有一定的理性成分,故选B项。A项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C项错误;春秋时期儒家思想刚刚形成,
10、并未受到重视,D项错误。25A。【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表格中税收的方式以及弘治、嘉靖年间税收数额的变化,迁移明代农耕经济发展的有关史实分析思考。据表格中“夏税米”“农桑丝”“折绢”“秋粮米”等可知,该时期农业收税的方式依旧是春秋战国以来实施的以农产品为主的实物租税,而明代农产品商业化发展较快,但纳税方式变化不大,说明没有体现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故选A。据表格可知,江西人口减少,但米、丝、绢等政府税收数量变化不大,排除B项;表中没有其他地方的税收情况对比,不能得出C项结论;据表中数据可知,两个时期农业税收的总体情况变化不明显,排除D项。26A。【分析】据材料关键信息“五口”“广州是传
11、统的外贸口岸富饶的江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凭借不平等条约获得特权对华进行经济侵略,因此是由平等贸易向掠夺贸易转变。27C。【分析】据题干材料“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下至娼优隶卒”可知,当时服饰引领等级观念的逐渐淡化,故选C项。“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并不能说明服饰西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服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B项错误;材料中未显示社会风气的败坏,D项错误。28D。【分析】从时间上看是1918年新文化运动时期,内容是否定对西方文化进行断章取义的理解,并以此来攻击中国传统文化,故D项最准确。A项错在时间上,当时共产党尚未成立;B项是对材料内容的曲解;C
12、项材料本身没有体现。29A。【分析】题干材料中“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实际表明了肯定长征的理由,即用决心和毅力克服艰难险阻,A符合题意。由于迪克威尔逊是一个英国人,其意识形态与价值观与中共并不相同,-5/8-故排除B、C。D项“所有”说法错误,故排除。30B。【分析】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日益丰富,供应有保障,市场也因此可以放开,故选B项。1994年前生产资料价格市场体制还未建立,A项错误;C项因果关系倒置,正是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物资价格“双轨”现象,C项错误;当时国有企业改革仍在进行中,还未
13、实现经营机制转化,D项错误。31C。【分析】据题干信息“现代立法机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查士丁尼庞大的罗马法机关的翻版”可知,查尔斯舍曼强调现代立法机关借鉴了古罗马立法机关的一些原则,这说明罗马法的原则不仅在古代,而且在近现代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故答案选C项。罗马法并非一部法典,A项说法本身错误;B、D两项表述过于绝对化,故排除。32D。【分析】据题干材料“新的首相人选可以是任何能获得下院支持的人更不乏上议院贵族奉诏出任首相的先例”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具有灵活性,故选D项。英国18世纪责任制内阁形成以后,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A项错误;据“新的首相人选可以是任何能获得下院支持的人”可知B
14、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33A。【分析】据题干材料可知,对待共和的态度,法国农民是习惯,工人群众是鲜明,部分君主派是无可奈何,这说明民主共和逐渐深入人心,故选A项。从材料中看,法国的君主派依然存在,其与共和派的斗争也并没有结束,B项错误;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1875年宪法的颁布,故C项错误;D项所述不符合史实。34A。【分析】据题干材料中的数据可知,当时苏联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故选A项。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在1925年已基本完成,B项错误;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是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后,C项错误;苏联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是在1936年,D项错误。35D。【分析】据题目提供的
15、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两极对峙时期,西方即资本主义阵营,“冷战”结束后西方的概念分裂成美欧,这里用“分裂”来说明从西方到美-6/8-欧概念的演变,表明单凭“西方”这一概念已无法把美国与欧洲凝聚在一起,将欧洲与美国并列无疑显示了欧洲的重要地位,而这种重要地位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欧洲走向联合从而壮大了整体的实力。故D符合题意。40.(1)不同:经济重心的迁移: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开发,南北经济差距缩小;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南方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4分)秦汉至隋唐,核心区域主要在北方黄河流域中游;此后逐渐东移北上;明清时期,核心区域以北京为中心并扩展。(4分)因素:自然条件变化(气候、资源、地理);过度开发(人地矛盾);少数民族政权人主入主中原;南方经济的发展。(5分)(2)答案示例: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关注环保问题,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并通过立法方式推动环保进程;90年代联合国重申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中国的环保与国际社会同步;21世纪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维护自身主权和权益与环保问题紧密相连(6分)。环境问题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立广泛的国际合作机制;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应对世界性环保问题;中国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并发挥积极作用。(6分)41【开放性试题】 命题题型解答探究-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