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61KB ,
资源ID:1281929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8192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西乐安一中高二语文培优教案:07《近体诗八首》.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西乐安一中高二语文培优教案:07《近体诗八首》.doc

1、近体诗八首一、网上课堂 (一)本讲主要内容: 1.了解李白、杜甫、刘禹锡、陆游等诗人生活的时代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常识。 2.了解唐诗的发展状况,了解古体诗,近体诗的一般常识。 3.学一点诗歌格律常识。 4.能品味诗中的意境。5.学习李白追求个性解放,杜甫忧国忧民,陆游立志报效国家,渴望建立功业的理想抱负。 (二)学习指导: 1.应掌握的字: 鹧鸪zhg、 搔so、 簪zn、 渚zh、 萧xio、 祠c、 潦lio、 霁j 2.近体诗:古体诗是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往往是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

2、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亦称“今体诗”,也可以说是唐代律诗、绝句的通称。 3.律诗、绝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绝句又叫“截句”。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但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则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 4.作者简介: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出生于中亚碎叶,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当时社会加深了认识,写下了许多抨击帝王权贵荒淫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著有李太白全集。 (2)杜甫(712-770)号: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

3、于巩县(河南),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 (3)刘禹锡(772-843)唐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805年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谋夺宦官兵权,失败后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复出为连州(现广东连县)刺史,后任夔州刺史,和州刺史,在任两年罢去。著有刘梦得文集。(4)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诗作

4、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5.诗歌赏析: (1)李白绝句两首:越中览古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春秋时期越国王城故址之后写的,寄托了盛衰无常的感慨。全诗的基调是咏叹兼嘲讽。首句述历史事件: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此后他卧薪尝胆20年,于公元前473年灭吴。第二句描写越国军队的胜利者姿态战士们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第三句写王宫里繁华、欢乐的景象,宫女们打扮成花一般的美人儿,在宫殿里恣情欢乐。这表明越王勾践已经把昔日的屈辱和苦难忘得一干二净,完全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中,其结果必然使胜利化为乌有“只今惟有鹧鸪飞”

5、。最后一句写诗人眼前的凄凉景象。诗中的今昔对比方式不同寻常:诗人着重渲染的是昔日的繁华(前三句),而以今日的凄凉反衬(末句)。尽管都是描写客观景物,其中却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尉遥有此寄 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点出闻讯的时节止值暮春,“杨花”给人以飘泊不定的感觉,而子规的啼声近似“不知归去”,二者结合起来便有了伤感的气氛,“闻道龙标过五溪”,五溪在当时是偏远之地,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最后二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意思关联很紧,“我寄愁心与明月”是诗人的奇想,为什么会有此奇想?下句便是回答。诗人和王昌龄天各一方,如何向他倾诉自己的关切,于是自然想到

6、明月当空,千里可共,让明月把他的“愁心”带到夜郎去。在文学作品中,借明月来抒发怀人感情是一种常见的手段,但把明月看成能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在李白之前似乎还不曾有过。 (3)杜甫律诗三首:春望 鉴赏要点:名句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都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7、。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烽火连三日,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这时的一封家书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

8、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4)登高 鉴赏要点:情景交融,气象宏伟。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各地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乌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是为了排遣郁闷而抱病登台的。 这首诗的前两句联勾画出一幅秋肃临天下的动人图景,它是融合着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的,跟诗人“心事浩茫连广宇”(鲁迅诗句)的境界是相应的,气象极其宏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

9、画面是惨淡的,它映照出诗人心中的凄凉,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这两个细节,跟诗人素有的伤时之感联系起来看,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生活的写照。猿鸟尚且如此,人何以堪在战乱纷乘的年代里,这种感情是带有普遍性的。但诗人的思绪并不停留在这上面,接着又勾画出另一幅极其广阔的图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诗人以“萧萧”状落叶之声,以“滚滚”状长江之势,再加上“无边”“不尽”二语,境界更显得广阔、深远,使人有气象万千之感。“无边落木”正是秋肃临天下之意,由此不难看出诗人胸中的“忧端”何等宽广。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甚至会使他超越时间的限制,联想到历代一些优秀人物的

10、不幸遭遇,不禁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明朗化,其中“万里”与上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这就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了,更见出构思的精巧。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5)蜀相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之后写的,但诗题不作题成都武侯祠而作蜀相,是因为诗的主旨是歌颂

11、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是写去武侯祠途中的情况,他一边走一边问路,终于看到了一片苍松翠柏,武侯祠就在那里,这自然使他感到欣慰。接着写入祠后所见:“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已经包含着诗人的感叹了: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时间已过了五百年,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由此自然转到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上:“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是诸葛亮一生功业的最精辟的概括。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完成他的事业,这

12、就不能不使人为他惋惜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地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6)刘禹锡绝句一首:石头城 刘禹锡写这首诗,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牛李党争”,宦官专权依然如故;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他写这首诗的主旨仍然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这首诗一开始,就写空城四周的景色。群山依然在围绕着它。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经过六代豪奢,至唐初废弃,二百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对着这冷落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不曾留下

13、?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见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面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古城。全诗句句写景,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 (7)陆游律诗两首:书愤 这首诗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其时诗人62岁。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 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气如山”提挈全诗,“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写了两次胜利的战斗(1161年),可见诗人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这联是说现在,抒发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塞上长城”,写明诗人之志。“空自许”跟上文

14、“世事艰”照应,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诗人以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的话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8)临安春雨初霁 这首诗是书愤的同期作,但风格不同:书愤严肃而激愤,这一首则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诗的主旨是写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者心上的曲折反映。诗的首联开始流露出诗人不得已而来京,世味薄而直道穷,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官,的确没什么意思,因此诗人不提受职一事,而只说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官呢!这正是讽喻的笔法。中间两联写客居生活,小楼一夜听春雨,诗人心情不安,彻夜不眠,“深巷明朝

15、卖杏花”,达官贵人多居深巷,那里自然有人去叫卖杏花,这不经意的一笔,点染了临安城中的“太平盛世”气象,似乎全然忘记了亡国的危险。“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诗人到了京城,不去结交权贵,去独自呆在客邸里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尾联诗人才将他们的讽谕意图明朗化,因为“素衣莫起风尘”里,已经包含了“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内容;诗人告诉家人“莫起风尘叹”,也是自己不会受到京城坏风气影响的意思。这样来结住全诗,跟开头的“世味年来薄似纱”是紧紧呼应的,真是绝妙的章法。 6.例题精讲: 读杜甫咏怀古迹(之五)完成诗后练习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

16、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1)对这首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诸葛亮“万世不朽”的英名和作者面对遗像的感受。 B.三四句概括诸葛亮的功业,赞扬他如鸾凤高翔,独步云霄。 C.五六句赞扬诸葛亮有与伊尹、吕尚、萧何、曹参不相上下的军事才能。 D.七八句慨叹诸葛亮难以改变汉朝灭亡的命运,赞扬他“鞠躬尽瘁”的精神。 (2)对这首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宗臣”即世所尊崇,敬仰的名臣;“宗臣”二字有总领全篇的作用。 B全诗由进武侯祠,观遗迹(遗像等)起笔,自然地引入对人物业绩的评述。 C.全诗既有对诸葛亮雄才大略的赞扬,

17、又有对其壮志未遂的叹惋。 D.全诗描写生动,形象鲜明,使人如见诸葛亮“羽扇纶巾”、“指挥若定”的形象。 分析及解诗的开始说诸葛亮的大名在宇宙间广为流传。宇:上下四方为宇;宙:古往今来为宙。“垂宇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人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而进入祠堂(武侯祠)看到诸葛亮的遗像肃然起敬,想想世所尊崇,敬仰的名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诗的三四句是说诸葛亮在屈居偏僻村庄时就已筹画了三分天下的局势,而这名垂万古的功业只是飞向万古云霄的雄凤的一羽罢了。五六句是说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伊尹是商汤的相,吕尚是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的姜太公,而诸葛亮在指挥若定上使萧何、曹参(刘

18、邦谋臣,汉初名相)黯然失色。诗的七八句是说汉朝灭亡的命运是难以改变了,诸葛亮军务繁忙积劳成疾死在征途上。根据以上分析特别是对五六句的分析中不难看出(1)应选C项(2)应选D项。错在“全诗描写生动”上,全诗除了“遗像”是描写外,其余是议论。二、网上能力训练题 (一)能力训练部分:基础性训练题: 1.阅读下面三首绝句,仔细品味诗的意境后,回答问题: (1)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说说“天低树”和“月近人”这两个意象是怎么产生的? 这首诗写乡愁非常巧妙,说说妙在哪里? (2)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前两句说的是怎

19、样的一件事?跟“怨”有什么关系?用你的想象描述一下。 “却下水晶帘”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又要“望秋月”? (3)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注:陇西:今属甘肃省。貂锦:战袍,代士兵。无定河:自内蒙经陕西榆林,米脂,清涧,入黄河。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紧扣“可怜”“犹是”二语说说后两句的深刻含义。 2.阅读下面两首律诗,完成练习: (1)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峰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把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房兵曹:人名。兵曹,职位名。批:削。无空阔:能越过空阔之地。骁腾:骁勇飞腾。 这是一

20、首咏物诗,说说诗人诗怎样抓住良马的特点来写的? 咏物诗总是有寄托的,说说这首诗寄托了什么? (2)下面是一首五言律诗,但句序已被打乱,先按律诗的章法以及对仗押韵的规律恢复它原来的句序,然后完成练习。 夜到渔家 张籍 A竹深村路远 B.主人犹未归 C春风动草衣 D.渔家在江口 E行客欲投宿 F.遥见寻沙岸 G潮水入柴扉 H.月出钓船稀 原来的句序应是: 这首诗叙述了怎样的一件事?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依你看,诗中哪一句写得最凝练、最传神?简述理由。 3.下面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李白因永王璘事被判流放夜郎。杜甫听到消息后,一连三夜梦见李白来看他,写成梦李白二首。这里节

21、录得是第一首,读后完成练习: 梦李白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注江南瘴疠地:指夜郎(今贵州境内)。逐客:指李白。明:(李白)知道。恐非平生魂:恐怕这不是李白的生魂。 (1)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2)下面四句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态?“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3)你认为诗中哪两句写得最精彩?理由是什么。 (二)提高性训练题: 1.下面是柳宗元的七古渔翁,苏轼说此诗有“奇趣”,但最后两

22、句是多余的,历来的评者有赞成苏说的,也有不赞成的。谈谈你的看法。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青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欵乃(划船声)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2.范仲淹为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光武帝的同学)的祠堂作记,用一首四言诗做结束语,原诗是:“云山苍苍,江电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李泰伯看过后,建议将第三句改为“先生之风”,仲淹“凝注颔首,殆欲下拜。”说说范仲淹为什么感激到了如此程度。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又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

23、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经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迹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三)能力训练题点拨与解答: 1(1)诗人在船上,船泊于岸边树下,从树叶望远处天空,又因原野平旷,故有“天低树”之感;又因江清,从船上低头看月,故觉“近人”。时间是傍晚,而人在行旅之中,故易生客愁;望天其实是望乡,望月亦有此意月近而乡远,故乡愁更浓。(2)妇人等待丈夫归来,不知时间,见白露生,知夜已深,才觉得足寒,罗袜已湿,怨丈夫此刻仍不归来。妇

24、人不想再等他了,于是放下帘子准备就寝,但仍盼望丈夫归来,又透过帘子望月,怨情更深。(3)反对朝廷进行得开边战争。丈夫早已死在战场上,而妻子仍然梦见他,切盼他归来,跟自己团聚,这是真正的悲剧。2.(1)以“锋棱”勾勒良马的骨相。以“竹批”写马耳的挺拔,有力度;以“风入”写马四蹄腾空、凌厉奔驰之态;以“无空阔”写马的越险本领。对马的主人房兵马寄予“横空万里”的希望;诗人也有以马自况之意。(2)D、G、E、B、A、H、F、C。天刚黑,诗人欲投宿渔家而主人未归;他焦急地望着湖面,直到月出,发现钓船少了,又看到岸边一个穿草衣的人向自己的方向走来,知道主人快回来了,内心充满了喜悦。“春风动草衣”,意蕴很深

25、,表达了化焦急为喜悦的心情。3.(1)写了故人入梦的缘由;梦中相见的情景;梦醒后心态和对友人的祝愿。(2)诗人知道李白身在狱中,不可能飞越千山万水来跟他相会;又猜想这不是李白的生魂,怀疑他已死去,否则这么远的路怎能来呢?(3)“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是诗中名句。表现了诗人恍惚迷离的心态。 (二)1诗中塑造了一个孤高的人物形象。夜宿西岩下,人们见不到他;早晨江面有水雾,但闻汲水声和燃竹声而不见人;待到日出雾散,他已走了,只闻摇船声,仍不见人,可见是个孤高的人。删去末二句,颇有余韵;不删,以白云无心相逐点明题意也好。2.“德”字抽象,跟全诗意境不协调;“风”指风姿、风格、作风,可以使人联想到严光的高大形象。3(1)C。A项写了“日”“河”“楼”三景;B项写了“溪”“木”“禽”三景;D项写了“山、舟、江”等景,只有C项写了“日、花、燕、鸳鸯”四景。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