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华十校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卷注意:本卷共四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按规定用笔将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现代文阅读(39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指出“落叶”与“木叶”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上是有相同之处的:“木叶”,含有落叶的因素,有着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但这不代表“木叶”意象就可以取代“落叶”。“落叶”与“木叶”在诗歌形象的暗示性上是迥然有别的,“落叶”与“木叶”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诗歌意象。一、“落叶”是有别于“木叶”的诗歌形象。“落叶”,着重在“落”
2、字,可以飘摇于空,但更多的情况是委顿于地;而“木叶”几乎从来都不能表示地上的落叶。“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顾况游子吟)这里写“落叶”仿佛绵绵不休的秋雨簌簌而落,让人如见叶落之形,似闻风行之声,虽是空中之叶,却完全不包含树木的形象。“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这里的“落叶”显然是覆盖在地面的,所以才掩盖了人的行迹。而历代的诗人,也仿佛都特别喜欢地面上的落叶: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无可秋寄从兄贾岛)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白居易长恨歌)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秋风词)在庭院里,在家门前,在台
3、阶上,也许地点不同,但秋天的“落叶”都是铺陈子地的。我们再看看课文中引用的写“木叶”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木叶”后的动词,常常是“下”。有时是“脱”,这些动词刻画出树叶自枝头脱离而下的动态,它是飘舞在空中的,而不是凋落在地面的。至于“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那树叶竟然还没有脱离枝头,只随风摇动,宛如洞庭湖的波浪呢。由此我们可以总结:“落叶”和“木叶”是两种不同状态的秋叶。“木叶”造成的
4、联想是包含着树木的形象的,是树叶从枝头飘摇而下的画面;而“落叶”则摒弃了树木的形象,仅仅是秋叶本身,并且常常是铺陈在地面的。二、“落叶”有别于“木叶”的诗歌境界。“落叶”与“木叶”唤起了不同的联想,塑造出不同的诗歌形象,自然也就创造出不同的诗歌意境。“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因为“木”这个字的暗示和“下”这个字的提醒,整棵树的形象都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让人感受到一种树木落光叶子之后的疏朗、萧索。林庚先生指出:“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而“落叶”,没有肃穆的“木”的形象,只留下了单薄的“叶”的意蕴。它们向我们传达着这样的暗示
5、:枯萎,飘零,无所归依。所以,那些写落叶的诗句,常常带着游子的感伤,去国怀乡者的孤寂,或者怀才不遇者的愁闷。唐朝大诗人顾况的游子吟里有落叶:“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游子漂泊,岂不正似落叶无根?如果加入“木”的意象,因为“木”暗示的沉稳、坚固,“叶”的漂泊无依将大打折扣,游子的抒情也必将大打折扣。白居易的长恨歌里也有落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唐玄宗痛失所爱,迟暮帝王的那份衰老、孤寂、凄凉,也在满阶落叶之中了,此处也不能有“木”的坚强挺立,只能有“叶”的孤苦无依。李白的秋风词里也有落叶:“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落叶在风中聚合又扬散,无
6、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正反映着抒情主人公相思而不得见的辗转难安;若用“木叶”的话,因“木”对大地的牢固依附,是完全不符合诗境的。不必再举了,“飘零”“客心”“故国”“零落”“无复归”这些词语,都在印证着“落叶”与“木叶”不同的诗歌境界。概括言之,“木叶”创造的是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而“落叶”则表达的是漂泊、零落、孤苦的深沉情感。至于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为什么不能写成“无边落叶萧萧下”,正因为杜甫本要创造出一派阔大苍凉,“落木萧萧”对“长江滚滚”,才构成了统一的诗歌境界。作为诗歌形象,“木叶”和“落叶”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各领风骚,各成佳境。(节选自张彦金莫道“落叶”是寻常)材料二:林
7、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林庚先生抓住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便扩大到全面,认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他摘引谢庄、陆厥、王褒、柳恽、沈佺期等人作品中关于“木叶”二字的用法,便得出结论说:“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有不少诗句,足以否定林庚先生的引申以至于他所得出来的结论。林庚先生在文章中强调“木”和“树”的分别,并且说“木是容易使人想起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云云,我看就不一定是这样。试读以下的诗句,就可以知道。珍木郁苍苍。(
8、刘桢公宴诗)遥爱云木秀。(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乔木生夏凉。(韦应物同德寺兩后寄元侍御、李博士)群木昼阴静。(韦应物夏景园庐)山木尽亚洪涛风。(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从这些都用了“木”字的有名的诗句中我体会不出一点“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来。相反地,他们在用了“木”字的诗句中恰巧描绘了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每一句中似乎都有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又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
9、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这说法,拿他所举的例子还勉强可通,若拿我在上面所举出的一些例子来看,就显得十分矛盾了。依照林庚先生的观点,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不错,“嘉树”的确不能改为“嘉木”,否则太不成话了。但我要转问林庚先生一下:刘桢“珍木郁苍苍”,王维“遥爱云木秀”。你一定也要改为“珍树郁苍苍”“遥爱云树秀”才好吗?如果不改,就不能和你的说法符合;如果要改,我看是不妥当的。尤其是韦应物的“乔木生夏凉”,杜甫
10、的“山木尽亚洪涛风”,若改为“乔树生夏凉”“山树尽亚洪涛风”,那就要成为绝大的笑话了!因为“乔木”“山木”等词儿,早已约定俗成,不容许你擅自改动了。应该用“木”的地方,必须用“木”字,应该用“树”的地方,必须用“树”字。“木”字本身并不是像林庚先生所说的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那样的死板,至于说“木”的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我们会更多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这是很不实际的想法。“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云云,更是不能存在的说法。大约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其原因恐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和音节的谐否、字面的生熟等问题也有关。如果引更多的诗句来作更细的分析,结论就一定会不同一些
11、。至于林庚先生所引杜甫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木字固然胜叶,但“落叶满空山”(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也是十分好的句子,不能用“落木”的例子来强为衡量。艺术形象是要根据具体例子来作分析的,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选自陈友琴温故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认为,“落叶”,者重在“落”字,可以飘摇于空,但一般委顿于地;而“木叶”从来都不能表示地上的落叶。B.材料一认为,“木叶”后常常跟“下”“脱”等动词,刻画出树叶自枝头脱离而下的动态,它是飘舞在空中的,完全脱离了树。C.材料二认为,林庚先生抓住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便扩大到全面,认为
12、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这一观点具有很大的片面性。D.材料二认为,用了“木”字的诗句中也能描绘了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每一句都有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二认为,林庚先生认为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而“木”给人黄色的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B.材料一认为,因为那些写落叶的诗句,常常带着游子的感伤,去国怀乡者的孤寂,或者怀才不遇者的愁闷,所以落叶才有枯萎,飘零,无所归依等暗示性。C.材料二认为,一些含“木”的词语,如“乔木”“山木”等词儿,已约定俗成,本身并不是像林庚先
13、生所说的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D.材料一认为,“木叶”创造的是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而“落叶”则表达的是漂泊、零落、孤苦的深沉情感。3.下列诗句不能体现“落叶”表达的是漂泊、零落、孤苦的深沉情感,“木叶”创造的是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的一项(3分)A.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B.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C.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D.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4.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观点。(6分)5.简述材料一、材料二在结构上的异同?(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宝玉挨打曹雪芹忽有回事
14、人来回:“忠顺亲王府里有人来要见老爷。”贾政听了,心下疑惑,暗暗思忖道:“素日并不和忠顺府来往,为什么今日打发人来?”一面想,一面命快请。急走出来看时,却是忠顺府长史官,忙接进厅上坐了献茶。未及叙谈,那长史官先就说道:“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皆因奉王命而来,有一件事相求。看王爷面上,敢烦老大人作主。不但王爷知情,且连下官辈亦感谢不尽。”贾政听了这话,抓不住头脑,忙陪笑起身问道:“大人既奉王命而来,不知有何见谕?望大人宣明,学生好遵谕承办。”那长史官冷笑道:“也不必承办,只用大人一句话就完了。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琪官,一向好好在府里,如今竟三五日不见回去这一城内,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说他近日和
15、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下官辈等听了,尊府不比别家,可以擅来索取,因此启明王爷。王爷亦云: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是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诚,甚合我老人家的心,竞断断少不得此人。故此求老大人转谕令郎,请将琪官放回,一则可慰王爷谆谆奉恳,二则下官辈也可免操劳求觅之苦。”说毕,忙打一躬。贾政听了这话,又惊又气,即命唤宝玉来。宝玉也不知是何原故,忙赶来时,贾政便问:“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芥,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宝玉听了,吓了一跳,忙回道:“实在不知此事。究竟连琪官两个字,不知为何物,岂更又加引逗二
16、字!”说着,便哭了。贾政未及开言,只见那长史官冷笑道:“公子也不必掩饰。或隐藏在家,或知其下落,早说了出来,我们也少受些辛苦,岂不念公子之德。”宝玉连说不知:“恐是讹传,也未见得。”那长史官冷笑道:“现有据证,何必还赖?必定当着老大人说了出来,公子岂不吃亏既云不知此人,那红汗巾子怎么到了公子腰里?”宝玉听了这话,不觉轰去魂魄,目瞪口呆。心下自思:“这话他如何得知?他既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了,大约别的瞒他不过,不如打发他去了,免的再说出别的事来。”那长史官听了,笑道:“这祥说,一定是在那里。我且去找一回,若有了便罢;若没有,还要来请教。”说着,便忙忙的走了。贾政此时气的目瞪口歪,一面送那长史官,一
17、面回头命宝玉“不许动,回来有话问你”。一直送那官员去了。才回身,忽见贾环带着几个小厮一阵乱跑。贾政喝令小厮“快打,快打”。贾环见了他父亲,吓得骨软筋酥,忙低头站住。贾政便问道:“你跑什么?带着你的那些人都不管你,不知往那里逛去,由你野马一般。”喝令叫跟上学的人来。贾环见他父亲盛怒,便乘机说道:“方才原不曾跑。只因从那井边一过,那井里淹死了一个丫头,我看见人头这样大,身子这样粗,泡的实在可怕,所以才赶着跑了过来。”贾政听了,惊疑问道:“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喝令快叫贾琏、赖大、来兴来。小厮们答应了一声,方欲去叫,贾环忙上前拉
18、住贾政袍襟,贴膝跪下,道:“父亲不用生气。此事除太太房里的人,别人一点也不知道。我听见我母亲说”说到这里,便回头四顾一看。贾政知意,将眼一看众小厮。小厮们明白,都往两边后面退去。贾环便悄悄说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便往里边书房里去。喝令:“今日再有人功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就交与他与宝玉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
19、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众小厮们只得齐声答应。有几个来找宝玉。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多凶少吉,那里承望贾环又添了许多的话。正在厅上干转,怎得个人来往里头去捎信,偏生没个人,连焙茗也不知在那里。正盼望时,只见一个老姆姆出来。宝玉如得了珍宝,便赶上来拉他,说道:“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宝玉一则急了,说话不明白;二则老婆子偏生又聋,竟不曾听见是什么话,把“要紧”二字只听作“跳井”二字,便笑道:“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宝玉见是个聋子,便着急道:“你出去叫我的小厮来罢。”那婆子道:“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又赏了衣服,
20、又赏了银子,怎么不了事的!”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红楼梦,有删节)文本二:贾政与宝玉的矛盾的焦点在于价值观念、人生道路的选择、正统与非正统,换句话说,是两种世界观两种价值取向两种文化思潮的斗争。贾政希望宝玉成材,光宗耀祖。宝玉偏偏拒绝成材。贾政要的是道德文章、仕途经济宝玉不论何时一见贾政就如老鼠见了猫
21、一样。这不仅因为贾政是父亲,父为子纲,而且因为贾政是正统而宝玉是异端,是“顽劣”“不肖”“无能”“狂痴”这样一种世界观冲突,最后演变为暴力冲突,贾政不仅用言语和态度,最后还要用“板子”来批判宝玉,这是必然的。因为二者不可调和。因为宝玉这只老鼠虽然怕猫,却顽固地坚持自己的鼠性,拒绝与猫认同。(选自王蒙的红楼启示录,有删节)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宝玉挨打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眈眈”有“虎视眈眈”的意味,表明贾环一直忌恨其嫡兄贾宝玉,伺机陷害宝玉。B.宝玉挨打是全书的情节高潮之一,它暗衔“清虛观打醮”“冯紫英寿
22、宴”两节,上接“贾雨村来访”“含耻辱情烈死金钏”等情节。C.宝玉挨打一节,无论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个个形象鲜明,例如“说毕,忙打一躬”一句,寥寥数语,便刻画出了长史官恭敬、有礼的形象。D.“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一句,作者连用三个“拿”,表现贾政此时怒不可遏,催促打宝玉的急切心情。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中的“琪官”,是指蒋玉菡,其活动构成了小说丰富生活内容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贾府彻底败落后,蒋玉菡娶了宝玉房中大丫头袭人为妻。B.“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一句中所提“衔玉”,此玉上面有许多字迹,正面有“通灵宝玉”四字,反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23、八字,此“通灵宝玉”可除邪崇。C.贾环带着小斯们“一阵乱跑”,是因为贾环刚才看见了井里淹死的丫头,文中对贾环的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也带出了赵姨娘的面目。D.贾政“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盖”字不如“打”字有分量感,表现了作为贾府男丁第二代的贾政,年事已高,欲教训儿子却不从心的心理。8.在宝玉挨打前,作者安排了一个宝玉与聋老婆子对话的情节,你觉得这一情节安排有何妙处?(6分)9.联系红楼梦其它文字,并结合文本二,说说宝玉挨打的原因。(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颜鲸字应雷,慈溪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擢御史,
24、出视仓场。奸人马汉怙定国公势,贷子钱漕卒。偿不时,则没入其粮,为怨家所诉。汉持定国书至,鲸立论杀。四十一年,畿辅、山东西、河南北大稔。鲸请州县赃罚银毋输京师,尽易粟备振,且发内府新钱为籴本。帝悉报可。明年出按河南。伊王典模怙恶,久结严嵩父子,内外应援,所请奏立下,爪牙率矿盗。鲸欲除之,与参政耿随卿计。时嵩已败,鲸乃奏记徐阶,说诸大珰绝其援,又尽捕王侦事飞骑。托言防寇,檄知府兵分屯要害地。乃会巡抚胡尧臣劾典楧十大罪。王护卫及诸亡命几万人,不敢发。帝震怒,废王为庶人,锢之高堵,没其赀。两河人鼓舞相庆。景王之国,越界夺民产为庄田,鲸执治其爪牙。魏国公侵民产,假钦赐名树碑为界。鲸仆其碑,戍其人。锦衣帅
25、受诸侠少金,暑名校尉籍中,为民害。鲸请校尉缺从兵部补,王府进奉遣属吏。诏皆如鲸议。改督畿辅学政。大兴知县高世儒奉诏核逃役,都督朱希孝以勾军劾之。鲸劾希孝乱法,言:“世儒等按籍召行户非勾禁军此乃禁军子弟家人倚城社冒禁卫名致吏不敢问富人得抗诏而贫者为沟中瘠世儒无罪罪在锦衣。”帝怒,责鲸诋诬勋臣,贬安仁典史。都御史海瑞荐鲸异才,不报。鲸按河南时,黜新郑知县,其人高拱所庇也。在湖广,王篆欲食其父乡贤,执不许。至是,拱掌吏部,篆为考功,遂以不谨落鲸职。万历中,给事中邹元标、御史饶位交章荐之,报寝。仅以湖广副宣致仕。中外论荐十余疏,不果用。(选自明史颜鲸传,有删改)注子钱:贷给他人取息之钱,犹高利贷。珰:
26、宦官。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世儒等按籍召行户/非勾禁军/此乃禁军子弟家人倚城社/冒禁卫名/致吏不敢问/富人得抗诏/而贫者为沟中瘠/世儒无罪/罪在锦衣B.世儒等按籍召行户/非勾禁军/此乃禁军子弟家人倚城社/冒禁卫名/致吏不敢问富人/得抗诏/而贫者为沟中瘠/世儒无罪/罪在锦衣C.世儒等按籍召行户/非勾禁军此/乃禁军子弟家人倚城社/冒禁卫名/致吏不敢问富人/得抗诏/而贫者为沟中瘠/世儒无罪/罪在锦衣D.世儒等按籍召行户/非勾禁军此/乃禁军子弟家人倚城社/冒禁卫名/致吏不敢问/富人得抗诏/而贫者为沟中瘠/世儒无罪/罪在锦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27、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御史,官名,负责监察朝廷官吏。答司马谏议书)中的谏议也是官名,司马光曾做过谏议大夫。B.畿辅,京城附近地区。畿,指王都所在处的千里地面。辅,指京城附近的地方。C.万历,明神宗庙号。庙号是古代皇帝纪年的名称,如嘉祐是北宋时期宋仁宗使用过的庙号。D.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颜鲸为官疾恶如仇,处置坏人。马汉向人放高利贷,如果不按时偿还就收别人的粮食,被人控诉,颜鲸不顾马汉有定国公的背景,斩杀了马汉。B.颜鲸不惧权贵,敢于斗争。伊王勾结权贵,
28、爪牙为非作歹,颜鲸扳倒了伊王;景王侵占民田,颜鲸抓其爪牙;颜鲸上奏设法阻止锦衣统帅受贿。C.颜鲸直言进谏,触怒皇帝。高世儒奉命查逃亡的役夫,被朱希孝弹劾,颜鲸据理为高世儒辩护,没想到触怒了皇帝,被皇帝指责,并被贬为安仁典史。D.颜鲸为官正直,官场失意。颜鲸巡视河南时,罢免了受高拱庇护的新郑知县,坚决不答应王篆提出的无理之事,遭到报复,最终退休,黯然离开官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鲸请州县赃罚银毋输京师,尽易粟备振,且发内府新钱为籴本。(2)魏国公侵民产,假钦赐名树碑为界。鲸仆其碑,戍其人。14.颜鲸和耿随卿在弹劾伊王朱典楧之前,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简要概括。(6分
29、)(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15-16题。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用手指在空中划字。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上句用一“多”字,下句用一“独”字,突出了诗人心情的沉重。B.傍晚乱云低压、风雪回旋,照应题目,写天气严寒,又暗示心中愁苦。C.诗人困居长安,生活艰苦,装酒的葫芦早已经丢弃,樽里也找不到酒。D.“炉存火似红”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在困境中对温暧的渴求。
30、16.请简要概括诗歌尾联中所表达的愁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自己能治理小国,使百姓富足,但他用“_,_”表明自己还不能以礼乐教化百姓。(2)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而其有远略的表现是:“_,_。”(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6分)有人说,短视频是互联网行业的又一个风口。其中固然不乏积极、健康、阳光的作品,但也有很多
31、浮夸的表演、出格的搞怪、偏激的嘲讽,有的还涉及色情、暴力、血腥。一些短视频作者为了博取用户的关注和转发,不惜剑走偏锋,以声光电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感官刺激,传播及时行乐、违反秩序、离析传统等非主流观念,在“审丑”而不是“审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人认为,这样的视频,看一看,笑一笑就过去了,应该无伤大雅。其实不然,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扩散与点赞,难免带来不良影响,任由负能量蔓延的结果就是造成混淆视听、扰乱思想。实际上,这些“非主流”短视频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增加。有人效仿“恶搞”视频,将透明胶带横在门前绊倒他人,用整蛊小道具惊吓孩子。类似事件层出不穷,使得逾越底线的娱乐陷入伤己已伤人的境地。成长于
32、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而且短视频主要目标用户正是“80后”“90后”,青年对之产生兴趣,也在情理之中。然而,短视频作品泥沙俱下,参差不齐,如果不加甄别,丧失警惕,就可能在一次“短暂的视觉冲击中”,让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受到无形冲击,其至在跟风模仿中迷失方向,误入歧途。18.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C.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D.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33、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点赞与扩散,难免带来不良影响,如果任由负能量蔓延,就会造成混淆视听、扰乱思想的严重后果。B.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扩散与点赞,难免带来不良影响,负能量如果任意蔓延,就会造成混淆视听、扰乱思想的严重后果。C不经意地对将极内容的点赞与扩散,难免带来不良影响,负能量如果任意蔓延,就会造成混淆视听、扰乱思想。D.不经意地对消极内容的扩散与点赞,难免带来不良影响,任由负能量蔓延的结果就是由混淆视听、扰乱思想造成的。20.校团委发布一条关于演讲比赛的广播通知。活动宗旨: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为迎接党的100岁生日,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怀。活动主题:献礼百年华诞,
34、谱写青春新篇参赛对象:高一、高二年级相关要求:演讲内容围绕建党百年的主题,结合自身实际,讲好故事,抒发真情实感。决赛时间:7月1日晚7点活动地点:学校大礼堂报名截止时间:6月27日下午5点报名地点:团委办公室要求;根据广播稿的特点,对演讲比赛的通知进行改写,100字左右,并说明改写理由。(7分)四、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总是感到不满足。搞科学研究,不断地想攀高峰。年轻人要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不要被不好的现象影响。国士无双,袁隆平先生已逝,当我们回想起他说的那些话,可以从中看到一个伟大的
35、灵魂。请结合上述袁隆平的名言,提炼观点,身为嘉禾高中的学生代表,在升旗仪式上面向全校师生,做一次国旗下的演讲。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金华十校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C(A项“木叶从来都不能”与原文不符,原文为“几乎从来都不能”。B项“木叶后常常跟下脱等动词”错,原文为“有时是脱”。“完全脱离了树”也错,用“木叶”时,“木叶”也可停留在树上,“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就是例证。D项扩大范围,只是作者所列举的有关“木”的诗句有这种感觉,且“每一句都有绿化之美”应还有“似乎”二字。)2.B(因果关
36、系颠倒。)3.A(A项的“木”体现的是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4.材料一:“木叶”“落叶”是两种不同的诗歌形象,“木叶”常常脱离树木,而飘舞在空;“落叶”仅仅指秋叶本身,且铺陈于地。“木叶”“落叶”创造不同的诗歌意境,“落叶”表达漂泊、零落、孤苦之类的深沉情感,“木叶”创造的是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3分)材料二: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对“木”这个意象的解析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因为有些含“木”的诗句还给人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的感觉。“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大约只是有时不同,其原因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音节的谐否、字面的生熟等问题有关。(3分)5.同:都是先提出观点,后再举例分析
37、。(2分)不同: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落叶和落木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诗歌形象”的观点,然后从意象、意境两个层面分析“落叶”“落木”的不同之处,最后总结两者没有高下之分。(2分)材料二采用的是总分结构,先提出林庚对“木”的解析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的观点,然后从“木”的暗示性和联想的不切实际、用词的约定俗成、音韵等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没有总结。(2分)6.C(由上下文中“未及叙谈,那长史官先就说道”“冷笑道”“未及开言,那长史官冷笑道”等处及长史官话语可知,长史官并非“恭敬、有礼”,而是傲慢无礼。)7.A(B项“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在正面,反面是“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C项联系上
38、下文可知,贾环不可能“刚才看见了井里淹死的丫头”,且选文中没有贾环的心理描写;D项“盖”比“打”更有力量感、更形象,“作为贾府第二代男丁”也不对,“欲教训儿子却力不从心”于文中无据。)8.从结构上看,是对前文金钏跳井、王夫人赏银子打发等情节的照应与强调,并为下文贾政将宝玉往死里打做了蓄势铺垫。从内容上看,宝玉着急而婆子耳聋,聋婆子一再听错宝玉的话,更能突出此时宝玉求告无门而心急如焚的心理。从刻画人物来看,连一个聋婆子都已知晓金钏儿跳井之事,可见阖府上下己无人不知,而贾政却一概不知,贾环还说“此事除太太房里的人,别人一点也不知道”,有助于衬托相关人物形象。从艺术效果看,紧要关头却出现一个看似无关
39、紧要的人物,使情节出人意料、张弛有度,更富曲折性和艺术性。(每点2分)9.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雨村来访,宝玉会客迟到并因金钏儿之死而感伤,无心应对,令贾政不满;宝玉结交戏子,得罪忠顺亲王,祸及贾政,令贾政震怒;金钏儿跳井之事,被贾环添油加醋告到贾政处,令贾政气极;宝玉荒疏忽学业,不谋仕途经济,于国于家无望,令贾政失望乃至绝望。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宝玉与贾政间思想、价值观的冲突,宝玉离经叛道,鄙弃功名利禄,厌恶仕途经济,是传统封建思想的叛逆者,与作为封建“卫道士”的贾政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直接原因4分,答出一点1分,答出二点3分,答出三点4分;根本原因2分。学生答题时不一定要分出直接原因和
40、根本原因,只要相关原因答到便给相应分数。)10.B(画线句的含义为:高世儒等人按名册临时抽调雇佣差役,不是擅自征调禁军。这是禁军子弟家人依仗权势,假冒禁军之名,致使官吏不敢过问。富人得以违抗诏令,而穷人抛尸沟中。高世儒没有罪,罪在锦衣卫。)11.C(万历是年号。庙号是中国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12.D(“颜鲸巡视河南时,罢免了受高拱庇护的新郑知县,坚决不答应王篆提出的无理之事”错,“不答应王篆提出的无理之事”发生在颜鲸在湖广时,原文的表述是“在湖广,王篆欲祀其父乡贤,执不许”。故选D。)13.(1)颜鲸奏请不将州县追赃处罚的银子运送京城,全部买谷物以备救济,并发放内府的新钱作为
41、买粮的本钱。(2)魏国公侵夺百姓产业,借皇帝恩准的名义立碑为田界。颜鲸推倒碑界,判立碑的人守边。(1)采分点:毋,不要;易,交换,购买;振,通“赈”,救济;籴本,买粮的本钱。(2)采分点:假,借,假借;名,名义;树碑为界,立碑为田界;戍其人,判立碑的人守边,“戍”,判罪戍守边地。14.阻断伊王的援助;抓捕伊王的下属;派人守住各个要害之地。(每点2分)15.D(“火似红”不是比喻,联系上下文可以理解为火炉犹在,炉中无火而似乎出现幻境,偏说有火,可见作者对温暖的渴求。)16.与亲人断了联系,为亲人的命运感到忧虑;战乱而导致数州的消息不通,为国家的命运感到担忧;被困长安,只能对空划字,为自己的无从着
42、力感到无奈(为自己的孤独感到凄凉)。(每点2分)17.(1)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2)能守其土 义不赂秦 (3)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18.C(C是比喻。A对偶 B借代,反问 D夸张)19.A(B语序不当,应该是“点赞与扩散”;根据语境,原文表达的是“负能量蔓延”带来的后果。C成分残缺,“造成”后应该带宾语“后果”。D语序不当,逻辑混乱。)20.(示例)同学们请注意,现在播放一则比赛通知(1分)。为迎接建党100周年,校团委组织在高一、高二年级举办以“献礼百年华诞,谱写青春新篇”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比赛定于7月1日晚7点在大礼堂举行。请有意向的同学在6月27下午5点前至团委办公室报名。(4分,采
43、分点是主题、比赛时间地点和报名时间地点。)改写理由:广播传播方式灵活,声情并茂。故应将语言修改得口语化、形象化、大众化,做到通俗易懂,易于理解。(2分)21.审题根据三句话可以提炼出实现自我价值、造福苍生需要有不断钻研、勇攀高峰的精神,从而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尤其是年轻人,应当不忘初心、坚定理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上,不为外物所动,以本真而质朴的心追求自己的梦想。作为演讲稿,考虑到演讲的对象是高中师生,演讲稿立足于材料,联系热点并能够出乎其外,注重针对性和逻辑性,内容丰富,能引发思考并促人奋进,体现演讲的鼓动性和教育性。没有对三则材料进行综合提炼,只抓一则材料或只宽泛谈梦想、奋
44、斗、攀登,属于偏题作文。附参考译文:颜鲸字应雷,慈溪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提升为御史,出京巡视仓场。奸人马汉依仗定国公的势力,向运漕粮的士兵放高利贷。如果不按时偿还,就收他们的粮食,被怨家控诉。马汉拿着定国公的书信来,颜鲸立即判处他死刑。嘉靖四十一年,京城附近地区、山东、山西、黄河南北大丰收。颜鲸奏请不将州县追赃处罚的银子运送京城,全部买谷物以备救济,并发放内府的新钱作为买粮的本钱。皇帝全部批准。次年出京巡察黄河以南地区。伊王朱典模怙恶不悛,长期勾结严嵩父子,里外响应,有所请奏立即批下,手下爪牙都是矿上的盗贼。颜鲸想除去他们,和参政耿随卿筹划。当时严嵩已经倒台,颜鲸于是上陈徐阶,说服各大太监断
45、绝伊王的援助,又全部逮捕伊王的侦察飞骑。托词防御贼寇,用檄文命令知府在各要害地区屯兵把守。于是会同巡抚胡尧臣弹劾朱典模十大罪状。王府护卫和各亡命之徒有几万人,不敢行动。皇帝极为愤怒,废黜伊王为平民,禁锢在高墙内,没收他的财产。两河地区的人民欢欣鼓舞互相庆贺。景王前往所封之地,越境抢夺百姓产业作为王府庄田,颜鲸将景王的爪牙抓捕治罪。魏国公侵夺百姓产业,借皇帝恩准的名义立碑为田界。颜鲸推倒碑界,判立碑的人守边。锦衣统帅收受各任侠少年的贿金,将他们编入校尉的名册中,危害百姓。王府内官进奉,乘龙舟,沿途横行。颜鲸奏请锦衣卫缺额从兵部补充,王府进奉应派遣王府属官。皇帝下诏都照颜鲸所建议的办。改任督察京城
46、地区的学政。大兴知县高世儒奉诏核查逃亡的役夫,都督朱希孝以征兵之事弹劾高世儒。颜鲸弹劾朱希孝扰乱法律,说:“高世儒等人按名册临时抽调雇佣差役,不是擅自征调禁军。这是禁军子弟家人依仗权势,假冒禁军之名,致使官吏不敢过问。富人得以违抗诏令,而穷人抛尸沟中。高世儒没有罪,罪在锦衣卫。”皇帝生气,指责颜鲸诋毁功臣,贬他为安仁县典史。都御史海瑞以特出人才推荐他,未获答复。颜鲸巡察黄河以南地区时,罢免了新郑知县,此人是受高拱庇护的。在湖广时,王篆想在乡贤祠祭祀自己的父亲,颜鲸坚持不答应。到了此时,高拱执掌吏部,王篆任考功郎中,于是以处事不慎革去颜鲸的官职。万历年间,给事中邹元标、御史饶位纷纷上奏章推荐颜鲸,未获回应。颜鲸仅凭湖广副使的身份退休。朝廷内外上十多道疏章推荐颜鲸,颜鲸最终未获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