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我小测我夯基我达标 1.某些脊椎动物有发达的鳃和尾椎骨,人在胚胎时期也有上述构造,这一事实说明这些脊椎动物和人( ) A.都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 B.它们具有同源器官 C.它们结构相似 D.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 2.下列图1图4依次表示的是哪一种进化方式( ) A.分歧、平行、重复、趋同 B.辐射、平行、趋异、上升 C.复化、特化、趋同、辐射 D.辐射、趋同、平行、趋异 3.下列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真核细胞中有性生殖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B.在进化过程中,新性状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是因为害虫接触了药物而实现的 D.狼和鹿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
2、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4.关于地层中生物化石分布情况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A.在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化石 B.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 C.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化石 D.在极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一些高等生物化石 5.下列是DDT(一种农药)对家蝇抗性(抗DDT而生存的能力)的实验研究;将家蝇分成多组,每组都分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一组的A部分,而保留B部分不接触DDT。处理后检查各组的死亡率,死亡率高的就是抗性低,反之就是抗性高。选死亡率最低的一组的B部分饲养,使之繁殖后代,把后代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抗性实验。这样经过若干代以后,当用DDT处理其中A组的家蝇
3、时发现其死亡率为4%,再用DDT处理这一代的B组家蝇。则 (1)B部分经过DDT处理后存活率为_。 (2)由实验可知,家蝇抗性的产生是_的结果。 (3)从生物与无机环境的关系看,家蝇和DDT的关系是_。 (4)DDT对家蝇的抗性的产生起的作用称为_。 (5)简述B部分以DDT处理后存活率为上述百分比的原因:_。 我综合我发展 1.目前已知,地球上出现最早的化石是( ) A.细菌化石 B.蓝藻化石 C.衣藻化石 D.恐龙化石 2.在白垩纪末发生了一次著名的集群性灭绝。灭绝的生物类群主要是( ) A.鱼类 B.鸟类 C.扁形动物 D.恐龙 3.在地球历史上,每发生一次生物集群性灭绝,接踵而来的就是
4、( ) A.物种大爆发 B.生物多样性的激增 C.物种灭绝 D.生物多样性减少 4.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突变、选择、隔离是新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其中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A.基因突变 B.选择 C.生殖隔离 D.物种分化 5.下图表示物种的形成过程。 图中的圆圈表示物种,箭头表示变异的方向,带有两条短线的箭头表示被淘汰的变异类型,据图回答: (1)从变异和进化的方向看,该图表示达尔文学说的观点是: a._; b. _。 (2)部分变异个体被淘汰是通过_实现的。 (3)图解中生存下来的个体类型必须具备的特征是_;这些类型的变异能通过_得以不断积累和加强。参考答案 我夯基我达标1解析:脊椎动物有
5、发达的鳃和尾椎骨属于同源器官。同源器官的存在说明这些脊椎动物和人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 答案:D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D 5解析:生物存在过度繁殖,在繁殖过程中会出现不定向变异,环境对不定向变异进行选择,保留了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家蝇抗性个体的增多是自然选择的作用,不是药物的诱导。 答案:(1)96 (2)自然选择 (3)生存斗争 (4)选择 (5)家蝇的抗性的产生符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为中心的进化论。家蝇的个体中原来就有抗性的差异,有的抗性强,有的抗性弱;经DDT处理进行的选择(因A、B同组),就把抗性的个体选了出来;这样一代一代地选择下去,家蝇中选出了具有抗性强的个体(尽管B组从未接触过DDT)。可见,家蝇抗性的产生是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因为使用(接触)了DDT 我综合我发展1答案:A 2答案:D 3 答案:B 4解析:隔离的机制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空间性的地理隔离,另一是遗传性的生殖隔离。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起到促进性状分歧的作用,而生殖隔离则是物种形成的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答案:C 5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变异的多方向性(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即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异才能保留下来,不适应环境的变异则被淘汰,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积累和加强。 答案:(1)变异是不定向的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2)生存斗争 (3)适应环境 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