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上期高三阶段性考试前模拟训练历史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地方志鼻祖”绝越书中写道:“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但长期以来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正确;伴随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证实了传说中禹时代“以铜为兵”,以及禹铸九鼎是可信的。这说明A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B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2. 谚曰“蠹众而木析,隙大而墙坏。”故大臣争于私而不顾
2、其民,则下离上。下离上者国之“隙”也。秩官之吏隐下以渔百姓,此民之“蠹”也。故有“隙”、“蠹”而不亡者,天下鲜矣。是故明王任法去私,而国无“隙”、“蠹”矣。材料旨在强调A.大臣争权,官吏腐败 B.君主贤能、明法、律臣C.君臣不和,国之“隙”也 D.上下离心,国之灭亡3.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A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B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4.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
3、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一”。他们的主张是基于 A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观念淡薄 B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 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5.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马,但边民却将铜钱铸造成铜兵器,到处侵扰。为此,宋实行茶马互市,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药材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这可用来说明A边疆地区有较强的军事实力 B经济政策制定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C北宋时期经济模式大大倒退 D守内虚外导致北宋积贫积弱6.唐会要记载“天下诸郡有田宅产业先己亲邻买卖。”这实质上反映了唐代A、注重邻里之间和谐人际关系 B.对商业发展实行严格的限制C.
4、田宅产业只能卖给亲戚邻居 D.坊市限制的规定已有所松动7.清代早期,江苏宜兴任氏祠堂家祭的对象,一改按辈分排列祖先的惯例,除一族祖先之外,其次即是官员和有钱财的人,再次则是所谓有一善一行的人,最后才是本宗族的一般平民祖先。此类现象并非个例,引起了卫道之士的批评。这反映出当时A宗法观念崩溃 B批判思潮产生 C君主专制强化 D商品经济发展8.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工部奏准:“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所司类赍勘合,赴部批工;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这表明此时A手工业技术人才过剩 B工匠一律以银代役 C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D官营手工业市场化9.一场急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的
5、冲刷,可以使大群大群的人们短时间内在思想上发生剧烈而巨大的变动。这种成千上万人的思想大变动,在一般情况下往往多少年也难以达到,也不是几个刊物或几次讲话的影响所能相比的。材料最有可能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抵制日货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爱国运动 D.新文化运动10.胡适和蒋梦麟在“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提醒学生,最不可少的精神之一是,在团体生活中要容纳反对党的意见。现在学生会议的会场上,对于不肯迎合群众心里的言论,往往有许多威压的表示,这是暴民专制,不是民治精神。这里所说的“最不可少的精神”主要是指A自由精神 B平等精神 C民主精神 D科学精神11.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
6、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对这种做法评价正确是A主观设法有悖法治原则 B宪政实行推进民主进程C政体变化导致政局不稳 D分权制衡维护共和制度12.20 世纪20 年代后期,毛泽东写下了清平乐蒋桂战争:“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下列评论最能反映其主题的是A反映了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情形B中共正领导红军在南方广泛建立革命根据地C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深刻内涵 D痛斥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13.依珀金斯所引资料,民族工
7、业1912年至1921年净产值的年增长率为117%,整个北洋政府时期平均发展速度为138%。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华民国展品获得各类奖章1218枚, 是各国获奖之冠。由此可见A北洋政府统治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B美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国工业化C民族工业发展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D经济工业化得益于政治民主化14.193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122.74亿元,比1927年的60.1亿元增加了83.2%。纺织业1927年织布机为29788台,至1936年织布机数为52603台,增长76.6%。全国棉布产量1934年为2800多万匹,1937年增至8500多万匹。以上数据出现的主要原
8、因是A.南京国民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B.民族危机下提倡国货运动的开展C.民族工业采用新的科技成果提高产品质量 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5.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 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 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16.费正清的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提
9、到:“1978年所不同的是:邓现在要走的是一条既要扶持首创精神,又要重建党和政府的新路子。”“重建党和政府”的措施包括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平反“文革”时期的冤假错案 健全和完善民主制度A B C D17.“国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是某学者总结出的关于中国古代传统乡村的认识范式。而近现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中国乡村的现代法治观念在不断提高。下列对此理解准确的是这说明宗法观念在当今中国的逐渐消退这种变化深层次因素是工业文明对传统农业文明的冲击反映了儒家伦理道德在现代文明中的不适应这种变化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影响A.
10、 B. C. D.18. 1912年悦来茶馆上演根据美国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川剧黑奴狭义光复记。该茶馆在当地的报纸上称“其中历叙黑奴亡国之惨状,恢复故国之光荣,尤令人可歌可泣,可欣可羡,能激发人种族思想,爱国热忱”。以上材料说明A民国茶馆成为引进西方文化的首要阵地 B人民群众肯定了民国茶馆的教育功能C民国茶馆打破演员不得入内的社会歧视 D茶馆表演成为民国社会转型的推动力19.2014年1月1日,是中美正式建交35周年纪念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为中美建交35周年的风雨历程做出四点总结:“把握正确方向、积极寻求共同利益、相互尊重以及加强人民之间的友谊,为中美关系增加正能量。”中美关系需要增加正能
11、量从根本上表明A中美两国存在共同利益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C中美两国合作取代了分歧 D加强强国合作成为时代主题20.1990年3月,邓小平在谈到农业问题时指出“中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据此分析邓小平所指的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未来方向是A.社会主义社会大生产 B.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C.适度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D.家庭经济与集体经济相结合21.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力的提高来
12、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A.开发浦东,打造活力上海 B.加入世贸,融入全球经济C.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 D包产到户,提高农民收入22.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如果无知、笨拙的人开出的不是治病的药而是致命的毒物,这就不可能称之为医生的药方;同样,一个民族的任何法规也不能称之为法律,即使该民族不管这是一个毁灭性的规则而已接受了它。”作者意在说明A“恶法非法”是古罗马的立法原则 B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弱者C法律的合理与否决定国家兴衰 D法律
13、的制定应该遵循自然理性23.西塞罗认为,自然法是最高的法律,产生远远早于任何曾存在过的成文法和任何曾建立过的国家,他在国家篇中对自然法下了一个定义,即真正的法律是与本性nature相合的正确的理性,它是普遍适用的不变的和永恒的,它以其指令提出义务并以其禁令来避免做坏事。下列关于自然法理解最准确的是A.法律规定了人人平等和私有财产 B.大自然普遍存在的规律 C.贯穿始终的是自然、理性、正义 D.自然法作为衡量善与恶、好与坏的唯一尺度24.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关于“爱国主义”的界定中提到“他之所以关心本国的繁荣,首先是因为这是一件对己有利的事情,其次是因为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下列最能体现这句话含
14、义的是A.美国民主是建立在保护公民合法权力的基础上的 B.美国社会发展是多元文化的结果C.美国社会的繁荣是美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D.美国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尊重公民的合法权利25.“英国的虚君之虚,虚而不虚:一方面,虚君也有自己的权力,他具有任命首相的权力,否决议会决议案的权力,首相解散议会也要得到国王的支持。当英国政治发展面临重大间题,比如大选没有产生多数党,或多数党没有明确的领袖的时候,国王的作用则较为显赫。1924年,乔治五世就任命了一个少数党的领袖斯坦利鲍德温组成第一届工党政府。”材料表明英国国王A可以任命政党领袖 B是国家政治权力结构的组成部分C政治权力得到加强 D具有任免首相和解散议会
15、的权力26.教授马克壵谈到一场革命时说“它的斗争对象不是带有封建性质的绝对王权,而是一个新兴的、已经具有了民主化的取向和发展趋势的资产阶级国家”,这一革命后为下列哪一政体的建立提供前提?A君主立宪制 B总统共和制 C议会共和制 D 开明君主制27.约翰弥尔顿在为英国人民申辩一书中写道:“如果暴君势力压倒人民的地方可以说是上帝把人民送去奴役,那么在人民势力压倒暴君的地方,为什么就不能说上帝使人们获得了自由呢? 如果昏君的暴政是从上帝那里来的,那么我们的自由为什么就不能说也是从上帝那里得来的?” 弥尔顿的上述言论A阐释以自由为武器反抗暴政的合法性B确立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必然性C肯定“君权神授”的合理
16、性D宣传基督教神权存在的必要性28.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摈弃特权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构的审批或核淮,企业就可以设立。这主要反映了A经济发展推动民主化进程的加快 B生产发展促使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C科技进步改变了国家的经济职能 D生产发展推动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29.阅读“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对比表,对表格数据解读准确的是年份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1900年英国194395199229185美国0108247214723
17、6中国32833329819712562A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 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C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 D科技进步是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30.我国一位经济学家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这里的“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的“现代增长模式”是指 依靠资本原始积累发展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 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 依靠殖民扩张A B C D31.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
18、是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有力维护了世界和平C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D“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32.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政府对战后世界安排的一些设想,如强调大国合作、建立联合国、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及推行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等。斯大林为苏联确定战后的战略目标时将巩固战争期间取得的胜利果实(包括苏联控制的地盘)、确保国家安全置于优先地位,同时积极谋求扩大苏联的势力及影响。材料表明A美国积极推行主宰世界的世界主义方针 B苏联力求巩固胜利果实,保障国家安全C美苏积极谋求扩大本国实力和世界地位 D两极格局的形成是战后历史发展
19、的必然第卷 (非选择题, 共计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3题14分,34题26分,35题12分,共计52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卷上。33.(共14分)中国传统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处的难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 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
20、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群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材料三、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影响?(4分)(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地方官
21、员任用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6分)(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2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2分)34.(共26分)对史料进行正确的解读、全面归纳概述史料中包含的历史信息、从丰富的史实中得出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的几个重要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军占领平津以后,日本军部决定速战速决,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为了打退日军对上海的进攻,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及周围地区激战三个月。1937年11月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但是,国民政府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
22、路线,无力阻止优势敌人的疯狂进攻。(关于正面战场溃败的原因,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由于国民政府腐败造成的)徐州等地失守。10月,广州、武汉也被日军占领。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抗日战争中,既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着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基本上是相互配合的。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民党组织了几次大的会战,其中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使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归于失败;但由于敌强我弱,太原、上海、南京、徐州、广州、武汉等地相继失守。 2012年岳麓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
23、邦公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眷眷不忘者。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交战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克已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终战诏书(1945年8月15日 裕仁天皇)材料二、下列两幅图片,描述的是现代史上同一历史事件 材料三、 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
24、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地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格猛涨。原来一匹大牲口不过1 000元,小毛驴只卖三四百元,后来大牲口涨价到1500元以上,小毛驴更时兴,涨到了800元以上。”摘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比较两种版本对抗日战争初期情况的表述有何变化?(6分)指出终战诏书中的的错误,并简析理由。(6分)(2)比较两幅图片(含注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创作者设计意图分别是什么?(8分)(3)概述材料中关于“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其中一种观点(2分),并结合所
25、学知识对你所概述的观点进行简要的论证。(4分)35(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弗兰克的白银帝国在中国风靡一时,其主要观点认为:自古以来,这个世界便存在着一个贸易圈:非洲亚欧贸易圈,新航路的开辟只是为这个古老存在的贸易圈带去了白银并形成了资本,从而开拓并形成了世界市场。而中国由于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银吸纳国家,全球大概最终有1/31/2的白银最终流入中国,这个数字大概是700010000吨。而欧洲则因为参与了亚洲的贸易而获利,最终而兴起。就明朝前期的情形来说,无论是从生产力水平还是人均实力,中国显然已经是“世界的中心”,带动着世界市场的发展。但最终“东方的衰落先于欧洲的兴起。”请结合所学知
26、识,论证弗兰克关于白银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作者的观点展开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110 DBBBB BDCCA 1120 ACDAA CCDAA 2130 BDCAB BADDC 3132 DC33参考答案:(1)加强对地方的管理。(2分)形成了二元体制。(2分)(2)特点: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2分)属吏为本地人。(2分)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或答地方仍有较大权力)。(2分)(3)特征: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2分)(4)趋势:地方自主性(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2分)34.参考答案:(1)变化:变化一:正面战场失败的原因表述:
27、2003年版本表述失败原因为片面抗战路线和国民政府的腐败。2012年版本表述为敌强我弱。 变化二:正面战场的历史作用表述:2003年版本表述不明确。2012年版本表述为正面战场发挥重要作用。 变化三:两个战场的各自地位与关系表述:2003年版本没表述。2012年版本表述为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各自发挥重要作用。(每点2分共6分)错误:“已阅四载”(2分)说明日本的天皇政权只承认“向美、英两国宣战”即珍珠港事件以来这短短的4年战争,(2分)只承认对英美“终战”,而对中国自1931年的九一八及1937年七七事变后的全面侵华和东南亚一系列国家进行的侵略战争,他根本不予承认。(2分)(2)意图:图1以黄鼠
28、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为主题,意图告诉大家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美国通过援助复兴西欧并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图片解说2分,意图2分,共4分)图2把英法德等国的国旗排成风车状,并强调共同前进,其意图是肯定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图片解说2分,意图2分,共4分)(3)任意选择一种观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观点一:“包产到户”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分)依据:“包产到户”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适合了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4分)观点二:“包产到户”限制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机械化。(2分)依据:“包产到户”使农业经营较为分散,
29、不利于现代机械化生产; 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导致农民生产力量较为薄弱,不利于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和现代化。(4分)观点三:兼顾以上两种观点亦可。(观点2分,依据4分)35.参考答案:一、作者观点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由此也导致白银大量流向中国,成为世界的中心,但最终却落后于西方世界的崛起。(3分)二、中国自然经济的盛行,抑制了对外国商品的需求;中国的手工业品质优价廉,因此处于国际贸易的出超地位;明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需要白银。这成为中国大量吸纳白银的原因,但是也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并未将白银转化为资本,所以导致最终的衰落。(3分)相比之下,欧洲通过白银的流动获取了大量资本,推动资本主义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也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相继确立;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欧洲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转入近代社会,也最终取代了东方成为新的世界的中心。(3分)三、因此,作者利用全球史观,从白银的流动这个角度考查了明朝时期东西方世界的变化。我们也应在赞叹明朝时期中国封建经济高度繁荣的背景下,充分意识到社会的危机,要不断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