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图解】【时空定位】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时期先秦时期【自主复习】考点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主干知识】【名师点拨】1.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2.内外服制度3. “封建”的概念具有双重性4. 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的关系5.分封制下的等级结构6.分封制的实际效能及影响【认知深化】一、早期中华文明的特点原生性中华文明是在欧亚大陆产生的一支原生文明,其经历了从起源到逐步形成的过程,夏、商、周时期逐渐进入阶级社会可信性我国考古学家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大批重要的考古发现为我们研究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提供
2、了重要的实物依据整体性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元文明的融合,各地区的文化通过相互竞争、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中华文明连续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二、夏商周三代的文明传承文字沿革甲骨文、青铜铭文等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汉字,成为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三代文明对后世的突出贡献宗法观念分封思想在封建社会时有出现;宗法思想影响至今,对民族的延续起到积极作用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在三代萌芽,影响整个封建社会;郡县制影响至今民族观念三代萌生的民族观念,使中华民族存在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文明没有间断的民族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产生并发展,吸收其他学派思想,最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
3、主流【经典例题】1.(2021广东卷1) 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 )A. 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B. 各诸侯国维护周礼C. 宗法制度分崩离析D. 南北文化相互交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河南、陕西出土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结合史实河南、陕西属于黄河流域,属于北方,北方发现南方风格的青铜器,可知南北文化相互交流,故D正确;材料的内容是中原受到南方的影响,故A错误;材料与各诸侯国维护周礼无关,故B错误;材料与宗法制度无关,故C错误。2.(2021浙江卷1)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
4、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C“天下为公” D“郡”“国”并行【答案】A【解析】周王既是国家的最高首领,又是“天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即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选A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其庶子孙为小宗,排除B项;“天下为公”指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中国早在夏朝就已进入“天下为家”,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郡”“国”并行是汉初地方政治制度,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考点二、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主干知识】【名师点拨】1.华夏认同
5、2.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变化3.重农抑商观念4.孔子的思想体系5.“百家争鸣”6.诸子百家的历史地位7.儒家的“仁爱”与墨家“兼爱”的区别儒家的“仁爱”范围狭窄,且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讲究阶级性;墨家的“兼爱”具有广泛性,不分等级贵贱。【认知深化】一、春秋战国时期所孕育的统一因素1.政治上(1)西周末年,周天子权威已受到挑战。东周初,周天子实际上已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形成统一的趋势。(2)各国的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促进了旧制度的瓦解崩溃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建立。商鞅变法中秦国势力的强大为统一准备了条件。2.经济上: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提高,
6、各地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往频繁,这就为统一创造了经济基础。3.思想上: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基础,为统一提供了理论武器。4.人心所向上: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统一成为社会各阶级的共同愿望。5.民族关系上:民族凝聚力增强,“华夷之辨”观念相对淡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二、诸子百家思想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诸子百家从社会伦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态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反映了社会变革下思想解放的特点。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上,都是为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将社会从混乱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其差异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在
7、治国理念上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在社会伦理观上孟子主张“人无有不善”,而荀子、韩非主张“人之性恶”;道家的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也”,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人性的转变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而老子和庄子则主张顺应自然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墨家提倡“非命”,即不从命;阴阳家主张“天命观”在社会成员关系上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经典例题】1.(2021全国卷24)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
8、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 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答案】A【解析】题干大意是:老子认为,没有了无为而治的道就要能依靠管理者的美好品德,若品德做不到完美就需要领导者有对他人的仁慈,领导者做不到仁慈就需要下属有忠实于事业和恩情的义气,下属没有忠诚义气就只好用行为规范来制约,而孔子认为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安身立命,要做到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二人生活在春秋时期,其主张都是对周礼的反思,看到了周礼对于维护统治的作用,故选A项;老子和孔子
9、的主张都是认为周礼对于维护统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他们所述周礼是西周时期的,这并不能满足封建贵族在春秋时期追求富国强民、实现成就霸业理想的政治诉求,排除B项;二人的主张是面对社会动荡和诸侯争霸现实的积极回应,而并不是说要维护夏商周的制度,排除C项;老子和孔子的主张都有对周礼不同程度的认可,而当时的统治者恰恰是僭越礼乐制度的,所以其主张都没能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D项。2. (2021 山东卷1) 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人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A. 文化取向的迥异B. 政治立场的不同C. 学术观点的分歧D. 生活
10、态度的差异【答案】B【解析】儒家学者认为礼乐能够促成社会和谐,而墨家认为礼乐不利于国家治理,反映了两者代表不同的阶级立场,政治立场不同,B正确;两者的差异不是文化取向上的差异,排除A;C是表象,排除;D与题无关,排除。【课时检测】1如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前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可以佐证他们生活在()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D铁器时代【答案】B【解析】从图中“石斧”“骨耜”可以看出是磨制的工具,因此可以推断出当时处于新石器时代,B项正确。2由于出土了大量文物,河南偃师二里头的文化遗址被考古学界认为是寻找“夏墟”的重大发现。但是史
11、学界对夏朝的“信史”地位存在着质疑,这主要是因为遗址中没有发现反映该朝史实的()A兽骨B文字C铁器D龟甲【答案】B【解析】文字的发明是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表现,也是描写历史最详尽的工具,故选B项。3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不是向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这说明祖先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十分重要,反映了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
12、形成,因此D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帝”是商王心中的最高神,祖先地位并未高于神,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血缘宗法观念,不是占卜决策国家大事,也不是王权的神秘色彩,故B、C两项错误。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专制王权强大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D个人观念淡漠【答案】C【解析】材料“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强调的是家族观念,本质上是宗法制观念浓厚的体现,故C项正确。5有学者认为,分封制使周天子之下的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性格,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
13、封地里的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这反映出西周()A分封制有分裂割据的隐患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C分封制具有开疆拓土作用D周天子是天下各族的大宗【答案】A【解析】通过题干“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封地里的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各级领主拥有绝对权力,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故答案为A项;B、C两项题干未体现,D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6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
14、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答案】B【解析】材料中“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了浓厚的家国色彩,结合古代把“民之父母”“爱民如子”等作为褒扬和肯定官员的专用名词可知,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对官员的褒扬借用了家庭关系中常用的概念表达,既形象生动,又得到了普遍的理解和接纳,说明“家天下”观念的影响深远,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官员是官僚政治的产物,是君主的奴仆,不是君主的血亲;材料没有提供官员考核的内容和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D项与材料中所述的官员评价无关,排除。7尚书大传记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对“四年
15、建侯卫”“六年制作礼乐”解读正确的是()A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国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郡国制B建侯卫就是实行分封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C建侯卫就是推行宗法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用来代替分封制D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县制,制作礼乐是为了丰富周人的生活【答案】B【解析】“建侯卫”,侯即诸侯,应是指分封制,礼乐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故B项正确。8史料记载:“殷民六族”“怀姓九宗”等原属于周王室的臣民,被分封给鲁、卫、晋等,成为诸侯的臣民,但同时他们依然为周王臣民。原属诸侯、贵族之臣也普遍成为周王之臣。这改变了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只属于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的局面。“王臣”范围的扩大()A有利于周王天下
16、共主的形成B逐步巩固了周王臣民的地位C强化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D扩大了诸侯国君的统治范围【答案】A【解析】据材料“分封给鲁、卫、晋原属诸侯、贵族之臣也普遍成为周王之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周代分封制下“王臣”范围的扩大,使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故A项正确。9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此制度是指分封制,从
17、材料中“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等信息可知,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D项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B、C两项材料未涉及,排除。10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例如墨者习儒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中之思潮逐渐成熟。吕氏春秋之编纂可视为先秦思潮发展的结局。这种思想局面折射出()A思想复杂、流派林立B相互学习、思潮趋一C经济转型、走向统一D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体现了战国时期各家思想相互融合的现象,这折射出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大变革、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中各家思想相互
18、融合的信息,故错误;各家之间相互学习,互相融合,但并不是思潮趋一,故B项错误;D项是春秋时期的特征,故错误。11孔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反映当时的儒者()A适应社会转型之努力B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C重构礼乐纲常的愿望D不受重用的愤懑之情【答案】B【解析】材料侧重体现的是孔子和孟子的社会责任感,并未涉及社会转型,也未体现孔孟不受重用的愤懑之情,故A、D两项错误;材料中孔子的意思是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便可以搞出个样子,三年就一定会有成效。孟子的意思是平治天下这样的大任,如今这世上除了我,还能有谁呢?这体现出作者胸怀大志,一
19、心想要平治天下的伟大抱负,故选B项;重构礼乐纲常是董仲舒提出的,为汉武帝所采用,故C项错误。12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指()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答案】C【解析】由材料“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可知是孟子的“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所以选C项。13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
20、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B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D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人们的思想顾忌较少,为孔子形象变异提供了文化背景和必要的社会条件,B项符合题意;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自由,由材料内容看不出思想界的统一趋势,A项错误;由材料中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可以看出孔子思想与墨家思想没有交叉,C项错误;材料中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为乱贼形象,不能说人们对儒家思想的普遍认可,D项错误。14庄子天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21、,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A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C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答案】C【解析】材料“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说明了人要适应自然的发展,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故C项正确。15某学者在评价“百家争鸣”时指出:“正是这一时期(战国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由此可见()A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开始出现
22、B争鸣的核心是重建社会秩序C文化的繁荣源于社会混乱D“百家争鸣”只关注人际关系【答案】B【解析】“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其实就是重建社会秩序,这也是材料所强调的争鸣核心所在,B项正确。16商鞅史称“战国铁相”,他在秦国推行的变法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秦国率先推行县制,按地区划分国民,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国家公共权力直接控制到基层社会的每一个人。秦统一后将秦国的制度推向了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具有东方特色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简而言之,商鞅变法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对统一国家和中华民族具有长远影响。摘编自任世江通过商鞅变法让学生接触思
23、辨材料二从商鞅变法开始,秦人就彻底抛弃了“王德”,凡事只要能获利就算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去做。所有人都只为利益而奔波,都以奴役他人作为自己的幸福观。战争又使秦国劳动力丧失,粮价上涨,当时的粮价已经高出魏国几乎六十倍。摘编自陈雨露、杨忠恕中国是部金融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从哪一方面肯定了商鞅变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中“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的具体措施。(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评价变法的视角及理由。(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评价历史上的改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1)方面:制度建设。措施:实行什伍连坐;普遍推行县制。(2)视角:人性发展(道德)。理由:变法使秦民轻义重利、缺乏诚信,民众生活艰难。(3)问题:多角度评价,防止片面化;论从史出,杜绝虚无化。【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秦统一后将秦国的制度推向了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具有东方特色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得出是制度建设方面。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政治方面的措施,如废分封,行县制等。第(2)问第一小问,材料二“秦人就彻底抛弃了王德”,表明是从道德的视角进行评价。第二小问,据材料二“凡事只要能获利就算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去做当时的粮价已经高出魏国几乎六十倍”得出变法使秦民轻义重利、缺乏诚信,民众生活艰难。第(3)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对改革的评价应该一分为二,多角度评价,防止片面化,要论从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