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71.50KB ,
资源ID:1278988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7898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西省大余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西省大余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的宗法制度形成于商朝后期,到西周发展成为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西周尤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宗法统治体制。这个“特殊的宗法统治体制”主要是指A. 中央集权B. 家国同构C. 神化王权D. 忠孝同义【答案】B【解析】西周时期实行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分封制,体现出家国一体的特征,B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A错误;C是商朝政治特征;D不符合西周政治特征。排除。2.商朝分封方国首领为侯、伯,方国依旧自然分布在原地;西周封邦建国,特别设计

2、了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这种“分封”的变化A. 形成了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B. 确立了血缘情感统治的主要方式C.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 破坏了原有的社会血缘组织结构【答案】D【解析】西周封邦建国,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这破坏了商朝分封方国的血缘组织的模式,故D正确;西周没有形成君主专制,故A错误;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这并不能体现血缘情感统治的主要方式,故B错误;西周分封制并未实现中央对土地的直接控制,故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西周封邦建国,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商朝分封

3、方国的血缘组织的模式被改变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3.会盟属于西周的古礼,当时以楚国为蛮夷,不与之盟。至春秋时期,楚国多次主持会盟,羌戎氏、秦、吴、越也多次与盟。这主要反映了A. 民族交融趋势加强B. 分封制度逐渐崩溃C. 华夷秩序最终确立D. 分裂割据走向统一【答案】A【解析】材料“以楚国为蛮夷,不与之盟”“春秋时期,楚国多次主持会盟,羌戎氏、秦、吴、越也多次与盟”体现出春秋时期,许多“蛮夷”的诸侯国也参与会盟,这说明会盟制度不断发展,各民族间交流日益密切,从而促进了民族融合,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族间的交流,没有体现出分封制的崩溃,故B项排除;C项说法错误,错在“最

4、终”;秦朝统一六国,使分裂割据走向统一,故D项错误。4.历史上最早设县的是楚国和秦国。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春秋至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变迁A. 加强了君主专制B. 拓展了中国疆域C. 实现了国家统一D. 推动了官僚政治【答案】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分裂割据混战,排除BC;材料涉及的是地方管理问题,和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结合所学,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选D。5.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表明A. 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B.

5、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C. 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D. 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皇帝直接任命中央和地方官员,实现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由“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可知,贵族政治终将被官僚政治所取代,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而没有涉及皇权加强的信息,排除A。材料主旨不是强调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而是强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排除B。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排除D。6.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文献文字记录史记秦始皇本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

6、)汉旧仪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通典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B. 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C. 秦汉时期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D. 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得出丞相因御史失职负责监督监察御史,这是汉朝某个历史阶段丞相的职权,并不是固定职权,故A项错误;材料逐一列举了秦汉监察制度的变迁,并未涉及到监察的具体职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论秦朝还是汉朝,政府

7、先后设置御史、刺史监察,说明秦汉不断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管理,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监察官掌握监察权,地方官掌握行政权,互不统属,并无高下之分,故D项错误。7.汉代,朝廷仅允许三公和大将军设置官署并自行任命僚属处理公务。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出现了“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诸候,复坐置官属”的现象。这一现象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C. 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 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势力【答案】B【解析】“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这样无形中增加的官员,会导致政府财政的支出过大,B正确;地方官员的设置过度不一定能有利于地方

8、控制,A错误;材料中是管理地方错误,C和D错误。8.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孔子后裔孔甲率一批儒家士人携带孔门礼器往投陈胜、吴广,最后战死在反秦战场上。一大批这样的知识分子,向秦王朝发起了拼死反抗。材料说明A. 秦朝因文化专制政策付出代价B. 儒家力图去争夺主流意识形态C. 儒家士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D. 秦朝文化专制为西汉提供借鉴【答案】A【解析】秦朝推崇法家思想,“焚书坑儒”,打击儒家和其他学派,因此儒生借陈胜、吴广起义之机,向秦王朝发起了拼死反抗。故答案为A项。儒生是因为遭到镇压而反抗,不是为争夺主流意识形态,排除B项;C、D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9.南北朝时期,中书省和门下省设于宫中

9、,主要负责皇家事务。唐朝时两省移出皇宫,并将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两种官员都具有内、外朝官员的双重身份。这说明A. 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B. 政治运行过程更为成熟C. 内外朝的职能差别逐渐消失D. 皇室成为政治权力中枢【答案】A【解析】材料中说明中书省和门下省由过去负责皇宫事务转移到具体国家事务,说明此时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A正确;B中更为成熟,说法错误;唐朝时期主要是三省六部制,不是内外朝,C错误;唐朝中枢机构不是皇室,是三省六部制度,D错误。10.汉武帝时,拜卫青为大将军,“位在公上”;封公孙弘为丞相,“无爵”;授儒者孔安国为侍中,“朝廷荣之”。这表明汉武帝时期。A. 权力

10、重心由外朝转向内朝B. 意识形态由法家变为儒家C. 中枢机构从独相变为多相D. 中央行政机构已经完备【答案】A【解析】材料中汉武帝封卫青为大将军并为三公之首,封没有爵位的公孙弘为丞相,封孔安国为侍中且地位显赫,三人都出身卑微但位列重臣,可见汉武帝时期出现了决策权由外朝向内朝的转移,故选A;B材料没有体现意识形态由法家变为儒家,排除;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11.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 制度法令的统一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答案】D【解析】试

11、题分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分封制下,爵位和官职世代相传,即实行世袭制。而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故最佳选项为D项。考点: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和郡县制点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分封制郡县制不同点时 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中央关系被分封的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封位世袭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皇帝任免影响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划分标准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

12、划分共同点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12.西汉列侯分为功臣侯、王子侯和外戚侯。据记载,高祖时期分封了147位功臣侯,但王子侯很少;汉武帝时期共分封了75位功臣侯,但王子侯却多达178人;武帝以后,共分封了功臣侯25人,王子侯201人。这反映了A. 皇权得到加强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 军事战争基本结束D. 分封制度得到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西汉时期功臣侯的分封数量越来越少,而王子侯的分封越来越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皇权得到加强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军事战争基本结束不

13、符合材料的信息,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可知分封制制度受到削弱,故D项错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功臣侯不断减少,王子侯不断增加,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加强中央集权。13.史料证明,科举制不仅被东亚一些国家复制和模仿,也为英、法、美等西方国家所借鉴。这一现象反映了A. 科举制平等择优方式向全社会推广B. 科举制延续之久在历史上绝无仅有C. 科举制的观念依然存活于现实生活中D. 科举制有超越种族和国界的生命力【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科举制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引用,说明其影响超越了种族和国界的限制,D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其世界影响,A不正确;B“绝无仅有”的说

14、法不正确;材料所述是科举制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影响,没有涉及其现实意义,C不正确。点睛: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依据,打破了贵族对官职的垄断,有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对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14.宋真宗(9971022年在位)说:“群臣敢言者,亦甚难得,其言可用,则用之,不可用,置之。若必加罪,后复谁敢有言者。”这有利于A. 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B. 激发文人的责任担当意识C. 革除前代武人乱政的时弊D. 提高官员的政治文化素质【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群臣敢言者,亦甚难得,其言可用,则用之,不可用,置之。若必加罪,后复谁敢有言者”是在鼓励群臣进谏,这有利于激发文人的责任担

15、当意识,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和权力制约机制无关,故A项错误;这是鼓励文人的担当意识,和武人乱政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和提高官员的政治文化素质无关,故D项错误。15.元代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由朝廷指定的一至二名官员掌管。材料说明元代行省制A. 削弱了政令的执行力B. 改变了地方官员的权力来源C. 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D. 致使相权削弱君权强化【答案】C【解析】题干说到行省的军事权力由丞相、平章等官掌握,而钱谷财赋由朝廷指定的官员来执掌,这样分开来掌管,而且都来自中央和朝廷命官来把握,就能有效的防范地方官员专权现象发生,故选C。16.唐朝以前,皇帝曾把外戚引入宫廷

16、辅政,尤其是皇帝幼小之时,因而出现外戚专权现象,两汉尤甚。北宋以后则摒弃外戚辅政做法,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驸马甚至有意选寒微之家。这种做法反映了中国古代A. 官僚政治呈现理性化倾向B. 政治统治日益走向腐朽C. 专制君主的权力日益衰微D. 君主专制摆脱人治困扰【答案】A【解析】外戚干政是皇帝为加强专制,压制宗室、功臣的手段和产物。北宋以后摒弃外戚辅政,明代中期以后,选后妃、驸马甚至有意选寒微之家,从外戚干政到摒弃外戚,表明官僚政治呈现理性化倾向,官僚政治制度逐渐成熟,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官僚政治制度逐渐成熟,B错误;摒弃外戚辅政做法有利于加强君主的权力,C错误;封建社会是人治的社会,明朝我国仍

17、是封建社会,D错误。17.明朝时,出现了刘球、将钦、海瑞等一大批士大夫,他们与皇权抗争时表现出了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精神;同时,也有许多大臣撰写“青词”巴结崇道的世宗,相当部分土大大形成“阉党”。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A. 宦官权力的加强B. 君主专制的强化C. 士大夫信仰的丧失D. 宰相制度的废除【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贤臣和君主的抗争,也有巴结君主以提高自身地位的,究其根本,是君主专制的强化,引发贤臣的不满和被另一些人利用,故选D。A说法比较片面,不能反映全部材料信息,故排除A。C项与材料“他们与皇权抗争时表现出了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精神”不符合,故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宰相制度的存

18、废,故排除D。【点睛】本题从不同大臣对君主的态度,来反映君主专制的强化,要学会从材料里获取有效信息。18.乾隆年间,和珅担任军机处领班,身兼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要求“凡有奏折令具副本关会军机处”。据此说明A. 军机处仅是皇帝秘书机构B. 清制度设计制衡框架打破C. 和珅成为清朝的中枢宰相D. 专制皇权最终发展到顶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身兼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要求凡有奏折令具副本关会军机处”和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大臣的职责由跪受笔录到权力、地位大大提高,这说明军机处的权力在上升,因此清制度设计制衡框架打破,故B项正确;军机处仅是皇帝秘书机构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排除;宰相在明朝时期

19、已经被废除,清朝时期根本没有宰相,故C项排除;据材料无法体现专制皇权最终会发展到顶峰,故D项错误。19.陈旭麓指出:“由传统意识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在震荡中的解体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化之一。慈禧太后的奴颜和谀态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在她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这一论述A. 表明了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的态度B. 表现了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的反应C. 反映了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现实D. 揭示了武昌起义爆发后政府的心态【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朝皇帝是道光帝,故A项错误;甲午战后,慈禧太后没有体现出“奴颜和谀态”,民族抵抗意识也没有全部丧失,故B项错

20、误;武昌起义时,慈禧太后已经去世,故D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反映出奴颜和谀态,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抵抗意识也全部丧失,故C项正确。20.伦敦新闻画报报道说:英国远征军逼近大运河所带来的危险,被认为会促使大清皇帝做出个公平合理的安排。俄国正忙于唆使中国反对大英帝国的正当要求,美国和法国派出了他们的战舰来观察我们跟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之间的战争。这里的“战争”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以得出,材料所述为中英之间的战争,美法俄没有直接卷入战争之中,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B是英法联

21、合入侵;C是中日之间的战争;D涉及到美法俄等国。点睛:本题考查了列强侵华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英国远征军逼近大运河所带来的危险”、“。俄国正忙于唆使中国反对大英帝国的正当要求,美国和法国派出了他们的战舰来观察我们跟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之间的战争”的理解和掌握。21.天津条约规定:“大清皇上特简(选择)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主持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商办仪式皆照平仪相待;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材料表明清政府A. 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B. 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C. 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D. 改变传统的对外交往体制【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

22、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主持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自不得提书夷字”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改变传统的朝贡外交体制,逐渐向近代外交转变,故D正确;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而且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局面已经被打破,故A错误;“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说法过于绝对,故B错误;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属于辛丑条约,不是天津条约,故C错误。22.史学家对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洪仁玕的定位较高,评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主要是看重他A. 领导抗击西方列强侵略B. 大力宣传民主共和思想C. 最早进行“师夷”实践D.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答案】D【解析】

23、洪仁玕著有资政新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思想,符合社会发展和近代化,D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抗击西方列强侵略,A错误;民主共和思想属于辛亥革命主张,B错误;C是魏源思想主张。23.“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这体现了A. 辛亥革命影响的普遍性B. 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C. 五四运动影响的国际性D.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义和团运动是帝国主义列强第一次直面中国大规模的群众反抗和暴力干预,深深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欲望和殖民思

24、想,也改变了列强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对列强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与辛亥革命无关,排除A。五四运动的史实与材料信息“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不符,排除C。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清王朝统治,也发对外来侵略,但与材料信息“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不符,排除D。24.某战争后的条约规定,中国派亲王载沣赴德国,以谢公使克林德被杀之罪;派亲贵那桐赴日本,以谢书记官杉山彬被杀之罪。并在克林德“遇害处所树立铭志之碑”。此战争后A. 中国华夷观开始被打破B. 列强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C. 外国

25、公使开始进驻北京D. 革命开始成为中国时代主流【答案】D【解析】据材料“条约规定,中国派亲王载沣赴德国,以谢公使克林德被杀之罪;派亲贵那桐赴日本,以谢书记官杉山彬被杀之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民主革命开始成为中国时代主流,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华夷观开始被打破,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故B项错误;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故C项错误。故选D。25.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

26、各省纷纷独立。由此可推知A. 各派合力促成辛亥革命成功B. 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 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D. 君主立宪思想已被国人摈弃【答案】A【解析】武昌起义后,在立宪派的“出谋划策”下,各省才纷纷独立,这说明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各派力量合力促成的,故A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此时民主共和观念还未深入人心,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此时的立宪派力量还很强大,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的主旨信息。本题的主旨信息是:武昌起义后,在立宪派的“出谋划策”下,各省才纷纷独立。由此判定答案。26.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

27、历史起点,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B. 中共的成立开辟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C. 五四运动继承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D. 革命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发生重大变化【答案】D【解析】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以后的90年间,虽然仍有曲折和反复,但是由于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共产党的领导,从根本上说中国人民的斗争走的是一条上坡路。故选D。由于革命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的不同决定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彻底性,故排除A;B突出的是领导力量的不同,排除;C没有揭示的只是指导思想的渊源,排除C。27.开国上将李天佑在把敌人挡在湘

28、江岸边冲记载:“两个团的团长、政治委员都已牺牲或负伤了,营连指导员也剩的不多了。在脚山铺阻击时战士们喊出了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与敌人进行数次白刃格斗”。以上叙述反映了A. 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B. 中共正处于生死存亡关键时期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D. 工农红军主力摆脱了围追堵截【答案】B【解析】“湘江”是红军长征毕竟之地,“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与敌人进行数次白刃格斗”说明红军长征过程中与国民党殊死搏斗,中共正处于生死存亡关键时期,B正确;A是南昌起义;C是长征之前;D是度过金沙江之后。点睛:注意中共领导的起义失败的最大教训是不根据本国国情,坚持“城市中心论”,从中得到的最大启示

29、是应该从城市转入农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28.抗战期间,有电影人认为,中国影片自产生以来,其制作的对象,都是都会市民。而今天抗战电影最大多数的观众,是农民、小城市市民与农民士兵,我们必须制作以农村观众为对象的“农村影片”。这主张意在A. 激发沦陷区民族意识B. 以文化宣传增强抗战力量C.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 实现电影创作重心的转移【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抗战题材的电影的观众主要是农民和小城市市民,因此主张制作以农村观众为对象的抗战电影,以扩大抗战的宣传和影响,B符合题意;抗战题材电影当时不可能在沦陷区放映,因此对沦陷区的影响不大,A不正确;材料所述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关,C不正

30、确;D与材料主旨不符,是对材料表面现象的描述。29.1942年1月,美国与中国签订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美国几乎放弃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取得的所有特权,随后英国等其他的国家纷纷跟进,与中国签订了类似条约。这些条约A.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结束B. 符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需要C. 意味着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被清除D.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B【解析】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美国、英国等其他的国家纷纷放弃在华特权,有利于中国、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团结抗击日本法西斯,符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需要,故B正确;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

31、民地社会性质结束,A错误;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被清除,C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名师点睛】知道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美国、英国等其他的国家纷纷放弃在华特权,符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需要。30.美国“企图协助安排一个既可避免内战又可保持甚至增加国民政府势力的临时办法”,以便“将共产党人纳入一个宪政政体的政治和军事范围之内,敌对的两党将共同参加一个经过改组的联合政府”。与材料内容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 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D. 国共两党的北平和谈【答案】C【解析】材料“安排一个既可避免内战又可保持甚至增加国民政府势力的临时办法

32、”“将共产党人纳入一个完政政体的政治和军事范围之内”表明美国希望不发生内战,期望共产党交出政权和军队,服从国民政府,结合所学,材料符合重庆谈判的背景,C正确;1924年革命统一战线建立,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36年西安事变,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49年北平和谈,国民党败局已定,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二、材料题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政制实行各级文官主管负责下的官僚体制,除中央朝廷有专司法律事务的机构和官吏外,地方司法由各级文官兼理。在官僚体制下,主要依靠官吏的个人才能、经验维系国家政治机器的运行,制度资源相对贫乏。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了选择执法官吏的几项标

33、准:一是要“明义理,备道德,通经学”,因为这样的人能够“守法而又能于法外推情察理”;二是要有“至公无私之德”,这样才能使法律公平正直;三是“必用易直仁厚之长者”与“秉性刚直之人”;四是选用既能守法,又能灵活变通的人,即“守一定之法,任通变之人”。摘编自罗昶中国古代司法的观念和制度略论材料二 :监察官员是治官之官,为“百司之率”。明太祖朱元璋曾告诫监察官员说:“台察之任尤清要。卿等当正己以率下,忠勤以事上,毋委靡因循以纵奸,毋假公济私以害物。”汉魏时选用御史一般通过察举考试的方式,而唐宋明清的监察官员大都选自进士出身;明成祖朱棣曾说:“御史为朝廷耳目之寄,宜用有学识达治体者”,他甚至作出规定:御

34、史之职,“勿复用吏”唐朝规定:“凡官,不历州县不拟台省”;宋朝亦规定:“自今非曾经两任县令,不得除(任命官职)监察御史”;而有明一代,出任六科给事中者,大多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清代的监察官多由在任的京官和在外知县、推官等政绩卓异者,经内外大员保举,考试合格入选。一般要求京官历俸两年、外官历俸三年。摘编自张国安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现代借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选拔标准进行简要评价。【答案】(1)特点:依托文官体制;地方司法制度不健全;推崇良吏司法;法与情兼顾;易

35、受主观因素影响;受制于司法官素质;体现出德刑相辅(外儒内法)。(2)评价:有利于提高执法、监察官员的素质;有利于执法、监察机关发挥作用;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和官僚队伍建设;有利于巩固儒学的主导地位。易导致权力滥用;助长官本位意识;皇权体制使实际效能大打折扣。【解析】【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一“实行各级文官主管负责下的官僚体制”的信息可知依托文官体制;依据材料一“地方司法由各级文官兼理”的信息可知地方司法制度不健全;依据材料一“主要依靠官吏的个人才能、经验维系国家政治机器的运行”的信息可知是推崇良吏司法;依据材料一“守法而又能于法外推情察理”的信息可知法与情兼顾;依据材料一“选用既能守法,又能

36、灵活变通的人”的信息可知受制于司法官素质以及体现出德刑相辅等特点。(2)评价:依据材料一“至公无私之德”,这样才能使法律公平正直”的信息和所学可知有利于提高执法、监察官员的素质;依据材料二“卿等当正己以率下,忠勤以事上,毋委靡因循以纵奸,毋假公济私以害物”的信息可知有利于执法、监察机关发挥作用以及促进司法公正和官僚队伍建设;依据材料一“明义理,备道德,通经学”等信息可知有利于巩固儒学的主导地位。依据材料二“自今非曾经两任县令,不得除(任命官职)监察御史”的信息和所学可知易导致权力滥用以及助长官本位意识,同时也会促使皇权体制大打折扣。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和国家学

37、说的倡兴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民族与国家的内忧外患更甚,人们强烈要求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中国.但是,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的弊端也暴露出来,使得当时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注意中国发展中应当避免的问题.于是在“救亡”与“救国的相互推进中,时人有一个对西方民族国家思想和西万文化正反两面性的认识深化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出在国家与民族认同问题上逐步具有的中国特特色的认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民族国家的重建途径,创造性地提出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的思想,并以此为核心构建近代中华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新的一致性.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

38、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材料二 在民族主义的感召和激荡下,英、法等民族国家先后建立.到19世纪前期,民族主义在西欧、北美取得了辉煌胜利,并为传播到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奠定了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进展,欧美各国原有的民族国家内的市场已容纳不下急速膨账的生产力.于是,这些国家利用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结,狂热地宣扬本民族优越论,打着“传播文明”和为本民族“谋福利”的旗号,进行野蛮的殖民侵略和掠夺,建立起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摘编自程人乾论近代以来的世界民族主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39、,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答案】(1)背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传播;先进的中国人主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2)影响:促进欧美民族国家的建立;推动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亚非拉美民族意识的觉醒;为殖民侵略和掠夺提供了借口.认识:民族主义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服务于各种不同的利益;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国家发展,另一方面易演变为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应发挥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一“这一时期,民族与国家的内忧外患更甚”的信息可知甲午

40、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依据材料一“人们强烈要求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中国”的信息可知西方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传播;依据材料一“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民族国家的重建途径”的信息可知先进的中国人主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2)第一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二 “在民族主义的感召和激荡下,英、法等民族国家先后建立”的信息可知促进欧美民族国家的建立;依据材料二“到19世纪前期,民族主义在西欧、北美取得了辉煌胜利,并为传播到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奠定了基础”的信息可知推动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依据材料二“这些国家利用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结,狂热地宣扬本民族优越论”的信

41、息可知为殖民侵略和掠夺提供了借口;并结合所学可知促进亚非拉美民族意识的觉醒。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依据材料和所学从民族主义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服务于各种不同的利益以及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角度分析回答。3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从中唐开始,藩镇和一些势力较大的州郡常常以种种借口和手段,截留应该上缴中央政府的赋税,久而久之,形成了财政上的“留使”“留州”制度。到了五代时,藩镇节度使甚至直接派自己的亲信武将管理场(征收赋税的场所)务,赋税大权落入节度使手中。赵匡胤发布诏令求各州除留下必要的经费外,其余贡赋中属于货币的部分要全部奉送到京,不得无故截留。同时,赵匡胤还

42、以中央支付给大藩“公使钱”为条件,废除了“留使”“留州”制度,收回了藩镇所控制的部分财权。此后,赵匡胤还在中央设立了分管财政的三司,设三司使和三司副使,总管各地贡赋和中央财政,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这些措施对解决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稳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河洛税史寻幽:北宋立国行新制中央“集财”国库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财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初财制度改革的影响。【答案】(1)背景:唐末五代时期,地方截留中央财赋,威胁中央政府;北宋建立后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地方除留下必要经费外,其余财赋

43、中的货币部分全部上交;通过中央支付大藩“公使钱”收回地方财权;中央设立专门机构总管全国财赋。(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削弱了地方自主权。【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从中唐开始,截留应该上缴中央政府的赋税,。到了五代时,赋税大权落入节度使手中”,从唐朝、五代的财政制度、宋朝建立等方面概括。措施:根据材料“赵匡胤发布诏令,要求各州除留下必要的经费外,其余贡赋中属于货币的部分要全部奉送到京,不得无故截留。同时,废除了留使留州制度,收回了藩镇所控制的部分财权。此后,赵匡胤还在中央设立了分管财政的三司”概括措施。(2)根据材料“此后,赵匡胤还在

44、中央设立了分管财政的三司,设三司使和三司副使,总管各地贡赋和中央财政,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这些措施对解决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稳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收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稳定等方面概括影响。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874年李鸿章就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观察后提出以下言论:“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往来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

45、之精,工力百倍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1874年12月李鸿章奏折选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言论中提取一个变化角度,概述体现中国变局的历史现象,并对此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一:角度:边防重点的变化。历史现象:近代西方列强由东南沿海入侵我国。评述:伴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中国东南沿海不断遭到西方国家骚扰,如荷兰侵占台湾,葡萄牙侵占澳门等,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中国爆发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由东南沿海而来的西方侵略势力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甚至有被亡国的危险。因此,中国的边防重点由西北向东南转移。示例二:角

46、度:对西学态度变化。历史现象:由故步自封到开始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评述: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洋务派发起了“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兴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开始创建近代海军,培养人才。这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洋务派自身的封建性和腐朽性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腐朽的清王朝不能挽救中国。【解析】【详解】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第一步,明确本题要围绕“近代中国变局的历史现象”确定论题,由材料“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可见中国的边防重点由西北向东南转移;由材料“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反映李鸿章对西方科学技术的认识,容易联系到洋务派由故步自封到开始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第二步,结合相关论题,史论结合,展开论述。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