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名师导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新中国宣告成立。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区域: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也时有出现;内容涉及国共合作抗日(如国民党的积极抗战、抗日根据地建设)、解放战争(如解放战争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国共双方在抗战不同时期的政策和历史贡献、全球视野下中国抗战的历史地位需重点关注。知识点一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1)背景1931年
2、,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拉开了大规模侵华的序幕。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2)表现1935年,中共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12月,北平学生发动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经过中共调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影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推动了国内各阶级、阶层联合抗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2.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抗战(1)日本全面侵华(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
3、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3)国共合作抗日3.抗日战争的胜利(1)条件(2)过程: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0月25日,台湾光复。(3)意义性质: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反抗法西斯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正义战争。国际: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蒋介石在抗战中的作用蒋介石继承孙中山遗志,领导抗战,拯救危机,使中国跻身世界四强,其功绩应予充分肯定。当然,蒋介石领导的抗战有许多缺点,如没有充分发动群众,特别是农民,没有解决与中国共产党的矛盾,没有在战争中改革内政。但是从总体上,蒋介石领导的抗战还是
4、应该肯定的。杨天石知识点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内战的爆发(1)重庆谈判原因成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实现政治民主化。(2)内战爆发: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2.战争过程(1)初期 战况(2)战略反攻:1947年夏,人民解放军向国统区发起战略反攻,解放军转入外线作战。(3)战略决战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首先攻占锦州,围困长春,攻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华东和中原野战军,解放长江以北中原地区。平津战役:1949年1月,东北、华北野战军,解放平
5、津等华北地区,北平和平解放。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2)意义解放战争国共胜败分析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当有充分的信心。中共档案文件纪要【构图解史】 国共合作形势下两大战场的抗战【漫画说史】 全民族抗战信息提取:国共合作下的全民族抗战既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又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漫画说史】 中国抗战的地位信息提取: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使日本深陷中国战场,有力地支援了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的抗战。【漫画证史】 “假和平,真内战”信息提取:漫画小距离选自
6、1945年8月自由画报。据漫画可知,中国共产党人的下方是打狗棒,说明共产党做好了应对的策略。【图片证史】 千里跃进大别山信息提取:1947年6月,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转折点。【图解历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漫画证史】 “磨好刀再杀”信息提取: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内战准备尚未完成,提出了“和平建国”的阴谋。探究1解读重要“历史概念”1.陕甘宁边区政府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林伯渠任主席。政权结构为:参议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参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政府机关,设边区、县、乡三级,主要领导人由同级参议会
7、选举产生;司法机关,设高等法院。陕甘宁边区的政权是抗日人民的政权,实行民主集中制。它的阶级基础除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外,还包括了其他一切愿意抗日的阶级、阶层,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国家政权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2.“双减双交”政策1937年,洛川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正式确定“双减双交”政策为抗战时期的基本土地政策。其特点有:首先,以抗日救国纲领的形式提出的,具有统一战线的性质;其次,基本目的是为了团结抗日、一致对外,体现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一致性;再次,虽具有改良性和不彻底性,但它削弱了封建剥削制度,联合了地主阶级,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问题,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抗战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对争取抗战胜利起到
8、了重要作用。1.(2017课标全国,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解析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于抗战全面爆发后的1937年9月,土地革命的开展是在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期,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
9、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可知,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各阶层抗日的积极性,因而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故B项正确;国民革命的时间是19241927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抗日,当时处于国共合作时期,不可能反抗国民党政府,故D项错误。答案B2.(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中规定:“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之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该规定()A.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B.表明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C.有利于扩大抗日联合战线
10、D.延续了土地革命路线精神解析材料体现了中共抗战时期的“双减双交”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扩大抗日联合战线,故C项正确。答案C探究2从“时空观念”角度解读国共关系的演变及重大事件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1)合作对抗再合作(2)再合作再对抗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示意图根据图中关键信息判定时空:中“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地区”和“碾庄”等表明是淮海战役,1948年11月开始;中“大别山”,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中“抗日根据地”,可知在抗日战争期间;中主要作战区域为长江以南,可以判定为渡江战役以后
11、,时间在1949年4月以后。1.(2019湖北武昌区调研)1939年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在衡山开班,叶剑英为副主任。中共先后派30余人参加教学工作,主要负责游击战战略战术的培训和政治思想工作。这体现出国民党()A.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B.对中共抗战的认同与合作C.正为战略反攻做最后准备D.已彻底放弃片面抗战方针解析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故A项错误;题干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在衡山开班,叶剑英为副主任。中共先后派30余人参加教学工作,主要负责游击战战略战术的培训和政治思想工作”,推知国共合作在军事教学领域的合作,故B项正确
12、;战略反攻是在1944年后半年或者1945年,当时处于战略相持的初期,故C项错误;抗战时期贯穿了两条抗战路线。国民党主要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奉行全面抗战路线,故D项错误。答案B2.(2018广东珠海模拟)某影视作品中,国民党指挥官杜聿明制定作战计划时说:“一旦抓住共军一部,即迅速猛攻,将其包围消灭。我们可以阻击华野(华东解放军)于微山湖以东,配合黄维部先击破刘伯承部。”这一场景应发生于()A.战略反攻时期 B.渡江战役时期C.平津战役时期 D.淮海战役时期解析该战役国民党指挥官是杜聿明,时任徐州“剿总”司令部副总司令,人民解放军的参战部队是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微山湖在山东境内,由此可以
13、判断该战役是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故D项正确。答案D探究3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十四年抗战”的意义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明确“十四年抗战”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2)有助于理解日本侵华的本质和危害。(3)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4)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5)有利于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2.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重庆谈判(1945年8月1945年10月)原因: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民主。结果:1945年,签署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14、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意义:表明了中共合作的诚意,揭露了美蒋阴谋,教育了民众,使蒋介石发动的内战在政治上陷入被动。(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政协协议很快被国民党撕毁。1.(2015课标全国,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解析材料体现了国民政府在1933193
15、7年,在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防御工事,结合背景,实质上反映出国民政府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故选B项。从防御工事构筑于华东要塞及华北部分地区,可知材料仅指中国局部并非指全国各地,A、D项错误。至1937年国共已合作抗日,且19331934年时,红军主要活动于南方一带,19341936年红军长征到达陕甘宁,与材料所述地域不符,C项错。答案B2.(2017课标全国,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B
16、.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解析材料体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力量及群众组织的巨大发展,相较于抗战初期,反映出国共力量对比变化,故D项正确;“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是由城市转向农村,是井冈山道路的开辟,A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是在井冈山时期,B项错误;题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影响力的增强,与“统一战线范围”无关,C项错误。答案D探究4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抗战时期的民族精神和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1.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凝聚力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
17、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核心论点:材料作者认识到了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抗日战争的结局。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大爆发,是抗日战争获胜的根本原因。2.解放战争战略反攻时刻的到来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
18、点。”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最后的胜利”。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核心论点:解放军的战略反攻预示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辛亥革命的伟大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最后的胜利。1.(2016课标全国,30)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解析题干时间是1932年日本在东北进行局部侵华战争,图片中有“挽回权利”“振我中华”“
19、十九路军”等字样,可知当时中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故选择D项。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利用国人的爱国热情推销国货在此之前就有,不是新的营销方式。中国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B、C项错误。答案D2.(2019华中师大附中模拟)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南可进逼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这样的战略态势()A.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 B.出现在淮海战役结束后C.得益于进军大别山的行动 D.表明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解析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与材料中
20、“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相符,故C项正确。答案C考法1抗日战争与民族意识的觉醒【考题1】 (2018课标全国,3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答案A明立意从抗日根据地农民的抗日热情角度考查历史解释和家国
21、情怀。抓关键由材料信息“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可知,在抗日根据地中中共的政策符合农民愿望。清误区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难度适中。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与农民个体的解放无关,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在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之后。考法2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考题2】 (2019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反法西斯纪念日统计表纪念日时间及设定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每年1月27日,联合国2005年设立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设立日本广岛核爆炸遇难者纪念日日本政府每年8月6日举行诺曼底登陆纪念
22、日旨在纪念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欧洲胜利纪念日1945年5月8日24时,“德国无条件投降书”签订,英国、法国、奥地利、波兰等国以5月8日为纪念日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由于时差的关系,“德国无条件投降书”签订的时候,苏联已经到了5月9日,因此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都以5月9日为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设立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中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历史学界对于以往的抗日战争历史研究得以重新审视。在研究范式上,打破以往研究只关注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中国原有现代化进程的藩篱,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如何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
23、究,取得诸多新成果。在研究主旨方面,由以论带史转向对历史真实做科学总结。对于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地位与作用问题,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分析国民党败退台湾的原因时,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共产党避开了抗战的主战场。这一观点获得不少人的赞成。事实上,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如果没有敌后战场的努力与长期坚持,中国抗战无法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同样的道理,没有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长期坚持,中国抗战也无法坚持到最后的胜利。二者不可偏废。摘编自荣维木:畅谈中国抗日战争研究的现况与前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设立两个抗战纪念日的目的。(10分)(2)
2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抗日战争研究领域发生的变化,并阐述对“抗日战争中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的理解。(15分)答案(1)目的: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以史为鉴,维护正义,警惕法西斯极右翼势力;珍爱和平,维护世界稳定;尊重生命,反对战争对人类的破坏。(2)变化:研究范式,引入现代化范式;研究视角,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给予肯定,强调全民族的抗战。理解:现代化因素体现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个方面。政治上,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民主政治的实行创造了条件。延安抗
25、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表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政治趋向。经济上,我国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善了传统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减租减息”、鼓励垦荒等措施,在生产关系方面尝试进行现代化。外交上,二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得到了独立主权国家应有的尊严和地位。可见,现代化因素在抗日战争期间已然孕育并发展,这种因素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基石,而国民党政府完全不顾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采取了一党独裁统治,严重背离了现代化倾向,最终导致政府的民心背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则顺应现代化趋势,领导人民最终建立新中国。关键信息信息1根据材料二“在研究范式上,打破以往研究只关注日本的侵
26、华战争打断中国原有现代化进程的藩篱,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如何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诸多新成果”可知,在研究范式方面引入了现代化的因素。信息2根据材料二“主要原因是因为共产党避开了抗战的主战场同样的道理,没有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长期坚持,中国抗战也无法坚持到最后的胜利。二者不可偏废”可知,对国民党正面战争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强调抗战的全民族性。思路点拨“中国设立两个抗日纪念日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和常识进行作答,一方面是彰显对广大革命先烈的缅怀,另一方面则是以史为鉴,警示国人。对“抗日战争中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的理解,主要从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分析阐述,难度较高,需结合所
27、学知识并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总结。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广东肇庆模拟)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认为,“九一八事变”后的抵制日货,主要是由国民党中央机构主持领导的,抵制活动逐渐由民间自发发展到官民结合。时代周刊的报道认为,此次抵制日货运动的全面化和激烈化超过了过去的任何时期,并出现了民族主义热情下的暴力化和政府积极参与的制度化倾向。材料反映了()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B.国民政府发动群众开展局部抗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正式形成D.民族矛盾的上升影响了民族意识解析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积极抵制日货的斗
28、争,说明民族矛盾的上升导致近代的民族意识的增强,故选D项。答案D2.(2018四川乐山模拟)在中共的某文献中明确提出“中共愿为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奋斗;停止推翻国民党政权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据此推知此时的中共()A.以三民主义为行动指南B.坚持将民族利益置于首位C.欲与政府实现联合执政D.革命的理论修养仍显不足解析材料“中共愿为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奋斗;停止推翻国民党政权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说明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共将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故B项正确。答案B3.(2019河南商丘调研)1935年,国民党政府先后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1937年7月又对粮食资源、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
29、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联合办事处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内迁。这一做法()A.是为了应对国内的经济危机B.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C.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D.是官僚资本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解析根据题目中时间“1935”“1937”,此时日本大举侵华。为准备抗战,国民党政府“对粮食资源、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内迁”,故B项正确。答案B4.(2018湖北华师大一附中押题)大刀进行曲创作于1937年7月,歌词第二句先是“二十九军的兄弟们”,后改为“全国武装的兄弟们”。这一变化表明()A.国民党改变“攘外安内”的政策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全民族抗
30、战已经成为社会共识D.国共两党矛盾得以基本化解解析歌词由“二十九军的兄弟们”,后改为“全国武装的兄弟们”这说明全民族抗战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故C项正确。答案C5.(2018湖南长沙一中模拟)台儿庄战役前,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曾请周恩来、叶剑英商谈作战方针。战役爆发后,李宗仁采取“固守据点,各个击破,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把敌人歼灭在台儿庄”的作战方针。张云逸所率新四军一部积极配合淮河沿岸的国军部队,阻击日军北犯。这表明当时()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揭开国共军队协同抗战的序幕C.正面战场战略战术运用灵活D.抗日战争由此进入了相持阶段解析“固守据点,各个击破,要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把
31、敌人歼灭在台儿庄的作战方针”体现了战略战术的灵活性,故C项正确。答案C6.(2019福建厦门模拟)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制定了施政纲领、刑事法规、土地民事法规、婚姻法规、诉讼制度、调解制度和保障人权财权条例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打击封建地主阶级势力B.明确废除国民政府法制体系C.人民司法制度开始建立D.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答案D7.(2019河北保定模拟)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战场,由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所组成。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抗战史的研究一直集中于敌后战场方面,对正面战场的研究较少,评价也欠客观。这种现象近年来有很大改变。一批研究国民党正
32、面战场的论著相继问世。这反映出()A.历史研究趋向客观性 B.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C.抗日战争研究为热点问题 D.史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解析“长期以来,对正面战场的研究较少,评价也欠客观。这种现象近年来有很大改变。”说明研究趋向客观,故A项正确。答案A8.(2018江西九江模拟)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为瓦解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投放了大量歪曲真相的宣传画。某种意义上,此类宣传画里也隐含着一些历史信息,是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材料。下面两幅宣传画从侧面说明了()A.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成员B.日本侵华大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C.蒋介石牺牲民众利益来换取英美援助D.中国甘愿充当英国抗击日本的炮灰解
33、析从图1和图2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中国和英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结成了同盟,故A项正确;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而不是日本侵华大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故B项错误;“蒋介石牺牲民众利益来换取英美援助”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国,故D项错误。答案A9.(2019安徽“皖南八校”调研)毛泽东说:“从中国革命的将来看,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而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这一战略思路的提出()A.适应了国民革命的需要 B.促进了土地革命的结
34、束C.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反攻 D.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析解放战争之前,东北地区是我们党在兵力和实力方面唯一超越国民党的战区并以东北解放区为战略基地逐步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故D项正确。答案D10.(2018广东揭阳调研)1948年7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一封电文的部分内容“徐向前、周士第诸同志及华北和晋绥人民解放军全体同志们:晋中战役,在向前、士第两同志直接指挥之下,由于全军奋战,获得如此辉煌战绩,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是指()A.有利于百团大战取得胜利B.为战略决战提供了有力支持C.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D.为准备渡江战役奠定了基础解析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
35、战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48年是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反攻阶段,从“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可知材料战役为战略反攻后的战略决战提供了有力支持,故B项正确;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是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三大战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渡江战役是在1949年出现的,故D项错误。答案B11.(2018广东茂名五大联盟学校联考)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把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把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把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把原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中央军委的这一决定()A.旨在集中各区优势兵力
36、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B.体现了突破地域限制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需求C.落实了七届二中全会夺取全国胜利的总方针D.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决心解析材料只是更改“野战军番号”,未涉及集中各区优势兵力,故A项错误;野战军番号由“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分别更改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体现了突破地域限制,故B项正确;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召开,时间上不符,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答案B12.(2019山东济南模拟)1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非党人士
37、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这次会议()A.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B.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C.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确立D.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解析渡江战役的胜利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故A项错误;这次会议中出席代表及选出的委员中民主人士和其他非党人士占有一定比例,反映了联合政府的倾向,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故B项正确;1949年9月,北平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民主人士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大会,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
38、,共37分)13.(2019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政治上力图构建新型的乡村统一战线,理顺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关系,以参议会为载体,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乡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民主政治基础。经济上成立了劳动互助的村庄,农民已不是一户一户各不相关的各自劳动,而是为着一个确定的生产任务而奋斗;另一方面互助合作运动对于克服众所周知的乡村个人主义的思想起了很大作用。文化上对于乡村教育,赋予了中共政治社会化的内涵与目标。这不仅体现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即便在小学教育中亦是如此。在陇东分区,各完小均以群众报解放报陇东周
39、报作为教材,选择了大量报上的文章,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生产展览会的意义在哪里”“打倒国民党的特务政策”等等。以上摘编自乡村建设的延安道路材料二1933年,山东省政府决定在山东进行县政建设实验,由梁漱溟主持的研究院进行改革。首先,裁局设科,科长多由研究院毕业生充任。此外,县政府增设了户籍室、农村金融流通处等机构。其次,乡设乡学、村设村学以代替原来的医、乡、镇公所。实质是实行“政教合一”的自治制度,即以“村学”“乡学”作为乡村的自治组织。在建立的村学中,设有小学部、成人部、妇女部。村里还为失学儿童设有共学处,因陋就简,随处施教。在乡学中,一般设有高级小学部或职业训练部等,供村学学众进一步
40、学习。通过这些措施,到1937年,邹平已接近扫除文盲的边缘。另外,研究院大力兴办农业合作社,到1936年底,已经成立了棉花运销、蚕业产销、林业生产、信用、购买、机织等多种合作社,计307所,社员8 828户,已收股金12 422元。七七事变后,日本进攻山东,梁漱溟离开,邹平乡村建设实验至此结束。以上摘编自梁漱溟与邹平乡村建设(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陕甘宁边区与山东地区乡村建设的措施。(1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11分)答案(1)陕甘宁边区:建立基层民主制度;开展互助合作;乡村教育政治社会化;山东地区:精简行政机构;推行“政教合一”自治制度
41、;兴办农业合作社;普及教育。(2)背景:西方列强的经济入侵;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冲击;军阀割据带来的动荡;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形成平民教育思潮;国共两党政府对乡村问题的关注。14.(2018华中师大附中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之后,又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华北。蒋介石于1931年9月21日召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紧急会议,商讨对日方略。主张以日本侵占东北的事实,先行提出于国际联盟与签订非战公约诸国,诉诸公理,同时团结国内,共赴国难,忍耐至相当程度,乃出于最后自卫之行动。“要求国人镇静忍耐,努力团结,准备自卫,并信赖国联公理处断。”中国共产党
42、适时提出“联合全国各种军队一致抗日”的主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当时身处华北抗日前线,驻守长城防线、察绥地区的国民党军以及长城内外的义勇军,激于民族义愤,先后进行了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及绥远抗战,以血肉之躯推动了中国局部抗战的发展。材料二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终于爆发了。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1937年,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性抗日迅速展开。据百度百科
43、整理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两则材料中的一个变化。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历史知识论述其原因。(要求:写出变化,变化根据材料,史论结合。)(12分)答案示例一变化:抗战态度由保守、消极变为积极、坚决抗日。原因:30年代初,日本侵华处于局部地区,国民政府没有足够重视,而是把政策重点放在稳定国内局势、镇压共产党势力上。同时把希望更多寄托于国际力量国联的干预上。1937年后,日本全面侵华,意图消灭国民政府。尤其是对长江流域的侵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地区。加之全国民众的要求,还有国际上对法西斯侵略威胁的重视,故而态度日渐积极。总之,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加深,激化中日之间的矛盾,国民政府的态度随之发生重大变化。示例二变
44、化:由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原因:30年代初,日本对东北侵略,国民政府没有明确坚决抗日态度。而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派干部进入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并且发展成为东北抗联,成为东北抗战的主力。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感使东北民众也组织义勇军,国民党内爱国将领也进行抗日,局部抗战逐渐发展。1937年之后,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根本利益受到威胁。中国共产党代表的爱国主义力量不断推动,尤其是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做出重大让步,由政府主导的全国性的抗日运动迅速展开。总之,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各界力量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由自发、局部抗战发展成为政府组织的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说明:如果有其他意见,或者用其他理由说明,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