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难点53 准确理解诗歌词句意义掌握炼字技巧准确理解古代诗歌中字词的意思,掌握炼字炼词技巧,应关注“两把握,四要点”。“两把握”指:1从字词的表面义和语境义入手,把握字词的含意。无论是炼字还是炼词,首先要把握字词的具体意义,除了把握字词的表面义外,还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把握其语境义。2从使用的手法入手,把握句子的特色。分析关键字词所在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把握句子的语言特色。“四要点”指:1交代字或词的具体意思。2给出字词所使用的手法。归纳字词使用的手法可以从描写景物的手法入手,比如从嗅觉、听觉、视觉或动静、虚实、远近、明暗等角度分析景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如比拟、比
2、喻、夸张、借代等。3写出字词描摹的景物特征。4写出表达的思想情感。具体的答题模板是:字(词)的意思+使用的手法+描述的画面(营造的氛围)+表达的情感。1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宋】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禹门: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答案】轻微、新鲜、清爽等。【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读懂该字所在句,然后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揣摩“嫩”
3、字的含义。这句是说穿着白色麻袍,走在“嫩凉”之中,这“嫩”显然给人以轻微、新鲜、清爽等的感觉。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夜到渔家张 籍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效果?【答案】这首诗语言浅切流畅,活泼圆转。最后一句“春风动草衣”尤为传神。正焦急等待主人归来的诗人远远看见一叶扁舟向岸边行来,渔人正寻找沙岸泊船,他身上的蓑衣在春风中飘动,好像是诗人等待已久的主人回来了,诗人喜悦的心情油然而生。这一句形象生动,语调轻快,神采飞扬,极富神韵,给人以特别深刻的印象,凝聚了诗人对渔民的深情厚谊。
4、鉴赏诗歌字词意义时,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推敲:1从表情达意的角度。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类试题的解题步骤为:第一步,牢记语言风格的种类,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准确概括语言特色;第二步,结合诗歌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诗歌的语言风格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现了诗(词)人怎样的情感。一、(2018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宿王昌龄隐居常 建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人细致地描绘了王昌龄
5、隐居之处的自然景色,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诗歌语言风格绚丽飘逸。B首联写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隐居的地方只有孤独的白云。“溪水”“白云”是隐者居住的象征,“清”“孤”写出了此地的凄清。C中间两联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王昌龄住处清贫优雅,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花,院里有芍药,可见王昌龄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D尾联写自己的归志。“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语,表示将与鸾鹤仙灵为侣,隐逸终生。E诗人通过对“茅亭”“花影”“药院”等意象的描写,写出了隐者的清高、隐处的雅趣,描绘出了一幅优雅、清高不俗的隐居图。2颈联两个动词“宿”“滋”用得
6、生动传神,请结合诗歌意境简要赏析。二、(20172018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三次模考)阅读下面这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岩居僧赵师秀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1下列对全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点题,僧人所居并非殿阁参差的宝刹,也非游人熙攘的胜境,而是罕有人迹的深山。B颔联绘僧人所居山间景象,颈联具体写其生活,虽无惊人之笔,但精练自然,无斧凿痕迹。C尾联发出感叹,间接抒发了自己对离尘出世生活的向往之情。D前六句将僧之居处、环境、生活都写到了;尾联向往之意溢于言表,是主题思想的点睛。E全诗塑造了一位远离
7、俗世、生活悠闲、内心落寞的僧人形象。2颔联“过”“摇”两字生动形象,请结合诗文分析其精妙之处。三、(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雪夜感旧陆 游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乱山古驿经三折,小市孤城宿两当。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桦烛的香气和悠扬的驮声交织回荡,营造出悠远绵长的意境。B颔联中“经”“宿”两个动词,凝练地再现了诗人紧张奔波的岁月,刻画了他为筹划抗金而不辞辛劳的形象。C前四句一句一个场景,
8、以时空的变换串联起一幅幅画面,映现了诗人的生活情形,为下文抒情蓄势。D尾联写到绿沉枪和金锁子甲,意在比喻诗人的从军生涯,如今只能委身尘埃,诗人借此表达对朝廷不图北伐的不满。E后四句与上文相对照,突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与情感,特别是末句,写诗人灯下独坐,老泪纵横,既点诗题,又呼应首句。2有人认为“颈联中那信二字尤佳”,请结合全诗对“那信”一词进行赏析。一1AB【解析】A项,“诗歌语言风格绚丽飘逸”,诗歌的语言是清新雅致,而不是“绚丽”。B项,“清孤写出了此地的凄清”错误,“清”“孤”表现的是隐士的清高脱俗。2“宿”字,写花影像安睡在庭院中一样;“滋”,生长着,写出了苔藓在滋长蔓延;暗示这里少人活动
9、,甚至久未有人,突出了隐居地的清幽静谧;这两句表现出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表现出诗人向往归隐之情。 二1CE【解析】C项,尾联属于直接抒情。E项,“内心落寞”理解错误,诗歌中的僧人形象是淡泊的。2“过”有“路过”“经过”之意,这里写出了“飞鸟”经林间翩然飞过的自然状态;“摇”即“摆动”“轻摇”之意,写出花儿在清风中的轻摇之态,借鸟的无忧无虑、无欲无求,山花的无拘无束来体现山居环境的清幽,以衬托“岩居僧”淡泊平静的心境。三1AD【解析】A项,“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理解有误。D项,修辞手法“比喻”不恰当;“表达对朝廷不图北伐的不满”在诗中表现不明显。2“那信”表示怎能相信有一天竟会在田园终老,更能凸显出诗人年轻时的意气与北伐必胜的信心,也反衬出今日的失望之情。既表达了昔日的豪情,也表现出诗人的悲愤与对理想的执着。【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那信”的意思是怎么相信,诗的颈联中“犹思”二字,表明了诗人执着报国的心愿。诗人的报国之志和不得重用交织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强烈的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