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规范练3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一、选择题1.(2021湖南常德月考)上古时代,“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宫和室是同义词,本是对房屋、居室的统称,并无贵贱之分。但到了秦汉以后,只有帝后的居所才称为“宫”。这说明()A.秦朝确立了皇权的特殊地位B.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在不断变化C.权力集中影响特定词语的分化D.秦汉时期官僚体制不断完善2.(2021湖南长郡中学考前卷)秦将岭南以南的桂阳县划归长沙郡,同时将岭南以北的镡城划归岭南的象郡。秦如此划分的目的是()A.加强对岭南地区的控制B.推动岭南地区经济开发C.便利地方政府施政管理D.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3.(2021湖南益阳模拟)有人认为,
2、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秦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政治制度更为公平B.从人治到法治C.国家管理制度化D.产生了近代朴素的民主意识4.(2021湖南衡阳八中仿真卷二)秦朝的地方行政设置中,县、乡一级的正式官员是县令和乡啬夫。但里耶秦简中却记载秦统一后在东方六国的故地大量使用了守丞、乡守这种临时性的代理官员。这说明秦朝()A.地方官员权力被削弱B.政府行政效率低下C.尊重东方六国的传统D.官僚制度尚不完善5.(2021福建泉州三模)在秦末的反秦浪潮中,不仅有下层民众揭竿而起,还有许多原六国的贵族、官吏、豪
3、强投身其中,他们中还有一些人成为起义的领导者。在六国故土上,又出现了人们熟悉的楚、赵、齐等国名称。这反映出()A.人们宗法观念根深蒂固B.秦朝统一的时机尚不成熟C.郡县制不利于巩固统一D.六国的旧势力依然存在6.(2021辽宁辽阳期末)汉初的人口较秦代大为减少,大城市人口往往只剩下十分之二三。如在秦代有三万户的曲逆县城到汉初只有五千余户,但这在当时却已算得上是人口大县。这种状况可以用来说明汉初()A.农耕经济的倒退B.与民休息的必要性C.人口政策出现失误D.行政区划的变迁7.(2021湖南郴州一模)下表为汉代部分大司马、大将军(中朝官员核心)概况,据此可知两汉时期()姓名人物简介卫青西汉武帝皇
4、后卫子夫的弟弟霍去病卫青的外甥、霍光同父异母的兄长霍光西汉宣帝第二任皇后霍氏的父亲(废黜刘贺)王莽西汉平帝皇后王嬿的父亲何进东汉灵帝皇后何氏的哥哥(召董卓进洛阳)A.选官用官强调血缘关系B.外戚政治具有两面性C.宦官势力仍被外戚压制D.中朝的设立威胁皇权8.(2021广东佛山期末)汉武帝时期,政府提供牢盆(煮盐的器具)募民煮盐,收购产品,或设肆售卖,或通过特许商人分销。这()A.打击了地方豪强势力B.体现了政府对盐业的控制C.推动了民间私自煮盐D.增强了对匈奴作战的实力9.(2021湖南长郡中学二模)董仲舒认为,对社会民众的教化直接影响到王朝的统治,故君王要通过学习儒家典籍,成圣成善,在此基础
5、上施行王道教化;其次,各级官吏要上承君王,下启社会民众,通过施政和兴办教育等多种途径完成对社会民众的教化。这表明董仲舒()A.借儒家伦理提升官吏道德水平B.把三纲五常作为教化的原则C.用教化来规范民众个人的行为D.赋予了教化浓厚的政治内涵10.(2021广东汕头二模)某学者指出,吉林发现了带“长”字的汉代瓦当;内蒙古发现了“单于和亲”的汉字瓦当;云南出土了“滇王之印”的汉代金印;新疆沙雅遗址出土“汉归义羌长”印;青海一座匈奴墓出土“汉匈奴归义亲汉长”篆文铜印。以上历史叙述意在表明,汉代()A.对地方势力控制明显加强B.疆域范围极其广阔C.汉族与周边民族交往密切D.儒家思想影响扩大11.(202
6、1山东泰安二模)下图是“和田马钱”,流行于公元13世纪的于阗地区(今新疆和田一带),它采用古希腊的打压法制成,圆形无孔无廓,正面钱文是汉文篆体字,背面是马或骆驼的图案并环以佉卢文(古印度文字),以“铢”为计重、记值单位。该钱币的发现,反映了当时()A.于阗全面推行了中原币制B.丝路贸易促进了文明的交流C.篆体汉字盛行于西域地区D.汉朝与欧洲建立了直接联系12.西汉初年,赋作家主要分散在地方,如以梁孝王为中心的梁园文学群体、以淮南王为中心的淮南文学群体等。武帝以后,赋作家们则开始涌向都城。这主要是由于()A.选官制度发生变化B.新儒学地位得到提升C.王国数量日益减少D.统一国家不断发展13.(2
7、022湖南常德月考)下面是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和东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三辅地区(今关中平原一带)和三河地区(俗称关东或“山东”,崤山以东黄河流域一带)户口统计表,据此推知东汉时期()地区汉平帝元始二年汉顺帝永和五年户人口户人口三辅地区(关中)647 1802 436 360107 741523 860三河地区(关东)754 5862 770 288461 7992 383 188三河与三辅比率(%)116.6154.8428.6454.9(注:以三辅地区为100)A.政府重视发展山东经济B.经济中心逐渐东移C.大量人口由西往东迁移D.豪强地主经济发展14.(2021湖南怀化
8、三模)东汉时期,以记录最为完整的京都洛阳为例,在一个半世纪中所遭遇的自然灾害约为百次。灾害发生的频次东汉较之西汉更高,王朝后期比前期更多。最后黄巾军大起义使东汉的统治名存实亡。据此可以推知()A.政府应对灾难的能力不足导致阶级矛盾激化B.自然灾害频繁是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性原因C.封建王朝自然灾害呈现前少后多规律性分布D.封建政权加强救灾可以避免农民起义的发生15.(2021湖南株洲一模)右图为1957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崖墓的东汉击鼓说唱陶俑,对其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表明东汉时期说唱艺术已成熟B.实证成都是我国说唱艺术发源地C.表明东汉时期市井文化的盛行D.是研究东汉雕塑艺术
9、的一手史料二、非选择题16.(2021北京通州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世称贾生。其生平在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与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中均有记载。材料一贾生年二十余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悉更秦之法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于是天子(汉文帝)后亦疏之后岁余,贾生征见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摘编自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材料二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谊以为宜当改正朔,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于是天子(汉文帝)后亦疏之后岁余,文帝思谊,
10、征之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文帝思贾生之言(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乃分齐为六国。摘编自班固汉书贾谊传(1)概括两则材料记载内容的异同。(2)简要分析两则材料对同一历史事件记载不同的原因。17.(2021湖南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汉初郡国并行,诸侯王国地位在中央政府管辖的郡之上。随着诸侯王势力膨胀,地方割据势力与朝廷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时,采纳晁错强硬削藩的建议,先后以各种罪名削去楚王、赵王和胶西王的部分封地,并下诏削夺吴王刘濞的会稽、豫章郡,结果引发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叛乱后,景帝吸取汉初王国制度的教训,趁机采取了一系列控制诸侯王国势力的变革措施。首先,确立以郡为国的原则,新建王国不再跨郡,
11、远不如旧王国强大。后来,景帝又下诏,“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免除诸侯王的行政权力;“天子为置吏”,彻底堵住各诸侯王从前通过任用官吏培植私党的途径;同时削减王国官吏,使他们的规模、仪制无法与朝廷抗衡。从此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为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创造了必要条件。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等(1)根据材料,简析汉初诸侯王国势力膨胀的制度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景帝解决王国问题措施与汉武帝推恩令的不同之处。课时规范练3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1.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汉以后,“宫”成为帝后居所的专用称呼,由此可知随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王权强化,也
12、由此带来了特定词语的分化,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特定词语的分化,没有体现皇权的特殊地位和秦汉时期官僚体制的完善,排除A、D两项;材料反映了建筑物的称呼出现变化,但使用功能并没有变化,排除B项。2.A解析材料反映了秦划界故意打破山川形便,目的是避免地方势力借岭南地理屏障割据叛乱,故A项正确;材料与开发岭南地区的经济无关,B项排除;材料中的措施不利于地方政府施政管理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C、D两项排除。3.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体现的是国家管理制度化,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故C项正确。4.D解析这种临时性的代理官员大量出现说明秦朝的官僚制度尚不完善,
13、故D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地方官员的权力变化,故A项错误;行政效率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题干中虽然提到了东方六国,但无法体现使用临时官员是东方六国的传统,排除C项。5.D解析反秦过程中六国旧贵族再次打出故国名称,说明六国的旧势力依然存在,D项正确。材料描述现象与宗法观念无关,排除A项;秦的统一顺应历史潮流,排除B项;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一,排除C项。6.B解析材料描绘了由于长期的战争,汉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朝廷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十分必要,故选B项;“农耕经济的倒退”是农业水平的下降,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人口的减少是战争造成的,与人口政策和行政区划无关,C、D两项错误。7.
14、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外戚卫青、霍去病及霍光等人发挥了维护王朝统治的作用,而外戚王莽、何进等人加快王朝的更迭,说明的是外戚政治具有两面性,B项正确;汉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标准是品行和才能,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宦官同外戚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中朝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排除D项。8.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政府实行盐的官营,由政府垄断盐的生产和销售,体现了政府对盐业的控制,不利于民间私自煮盐,故选B项,C项错误;盐铁专卖打击了大商人,材料没有涉及对地方豪强势力的打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匈奴作战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9.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董仲舒强调教化要与政治挂钩,道德教化要融入政治的内容
15、,因此其赋予了教化浓厚的政治内涵,D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官吏的道德问题,排除A项;材料强调道德教化与政治的关系,而不是强调三纲五常,排除B项;规范民众个人的行为只是一个方面,并不全面,除此之外还涉及政权的稳定问题,排除C项。10.C解析题干中吉林、内蒙古、云南、新疆、青海等地分别发现了与汉政府友好往来或者被任命为王的瓦当或官印,说明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交往密切,故选C项;题干中的“单于和亲”说明匈奴并非由汉朝管辖,排除A、B两项;题干中的信息只能说明汉与少数民族地区往来密切,不能说明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排除D项。11.B解析题干中提到的“和田马钱”涉及“汉文篆体字”“古希腊的打压法”“佉卢文(古印
16、度文字)”和汉代的“铢”这种计重、记值单位,说明“和田马钱”是文明交流的产物,故选B项。“和田马钱”体现了明显的外域风格,A项错误。C项的“盛行”表述绝对,错误。西汉时期,中国与欧洲是间接贸易,D项错误。12.D解析西汉初年的赋作家分散在地方,汉武帝以后则涌向都城,这是由于汉武帝尊崇儒术后,儒学成为社会的主流,赋作家涌向都城并为朝廷所用,是思想上大一统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统一国家不断发展的表现,故选D项;汉代选官制度采用察举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排除A项;材料与新儒学地位得到提升无关,排除B项;王国数量减少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13.B解析根据材料三辅地区和三河地区、汉顺帝永和五年比率等信息可知
17、,两汉之际关中地区的户口数字均低于关东地区,关东在经济全局中占据主导地位,说明经济中心逐渐东移,B项正确。14.A解析东汉后期,引发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政府应对灾难的能力不足又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A项正确,B项错误。汉代史籍记录的自然灾害增多,并不意味着每个封建王朝后期的自然灾害比前期多,C项错误。封建政权加强救灾可以延缓农民起义的爆发,“避免”之说表述过于绝对,D项错误。15.D解析根据“东汉击鼓说唱陶俑”可得出,这是实物的一手史料,对于研究东汉雕塑艺术有较高的价值,故D项正确;已经成熟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仅从东汉击鼓说唱陶俑并不能得出成都是我国说唱艺术
18、发源地,排除B项;东汉时期市井文化并没有达到盛行的程度,排除C项。16.参考答案(1)相同点:贾谊得到汉文帝喜爱;升迁迅速;被东阳侯等人陷害;曾为梁怀王太傅。不同点贾谊遭别人陷害后汉文帝对贾谊态度的转变: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仅仅是叙述,没有任何感情色彩;汉书贾谊传一个“思”字表达了贾谊在汉文帝心中的地位。汉文帝是否接受了贾谊的削藩建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未接受削藩的建议;汉书贾谊传有了削藩的行动。(2)作者不同,他们参考的史料不同;作者的立场不同;作者所处时代不同。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对历史事件记述的不同。17.参考答案(1)郡国并行,王国地位在郡之上;王国封地可以跨郡;诸侯王有行政权和官吏任命权;王国官制仿照中央。(2)景帝采用强硬手段,武帝采用怀柔手段;景帝重在削弱王国治权,武帝重在析分王国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