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蒙古发现最早考古学文化:8400年前裕民村遗址在距离北京约350公里、地处乌兰察布市东北的化德县,一座距今约8400年、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古村落遗址刚刚入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6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这就是化德县裕民村遗址,它被确认为内蒙古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化德县裕民村遗址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德包图乡裕民村东北1.25公里处,遗址三面山丘环绕,北南向缓坡,呈簸箕形状,海拔1460米。是2010年,当地考古部门配合集通铁路复线工程建设考古调查时,发现了该遗址。2014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和化德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再次进行考古发掘,历时三年,发掘总面积3
2、750平方米,如今,整个发掘面积约5000平方米。 裕民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该遗址被确定为距今8400年左右,属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一种文化遗存,是迄今为止内蒙古发现最早的考古学文化,在中国北方草原发现这么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比较罕见的。裕民村遗址考古发掘领队、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副馆长胡晓农介绍道。前不久,经过北京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碳十四测定,该遗址出土的人骨距今8400年左右,出土的兽骨距今82007800年,由美国Beta放射性实验室碳十四测定,该房址出土的碳粒,经树轮校正年龄,为距今8400年左右,标志着这里是内蒙古最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共出土房址14座、
3、灰沟1条、墓葬1座。房屋依地势坡状分布,大小不一,房屋直径280400厘米,为圆形二层台半地穴式,房址中部有圆形地面灶,灶面的烧灰土堆积较高,部分灶面上放置有石块,有两座房址发现有门道,门道为长条状斜坡式。出土的5000余件器物中大部分为石器,有较少量的陶器、骨器。石器主要为半圆形石铲、矛形器、三角状石锥等打制石器和少量的磨盘、磨棒、磨石、石斧等磨制石器;陶器出土多为较小的陶片,主要为夹砂黄褐陶,质地疏松、器类简单;骨器出土有骨铲、骨锥、骨刀、骨镰等。 房屋存在双层立柱的保护或有保暖的功能。参与裕民村遗址考古发掘的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李恩瑞告诉记者,在部分房址内有多处用火的痕迹,灶上的灰烬土堆积较高,未发现灰坑,则表明当时的生活资料还不丰富。从出土的大量兽骨和生产工具以及器形简单、陶质疏松、陶胎厚、火候低的陶器来看,该遗址的人群具有原始性,是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同时,在植物浮选样品分析中,还发现了小米和蒿类籽等。在部分房址内大量集中出土动物骨骼,经鉴定有蚌、雉、鸟、狗、狼等。 裕民村遗址文化,区别已知的其它考古学文化,属新石器时代早期,这一类遗存分布于阴山以北的草原地区,填补了这一地区的考古学空白,为内蒙古草原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谱系以及生业类型、文明起源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乌兰察布市博物馆馆长李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