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辽宁省沈阳二中等重点中学协作体2013届高三领航高考预测(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76651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二中等重点中学协作体2013届高三领航高考预测(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宁省沈阳二中等重点中学协作体2013届高三领航高考预测(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宁省沈阳二中等重点中学协作体2013届高三领航高考预测(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辽宁省沈阳二中等重点中学协作体2013届高三领航高考预测(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辽宁省沈阳二中等重点中学协作体2013届高三领航高考预测(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辽宁省沈阳二中等重点中学协作体2013届高三领航高考预测(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辽宁省沈阳二中等重点中学协作体2013届高三领航高考预测(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辽宁省沈阳二中等重点中学协作体2013届高三领航高考预测(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辽宁省沈阳二中等重点中学协作体2013届高三领航高考预测(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辽宁省沈阳二中等重点中学协作体2013届高三领航高考预测(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3届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领航高考预测试卷7 语文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文人具有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这种品格突出表现为一种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从孔夫子的“大道天下”,到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切编织成一个绵延的思想传统。这一思想传统移植到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身上,蝶化成“五四”启蒙精神。因此从精神谱系上说,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和中国传统文人是一脉相承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强

2、烈的现实品格和浓郁的政治情怀。中国现代文学正是以其浓郁的政治情怀,才成为思想启蒙的重要营垒,才密切融入中国现代化运动中,也才有效地承载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知识分子的政治情怀不会始终与政治现实尤其是政治权力协调一致,二者之间的矛盾对立往往导致文学屈从于政治现实、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品格。改革开放为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创造了条件,但当时不少知识分子把独立品格与政治情怀对立起来,甚至质疑忧国忧民传统的正确性,从而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因为对社会职责的放弃,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反而导致了知识分子的自我放逐。这一点在文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一度引领着思想解放的潮流,但到了8

3、0年代末期,伴随着“向内转”,文学逐渐从政治、思想、社会批判等阵地大幅度的后撤。 所幸的是,淡薄政治情怀并没有成为文学的主潮,更多作家则是在尝试着以新的文学叙事来表达政治情怀,日常生活叙事逐渐兴起并蔚为大观,从根本上改变了宏大叙事的一统天下,但是日常生活叙事并没有取代宏大叙事,相反激发宏大叙事突破过去的僵化模式,构成了当代文学中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交相辉映的状况。两种文学叙事表达了解放政治和生活政治两种不同的政治情怀。新时期以后的拨乱反正,也就是中国本土在20世纪末期重新启动现代化的“解放政治”。但发生在中国本土的现代化又是一种后发式的现代化,它使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处在同一时空之中,具有鲜

4、明的“时空压缩”的文化特征,因此生活政治在社会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多的空间,它们需要通过文学叙事获得认同。解放政治的情怀和生活政治的情怀在中国当下的现代化处境中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形成纠缠在一起的难舍难分的关系。这对于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叙事来说,便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因而决定了文学叙事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中国的改革开放向着纵深发展,在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的同时,现代性所带来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如欲望扩张、精神匮乏、贫富悬殊、城乡差距、生态恶化等等,这些问题关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也关乎每一个人的个体精神的健康健全的成长发展。因此,一个真正有着精神担当的作家应该既有生活政治的政治情怀,又有解放政治的政

5、治情怀。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事实上,当代文学进入到新世纪以来,这两种叙事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它让作家们的精神担当越来越落到实处。1 从原文看,下列关于“精神担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是中国文人精神担当的突出品格。B、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有着悠久绵延的思想传统。C、 中国现代文学只有有效承载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才能表现其浓郁的政治情怀。D、“五四”启蒙精神体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政治情怀与政治现实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知识分子丧失独立品格。B、 因为改革开放为知识分

6、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创造了条件,所以不少知识分子品格独立,放弃了对社会的精神担当。C、上个世纪80 年代末,文学从政治、思想、社会批判等阵地大幅度后撤,意味着部分作家对社会职责的放弃,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D、上世纪80 年代,淡薄政治情怀并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学始终引领着思想解放的潮流。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家放弃精神担当,就意味着他们政治情怀的淡薄,对社会职责的放弃。B、鲁迅先生写小说声援“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体现了鲁迅先生具有浓郁的政治情怀。C、新世纪文学叙事具有多样性与变异性,从而决定了解放政治情怀和生活政治情怀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D

7、、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真正有着精神担当的作家应该关注现代性带来的欲望扩张、精神匮乏等问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朱崖迁客【宋】洪迈唐韦执谊自宰相贬崖州司户。刺史命摄军事衙推,碟词云:“前件官久在朝廷,颇谙公事,幸期佐理,勿惮縻贤。”当时传以为笑,然犹未至于挫抑也。卢多逊罢相流崖州。知州乃牙校,为子求昏,多逊不许,遂侵辱之,将加害。不得已,卒与为昏。绍兴中,胡邦衡铨窜新州,再徙吉阳,吉阳即朱崖也。军守张生,亦一右列指使,遇之亡状。每旬呈,必令囚首诣廷下。邦衡尽礼事之,至作五十韵诗,为其生日寿。性命之忧,朝不谋夕。是时,黎酋闻邦衡名,遣

8、子就学,其居去城三十里,尝邀致入山,见军守者,荷枷絣西庑下,酋指而语曰:“此人贪虐已甚,吾将杀之,先生以为何如?”邦衡曰:“其死有余罪,果若此,足以洗一邦怨心。然既蒙垂问,切有献焉。贤郎所以相从者,为何事哉?当先知君臣上下之名分。此人固亡状,要之为一州主,所谓邦君也。欲诉其过,合以告海南安抚司,次至广西经略司。俟其不行,然后讼于枢密院。今不应擅杀也。”酋悟,遽释之,令自书一纸引咎,乃再拜而出。明日,邦衡归,张诣门悔谢,殊感再生之恩,自此待为上客。邦衡以隆兴初在侍从,录所作生日诗示仲兄文安公,且备言昔日事。乃知去天万里,身陷九渊,日与死迫,古今一辙也。(选自容斋随笔)【注】朱崖:今海南琼山。古崖

9、州泛指海南,是蛮荒烟瘴之地,是谪客逐臣闻之丧胆的“人间地狱”。军事衙推:州刺史的属官。碟词:任命书。縻(mi):捆,拴。这里是束缚的意思。胡邦衡铨:胡铨,字邦衡,南宋主战派大臣。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刺史命摄军事衙推 摄:代理。B胡邦衡铨窜新州 窜:逃窜。C军守张生,亦一右列指使,遇之亡状 遇:对待D欲诉其过,合以告海南安抚司 诉:控告。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胡邦衡“身陷九渊,日与死迫”的一组是(3分)当时传以为笑,然犹未至于挫抑也多逊不许,遂侵辱之,将加害遇之亡状。每旬呈,必令囚首诣廷下邦衡尽礼事之性命之忧,朝不谋夕首悟,遽释之,令自书一纸引咎A. B.

10、 C. D.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崖州刺史给韦执谊代理军事衙推得任命书,小看了曾经位居宰相的韦执谊的才干,显得可笑。B卢多逊为了免受凌辱迫害,只好将女儿嫁给知州的儿子,遭遇就比韦执谊更为酸涩可悲了。C胡邦衡饱受军守凌辱而伺机报复,但最后在黎人酋长的教导下抛弃私怨并赢得了军守的尊重。D作者认为,从这几个人的遭遇可以看出,朝廷官员一旦被贬官流放,其苦楚古往今来皆如出一辙。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其死有余罪,果若此,足以洗一邦怨心。然既蒙垂问,切有献焉。贤郎所以相从者,为何事哉?(5分)译文:-(2)酋悟,遽释之,令自书一纸引咎,乃再拜而出

11、。明日,邦衡归,张诣门悔谢,殊感再生之恩。(5分)译文: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大幺令 (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李纲 长江千里,烟波水云阔。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注:李纲:南宋初年抗金名将臣。靖康元年金兵入侵汴京时,李纲任京城四壁守御史,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不久即被投降派排斥,后郁郁而死。这首词大约写于南渡初期的被贬途中。玉树:指玉树后庭花曲,是南朝最末一个帝

12、王陈后主为其爱妃张丽华所制,一向被当做六朝荒淫的一个标志。银蟾:指月亮)8词的上阙对六朝古都金陵进行了描写,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5分)9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作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上下天光,一碧万顷,_,_(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用之如泥沙?(3)_,吾不忍为此态也(4)策之不以其道,_(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 乙 选择题请考生从以下三、四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

13、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你必须做出选择 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他眼里噙满泪水。算算从6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他知道,主要是没有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母那么逼着他拉琴。甚至,父亲上班后,还专门用摄像机对着他,看他是否在练琴。多年来,练琴似

14、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家里为什么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所有的时间都在练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为小提琴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就会有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融入拉琴,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前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

15、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对他都充满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大家才失望地说,可惜了,可惜了。没有人能改变他。他成了学院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了,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是自选曲目。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角角落落。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间滑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泪水、奔跑,他完

16、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述说着一个琴童的哀求抗争、淋漓尽致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没有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拉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起初他只想着随便拉一拉,毕竟是最后一次学校考试-他一生考了多少次试啊!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么忘情,泪飞如雨,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随之动容。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又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拉得太好了,

17、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的可以听到人的呼吸。泪再一次流下来,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补记:据说,他并不如愿。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以后,他发现,除了拉琴,自己别的什么都不会做,包括体力活-多年的校园生活,他已不具备别人的强壮体魄,除了拉琴的手是有力的。

18、后来,他只能去教别人拉琴。人,毕竟要生活。(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小说第三自然段点明了他对小提琴没有感情,并以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交代了他练琴是由于他父亲的强迫,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B “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文章这样写,表现了他在长期的机械性练琴中所形成的习惯。C 毕业考试的演奏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是因为这首曲子是他自己预先创作的,表现的是自己的生活-他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D 小说的“补记”,是整个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交代了他进入社会后难以实现“不拉琴”的愿望,照应题目,突出主题。E 这篇小

19、说选取人物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主要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来描写人物、塑造形象,着重展示了作品主人公在“强迫”下学琴的心理历程。(2) 第4段画线句“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融入拉琴,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这一句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6分) (3) 他为什么会在毕业考试演奏成功的时候说“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这一句话的含意(6分)(4) 这篇小说的创作意图是什么?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梁思成与国旗、国徽1949年8月,梁思成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委会“国旗国徽初选委员会”顾问后

20、,每天开始往返于清华园和市区政府机关之间,积极参与国旗、国徽的讨论和选定工作。同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通过决议,确定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随后,梁思成根据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对原国旗方案的修改意见,带领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小组成员通宵达旦进行赶制,采用坐标方法确定了国旗的比例和五星的大小与位置反向,并绘制出了第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的施工图。国旗图案顺利确定之后,国徽图案则颇费了一番周折。自1949年7月就开始公开征集而来的国徽图案中,几乎所有图案的设计水平都不大高,没有一份符合委员会的要求。随后,全国政协邀请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营建系两家单位分别组

21、织人员进行重新设计,而梁思成最初的建议与中央领导人的意见有较大分歧,他对于要求将天安门作为主体设计进国徽图案里的设想并不赞成。梁思成认为:“国徽不是寻常的图案花纹,它的内容的题材,除象征的几何形外,虽然也可以采用任何实物的形象,但在处理方法上,是要强调这实物的象征意义的,所以不注重写实,而注重实物的形象的简单轮廓,强调它的含义而形象化”。即便是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已经议决了以天安门为国徽主题图案后,梁思成依然在一次全国政协国徽组会议上发言说:“我觉得一个国徽并非是一张图画,亦不是画一个万里长城、天安门等图式便算完事,其主要的是表示民族传统精神,而天安门西洋人能画出,中国人亦能画出来的,故这

22、些画家所绘出来的都相同,然而并非真正表现出中华民族精神,采取用天安门式不是一种最好的办法,最好的是要用传统精神或象征东西来表现的。”至于制作国徽的具体设想,梁思成认为:“在图案处理上感觉有点不满意即是看起来好像一个商标,颜色太热闹庸俗,没有庄严的色彩。”对于梁思成的意见和建议,张奚若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用天安门是可以的,它代表中国五四革命运动的意义,同时亦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地。大名鼎鼎的作家茅盾先生也赞成在国徽中使用天安门图案。虽然各方意见有诸多分歧,但当公元1950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通过全国政协所提出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后,也就

23、是确定将天安门作为主要图案放进国徽之中,梁思成便保留了自己原先的建议,并积极考虑如何将天安门和五星巧妙地组合在一个图案之中了。梁思成认为:“因为天安门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物,而它前面还有石桥、华表等许多复杂的实物,所以处理它的技术很需要考虑,必须掌握两个象征化的原则:一是极力避免画面化,不要使它成为一幅风景画,这就要避免深度透视的应用,并避免写真的色彩;二是一切需图案化象征,象征主题内容的天安门,同其他象征的实物的画法的繁简必须约略相同,相互组成一个图案。”按照这个原则,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带领清华大学营建系国徽设计小组成员昼夜赶制,几天内便拿出了一份比较成熟的图案。图案内以国旗上的金色五星和

24、天安门为主要内容,以革命的红色作为天空,底下正中为一个完整的齿轮,两旁饰以稻麦。就这样,以五种简单实物的形象,借红色丝结的联系,组成了一个新中国的国徽。而在处理方法上,梁思成等人着重强调了五星与天安门在比例上的关系,这是因为这样可以给人以强烈的新中国的印象,收到全面含义的效果。而为了同一原因,用纯金色浮雕的手法处理天安门,省略了繁琐的细节与色彩,为使天安门象征化,而更适合于国徽的体裁。至于其中用红色描金,那不仅是中国民族传统形式的表现手法,还兼有华丽与庄严的效果。采用作为国徽的色彩,是为中国劳动人民所爱好,并能代表中国艺术精神的。(节选自窦忠如梁思成传,有删改)(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

25、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 在设计国旗图案的施工图时,梁思成带领设计小组的成员采用了坐标方法,表现了他们对工作的认真态度。B. 梁思成之所以不赞成用天安门作为国徽的主题图案,是因为他认为天安门不具备象征意义,应选择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C. 张奚若和茅盾的看法与梁思成不同,这表明在建国之初讨论国徽的图案时真正做到了各方面的人士献计献策,各抒己见。D. 在国徽图案的设计上,对主要内容之一的天安门采取了线条化、简单化的方法,这样才能使主体形象更为突出。E. 国徽上的五种简单实物图形都各自具有象征意义,在图案的布局上也显示出以梁思成为首的设计组成员的匠心。(2) 梁思成对国徽图案的

26、设计,有哪些建议?请简要说明。(6分)答:-从选文中涉及的几件事上看,梁思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答:-在对已经通过的全国政协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付诸具体设计时,体现了梁思成怎样的设计思想?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认识。(8分)答:- 第卷 表达题五、 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3分)A上海电影集团张瑞芳的这番耳食之言立刻引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全场集体起立向这位电影 前辈鼓掌致敬。B 我们的企业,应当从这次“奶粉事件”中吸取教训,进行深刻的反思。做企业和做人一样,须诚实守信,一言九鼎,守住底线,这样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才能使

27、事业兴旺发达。C 西非国家几内亚比绍总统维埃尔遇刺身亡的消息一经传出,石破天惊,世界各国的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纷纷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一突发性新闻。D 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如果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进一步演变为大范围的经济危机,作为中国主要出口对象国的美国、欧洲经济衰退,中国的出口必然大幅度收缩。B 近年来国际市场油价大幅上涨,使得一些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产油国获得巨大收入;但高油价除了带来财富外,同时也产生了通货膨胀急剧上升等问题C 新的土地法规定,

28、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各级政府不得以各种理由加以干涉D 一首曲子往往会令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追忆。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想明白一件事物的本质,最好先研究它的起源,_,_,_,_,_,_,也许可以免去许多纠纷。 诗也是如此最好先知道他的祖先和环境争来争去,终不得要领如果把“诗是怎样起源的”这个基本问题弄清楚犹如想了解一个人的性格许多人纷纷争论“诗是什么”、“诗应该如何”诸问题A B C D 16为下列标点组合写一段话,要求能够通过三个标点的寓意揭示出人生的道理,然后为自己所写的一段话加一

29、个名词或一个动词性的标题(5分) ? 。 标题:_揭示人生的道理的话_17选用高中语文课本中你最喜爱的一篇课文,仿照例句的画横线的句子写一段话(6分) 例:最喜欢滕王阁序,还需要多说吗?惊艳天下的词采,行云流水的思想律动,让人心生高山仰止之慨。心绪飘飞,任意挥洒,千古奇文啊!还需要多说吗?最喜欢_ ,还需要多说吗?_,还需要多说吗?六 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真热闹。蓬勃的社会、绚烂的自然、多彩的故事,叩开我们日益紧闭的心扉,吸引我们走出自己的天地。走到外面的世界,视野立刻变得丰富起来;走到外面的世界,沁人心脾的是新鲜的气息;走到

30、外面的世界,封闭的心胸定会豁然开朗。世界那么大,天空那么蓝,自然那么广阔,任目游万仞,让心灵放飞,看世界精彩 请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为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参考答案:1C(在文章的第一段里,中国现代文学正是凭借浓郁的政治情怀,才有效地承载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题中把条件关系弄反了。) 2C(A选文第二段中说:“二者之间的矛盾对立往往导致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品格”是或然关系,并非必然。B第二段中说:“当时不少知识分子把独立品格与政治情怀对立起来,甚至质疑忧国忧民的传统的正确性,从而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并不是因为“改革开放为知

31、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创造了条件”,应注意到文中的“但”。D第二段中说:“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一度引领着思想解放的潮流”,并非“始终”。) 3C (从第三段中可以看出,因果关系不当,因与果颠倒了位置) 4B(窜:放逐、流放。这里是被贬的意思) 5B (记叙的是作者对这件事的态度 记叙的是黎族酋长明白了胡邦衡说的道理,下令释放了张军守,并让他自己写了罪状。均未涉及“身陷九渊,日与死迫”) 6C(他并没有伺机报复的想法,赢得军守的尊重也不是“在酋长的教导下”,而是胡教导黎酋按国法办事,救了军守一命,才赢得军守尊重) 7(1)此人的确死有余辜果真把他杀掉也足以消除一州人的怨恨之心,但是既然您俯问我的看

32、法,那我私下就献上几句话。您的儿子跟我学习到底是什么目的呢?(“其、然、足以洗、相、所以”各一分) (2)酋长醒悟,立即释放了张军守,并让他自己写了罪状,军守于是就对胡邦衡拜两拜退出去。第二天,邦衡返回,张军守登门谢罪,表示悔恨,并非常感谢胡邦衡的救命之恩 (“遽、引咎、再拜、诣、殊”各一分)8作者选取浩渺的长江水、烟雾、古寺、钟声、月亮等意象来写古都金陵,营造一种迷茫、凄清、荒凉、颓败的意境。 9上阙中看到昔盛今衰的古都后,作者内心是无比凄凉的。下阕开头“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一句可见被贬的作者是失落与不甘的。而“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却转而振作,让我们看到了不畏困难,要一直为国抗金

33、到底的形象。结尾又以“渔翁”自况,表达孤傲情怀。所以,抒情主人公不仅是个怀古伤今、感时伤怀的失落词人,更是一个有澎湃爱国情怀与坚强斗争精神的志士。10(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奈何取之尽锱铢 (3)宁溘死以流亡兮 (4)食之不以其材 (5)猿猱欲度愁攀援11(1)答B 得3分,答D得2分,答E得1分。答A和C不得分(A第三段没有“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C”他自己创作的“说法有误,是他临场发挥的曲子。E说”选取人物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不妥,是以最后一次考试这一生活片段为主中间插入了主人公从6岁开始学琴的漫长过程的概要交代,而这一部分占了小说近一半的篇幅。(2)这一句话与前边“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

34、提琴是门艺术“相照应,是小说前半部分的中心,指出他”有拉琴技术,但缺乏情感,如果能把情感融入进去,一定表现不凡这一句又预示着在音乐学院最后考试拉琴的极为成功,成为最优秀的一位,因为他这次是把自己的情感真的融入到琴里了(一点3分)(3)因为他的毕业考试演奏成功,以后再也没有人强迫他练琴了,因而“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是他自己认为获得了个性解放、选择自由的宣言。同时也是他二十年被迫练琴不满情绪的释放。(4)(观点)作者要表现的是现在社会中被扭曲的人的以及对这种扭曲现象的批判。(理由)主人公在父亲的严格监管控制下练琴,技术好。但技术不同于艺术,没有情感的融入仅靠技术是不可能成就艺术的。而他恰恰对拉琴缺

35、乏感情。作品极力渲染他拉琴技术好的同时又大写他的被迫无奈。这种个性的压抑和不满情绪的积累的“最后释放”, 却也促成了他最后一次考试获得极大成功;但也是这种个性的压抑和不满情绪的积累的“最后释放”,使他在获得全校最优秀的成绩毕业时却出人意料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是多么令人心惊!毕业了,他似乎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获得一直渴望的自由了,可是“他只能去教别人拉琴。”他就是这样被扭曲着:昨天,为了父亲,为了毕业,他必须去拉琴;今天,他为了生活,他只能去拉琴。他将永远得不到快乐。他并不是为了自己的追求、为了艺术做出的选择。作者似乎就是要揭示这种芸芸众生的无奈,从而使作品具有一种批判的力量。12

36、(1)E 、3分,C、2分,A1分(A“坐标方法”主要体现“科学精神”。“认真态度”正确,但仅此不够。B、说“他认为天安门不具备象征意义”不妥,梁思成主要是想寻找一个更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来表现中华民族精神。D、说使用“线条化、简单化的方法”,理解错误;“省略了繁琐的细节与色彩”是为了更具有象征意义,主要是象征化(2)采用实物形象要注重形象的简单轮廓,强调含义的象征化;用传统的象征的东西来表现民族精神;图案上的颜色应该使用庄严地色彩。(3)工作勤奋认真,讲究科学性,他在绘制国旗图案和国徽图案时,都表现出了这一特点;善于思考,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例如他对把天安门作为主题设计进图案时提出的建议;顾全大

37、局,服从领导,他对毛主席签署的命令,虽保留自己的建议,但还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设计中去。(4)在对实物图形的处理上,对图案的设计采用象形化原则,避免画面化和写真色彩;象征主题内容的天安门与其他象征图形应该协调一致,互相形成一个图案;注重图案应给人以强烈的新中国印象,收到全面体现出图案含义的效果;注重中国民族传统形式的表现手法,注重劳动人民的爱好并能够代表中国艺术精神。 13 D(A耳食之言:只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话。贬义词,不合语境。B 一言九鼎:形容说的话很有分量、很有作用。C石破天惊:形容声音高亢激越,惊天动地。后来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或事态发展出人意外。D焚琴煮鹤:比喻糟蹋美好事物) 14 B

38、(A 结构混乱,最后一句应该为“势必使中国的出口大幅度收缩” C 主宾搭配不当,去掉“耕种”后面的“的“ D重复赘余,“原因之一”与“因为”应去掉一个。 15 C 16 揭示人生的话:年幼之时,我们总是有很多疑问(问号),我们在求知;青年之时,我们忽略了太多的东西,我们在追求成功;老年之时,一个句号就要结束我们的生活。或许这就是人生的轨迹。(3分) 标题:标点与人生或标点人生(2分)17示例:我最喜欢将进酒,还需要多说吗?不事雕琢的文辞,汪洋恣肆的遐思,让人读来拍案叫绝的酣畅,豪情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千古绝唱啊!作文这个命题考察学生认识社会、发现生活的能力。在立意上可以通过对“外面的世界“的描绘,联系自己的生活,用审视的眼光、理性的笔调传达出对扩大视野、走向更为广阔天地的期盼,抒写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表达上应注重对”精彩“细节的把握,并能渗透个性化的体验和思考,运用多种手法和修辞手段写出外部世界的”精彩“彰显才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