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规范练40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2019河南郑州三模)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君民不隔不如夷”之说,他提出的重儒官、复乡职、公选举以及复陈诗等论,都立足于“通上下之情起见”,体现了西方的公举和公论的某些色彩。该主张()A.属于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B.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体用的藩篱C.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D.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2.(2019四川乐山一模)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多地出现了诸如洋教信徒“因为不肯在祖坟前祭拜父祖被严重殴伤,部分信徒还被剥夺了祖产”,由此引发严重的教民冲突的案例。这主要反映出()A.国人普遍反感外来宗教B.政府纵容传教士扰民C.中西文化
2、观念存在冲突D.传统文化妨碍近代化3.(2019安徽安庆联考)从兴中会、同盟会开始,国民党始终是一个以少数知识精英为主的集合体,不是会党,就是海外华侨;直到1924年以后,国民党才发展为一个开放的、具有广泛政治动员能力的现代型政党。这一变化主要是基于()A.中国政党政治的成熟B.军阀割据政治环境较为宽松C.“三大政策”的推动D.孙中山加强了革命领导核心4.(2019河南洛阳三模)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由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追求,如陈独秀对“民主”内容的新认识,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入手实现“民主”等。五
3、四运动后,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明中国人()A.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B.民族民主意识有了进一步觉醒C.彻底放弃了对欧美式民主的追求D.对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5.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写道:“彼陈腐朽败之分子,一听其天然之淘汰,雅不愿以如流之岁月,与之说短道长,希冀其脱胎换骨也。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这段话表明他()A.主张通过改良手段实现救亡图存B.鼓动青年积极投身于社会改造C.致力于发动中心城市的工人暴动D.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6.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这种新陈代谢表现在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阅读材料,完成
4、下列要求。材料一它(洋务运动)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痛人心之堕落,吾不能忍也;嗟纪纲之亡绝,吾不能忍也;视政治之窳败,吾不能忍也;伤教化之陵夷,吾不能忍也;见法律之蹂躏,吾不能忍也;睹政党之争乱,吾不能忍也;慨国粹之丧失,吾不能忍也;惧国命之分亡,吾不能忍也。康有为杂志序(1913年)(1)根
5、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具体说明洋务运动是如何“异于传统”而又“难以挣脱传统”的。并结合史实,说明它如何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康有为发表此言论的原因。“政治之窳败”“法律之蹂躏”刺激着先进知识分子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考点规范练40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B解析:冯桂芬主张“通上下之情”和学习西方实现“君民不隔”,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藩篱,故选B项;这一时期冯桂芬的思想仍属于洋务思想,排除A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排除C项;冯桂芬的主张中只是有西方的“民权”色彩,没有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政
6、治,排除D项。2.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因洋教信徒不肯在祖坟前祭拜父祖而引发教民冲突,反映了中西文化观念存在冲突,故选C项;材料反映了因洋教信徒不肯在祖坟前祭拜父祖而引发教民冲突,未涉及国人对外来宗教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政府对传教士的态度,排除B项;传统文化对近代化有促进与阻碍双重作用,排除D项。3.C解析:根据材料“1924年以后,国民党才发展为一个开放的、具有广泛政治动员能力的现代型政党”,可知是受1924年“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影响,故选C项;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政党政治尚处于起步阶段,排除A项;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统治逐渐走向反动、割据,政治环境较
7、为宽松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强调国民党成为“开放的、具有广泛政治动员能力的现代型政党”,排除D项。4.A解析:材料“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由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追求”,表明不同阶级的代表对救亡图存的深入探索,故选A项;五四运动后对民主认识的深入是建立在民主意识进一步觉醒的基础上的,排除B项;孙中山、胡适追求的民主就是欧美式的民主,排除C项;材料只论述了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有所变化,但并未提及他们对民主的具体认识,因此无法判断他们对民主的认识是否辩证与科学,排除D项。5.B解析:材料未涉及陈独秀为实现救亡图存而采取何种手段的内容
8、,故A项错误;材料“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说明陈独秀积极号召青年起来改造社会,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发动工人暴动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侧重于发动青年,并未涉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故D项错误。6.参考答案 (1)“异于传统”: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海军;创办一批近代新式学堂。“难以挣脱传统”: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文化)。说明: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对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观点:感叹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的
9、丧失,指责辛亥革命以后北洋军阀政治的腐败,民族危机的加深。原因:康有为的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君主立宪、厌恶共和,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探索:新文化运动。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回答“异于传统”,根据材料一“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海军,开办了一批近代新式学堂;回答“难以挣脱传统”,根据材料一“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得出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根据材料一“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得出对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洋务运动中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第(2)问,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二“视政治之窳败惧国命之分亡,吾不能忍也”,得出康有为指责辛亥革命以后北洋军阀政治的腐败,民族危机的加深,根据材料二“伤教化之陵夷慨国粹之丧失,吾不能忍也”,得出康有为感叹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的丧失;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得出康有为厌恶共和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康有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君主立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三小问“探索”,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