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入门第一章 历史的含义第一节 历史是什么6第二节 历史学的特征11第二章 历史的功能第一节 历史记忆及借鉴16第二节 历史的启示、预测及教育20第三节 历史的误用25第三章 历史的基石第一节 史料的搜集30第二节 史料的分类36第三节 史料的鉴别40第四节 史料的运用45第四章 历史的方法第一节 理解与解释52第二节 叙事与想象59第三节 分析66第四节 比较73第五章 历史的观念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观81第二节 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及现代化史观92附录 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前 言第一章 历史的含义本章要点:1 什么是历史2 历史的特征:人文性;文学性;叙事性;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开放性第一
2、节 历史是什么(导入)有位很名望的教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曾经为外系学生开了一门通史课,第一堂课上,他提出一个问题:历史是什么?让在座的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回答五花八门,有的中规中矩,有的颇有新意。其中有一位的回答获得满堂彩,连很少赞誉学生的老教授,也频频颔首。这位学生到底怎么回答的呢?)(历史就象飘在天空中的云)历史是什么呢?这个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真要说起一个道道来,确并非易事。即使是专业的历史学家对此也莫衷一是。不同历史学家对历史是什么有着不同理解。据说,历史学家们的对什么是历史这样的问题也觉得烦了。可是要深入认识历史,却不得不探究一下历史到是个什么玩意。1.历是历、史是史先历和史这两个字
3、的意思谈起。历的繁体作历,其下部的止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只脚,表示人穿过一片树林。汉代许慎所著说文解字里便说:“历,过也,传也。”“过”是指空间上的移动,“传”则表示时间上的移动。史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不但有史字,还有大史,御史,公史,西史等说法,都是表示一种特殊身份的人,或一种特殊的职位。由于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记录极为不便,所以用字必定非常俭约,能少一个字就少一个字,甲骨文中有不同类型的史,说明早在殷商时代史就已有了明确的分工,既然在史之外还有各种名称的史官,就可以肯定他们的职权和地位是与“史”不同的。说文解字中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即保
4、持中正的态度用右手记事。希腊语historia,指往事及其记述。 (历字金文、篆书) ( 史字甲骨文、金文)2历史的三层通常所说的“历史”一词真正的含义。用简洁的话来说,第一种是历史;第二种是史料;第三种是史学。第一种历史是过去实际发生的一切,是原生态的历史。历史,广义说来,是指宇宙间万物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它是一切事物固有的属性。没有无历史的事物。第二种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一切留下的痕迹,如文字记载、实物遗产、口头传说等等。属于史料的范畴,也就是历史研究的对象。其中文字记载和口头传说含有人的“创作”痕迹,是否准确和可靠,需要历史学家来加以考辨;而实物遗产包含的历史信息需要运用专门的知识和技巧
5、来解读。第三种历史是历史学家对过去的认识,通常以史学论著的形式出现,他价值需要通过读者的阅读,理解和吸收来体现,而且,随着观念之更新,认识能力的增强和史料的发现,这种历史会不断发生变化,对于一般人来说,前两种历史没有什么意义,他们所接触的历史,不过提供的关于过去的知识,但对历史学家而言,前两者中历史则至关重要。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历史,即人类社会既往的各种历史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历史现象和过程的探寻和描绘,揭示寓于其中的历史规律。所以,一句话,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上述对历史学的解释,是中国主流的认识。历史是人类的过去。如果对这句话略做调整
6、和补充,可能更接近历史的本义:历史是过去的人类及其生活。因此,史学是历史学家依据史料对过去的人类及其生活的研究。这就是说,史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它和其他许多学科一样,也是一种“人学”。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下面列举几种关于历史是什么的经典说法,通过对这些观点的学习和理解,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历史的认识。 3.1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杜维运先生认为:所谓历史,不外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简而言之为往事,或者是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的记录。就前者而言,如西元之前五世纪波斯入侵希腊,就后者而言,如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所写的希波战争是。前者实际上已经过去了,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早已消逝于天地之间,谁能让希波战争重演一次呢
7、?所以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不就是历史。历史与往事之间,有很大距离。后者大体上讲得正确的,古今中外的史学家,谁也无法否认历史是往事的记录。然而历史若仅仅停留在往事记录的层次上,可能会使得历史呈现断烂朝报的面貌。历史于往事的记录以外,应是研究往事的学术,历史是一种研究。 3.2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提出“史学即史料学”的主张。傅斯年以为史学生命与宗旨的根本所系是史料是史料。他认为史学家的责任就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史学的对象是史料,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历史本来是一个破罐子,缺边掉底,拆把残嘴,果真如我们一整齐了,便有我们主观的分数加进去了。所以在史料整理上,他主张,只要分类,而不要抽
8、象与概括。“只要把材料整理好了,则事实自然显明了。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两件事实之间隔着一段,把它们联系起来的一切设想,自然有些也是多多少少可以容许的,但推论是危险的事。材料之内使它发见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说。3.3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他说的是,历史的叙事、评判与信念,离不开思想的主观判断。历史的因因果果,是非定论,无一不是思想纵横驰骋的结果。历史贯穿了人独有的文明动机,人们想借历史来改进和完善现时的生活。这种改进是通过对以往生活的理性反思实现的。历史不是对过去事件的剪贴,而是精选和浓缩,它着眼于事件背后的思想动因,通过一种具象的语言,
9、即叙事的形式来承载某种思想。而且,这种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影响,并且能够持续地影响后世。史实只是思想的载体,历史真正想做的是把思想传承下去。历史是人类发展过程的精选集,对此做挑选记录的是历史学家。他们决定了什么能成为历史,什么只能成为故事甚至被遗忘。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历史学家想要给我们看的历史,而非历史的全部。而且这些叙述也并非都是求真的。况且,历史学家记录历史的过程,并不是消极的复制,而是对历史情景进行重新描摹,他们有意无意地把自己介入到事件中,依据自己的判断对事件做出评价,因而每一次描摹都会带入历史学家的个人的知识与见解。我们读史的时候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历史学家的个人色彩,如司马迁对游侠的推
10、崇。历史事件从来不是价值中立,它从被写上史书之时起就已经涂上了历史学家的思想。3.4“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意大利学者克罗齐1917年提出的著名命题。1947年1月,朱光潜先生在克罗齐的历史学论文中探究克罗齐的史学思想时,曾对这一命题做了如下阐发:“没有一个过去史真正是历史,如果它不引起现实底思索,打动现实底兴趣,和现实底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所以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着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着重历史与生活的联贯”。3.5英国史学家爱德华霍利特卡尔 对“历史”的概念做了这样的答复:“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
11、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 这一定义表达了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层意思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从该句话可以得知,历史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要素: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彼此互为依存。没有事实的历史学家是无本之木,没有前途;没有历史学家的事实是死水一潭,毫无意义。” 其二者“是一种平等的、互动的关系”。 历史学家承担着记录历史、解读历史、传承历史的重任,是历史学活的灵魂。第二层意思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不休止的对话”,“历史学家所研究的过去不是死气沉沉的过去,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仍旧活跃于现实生活中的过去”。 今日
12、之世界中,有太多历史的遗物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儒家礼乐仁和之信仰深刻地影响着今日中、日、韩等东亚国家,基督教的教义也同样在今天的西方文明中举足轻重。欲理解现实,必先理解过去。 “实际上,过去以一种变异的形式融入了现在,我们研究过去,是试图从过去中寻找现在,从古人身上发现自己。” 3.6梁启超也说过:“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资鉴者也。”此所谓相者,复可细分为二:一日活动之产品,二日活动之情态。产品者,活动之过去相,因活动而得此结果者也;情态者,活动之现在相,结果之所从出也。产品者,譬犹海中生物,经无数个体一期间协合之嬗化而产出一
13、珊瑚岛,此珊瑚岛实经种种活动情态而始成,而今则既僵矣,情态不复可得见。凡史迹皆人类过去活动之僵迹也,史家能事乃在将僵迹变为活化因其结果以推得其情态,使过去时代之现在相再现于今日也。夫成绩者,今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 问题与思考:1、 下面是一些关于历史的含义的说法: “历史是一场永无休止的辩论。” “历史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发展。”“夫其书虽以史为主,而余波所及,上穷天道,下谈人伦,总括万殊,包吞千有”“历史,是人们的偏见!”“历史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历史是民族凝聚的同心圆。”“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历史是为后来人提
14、出前进的道路和方向”“历史是一座宝藏,它蕴藏着人类的一切财富;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昭示后人免蹈前人的复辙”“史学是一门旨在把握或通向人的不确定的心灵世界的诠释学”“历史,其实是过去留下来的挡案。历史研究乃是对现象的追踪与批判。”大英百科全书关于历史的解释是:“第一,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第二,指对此种往事的记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实际发生的事情,后者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的研究和描述。”前者是的角度本体论,后者的角度是认识论。 思考:上述关于历史含义的论述,分别侧重那个方面?请你也给历史下一个定义。2、绍兴有两位非常有名的历史学家章学诚、范文澜,查找阅读下面两本著作相关内容,思考总结他们关于历史
15、含义的看法以及对你有何启示。 (文史通义) (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第二节 历史的特征(导入)史学不是科学、不是艺术、也不是任何其他艺术,历史就是历史,历史女神克里奥永远凛凛不可侵犯。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史学的根本特征,不妨说它是一门以过去事实为基础的独特的人文学。历史除了人文性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特征呢? (克里奥女神)1. 史学的人文性历史关心的是人,没有了人,历史是无法想象,也不可能存在的。它探讨的是过去时空中的思想观念,行为及其意义。著名历史学家费弗尔指出:“历史学是关于人的科学,是关注与人类过去的科学。”钱穆称赞中国史学的特色,提出了重人不重事的见解。中国上古有古史记言,太史记事的说
16、法。事和言自然都是人留下的。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崇拜英雄,将英雄史观推行到极端,甚至说,世界的历史就是伟大的传记。关注精英和伟大是远远不够的,史学中人的范围逐渐扩大,直至涵盖社会所有的阶层和群体,也就是默默无闻的大众,历史中人的形象变得更加清晰和丰满。2.史学的叙事性史学通常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展现人经历。吕思勉讲,历史就是大家共同认同的故事。这样历史就给人一个印象似乎史学就是叙事。历史离不开叙事,但是叙事并等同于历史。叙事只是历史一种手段。即使是叙事,也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层面上,而要阐释潜藏在事件背后的人的思想和动机以及事件对人的意义。也就是说,事只有从人的角度来叙述和阐释才有意义。这也即历史的外
17、部和内部。(故事当中的社会)3.史学的科学性史学的基础是过去事实,这一点从根本上规定它的科学性。过去是一个时间延续过程。历史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规律的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规律多可惜。与自然科学一样,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同样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科学研究的目的不仅仅停留在确定事实并描述事实的层面上,它必须揭示事物、现象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揭示事物、现象发展运动的规律。4.史学的思想性只有人才有思想而言,以人为中心的史学必须挖掘人的行为背后的思想,从当事人的思想出发来解释历史。其次,历史学家作为人,自然也有自己的思想,它所阐释的当事人的思想,不一定
18、都是前人的想法,期中可能包含历史学家本人的成分,因而这种思想史难免打上主观烙印。史学理论专家何兆武也强调思想对于历史解释的意义,认为历史研究是人创造出来的,不能领会前人的思想感情,那么最后只能说知道了历史事实,但不能说是理解了或懂得了历史。5. 史学的文学性文史不分家。一支文辞优美的彩笔,及其驾繁御简的表达能力,都是史家必须掌握的工具。因此中国史学评论家对于史笔一向是非常注意的。这并非仅因为史笔良好的人,会将一件极复杂的事,很清楚地记载下来,更因为一枝史笔能把一件事叙述的娓娓动人。而不是枯水的流水账。显然地,我们在史学著作中看到不少良好的文学著作,甚至有些著作,与其说历史作品,还不如说它是文学
19、的创作。史家应用文学家的想象力、同情心和史料,使过去了的古人又重新活在他的笔下,甚至让古人说出话来,说出一些史家认为他应该说的话。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6.史学的艺术性历史学离不开艺术。首先,历史学研究离不文字的表述,史学成果,史学发现欲为人知晓,必借助文学形成书籍流布传播。文字表述需要讲求表述的艺术。其次,史学研究在规律的论证上虽采取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科学认识形式。但在对个别事物的描述上却离不开形象思维,即艺术思维方式。再次,历史学研究离不开想象,这更体现了历史艺术性。7.史学的开放性许多科学都具有开放性,但史学开放性有着不同的表现。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认识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虽然许多
20、历史得到了确认,但新的历史事实在不断出现,关于许多问题的解释也没用定论,每一个人对历史的认识都不一样。其次,史学承认多样性,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个体的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认识存在差异,在题材、方法、解释框架和研究结论上呈现纷繁多样面貌,它们所提供的分歧的历史认识,在整体上丰富了人类对过去的认识。最后,史学的发展,特别是领域的开拓、方法的更新和视野的转换,经常是通过吸纳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而实现的。向其他学科开放自己的领地,可以说是史学不断获得生机的奥秘所在。问题与思考:一、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回答问题历史学家弗劳德,主张历史可以随心所欲地写,因为所谓历史事实不过是孩子们的一匣子字母片,我们要把
21、它们拼成什么字就能拼成什么字。”在他看来,历史就是戏剧,是为了教育个人,鉴往知来,所以,他书里史料的错误俯拾皆是,偏见、妄断随处可见。 思考:弗劳德关于历史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他观点认识。 二、陈衡哲,我国第一位女教授,被誉为“一代才女”。她所著西洋史、文艺复兴史,畅晓易懂,文笔隽永,叙事娓娓道来,论理条分缕析,特别值得一读。请同学选择一篇来读,并对之做简要评析。 (西洋史) (文艺复兴史) (陈衡哲)第二章 历史的功能本章要点:1 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2 殷鉴不远3 述往事 思来者4 历史的教育功能5历史的误用 第一节 历史记忆及借鉴(导入)18世纪的一位法国女数学家,物理学家
22、查特理特曾说,她与伏尔泰一样,对历史认识感到困惑:“一大堆混乱的无联系的事实,一千个关于不带任何决定性的战争的叙述。一个和我一样的法国妇女有什么必要知道在瑞典继承了哈奎恩的奥拓曼是奥托古尔的儿子?为什么他要关心关于17世纪英国妇女生育率的问题,为什么她要关心现代美国炼钢工人以及诸如维多利亚资产阶级的家具,法国军队的新兵中的痛风病的发病率问题。否认和轻视历史认识的作用,是一种普遍的观念和态度。(历史何用) (布洛赫) (为历史学辩护)1 历史记忆 1.1 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每一个普通的人,同你我一样,记忆种种说过的事情,并且只要没有睡着,也一定是这样的。假定这位普通先生早晨醒来而记不起任何说
23、过做过的事情,他要成为一个失去心灵的人了。这种一下子丧失了所有历史知识的情绪曾经发生,不过正常地说来这是不会发生的。正常地说来,这位普通先生的记忆力,当他早晨醒来便神入过去的时间领域和遥远的空间领域,并且立刻重新创造他努力的小天地,仿佛他昨天说过、做过的那种事情拉在一起,并且同他现在的知觉和明天要说要做的种种事情联系起来。历史可以使人知道自己,在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看来是指:对个人来说,知识或历史的最主要价值无疑是它能在个人经历以外更广阔的领域内认清自己,同时可以从较长远的观点来看这渺小的,偏狭的现在,从而使他能够在不用直接和受局限的经历中,来判断包括他个人在内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人的意志自
24、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历史是人类认识自我的唯一途径。人的行为是有两方面构成的:他的过去或性格构成其既定因素,他的自由意志构成其未来成份,所以人的现在的行为既不是完全自由的,也不是完全决定论的。1.2人类往昔经验的记忆美国史学家康尼尔李德曾说,历史是指记录下来的或未被记录下来的对人类往昔经验的记忆。当然历史不仅仅是人类的回忆,更是国家的回忆,民族的回忆,家族的回忆,家庭的回忆。作为理性生物的人其本质是通过积累前辈的经验来发展自己的潜在能力。据说,现代人的脑子并不比5000年前祖先脑子大,先天的思考力也不比祖先强。通过学习,并把自己的经验与前面各代人的经验结合起来,于是他思
25、维有效性增长了好几倍。( (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2.殷鉴不远2.1历史现实的镜子 人们越是关注现实的生活条件,现实的社会环境,就越需要了解历史。换言之,人们只有真正了解历史,才能深刻地认识到他们所遇到的生活条件,社会环境,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另外的样子。借鉴有才的引申意义,是指人们在决定如何处理当前或将来发生的事件时,参照以前处理类似事件的经验,即把历史当作现实的镜子。所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周,原来是一个小邦国,竟然灭了大邑商。这对周人来说,也多少感到惊讶和不解,他们不愿意重蹈殷人的覆辙,认真总结殷人灭亡的原因,周的统治
26、者一再告诫周人,我们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 宋神宗认为司马光主持下撰写的编年史“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曰资治通鉴”。2.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具有垂训的功能。齐襄公二十五年,齐庄公因与大臣崔杼的妻子私通。被崔杼指使手下杀死,另立齐景公为国君。事后,齐太史直书崔杼弑其君。”被崔杼杀害。继任的左史两个弟弟仍如此记录,也先后被崔杼杀害。其三弟不畏死亡的威胁。仍秉笔直书,崔杼没有办法,只能放疗他。南史氏听说太史都死了,惟恐齐国历史中断,准备去续写,走到中途,听说已经有人如实记载,这才放心回去。崔杼之所这样做,其实体现了历史一个重要功能,垂训。历史将历史人物所作所为长久地保留下去,一旦
27、载入史册,善举为后世传颂,恶行为千载唾弃。历史这种特殊的力量,确实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是,这种力量发挥往往过分强调道德的作用,认为统治者畏惧道德的谴责,然而历史这种力量在实在发挥作用时,常常会大打折扣。所谓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固然有其不可抹灭的积极作用,可对于道德,特别是某些历史人物的道德不应也不该寄予太多期望。问题与思考一、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回答问题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里这么写道:“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春秋的道义,拨乱世反正,莫近于春秋。故春秋者,礼仪之大宗也。思考:何谓春秋笔法,谈谈你对春
28、秋笔法的认识。二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选读其中一篇,并谈谈它对当下政治的借鉴意义。(贞观政要) 第二节 历史的启示、预测及教育(导入)德国伟大的诗人海涅曾说:不要轻视闭门苦思的哲学家,因为他可以产生出雷霆万钧的力量。历史学有何尝不如此呢?这是因为历史与现实的运动具有客观的联系性和共通的客观规律性。当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方向、计划建立在对这些客观的联系性和规律性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时,人们的时间活动就较少盲目性、较能实现预期的目的;当人们对历史与现实的客观联系缺乏认识,对影响和制约他们实践活动的历史因素一无所知,那么
29、他们的实践常常是盲目的预期的计划,目的也难以实现。历史能给予现实启示、历史能预测未来历史同样有很强的社会教育功能。(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历史的启示、预测1.1 历史的启示走出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身在其中。”观察一个事物,不能只局限于小范围,需要有更加广阔的视野,这就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理论上说距离越远,视野也就越广,这就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站在紫禁城里看见的只能是目力所及的一个宫殿,跑到外面,则至少可以看见它的原貌。站在景山上就可以看到全貌。对历史也是一样的道路。保持一定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就可以摆脱功利的羁绊。政治的束缚和视野的局限,更广阔、深入、超脱的角度来
30、观察评价历史,认识现在。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智慧,也就是我们能够从历史中获得的教益。智慧是全面的。历史给各种各样的人都提供了无穷的知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而现实中没有这么多丰富多的来源。历史可以把迄今为止人类最美好的事物集中起来,供人们欣赏使用。历史研究的对象具有不可重复性。从具体来讲,人永远无法从历史当中学到什么,但从抽象而言,历史可以潜移默化地起作用。 1.2历史的预测 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是指那种能从特殊现象求出一种具有预言功能的一般命题的学问或知识体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规律。历史中规律和自然科学规律存在很大差异,因为历史是不可重演的。虽然历史不能重演,但是历史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恩格斯曾概括
31、过这么一条理论命题:各阶级的联合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总是一切革命的必要条件。这种联合却不能持久一切革命的命运都是如此。一当战胜共同的敌人之后,战胜者之间就要分成不同的营垒,彼此动起武来。恩格斯的这条概括,不能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它,“阶级”一词,既可换成阶层、集团,也可替换为“政党”、“人群”等,替换之后的命题仍能够成立。黎澍先生在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学的要求一文中,在引录了恩格斯的这段论述之后,就以中国历史上的四个事件来证明这一命题,他说:太平军打下南京,接着就发生了内讧;辛亥革命义旗刚刚举起,同盟会内部就分裂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因北伐打下南方数省而分裂;第二次国共合作因日本投降而分裂。这里我们可以说,
32、恩格斯所说的“不同阶级的联合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总是一切革命的必要条件。这种联合却不能持久的现象,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至少有四次重演。 历史中既有事件间的相似性的重演,这种重演就是历史中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历史中既有事件间的相似性的重演,这种重演就是历史中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历史中既有事件间的相似性的重演,也有事件所反映的某种关系、本质或属性上的同类,这种同类,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重演。胡适曾总结过一个“公式“,他说:五四运动为一种事实上的表现,证明历史上的一大原则,亦可名之曰历史上的一个公式。什么公式呢?凡在变态的社会与国家内,政治大腐败了,而无代表民意机关存在着;那么,干涉政治的责任,必定落在青年学
33、生身了。这是一个最正确的公式,古今中外,莫能例外。在这个公式里,历史时间的相似与其本质属性的同类,是兼而有之的,但“事实上的表现”只是相似,不能称为重演;重演的是“公式”所陈述的历史之“理”。较好地掌握历史之“理”,也就是历史发展中存在普遍性和规律,就可以实现大致实现预测的目标。(毛泽东预测中国抗战持久战)2历史的教育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屈维廉认为历史学的功用主要体现在教育方面,它能陶冶心智,开拓胸襟,消除偏见,激发志气。他曾写道:已做的记述,比起它的原因和结果来,更能通过扩大同情心的广度,通过加深良知的赞同和反对,锻炼我们的政治判断;它用过去的榜样鼓舞青年人有抱负、鼓舞老年人能坚持。它以人们曾
34、经有过的情况为镜鉴,使我们看到我们现在是怎样,使我们模糊地预见到我们将来又应当是什么样子。 21历史使人明智 陶冶人们的品格情操和启迪人们的智慧的功能。培根有一句名言:历史使人明智。这句话的实际含义就是说,通过历史的学习、教育,可以产生一种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精神,启迪人的智慧的作用,这也就是历史学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历史上的正义公正、褒贬是非、意存训诫,有助于教化风俗,端正人心,起到法律所不能起到的功效,要敦化风尚,培养人的崇高情操,最有效的方法是向历史学习。 马克思曾把每一个时代的历史比作一部“历史剧”。向历史学习,受历史的教育,就是侧于这一部“历史剧”身临其境地去体验,观察那历史舞台上的
35、各种美的,或丑的生动的人物群像。有为国家,民族舍身捐躯者。有卖国求荣者,有杀生成仁者,有求生害义者;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者,有为五斗米折腰者;既有悲剧、喜剧人物,又有笑剧、闹剧人物。总之,各种形象和脸谱,无不具备,侧身于这样一幕历史剧中,可以洗涤你灵魂,提炼你的品质、升华你的精神,激发你的热情。(历史剧)2.2历史使人爱国、爱民族 历史学习,有助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能;有利于驱除邪恶,自我完善,经由历史学习,可以提高人门的爱国情,自尊心、正义感;学习历史,能使人学有所依、做有所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例如:有崇高民族气节。一身凌然正气的文天祥,正是历史上的伟大榜样塑造了他。时穷节乃见
36、,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历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是其所磅礴,凛冽千古存。历史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可以激发爱国热情。(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 满江红)问题与思考一、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今日史地教育主要的责任,却不尽在于国史知识之推广与普及,而尤要的则更在于国史知识之提高与加深。易辞言之,不在乎依然知道爱好国家民族的民众作宣传,而在于对近百年来知识界一般空洞浅薄乃至于荒谬的国史观念作纠偏。更要的,尤在于对全国民众依然寝馈于斯的传统文化,能重新加以一番新认识与新发展。在此革命
37、建国时代,又值全世界大动摇之际,若非将我民族传统文化作更深入的研究与更高的提倡。而仍是空洞浅薄或仍不免于荒谬地只求利用历史来对民众暂时作一种爱国的宣传,依然一样无济于事。 思考回答:何梁启超是如何看待历史的爱国教育功能,结合梁启超的观点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历史的爱国教育功能的看法。二阅读体悟下面材料的主旨 鲁迅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的“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也就是中国脊梁。 思考回答:中国脊梁的内涵是什么?中国脊梁对你和启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三节 历史的误用、滥用、反用(导入)历
38、史给我们的教训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1.历史的误用 萨缪尔莫里逊曾经批评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历史学家。他说:当时的美国历史家们以毕尔德为先导的这一派历史学家们,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幻灭感所影响。完全忽视战争,贬低战争,宣扬任何战争都是不必要的。一切战争都不会带来任何好处。甚至对战胜者说来也是如此,他们只是使1940年前后长大成人的青年一代没有他们必须投入的战争作好精神准备,并不能全怪我们历史学家。当时,在文学中,在壁画和银幕上,在广播节目里,到处都充斥着和平主义。但是历史学家过失比较大,因为当时有责任指出战争确实也带有相当好处,战争总比被奴役,战争是
39、人类历史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方面。 (二战中绥靖的典型代表:张伯伦)说起历史的用,多数人会不假思索地想到历史借鉴功能。所谓历史是前车之鉴: 前人所做的事情,成功的,后人可奉以为法;失败的,后人当引以为诫。如果我们把人类的文明比为一种挑战与应战 。那么,前车之鉴就是借助昨日的经验来应对今日或明日的挑战,这也是历史的另一种功能。不过前车之鉴也常会落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耗费巨资修建的马奇诺防线, 是法国人认真总结两次德法战争( 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经验后做出的战略决策,以为要突破这条固若金汤的防线是不可能的。但是历史并不会简单地重复,德军以黄色计划,而不是史里芬计划绕过了防线,结果法军全
40、线崩溃。这是历史的误用。以史为鉴,,最易导致的失误是执陈方以医新病。世事亦安有真相同的?执着相同的方法,去应付不同的事情,那有不失败的道理?在社会变迁较缓慢之世, 前后的事情,相类似的成分较多,执陈方以医新病,贻误尚浅, 到社会情形变化剧烈时,就更难说了。2.历史的滥用我们常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则历史研究者的工作,就是擦去蒙在镜子上的灰尘,使镜子更加光洁,使镜中的影像尽可能与历史事实一致。至于旁人要从这影像中读出什么微言大义来,与研究者是毫无相干的。而文革中流行所谓“影射史学”,就完全不同了。破坏镜子的平面,使人们照不到自己的原貌。 正确的古为今用,只是在历史所能提供的范围里,做一些主观的选择
41、,对历史事实进行取舍,但绝不会歪曲、篡改既定的事实。像司马光在写作资治通鉴时,发现原始记载互为抵牾,便另撰资治通鉴考异二十卷,详加辨析,说明取舍的理由。对于异说,也记于考异一书中,以备后人查考。而影射史学,则是先入为主,带着自己的目的去寻找甚至制造对自己有利的“史实“,对于不利于自己的材料,要么绝口不提,要么歪曲篡改,用自己的目标来重新“创造”历史。这样,历史就真的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了。江青当年大肆吹捧的所谓奴隶起义领袖“盗跖”就完全是虚构的产物。盗跖最早见于庄子一书,该书盗跖篇记载盗跖当面痛斥孔子,称所谓“圣人才士”不过是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贵焉“,并历数儒家称颂的尧舜禹
42、周文王、武王等古代圣王的罪行,称“其行乃甚可羞也”。这当然只是庄子假托的来讽刺儒家的寓言,因为其中似是而非的内容与自相矛盾之处很多。比如其中说:“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根据国语鲁语上,柳下季柳下惠,柳下是他的封邑,惠是死后的谥号,他似乎鲁庄公、僖公时人,距孔子出生至少也有100余年,根本不可能与孔子为友。而且,根据周代制度、贵族男子排行最末的名季,那柳下季怎么会还有个弟弟呢?即便他真有一个弟弟,在宗法制度严格的周代社会,再怎么落魄也不可能沦落到去做奴隶的地步的。所以盗跖是否确有其人还是个问题,四人帮的御用历史学家,出于“评法批儒”的需要,非但把这个寓言中虚构的人物肯定,而且
43、编造了很多根本不存在的事迹出来。1974年开始,全国掀起一场研究和调查盗跖的热潮,各地找出来的盗跖活动地竟然达几十处,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就说:“人都不知道在哪儿呢,怎么会有遗迹?” (影射史学的典型案例) (历史学家:吴晗)3.历史的反用近些年来,历史剧很为走红,尤其是戏说之类,收视率之高,前所未有。有一年,中央电视台播出雍正王朝,一时成为京沪等地人们茶余饭后的主要话题。雍正王朝的剧情主要还是君臣间的权利斗争和宫廷里的阴谋诡计,这很符合历史实际,因为传统社会的王朝统治者都是把自己一生的聪明才智,用于阴谋诡计和权利斗争之中。然而,这一份历史遗产对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呢?编剧者想告诉观众的是什么?观
44、剧者从中想得到些什么呢?它是该丢进历史的垃圾桶呢?还是该当作“宝贝”,可以反复体会、揣摩,从中学得一些为人处事、甚至争名夺利的诀窍呢?有学者曾说:“中国人最讲修史,故有二十四之盛,可是中国两千年来硬是眼睁睁日近腐朽,没有在前鉴赏获得任何新生,到头来还是借西洋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包括马恩的主义,作愈合剂, 才止住越溃越大的伤口而转现生机。但凡二十四史的经验教训中有万分之一的为国人世代所津津乐道的所谓免蹈前辙的功效, 谅不止此。司马光神圣的领衔主编的资治通鉴自负为治国通用大全,后世治者也真当经典锦囊去读,可他们从中到底读到些什么?于中国社会究竟有何补益? 不得而知。可是,凡经验:如“先天下之忧而
45、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类”到后来往往成了中堂对子的内容。而凡教训,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之类,却重现在历代封建社会的行政行为当中。如果拿这一番去规劝历代帝王,说历史当这样用,不当那样用,那无异于对牛弹琴、与虎谋皮。 问题与思考一、读下图,回答问题。(历史小说,历史剧)思考:你见到过哪些类似的作品。如何全面去评价这类作品。二、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贝克尔曾不无遗憾地说道: 从1814 年到1914 年这一百年中, 历史学进行了空前的、令人惊异的大量研究, 但所有这些专门研究对于我们时代的社会生活会产生什么作用呢? 它对于制止政客的愚蠢、或增长政治家的智慧是否起了作用呢? 它对于启发广大人民,
46、使他们能更明智地行动或适应某种更为理智的要求, 是否起了作用呢? 如果有什么作用的话, 那确实太少了。史学就其缘起和本质而言, 本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 它出于对整个群体命运的关怀, 而不带有任何个人目的和利益取向。 思考:历史还有哪些不当的用法?如何减少历史的误用、滥用、反用。第三章 历史的基石本章要点:1 史料的搜集2 史料的分类3 史料的鉴别 4 史料的运用第一节 史料的搜集(导入)擅长演讲的法国历史学家菲斯泰尔德库朗热在学生对他的讲课做出热烈反响是回应道:“不要向我喝彩,并不是我在向你们讲话,而是历史通过我的口在讲话。”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直截了当地说“史学即史料学”。外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认
47、为史学就是“收集历史资料的艺术”。傅斯年提出的这样理念,在当时曾经影响很多历史研究者。当今史学虽然难以赞同这类说法,但却不会否认史料在史学中基础性地位。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没有史料就没有历史,也就无从谈及史学。史料功夫是史家看家本领,也是治史的“入门功夫”。不过,要获得这种功夫,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和艰苦的磨砺。史料即所有研究史学,撰著史籍所必须根据的种种资源。是料是从事历史研究的资料,无论研究什么科学,都必须要有资料,如无资料,研究便无法着手。 (傅斯年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1 史料收集的原则11全面中国哲学史家冯友兰论及哲学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提出了这样的见解:第一步工作时收集史
48、料,这一步工作的要求是全收集资料要全面,不要只收集某一类史料。不但要收集与自己观点一致的资料,也要收集观点不一致或与自己构思矛盾的史料。12定向史料浩如烟海,在搜集史料时,应当确定收集范围,紧紧围绕主题,明确收集目的、内容、时间界限和史料类别,以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效率。13真实要收集第一手资料,尽量不要搜集几次转引的资料。14开放 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史料是在不断在拓展当中。因而史料收集固然需要一定范围,却不能画地为牢,需要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史料概念的拓展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与时代思潮、历史观、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变化相辅而行的。古代史倾向于将历史视为帝王和上层精英的活动记录,他们他们著
49、史,很自然地借种朝廷记录和精英文集。当史家眼光同时兼顾社会上层和下层的时候,民间资料的价值就显现出来了。顾颉刚认为,谚语的价值胜过圣贤经训,民间歌谣比名家诗词更重要,野史笔记的意义高于正史官书,因为在他看来,研究一个时代,最重要的是了解者这个时代的“社会心理”,而了解“社会心理”,就必须利用民间资料。 另外,领域的扩大和方法的广泛采用,使契约文书、家庭账册、墓志碑刻和家谱族谱成了重要的史料;而计量方法的出现,则将原来无法利用的大量记录和数据变成了史料。反过来,史料的发现又可能导致领域的拓展和新课题的出现,甚至连带引起方法和史观的变化。例如,甲骨资料和敦煌遗书的发现,不仅在中国古代史领域引起了重
50、大的变化,而且促成了甲骨学和敦煌学等新学科的诞生。2 史料收集的方法。史料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一个人不可能遍读所有史料。要找到自己研究所需要的史料,必须掌握搜集史料的方法。搜集史料的方法,途径有许多样,这里只讲一些最常用的方法。2.1治学的得力助手 利用各种工具书搜集史料。文史方面的工具书种类繁多,其中最常用的书目、索引、政书、类书、年表等。借助工具书提供的资料线索,可以按图索骥,有效而快捷地寻找到所需要的史料。文史方面的工具书很多,按其功用,大致有如下几类:首先是用于解答疑难的字典、词典类,重要的工具书有中国历史大辞典、世界历史辞典、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等,从中可以便利地查到专业知识或资料。
51、再者就是为搜集史料指引线索的目录、索引类。目录是目和录的合称,目指篇名或书名,录是指目的说明和编次,也称序录或书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一部官修大型工具书,共收书3508种,存目6720种,分经、史、子、集四部,下分44类,类下再分67个子目录。都有大序,类有小序,每书各附提要,可查阅出关于某书的内容、价值、版本及材料的真伪、作者简历等,是研究古代学术指示门径的重要工具书。最后是类书等史料汇编类。类书是通过摘录各种书上有关的材料并依照内容分门别类地编排起来以别检索的书籍,如唐艺文类聚、宋太平御览和册府元龟、明永乐大典、清古今图书集成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永乐大典)2.2分类搜集法根据研究
52、的课题,分类搜集史料,是历史研究中常用的搜集史料的方法。这种方法亦可反其道而行之,即确定研究的大方向后,着受广泛搜集史料,然后将材料分类排比,形成具体课题,得出结论。梁启超颇重视分类搜集法,他说:“大抵史料之为物,往往有单举一事,觉其无足轻重,及汇集同类若干事比而观之,则一时代的状况可以跳活表现。”梁启超在考察古代中西交通的道路和学术文化相互影响时,曾运用了这个方法。他从许多记载传说中搜集出中国僧人西去印度的姓名可考者107人,姓名失考者80人。再将这187人分时代、籍贯、学业成就,经行路线作种种统计,最后得出“六朝唐 时中国人留学印度之风甚盛”的结论,弥补了常人只知中国人西去印度的前有法显后
53、有玄奘的片面认识的不足。2.3通过平时读书积累史料积累资料,从时间观念和目的性上来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研究课题确定之后,遵循课题所需范围,有目的、有计划地查寻与积累资料;另一种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长远目标,在读书过程中随时积累。这样,可能搜集到埋葬久远、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也可能搜集到不被人注意的最新资料。历史研究,总是先积累资料。清代著名考据家赵翼曾有陔余丛考一书,系作者的读书札记。后在此基础上,重加整理,成廿二史札记。近人吕思勉有一部遗著吕思勉读史札记八十万字,是作者五十年间,把二十四史读过三遍,同时还曾参考其他史书作考订而成。作者的许多著作,就是在札记的基础上写成的。这都说明通过平素
54、读书搜集与积累史料的重要性。(廿二史札记校证)2.4追踪搜寻法此法指的是研究者为搜求某事史料而读 某书时,发现某书提到与该项史事密切相关的另一些史事,或在注引中提到了与该项史事有关的另一些书名或篇名,便追踪寻读有关的史著,循此一直追踪到未见新的踪迹方休。如为搜求有关屈原的史实,读史记屈原列传,得知屈原曾为楚怀王左徒,并与张仪的活动有关,便追踪寻读者有关楚怀王和张仪的史书。这种方法用于阅读今现代人的史著尤为有用而且必要,因为随着出版印刷技术的发展,近人著书不像古人那样受到极狭小的篇幅限制,为阐明自己的见解,大都尽可能广征博引,并对前人和同时代嗯已有的成果加以评述,在这种情况下,运用追踪搜寻法更能
55、富有收获。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2.5注意从考古发掘中搜集新史料史学工作者应该善于不断地提出与探讨新的研究课题,回答与解决史学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而敏于搜集与利用考古出土的新成果、新资料,则是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重要途径。历史研究是一个能动的开放系统,历史观点与历史资料,都不断有新的发展,新的发现。搜集与利用考古出土的新资料,是发展史学的内动力之一。中国近代考古的新成就,导致中国近代史学研究走上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例如,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考古发现的大批甲骨文,诱发了著名史学家王国维创立利用地下出土新资料验证传统文献资料的所谓“二重证据方法”,搞清了殷周重要帝王的世系与制度,从
56、而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丰硕成果。 (二重证据方法)2.6通过调查、采访收集口碑资料西汉司马迁为太史令写作史记是,有无数皇家图书典籍可供阅读,但他仍注重实地调查,亲自寻访古代遗迹,收集时人提供的口碑活资料,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主要地区。在史记里,有不少材料采自碑刻资料,历史文物资料及民间的“谶语”与神话传说。史记内容丰富、生动,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读来倍感亲切,正是司马迁注意实地调查、采访,占有大量丰富史料的结果。 (李宗仁回忆录) (张学良口述历史)研究近现代史,更需要通过实地调查,获取资料,近年来,西方颇盛行“口述史学”,这是一种通过有计划的访谈和录音,取得某一特定问题的第一手口述凭证为基础,
57、经过对照和筛选进行历史研究的方法。在我国,参加或目睹过近现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人物尚在,口碑史学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问题与思考一、 蔡元培是绍兴名人之一,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教育家。请你设计一个关于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的史料收集方案。 二、阅读下述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今天,史家必须具备“泛史料意识”。但凡保留过去信息的东西,都具有史料价值,关键在于从什么角度来解读和使用。例如,“大跃进”年代各地报纸,关键在于从什么角度来解读和使用。例如,“大跃进”年代各地报纸关于“放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报道,虽然不能用来研究当时中国经济的实况,但对于考察当时的政治史和新闻史,却是很有用的史料。
58、因此,史家应当对史料保持敏锐的意识,不放过任何可能为自己的课题提供信息的材料。阅读上述材料思考:何谓“泛史料意识”。谈谈你对实践泛史料意识的看法。第二节 史料的分类(导入) 史料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内容亦极其复杂。因史料并不局限于文献口碑及传说,举凡碑铭、遗物、遗迹、风俗习惯等,其能证明人类过去之显著事实的,都应纳入史料的范围。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的视野应更开阔,作为研究对象的史料也会越来越复杂。只因史料是如此复杂,所以就得将那些史料加以整理,并推敲每一史料的特性,然后加以分类,以便利用。1、 常识上的分类根据时间来分类 :古代史料;近代史料;现代史料等;根据场所来分类 :世界史料;欧洲史料
59、;非洲史料;中国史料等根据史料的内在性质来分类政治史料、经济史料、宗教史料、艺术史料等根据史料的外在性质来分类文献的史料、遗物、遗迹等物体的史料;口碑、传说、制度、风俗习惯等无形的史料等。2.研究上的分类 2.1杜维运: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 所谓直接史料,就是与已经发生的事件有直接关联的史料。某一事件发生了,当时或稍后被记录下来,或事件自身遗留下来,都是直接史料。(1)当事人直接的记载于遗物:诏令、奏议、书信、日记、铭刻、语录、调查报告、集会记录,以及各种古代遗物等。(2)当事人事后的追忆:一切回忆录、游记、行程录、旧事记等都可归入 此类。例如: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胡适的四十自述等。(3)同时人
60、的记载:史料中属于这类者极多,凡同时人所见、所闻、所传闻笔之于书,如史观的记注、新闻记者的报道、好奇闻的当事者的采录,比比皆是。 (读史阅世六十年) (师哲回忆录) 与直接史料相对的间接史料。杜维运认为:凡非直接的史料,非原形的史料,都是间接史料。因此,凡由口头传说而转为记载的资料,凡由后人编撰的史书、仿制品与改造品,都是间接史料。 另为,杜维运有认为:将史料分为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是近代对史料分类的另一种重要分类。有意史料的价值有局限,无意史料的价值则未有启比,历史的真相最需要无意史料来表白。无意史料的形成有几种状况:无心的流露;得意忘形;诚于中,形于外。 2.2赵光贤:有文字记载的史料;无
61、文字记载的史料;介乎上述二者之间的史料(1)有文字记载的史料。(1).1正式的史书:如尚书及二十四史、清史稿等所谓正史。(1).2本身不是史书,但可以作史料来用。如诗经、易经等。(1).3甲骨文、金文、石刻、帛书、竹简、碑文等。(1).4唐宋以来所编类书。唐人编的艺文类聚,宋人编的太平御览,明人编的永乐大典等。(1).5非汉语文献。如:马可波罗游记以及中国人至外国游离所写游记,如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之类,保存有关古代中西交通和印度等国家的宝贵资料。(2)无文字记载的史料。(2).1人与动物的化石。如北京猿人、山顶洞人本身就是研究人类的史料。(2).2人类制造和使用过的工具。如石、玉、木、铜、铁
62、制的器具,都能反映当时的物质文明和生产发展的水准,是研究古代物质文明和艺术的宝贵资料。尤其是铜器,不仅数量多,艺术价值也高。(2).3古人类生活的遗址。如西安半坡,它重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和居住情况。其他如房屋、宫殿、庙宇,以及壁画、画像石等,也都是十分重要的史料。 (北京猿人) (良渚玉琮) (半坡遗址)(3)介乎上述二者之间的史料有一类实物,上面有很少量文字。如战国时期三晋的货币布,上面铸有出产地名;其他如:齐国、燕国用的刀币,秦的半两钱,汉的五铢钱等。再如古代的剑,像现存的越王剑、吴王剑,上有美术化的文字,古代的铜镜上面也常有表达吉祥意义的文字。另有印玺之类,如“鄯善都尉”印等,反映
63、了汉朝与西域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由上述可知,史料的分类因人而异,没有一定的标准。这样看来,史料分类是有相对性的。 3.史料分类的相对性及史料的价值相对性 中国南北朝时代的北朝,有一首民歌叫做木兰歌,长达三百余字。内容描写少女“木兰”扮男装代父从军,最后胜利归来的故事。全歌生动自然,音律和谐。有人以为木兰歌是以战争为背景写的故事,对历史研究没有什么裨益。其所以这么说,乃由于它是虚构的,只把它所记载的内容当作报告事实来看,即把它视为陈述史料时而言。如能把它所书写的文章视为此一时代的文学遗物,并着重于文中出现的伦理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题材,则应可从中发现许多史料的因素。这样看来同样史料,依据不同
64、标准可以划分不同的类型,这即史料分类的相对性。和史料分类相联系的是,史料价值的相对性。如上例中所提的史料,若是按照陈述史料用来研究战争史的话,价值较低;若是按照文学遗物,用来社会史研究的化,则价值颇高。 问题与思考一阅读下述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我们的史料学遗产是丰富的。从司马迁,就创造了某些优良的传统。在史料搜集上,他一方面整理了文献资料,“厥协六经异传,整她、齐百家杂语”,又一方面也注意了史迹和个人的访问。他曾在大梁访问魏国史迹,在曲阜访问孔子庙堂,在薛访问当地风俗,在楚访问屈原和春申君遗迹,在北边观察蒙恬所筑长城,在淮阴访问韩信轶事,在丰沛访问萧、曹轶事,在公孙季功处访问荆轲、夏无且轶事,并
65、听取各地长老关于黄帝、尧舜的传说。在在史料的处理上,他常以来历明确的材料去反驳来历不明的材料。有时,他也分析史料分歧的原因,又说:“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史学在长期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考订史料、理解前人、言必有据、无征不信治史技艺和规范,就会失去意义。历史学家虽然不能做到绝对客观,但不可忘记“过去实况“的制约,撰史必须讲究证据。这些仍然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如果史家放弃这种追求,史学就不不能进步,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就不可能不断接近相对的真实。史家对待“客观性“的态度,借用司马迁的话说,应当是“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阅读思考:司马迁在写史记运用了那几种史料。谈谈司马迁运用史料对
66、你的启示。二列举几种自己熟知的史料,并按照自己选定的分类标准来分类。第三节 史料的鉴别(导入) 治史学的人对于史料的真伪应该是最先着手审查的,要是不经过这番工作,对于史料毫不加以审查而即应用,则其所著虽下笔万言,而一究内容,全属凭虚御空,那就失掉了存在的资格。(顾颉刚 古史辨 层累学说)据北齐书魏收传的记载,魏收撰写魏书时,“夙有怨者,多没其善。每言: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因此被当时人攻击为借修史酬恩报怨,贬之为秽史。魏收在撰写历史过程中掺杂了过多的个人感情、个人好恶,以致影响到他记载历史的客观性。史料中存在很多这样情形。近人张心澂在伪书通考里提到的伪书就有经部
67、73部,史部93部,子部317部、集部129部,伪书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内容全伪者,如孔子家语、鬼谷子;有部分伪者,如列子、竹书纪年;有内容不全伪而书名伪或书名、著者全伪者,如春秋左氏传、商君书;或内容虽真,但时代为伪者等。史料中存在很多问题。作伪只是其中之一。所以需要对史料进行鉴别。1辨伪11辨伪第一层搜集史料只是历史研究的初步工作。搜集来的史料不仅经常是零乱、分散的,而且可能是真伪错杂,互相抵牾,需要加以辨别,这就是处理资料的“去伪存真”的辨伪工作。伪书的出现,使史料真伪难辨,时代不清,给后学者带来很多认识上的难题。因此,史料的辨伪工作成为史学研究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梁启超在中国
68、历史研究法提出了鉴别伪书的十二条公例,概述如下:其一,其书前代从未著录或绝无人征引而忽然出现者,十有九皆伪。其二,其书虽前代有著录,然久经散佚,乃忽有一异本突出,篇数及内容与旧本完全不同者,十有九皆伪。其三,其书不问有无旧本,但今本来历不明者,十有九皆伪。其四,其书流传之绪,从他方面可以考见。而因以证明今本题某人旧撰为不确者。其五,其书原本经前人称引,确有佐证,而今本与之歧异者,则今本必伪。其六,其书题某人撰,而书中所载事迹在本人后者,则其书或全伪或一部分伪。其七,其书虽真,然一部分经后人窜乱之迹既确凿有据,则对于其书之全体,须慎加选择。其八,书中所言,确与事实相反者,则其书必伪。其九,两书同
69、载一事绝对矛盾者,则必有一伪或二俱伪。其十,各时代之文体,盖有天然界画,多读书者自能知之,故后人伪作之书,有不必从字句求枝叶之反证,但一望文体,即能断其伪者。其十一,各时代之社会状况,吾辈据各方面之资料,总可推见其大略。若其书中所言其时代之状态,与情理相去悬绝者,即可断为伪。其十二,各时代之思想,其进化阶段,自有一定。若某书中所表现之思想,与其时代不相衔接者,即可断为伪。12辨伪第二层辨别史料是连接茎的小枝,辨别史料是为了去伪存真,弄清史料的可靠性,便于更好地运用史料。但伪书考证出来后,该如何处理呢?正确的态度是不应简单地弃之不用或束之高阁,而是客观地衡量伪书的价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利用
70、其可取的方面。任何伪书总是某一历史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烙印, 从中我们可以借助作者的思想观点,去考察当时的社会生活,考察那个时代流行的思想。所以,史料的真伪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此陈寅恪先生指出,“盖伪材料亦有时与真材料同样可贵。如某种伪材料,若径以为某所依托之时代及作者之真产物,固不可也。但能考出具作伪时代及作者,即据以说明此时代及作者之思想,则变为一真材料”。所以,对于这样的材料,“重要在能审定伪材料之时代与作者而利用之。”而不是一旦确定真伪,则将伪者绝对一律摒弃。 (中国历史研究法) (陈寅恪)2校勘书籍在流传过程中,免不了出现错误。雕版印刷未广泛应用前,书多西
71、手抄,容易以伪传伪。有了雕版印刷后,书中字体缺谬,语句脱落,衍文增句,文字,篇章前后错位,甚至改易原文等等现象,无所不有,影响了史料的真实可靠性。这说明史料的校勘,同样是历史研究中的一项必要的工作。21校勘依据 如何做校勘工作? 首先是依据善本,辅之以其他佐证。清人钱大昕总结校勘工作所依据的资料时说:“凡所校定,必考稽善本,证以它书,即友朋后进之片言亦择善而从之。说明校勘的基本依据有三:“善本”、“它书”与“他人意见”。所谓“它书”,涉及面颇广。从文献图书以至金石碑刻,几乎无所不包。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谈到“它书”的范围包括:“搜罗偏霸杂史,稗官野乘,山径地态,谱牒薄录,以暨诸子百家,小说笔记
72、,诗文别集,释老异教,旁及于钟鼎尊之款识,山林冢墓祠庙珈蓝碑碣断阙之文,尽取之以供佐证。”22校勘方法 (1)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与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 (2)本校法。采用本校法,即以本书前后互证,选摘异同处,进行比较判定,以求知其中的谬误处。 (3)他校法。他校法,即以他书校本书。凡是本书采自前人版本的,可用前人之书校定;如本书曾为后人所引用,可用后人之书校定;其史料如同时被两本或两本以上的书所载,可同时用转载之书核之。(4)理校法。这是根据书文的体例和遣词造句的特色,对书的内容加以校勘的一种方法。如郦道元的水经注一书,原本中“经”和“注”混在一起,很难释读。戴震潜心研究该书
73、体例和行文特色,归纳出区分“经”“注”的三条原则,终于使该书易于释读。采用此法者,必须学识俱佳,既要有深厚的史学功夫,又要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术见识,如鲁莽从事,往往难以纠误,甚至以不误为误,加剧已有的纠纷。因此,理校法是最高妙的方法,也是最危险的方法。但若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因而无所适从时,就必须运用此法。3史事的考证伪事的产生,主要的根源在于史学的社会历史观和其所处的阶级、社会地位的局限性、历史典籍无论是政府纂修,还是私人著述,史家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上述因素的限制,难免要把自己的观念、思想感情、利益倾向折射到历史记述之中,从而在史料的取舍、记载的方法和史事的评价上掺杂各种偏见与歪曲
74、。在我国封建时代的史籍中,史家明知其事,但出于维护统治者的脸面和利益,往往故意避讳、曲笔的现象,相当普遍。31伪事历史当事人对当时事件的记述往往被人们视为第一手的资料而深信不疑。殊不知,这样的记述也未必一定能客观地反映全部历史事实,梁启超自己承认:“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这是历史当事人对记述自己亲身经历事件的真实程度的中肯坦白。伪事的产生,和史家著述旨趣、品德、学识等方面也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史家道德品质高尚或卑劣、往往是史家能否写出信史的一个基本条件。缺乏高尚的史德,或为名利
75、所诱,或为权势所屈,或任情使性,或挟个人恩怨,虚美溢恶,而肆行曲笔的例子为数不少。32考证伪事的方法或任情使性史事伪误的情况很复杂,考证伪事的方法也很多。中外史学家在史事考证方面更有所长,基本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求源法。考证史事,就要追寻史料的来源。一般来说,同样内容的史料,就要优先选择用时代最早的记载。相对来说,原始史料比较准确,史事比较真实,以后辗转抄袭的第二、三手资料,容易出错,史事也也因而模糊不清,甚至面目全非。运用求源法还应注意结合研究作者写作的条件,过程及作者本人的习惯、性情、地位、品格等因素,不可将史料形成的早晚与史事可靠性的联系绝对化。例如,三国志成书于司马氏统治之时,较后
76、汉书,因为三国志作者撰稿时还在承受着直接的政治压力,有着更多的避讳和曲笔。(2)反证法。举出有力的反证,以判断是非。梁启超把反证形象地比喻为“以矛陷盾”。如唐书玄奘传称玄奘57岁卒,玄奘塔铭记为69。经考证,有人发现玄奘于显庆二年九月三十日上表之事,内有“六十之年,飒焉已至”之语,证明玄奘卒年在六十以外无疑,则唐书所记可能有误。(3)旁证法。即利用书本以外的资料作为依据,对某一史事加以他证或补证,达到考订史事的目的。考据当中有“孤证不立”的原则,如果一个历史论断只有一项证据来支持,而没有旁证,则该项论断不能成立。(4)理证法。前代的事未必皆有记载,或原本有记载而现已亡失或销毁,找不到任何证据。
77、需要以学理作为判定是非的根据,这就是理证法。梁启超又称之为“高度的推论法”,主要是正确运用逻辑推理,达到考证出史事真伪的目的。 总之,考证史事要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坚持无证不信,孤证不立,条分缕析,以理服人。相反,真假不分,望文生义,牵强附会,曲解材料,则是历史研究中的大忌。问题与思考一阅读下述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近年来,在西方形成一种所谓“口述史学”或“口述社会史”学科,构成一种史学发展新趋势。其实,这也就是利用调查搜集口述资料的方法所进行的历史研究。这种研究旨在把传统的以研究社会上层活动为重点的宏观研究,转向以研究社会底层活动为重点的微观研究。诚然,口头传说史料虽然能丰富和补充文献
78、史料之缺失,但在具体使用时应该进行认真地筛选和抉择。当口头传说与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发生矛盾时,一般应以口头传说服从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当口头传说与文献记载不符合时,除应该放弃口头传说资料外,还应对文献资料进行考核。阅读思考:谈谈你对口述史学的认识;口述史料应当如何使用?二、史料鉴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选择其中一种详细介绍。第四节 史料的运用(导入)史料如大山,而历史研究就象盆景制造者一样。他会依靠自己所定设计主题,来选择山石和花草。选定山石和花草后,如何创造出一盆优美的盆景,则需要艺术家匠心独运,把山石和花草布局设计好,色彩协调好,意境创造好。历史学家对史料的运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独具匠心
79、) 1.史料的解读解读史料所包含的事实信息,确定史料在具体的解释框架中的关联程度和确切含义。某种材料是否有史料价值,需要用心发掘;史料往往是分散和零碎的,需要耐心收集;史料也是真伪混杂的,需要细心鉴别;史料的含义通常是隐晦不明的,更需要精心阐释。因此,史家必须具备高超的史料解读能力。绝大多数史料都是在历史中无意识积淀的产物,文本的原意或经过时间之流的磨洗而变得模糊不清,或完全湮没在岁月的烟尘之中需经细密考辨,方能“真相大白”。并且,史料并不等于所记录的事实本身,而只是对这一事实的一种观察。 1.1史料所包含的事实信息的解读。如何了解史料所包含事实信息,梁启超提出了从史料中“求得真事实”的五种方
80、法:一曰“勾陈法”,即史实的新发现;二曰“正误法”,即更正前人记载的舛误;三曰“新注意”,即利用以前史家所忽视的史料;四曰“搜集排比法”,即将同时发生的分散的事实排列起来考察,以显现其重大意义;五曰“联络法”,即将前后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考察,以发现其重大意义。这些方法很有启示意义,只是多侧重技术的层面,而未涉及解读史料所牵涉的语境问题。12历史语境下的史料解读解读事实信息固然重要,但是把事实放置在历史语言下深入解读尤为重要。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的“自序”中所举的两个例子,也是一种因脱离“历史语境”导致历史误读。史家在论及明代工商业发展时,常引用张翰所叙其先祖以机杼起家的例子,而实际上张翰所叙故事
81、的原委是“其先祖夜梦神人授银一锭、因以购机织布”,宣扬的是“因果报应及富贵由命的思想”。另外,同时代的王世懋提到江西景德镇的瓷器烧造情形,也被史家视为“工业超时代发展的象征”,而实际上他是以此来指责“当地居民穿凿地脉,以致没有人登科中举”。13史学语境下的史料解读史料的意义还需要联系研究范式和研究进展来加以理解。一定的研究范式和相关研究的状况,构成解读史料的史学语境。历史学家刘易斯纳尔米及其追随者认为,18世纪政客们一心追逐权力和利益,他们谈论的政治观点和原则,不过是旨在“使自私的野心和卑鄙的动机合理化”的手段,是为了掩盖他们的政治野心,使他们对权力的追求具有高尚的意义。在这种“史学语境”中,
82、政治思想资料就等于是宣传品,对于解释政治人物的活动,对于理解当时的政治变动没有多少价值。但是,纳尔米的研究范式受到了质疑。有的学者认为,人们在说出自己的政治观点和信念时,有时确实表达了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政治思想并不仅仅是一套虚假的言辞,并不仅仅是使权力欲合理化的手段,而包含了政治行动的真实理由和动机。英国历史学家迪金森本人则提出,既要研究政治思想,也要研究政治和社会现实,这样才能很好地理解政治行动,因为政治行为人既行动也思考。在这种研究范式中,政治人物的思想言论就成了有助于了解真实想法的史料。至此,关于英国政治思想研究的范式的转变已有所了解,并且明白了不同史学语境下的史料解读是不同的,但这还
83、不足以保证能对材料做出准确的理解,尚须梳理关于17、18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研究的基本状况,熟悉其中主要的观点和解释。只有参照已有的研究,才能准确把握具体材料的含义。 14史料解读的几点补充史料解读还有如下几点需要注意。第一,读书必先识字。对于解释史料而言,“识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史家的“识字”,不仅要了解词在字典中的含义,而且要有历史语义学的知识。历史文献中的字词在语义上相当复杂,许多字词具有和今天完全不同的含义和所指,而且有些词汇的含义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如果不能“历史地”看待它们的含义,就会误解史料的意义。奥斯卡汉德夸张地说过,学生学会读一本书比读一章容易,读一章比读一句容易,读一句比读一
84、个字容易。他的意思是说,虽然历史学家不使用什么专业行话,但经常会遇到理解词义的困难,对于名词尤其要特别注意。同样的名词,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含义,有的词汇具有多重意义,实际上是它在历史过程中不断积累不同含义的结果。陈寅恪: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张大春 认得几个字) 第二,史家要准确掌握史料的含义,还需要有丰富的相关知识,并要善于利用各种工具书。波兰学者托波尔斯基提到:“如果我们没有史料以外的知识,便不可能从史料中获得相对的信息。”研究疾病和医疗史,如果没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就不可能读懂史料。在书信和日记等材料中,往往夹杂着隐语,暗指和曲笔也很多,有的内容仅为接受方所能意会,其中的隐含之
85、义不易为外人所了解。在解读这类材料时,必须对记录者的经历和习惯有所了解,或知晓通信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活经历,否则就如同读天书。 第三,阐释史料的含义,最忌用解诗的方法。所谓“诗无达诂”,意思是作者的本意隐晦南明,不同的读者难免有不同的理解,因而解诗之法易流于穿凿附会,往往求之过深。如杜甫的江村,本为描写恬淡宁静的村居生活,而解诗者却执意要从中找出感怀离乱、抒发幽怨的深意。可是,后人如何能够肯定杜甫作诗时怀有这种心境、并刻意将它潜藏在字里行间呢?身遭不幸的人,难道就不可能有片刻的放松和快意吗?有人甚至将其中“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一联,说成是针砭时政的隐语,则更显得荒诞不经了。如果用这
86、种方式来释读史料,很容易导致诬枉歪曲,最终掩盖史料的本义。 (杜甫 江村)2.史料的选择、整列与推理2.1史料的选择掌握了大大量的原始材料,如果不知取舍或取舍不当,同样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运用史料的关键在于取舍。史家历来注重占有丰富的材料,而实际用于论著写作的材料,通常要大大少于收集到的材料,因而在一意义上说,史料的运用就是一个选择和取舍的过程。新版的戊戌变法史对许多资料不加甄别、剪裁,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是照单全收,在修订时只是把近二十年新发现的史料叠床架屋地增加进去。这种不做选择的做法,自然会降低论著的学术水准。运用史料需要取舍,但取舍并非任意为之,需要有依据和标准。如果依据事先确定的
87、主题,选取有利的史料来加以论证,显然背离了史学的原则。在运用史料时,史料和主题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主题来自对史料的解读;而明朗的主题又有助于观照史料的意义。如果单从主题的需要着眼来选择史料,就容易沦为“抽样调查”。也就是说,主题对史料的取舍存在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在史料取舍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史料自身的价值,史料与问题的相关程度,以及史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关系不大或全然无关的材料,不论本身如何珍贵,都必须舍弃。另外,决定取舍时,要对材料的含义和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准确的把握,不能割弃自己不能理解的部分,也不能丢掉不利于论证的材料。另外运用史料时,不能忽视或割裂具体史料的上下文关系,不
88、能省略关键性的字眼,否则就成了断章取义。2.2史料的整列史料时代性的确定和按时间顺序的排比是史料整理的一向重要重要内容。在历史研究中,因史料时代性失考或时间顺序排比不当而导致结论失误的事也是较常见的。如秦律研究,常运用云梦秦简,那是秦昭襄王元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法律文书,如果忽视了它的时代性,用来论证秦朝统一后的封建中央集权的政治法律制度,就犯了用早期史料论证后期历史的错误。按照时间顺序编次和整列历史事实,常常容易把同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分割为互不发生联系的许多个体条目,不易形成关于历史事件或人物活动的整体概念。所以,在编次与整列历史事实时,除了注意从时间观念出发而外,还应该注意空间观念。所谓
89、空间,简略地说也就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环境。因此,时间和空间都是构成历史事实的基本要素。汤因比的古代社会分类方法,对于从空间观念出发去编次与整列古代社会的历史事实,在方法论方面进行了有历史价值的开拓,对于人类文明史的研究产生过重要影响。编次与整列历史事实,还应遵循系统性、完整性原则。被还原的历史,不仅具有时间线索、空间范围,而且应该具有比较系统的历史过程和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诸主要要素在内的完整的历史事实。南宋史学家袁枢发现传统的“编年”方法容易造成 “一事而隔越数卷,首尾难稽“,破坏了历史事实的完整性。用“纪传“方法编次史料,虽然可以兼顾时间、空间等各种因素,但是又难免各部分之间的重复和脱节
90、,使”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辩“,检索也颇不方便。运用”纪事本末“的方法编次与整列史事,既能避免编年形式的支离破碎,又可克服”纪传“类例的材料重复,而且极便检索使用。用这种方法编次与整列起来史事的最大特点是比较系统、完整,前后次第条理清楚,能够反映历史事件的始末等全过程,容易看出历史发展的全貌。 2.3史料的推理史料总是残缺不全的,如果要使历史成为可以理解,具有意义的知识,就必须通过解释和推测来寻找史实之间的联系,填补因史料缺失而留下的空白,从而使支离破碎的历史画面变得清晰可辨。历史,是包含多方方面内容的综合运动过程,历史事实更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甚至是时隐时现难以捕捉的。因此,在编次与整
91、列历史事实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有些历史事实的编次,主要以时间观念为主线;另一些历史事实(区域史、民族史)则主要以空间观念为限等。哪些历史事实需要哪种编次方法,都需根据历史研究的实际情况而定,既不能墨守成规、削足适履,也不可千篇一律套用现成模式。问题与思考:一阅读下述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意大利著名历史哲学家克罗齐在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一书主张对历史事实分类的方法应当有两种:一种是“以对象的性质为标准“,一种是”以时间空间的排列为标准“。以对象的性质为标准,可以编次为宗教史、风俗史、观念史、制度史等等;以时间空间的排列为标准,可以编次欧洲史、亚洲史、亚洲史,古代史、中古史、近代史,古希腊史、
92、古罗曼史、近代希腊史、中书世纪罗马史等等。思考:克罗齐是如何对历史事实进行分类的,谈谈你对他分类法的看法。二阅读张大春著认识几个字某一章节,并写出自己读后感受。第四章 历史的工具本章要点:1 理解与解释2叙事与想象3分析4比较第一节 理解与解释( 导入)历史研究的第一项任务是确定一个个特殊的史实,这样的成果还只是历史学的初级产品,即使对史实进行一番年代的排序,形成的也只是大事记和编年史。按照克罗齐的说法,这些还是“死的历史”,要把“死的历史”变为“活的历史”,需要历史学家赋予其生命:将史实加以连贯,使其成为一种可理解的叙述,或是对其作出解释和说明。 (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克罗齐)1何谓解释
93、 解释就是参照已知的事物来说明未知的事物,从而使未知的事物变得可以理解。那么,历史解释就是使过去的人和事变成可以理解的知识的过程。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勒说:“我们所有的历史知识包含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人们用以表达其观念。感觉、情绪、愿望、思想和信念的符号在短时间以后就变得难以理解。历史就是要符号这些符号,使它们恢复为一种新的生命,使它们再次变成易读和可以理解的。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是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变成有条理、有意义的历史知识。 (庖丁解牛图)历史解释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确定历史事实。离开了事实和对事实的陈述,史家就无法展开论说,无法形成解释。所以说,确定事实的工作不仅属于解释的范畴,而且是
94、一切历史解释的基础。阐释事实的意义自然是解释的基本任务。这种意义阐释可分成不同的层次。对于个别史实的意义的阐释,实际上就是对史料的解读。另一个层次的意义阐释,就是对事实集合体的意义的阐述。这种事实集合体,可能是某个重大的事件,可能是某一时期的某种变动趋势,可能是某种制度的形成或演变,可能是某个人物一生的行迹,也可能是某种观念或社会心态的演变。对这类事实集合体的意义阐释,可以采取追溯起源、探讨因果、分析趋向、说明影响、判定地位等形成。建构历史解释需要运用理论和公理。但是,历史事实纷繁复杂,不易纳入某种理论框架或解释模式;公理和理论的作用主要是为寻找解释的切入点提供引导,或者作为论述的辅助工具,而
95、不能支配、更不能代替历史解释。形成一种历史解释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需要材料、知识、智慧和灵感,有时甚至还要借助于运气:碰巧发现的某种资料,偶然产生的一点联想,都有可能引导解释的思路,改变最后的解释的结果。历史解释可信和可靠,也取决于多种因素。一种解释的可信度,与材料对解释的支持程度相关。一般来说,有“坚不可摧的证据”支持的解释,就是可信的。解释的公正性也需要与材料联系起来考察。如果对材料的理解是准确的,并能从具体的历史“情境”立论,这种解释就具有公正性。总之,建构历史解释乃是史学的核心任务。只有解释才能发现历史的意义,只有解释才能完成历史的重建,只有解释才能造就伟大的历史学家。诸如史料学、考
96、据学、历史文献学之类的学科,都只是史学的辅助工具。史学在根本上是历史解释学。2.解释的模式 历史解释的模式有很多种。英国学者阿特金森提出,历史解释的三种模式非常有代表性。一是“规律性解释”,借助规律或定理来解释历史现象;二是“理性解释”,注重人类行为背后的思想动机或理性逻辑;三是“叙事性解释”,通过叙述事件的过程来进行解释。 “规律性解释”的主要依据,实际上来自人的一般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人的思想和判断离不开规律和常理。但在历史研究中,规律和常理通常都是外在的和后设的,相对于不断变化、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它们不免显得简单化,没有多大的解释力。 亨佩尔曾试图用一个历史事例来说明“规律性解释”
97、,反而清楚地显示,他的理论在面对复杂的历史时是何等的苍白无力。他举例说,美国大尘暴以后,中部平原地区的农场主深为干旱和风沙所苦,向往加利福尼亚更好的生活条件,因此纷纷迁往那里。他认为,这一解释根据是,“人口总是向能够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的地区迁移”这一“普遍假设”。 他提到的这种解释,并不切合中部地区人口外迁的实际,至少忽略了一个基本的、同时也是更重要的问题:迁移的农场主人数众多,迁徙的动因和对将来的打算也不尽一致,如果没有足够的材料来说明多数农场主迁徙的原因,就无法得出结论说,他们是因为向往较好的生活条件而迁徙的。他自己也意识到,这个解释所依据的普遍假设,是很难准确地以普遍规律的形式来陈述的。
98、历史解释是一个细致和复杂的过程,需要解读资料,厘清事实,了解事实的真实含义,寻找不同事实之间的联系,最后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而不像根据某种普遍规律来做推理那样简单。 (落后就要挨打吗?) (重读近代史)理性模式虽然比较接近历史解释的实际,但同样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正如德莱本人所界定的,这种模式只适用于解释历史中个人的行为, 而不能解释集体行动、社会变迁或长期趋势。即使是用于解释个人行为,它的有效性也值得怀疑。这种解释模式的支持者把人视为绝对理性的动物,把人的行动看成机械运动,采取一种简单的线性因果观,片面注重动机和行动之间的直接相关性,而忽略了非理性的行动,忽略了情感因素的作用,忽略了从
99、动机到行动之间的多种变化无常的中间因素。历史中的行动者要将自己的动机转化为决定并付诸行动,并不可能单纯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必然受到许多中间因素的影响。理性模式也没有考虑到人的思想与情势之间的微妙关系。人在行动时,并不是在真空中凭借理性来思考和做出决定,而是处在具体的情势之中,他所感受到的情势的任何变化,都会对他的思想和情绪产生影响,而思想和情绪的变化又会反映在判断和决策当中。人的判断并不是总是基于理性,也会受到道德观念、情绪冲动和信息失误的干扰。可见,即便是在政治史和精英史的研究中,完全依靠理性模式,也难以对过去的人和事做出可信的解释。至于阿特金森总结的叙事性解释并不是一种具有独立意义的
100、解释模式。叙事确实是建构解释的一种手段,但在历史著述中不存在纯粹的叙事,叙事总是和其他方式交织在一起的。在以叙事为主的历史解释中,需要建立不同事实之间的联系,需要探求因果,需要说明历史行为人的动机和想法。假定规律性解释和理性解释都是有效的历史解释模式,其中也离不开叙事。因此,叙事只是建构解释的手段,而不是一种解释模式。在国内史学界,人们习惯于将为什么置于是什么之上,形成了重分析而轻叙事的风气。实际上,从解释功能的角度说,讨论分析与叙事何者更加重要,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将历史解释归纳为不同的模式,只是一种理论性的描述,并不是对历史解释的实际方式的写照。无论是规律性解释还是理性解释都只侧重历史
101、因果关系的解释,即便是有效的模式,也仅仅涉及历史研究的一角。另有一点值得注意,从哲学角度讨论历史解释的学者,本人大多没有从事具体历史研究的经验和体会,他们所谈论的理论,也不是对专业史学实践的总结,而是用一些零碎的例子为材料所做的纯粹思辨,与历史研究的实际有着明显的距离。专业历史学者通常不会遵循某种模式来建构历史解释,更不能为了某种模式的要求而对题材做削足适履的处理。史家所建构的每一种历史解释都是独特的,运用的方式也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需要根据问题和材料的特点来灵活机动地选取适当的于段。诚然,有的史家可能偏重于从规律的角度来看问题,有的可能更关注人的动机和想法,但他们在建构解释的实际过程中,通常
102、会根据主题、材料和立论的具体情况,尽力使历史解释合理而可信。可以说,历史解释方式一般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材料的占有、对材料的解读、史家的灵感和见识,都会对历史解释的建构发生作用。史家在一定程度上应当是实用主义者,不必愚笨地固守某种理论模式,也不必因为自己的解释方式与某种理论不合而感到困惑或羞愧。 (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3理解 所谓理解,就是要将陌生的事物转化为熟悉的事物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解释。理解是历史解释的前提,理解的过程是建构历史解释的关键。历史学家要从永远关上了大门的过去世界获取信息,并使之转化为今人所能领会的历史知识,首先需要使自己深人到过去的世界中,去了解前人的想法、信念、行为
103、以及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所处的情势。要真正了解原意,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历史学家并不是能够在历史人物身上“附体”的神仙,如何能够体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呢? 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以及与之关联的动机和情境,都深深掩埋在不断累积的时间的烟尘之中;历史学家生活在一个大不相同的世界,如果不对前人的思想和行为抱一种“了解之同情”,就根本谈不上理解,也就无法做出贴切的解释。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对“了解之同情”做出系统而深刻阐释的人,无疑首推陈寅恪。他在下面这段话中阐发的思想,向来颇受国内学者的推重: 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
104、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而古代哲学家去今数千年,其时代之真相,极难推知。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借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与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 (陈寅恪的最后20年) (陈寅恪)另外,历史学家还必须在当事人的立场和研究者的身份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同情”并不是同意, “了解”也不意味着认可。同情是一种态度,研究者出于这种态度去寻找知识和材料
105、,以便更好地理解前人及其世界。但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容易不自觉地接受当事人的立场,或认同于研究对象。法国历史学家米舍莱研究法国革命史,全副身心地投人自己的题材,将自己想像成革命者的“自己人”以他们的是非为是非,将同情完全变成了同意气。美国一些研究妇女史的学者,出于对女性的历史遭遇的同情,完全站在妇女的立场来看问题,构筑了一种性别对立的史观。还有些研究族裔史的学者,也与所研究的族裔采取同样的立场。理解是为了解释,而不是让研究者变成历史的参与者或辩护人。强调理解先于评价,就是为了防范这种弊端。历史学家在理解过去时,要极力将自己想像成历史的参与者;而在进行解释时,则应完全超越历史参与者的立场,站在中
106、性的立场来立论。借用画家李可染论对待传统绘画的名言,就是要用最大功力打进去,用最大勇气打出来。只有做到能“进”能“出”,才不失“理解”的本义。4事实关联 从形式上说,一种历史解释主要体现为不同事实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平行的影响,也可以是连续性的趋势。建构一种历史解释,就要围绕一个具体的历史问题,按照各种事实之间的实际联系将它们组织成一个系统,形成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但是,过去发生的事在表面上总是混乱无序的,不同的事实之间的联系,并不能由单个的事实本身来提供,而需要从众多的事实中去寻找。寻找不同事实之间的联系,可以采用多种智力手段,例如,用推理方法可以找出事实之间的逻辑联系,用猜测方法也可以寻
107、找事实之间的可能联系。但这些都不是建构历史解释的基本途径。历史解释必须建立在事实之间的的实际联系之上。只有找出并陈述不同事实之间的实际关联,才能建构有效的历史解释。从历代史家的经验来看,寻找不同事实之间的实际关联,需要综合运用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所谓历史方法,就是探明事实之间的时间联系和空间接触,从而揭示它们的关联。历史学家阿隆的说法,史家根据时间的箭头把事件一个接一个地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历史叙事,也就构建了历史解释。逻辑方法则是根据原理、常识和经验推导出不同事实之间的关联在历史解释的构建中,逻辑方法通常是不能单独运用的,必须与历史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合理的效果。陈寅恪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论证
108、隋唐礼仪源自南北朝,他基本思路和方法,就是综合运用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来寻找事实关联。首先从地域和人事入手,发现许多在南北朝时期职掌礼仪的官员和硕学大儒,在隋代仍旧担任类似职务,或者是他们的后人参与了新礼设计;然后依据常识推断,这些人必定将自己所熟悉的前朝故事带入隋代;而唐初礼仪多沿隋代,于是,隋唐礼仪和前代思想、制度之间的事实关联,就凸现出来了 。陈寅恪在此过程中,进行了合理推测。合理推测是基于已知的事实和常识来推断不同事实之间的可能联系,以弥补事实关联的不足,这就是陈寅恪所说的“猜出可能”。推测要做到合理,关键在于只能用它来弥补中间环节的材料缺失,而不能做纯粹的逻辑推理,也不是将推测的结果作
109、为定论。 问题与思考:一、阅读下述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意义究竟是事实本身所固有的,还是史家从外部注人的?如果意义本来就包含在事实当中,何以不同的史家对同一事实的意义会有不同的说法?如果意义是史家所强加的,那是否意味着历史解释基本上是主观的产物?这个问题令人想起了关于艺术美的属性的讨论。一件艺术品要产生美感,需要通过观赏者和艺术品之间的互动来完成,这种互动就构成了审美行为。基于类似的道理,历史的意义是史家的认识能力和史实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史实投射在史家的知识和思想世界中的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史家对事实意义的阐释,并不是简单地把一种意义关系从另一个世界转换到我们自己的世界,而是站在一定的立场,依据
110、一定的见识,借助适当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去发现和转述事实的意义。阅读上述材料思考:概括上述材料认为事实的意义是怎样产生的。谈谈你怎么看待事实意义的产生。二、阅读下述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历史教科书中写道,洛克的思想是对光荣革命的公开辩护,是光荣革命原则的总结和发扬。洛克的著作成稿于1688 年革命之前,在革命发生后匆匆出版,从洛克个人的角度说,可能带有为革命辩护的意图。从实际效果看,这部著作虽然几次重版,但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也不受时人的推重。为光荣革命辩护的辉格派主流思想,与洛克的理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不仅很少引用洛克的言论,而且极力回避洛克倡导的社会契约、革命的权利等激进的原则,而主要诉
111、诸英国古代宪法和国王的责任等观念,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可见,在1688 年革命后的一个时期,洛克的著作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地位。到了18 世纪中后期,美国革命者利用洛克的理论为反英运动辩护,英国国内的激进主义者也借助洛克的理论来阐述改革的主张,使它产生了在其出现的时代所不具备的影响。到19 世纪英美自由主义成为一种思潮以后. (府论两篇才成了这一思潮的一部经典。如果不了解洛克理论的历史地位的演变,用它在后所逐渐集聚的影响来附会它在17 世纪末期的地位,就会得出与事实不符的看法。阅读上述材料思考:总结上述材料关于历史事实的评价观点。进一步思考应如何对历史事实进行评价。第二节 叙事与想象( 导入)19
112、 世纪法国历史学家道诺在讲课时告诉学生,要做一个历史学家,先要阅读史诗和近代小说,学习其叙事的艺术和写作的技巧;在研究古往今来大历史学家的著作时,首先要揣摩他们的文学风格,然后才是从中了解历史。在道诺看来,叙事技巧构成史家专业训练的主要内容。 (说书人 :单田芳) 1叙事的重要性 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曾说:历史就是大家公认的故事。确实,历史离不开叙事。传统史学是侧重叙事事件的过程陈述独特事件中包含的因果链条。作为一门时间的人文性的学科,历史学内在地与叙事不可分离。无法想象,历史若是离开叙事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一般看来,叙事一般都是单纯的“就事论事”。其实叙事本身是有解释功能的。因为任何历史叙
113、事都不仅限于陈述事实,对史事的选择本身就带有解释的意向,何况叙述一般都包含着叙述者对事实之间的联系及其意义的判断,特别是对因果关联的说明。随着史学的演化,叙事所包含的解释成分越来越多,特别是对事件因果关系的阐释。诚然,探讨因果关系主要需借助分析方法,但因果关系具有明显的时间顺序,即因在前,果在后,而叙事的基本路径正是依照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的过程,于是它也可以发挥阐释因果关系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叙事就成一种历史解释的方式。(易中天品三国) 新史学兴起以来,分析式史学迅速发展,传统叙事史学曾经一度式微,后来又有复兴趋势,这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历史是人的有意识、有目标、有情感的具体而生动的活动,是
114、活生生的各个个人、各种群体在具体的时间、具体的地点进行的具体的活动。正是历史的这种具体性、个别性、多样性,才使得它有血有肉、绚丽多彩。舍弃了人类活动的这种具体性、个别性、多样性,历史就将不成为其为历史。离开叙事,历史认识将无法栩栩如生地把握和再现历史舞台上面目、性格各异的主角与配角合演的那一出出悲剧、喜剧或闹剧。而叙事的形式会使得历史为一般社会成员所接受,从而变成普遍的精神财富。比之干巴巴概念化的说教,这样做的社会效果要不知大多少。 2.叙事的类型及组织 2.1叙事的类型不同的历史学家对叙事有不同的分类。著名历史学家托波尔斯基区分了两种叙事,一是“变动性叙事”, 侧重叙述事件的过程,陈述独特事
115、件中包含的因果链条;二是“结构性叙事” ,叙述的不是事件的过程,而是反复出现的行为或行动的类型。第一种叙事常见于“传统史学”而第二种则属于分析性叙事的范畴,关于人口变动、社会运动和文化发展的叙事,都属于这种类型,实际上是将叙事史和结构史结合起来的结果。2.2叙事的组织实际上,叙事必须以时间、概念、单位为框架来组织,并以准确可信的表述为目标。叙事的组织性因素是时间。叙事通常是围绕时间来展开的,时间顺序意味着事实之间的联系和事件过程的连贯性。中国传统的编时间意识还是叙事的历史感的主要保证。史学所考察的对象,不是抽象的名词,也不是静止的状态,而是在具体的历史时间中以变化着的面目呈现的事物。这种在时间
116、之流中不断变动的事物面貌,往往表现为过程,而过程正是历史叙事的主干。史家要将事物置于时间之流中做动态的考察,叙述它形成或变化的过程以及影响形成或变化的因素。组织性因素不一定是时间,而是某种理论概念或核心事实。例如,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非殖民化的叙事,就是围绕非殖民化这个核心概念而组织起来的。当然,在叙述某个殖民地和某个民族的非殖民化过程时,还是离不开时间线索。关于大西洋人口运动的叙事,只能综合利用大西洋这个地域和人口运动这个概念来组织叙事。但是,分析性叙事带有历史分析所固有的风险,即容易忽视时间因素和变化的观点。高明的史家便巧妙地将时间和专题两者结合在一起,构筑一种符合历史特性的叙事方式。
117、他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从每个时段选取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或问题,集中加以讨论;在整个研究框架中,各个时期前后相续,各个时期的核心问题彼此联系和衔接,构成一条明显的时间之流中的变动主线。戈登伍德伍德的新书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美利坚化也具有类似的特征。全书五章的标题分别是“成为一个绅士”、“成为一个不列颠帝国主义者”、“成为一个爱国者”、“成为一个外交家”、“成为个美利坚人”。这是全书讨论的五个核心问题,同时又代表了富兰克林一生的五个阶段,显现了他一生成长和变化的过程,通过他的经历,还可以反映革命一代从殖民地居民变成美利坚人的历程。这种兼顾专题、时间和变化的叙事方式,充分体现了分析性叙事的长处,而避开了
118、它的缺陷。历史叙事必须围绕特定的主题来进行,没有主题的叙事,就会沦为一笔理不清楚的糊涂账也就没有什么意义可言。史家在组织叙事时,必须根据一个中心线索,将各种相互关联的事实安排成一个有意义的事实序列,从而形成一个清晰而晓畅的叙事系统。在18 世纪中期以后的英国,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塞缪尔克伦普顿设计出了骤机,埃德蒙卡特赖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瓦特改进了蒸汽机,煤和铁的生产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到工厂做工,制造业产品不断涌人人们的日常生活,工厂的经营者财富剧增,产业工人开始组成工会来争取自己的权益。史家从这一连串零散的事件中,找出了一个中心线索t 这些事件集合在一起,引
119、起了生产能力的巨大提高和经济生活的深刻变动,并影响到社会结构和日常生活,于是就将它们纳入一个可以理解的、有意义的系统中,构成了一种工业革命的历史叙事。可见,主题是体现个别事实与整体之间的联系的关键因素。实也不完全是自足的。如果在叙事时不联系其他相关的因素,不依托一个更广阔的背景,就会导致叙事脱离历史的整体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从而减弱叙事的意义。这就要求史家妥善处理单一事实和叙事框架的关系,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金观涛) (观念史研究 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历史叙事还必须有完整性,就是要首尾贯通,自成体系。史家在进行叙事之前,必须确定一个有操作性的叙事单位和叙事时段。叙事单位通常包括
120、国家、区域、民族、村落、人群、领域等等。在具体的叙事同样需要借助于概念。最初的编年记载或编年史书,创造的史学概念很少,通常使用事情本身的名称来记录具体的经过。到后来,叙事越来越倚重各种概念。战争、战役、事件、事变、动乱、反叛、政变、革命、王权、中央、地方、政权、民族、经济、工业、农业,这些抽象的概念频繁出现在历史叙事之中,并与具体的历史事实相结合而成为史学概念,如赤壁之战、唐代民族关系、宋代经济、卢沟桥事变、墙根起事、1789 年法国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联邦制的中央集权趋势、英国王权的衰落、战后日本经济的复兴,等等。离开了这些概念,历史叙事几乎是不可能形成的。史家在叙事中使用什么样的概念
121、,往往包含对事实的理解和评判, 因此,史家在建构叙事时要慎于使用概念,要仔细鉴别其历史内涵与价值取向。在这种新的叙事范式中,分析和描述是相辅相成的,以分析来促进描述的条理性,以描述来增强分析的故事性。 3.想象3.1想象的是是非非以描述来增强分析的故事性诗人拉马丁被认为是最糟糕的历史写作者,他更动日期,略去他不感兴趣的材料,并杜撰故事。他认为只要知道主要的情节就够了。想象力能够补足其他的东西。他的作品被看作是传奇故事,而不是历史。他曾不无自豪地问大仲马,为什么他的作品能获得如此的成功。大仲马的回答是:你把历史提高到小说的水平,它可以是戏剧、小说、政治,惟独不是历史,这个称颂是对一本历史书的最严
122、厉的谴责。对于一位历史学家而言,说他把历史提高到小说的水平,这与其说是称赞,到不如说是批判和谴责。然而历史离不开叙事,而叙事又总是与想象、虚构等纠缠在一起。历史叙事是否就是文学虚构?历史想象与文学虚构的区别在哪里? 说到历史叙事里的想象和虚构,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司马迁所述的“鸿门宴”的故事。我们今天无法知道史记项羽本纪的叙述依据是什么材料,但整个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以及其中若干细节的不合情理,使得我们有理由怀疑“鸿门宴”叙事的虚构性。史学家吕思勉曾认为:早期的历史内容总带有神话的性质,其后转为传奇和传说,至汉初,这类传奇和传说性质的材料仍不少,“鸿门宴”就是典型的一例。鸿门宴的种种事迹,无一不在
123、情理之中。然而汉高祖与项羽此一会见,真相殆全然不传:今所传者,亦一则想象编造的故事也,断不容轻信事实。然而司马迁所虚构的事实是如此之有似事实,而事实又如此有似虚构,以至于我们对许多有趣的细节都既不敢相信也不敢怀疑,只得永远不置可否。可这并不意味者,历史就不能想象,历史可以想象,也应当想象。历史叙事想象须获得材料上的支持,而文学的想象则可以随意虚构,后者与史学的求真、求实精神不符,故不为历史学者所采纳。但是,想象虚构用之于历史叙事,颇能增添动感色彩,再现历史,起到一种引人入胜的效果。除此以外,想象可以用来补充资料的缺漏与空隙,使得历史叙事实现完整,当然这样的想象应当建立一定材料基础上,并且要符合
124、历史逻辑。 32想象与推理要符合历史逻辑无疑,想象离不开推理,特别是进行类比推理。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就有这样一个类比推理想象。书中说海瑞的母亲是造成家庭种种不幸事故的重要因素,作者写道:“当海瑞离开直隶的时候,她已经度过了80寿辰。而出人意料的是,海瑞的上司只是呈请皇帝给予她以四品夫人的头衔,而始终没有答应给她以另外一种应得的荣誉,即旌表为节妇,是不是因为她的个性过强,以致使他的儿子两次出妻?又是不是她需要对1569年的家庭悲剧承担责任?尽管今天已经缺乏实证的材料,但却足够的迹象可以推想,由于海太夫人而引起的家庭纠纷,不仅已经成为政敌攻讦的口实,也已为时论所不满。”当然这样想象存在其他可能性,不
125、过推理对想象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33想象与假设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史事一旦发生,我们便无法将它改变,既不能叫它回转过来重演一遍,也不可能按照我们的意愿有所改变。不过当我我们假设它能追及、能挽回,即假设它不发生或者假设它以另一种方式发生,将会有新的认识和理解。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为阐述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历史教训而列出一连串假设设问:假使初进北京市,自成听了李岩的话,使士兵不要懈怠而败了军纪,对于吴三桂等及早采取了牢笼政策,清人断不至于那样快的便入了关,有假使李岩收复河南之议得到实现,以李岩的深入人心,必能独挡一面,把农民解放的战斗转化为种族之间的战争。假使形成了那样的局势
126、,清兵在第二年决不能轻易冒险去攻潼关,而在 潼关失守之后也决不敢那样劳师穷追,使自成陷于绝地。假设免掉了这些错误,在种族方面岂不也就可以免掉了二百六十年为清朝所宰治的命运了吗?就这样,个人的悲剧扩大而成了种族的悲剧,这意义不能不说是深刻的。郭沫若这一系列的假设,让我们看到了历史可能存在的其他可能性,同时也阐明了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历史教训。 (甲申三百年祭) (郭沫若)问题与思考:一、阅读下述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明太祖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过程中,对某些地区的豪强地主进了打击,他曾经籍没苏州、嘉兴、松江、湖州等地的豪族地主,又在南京抄杀了豪民一百七十余家,这些人在京城与官府勾结,私设
127、公堂,隐匿逃犯,这当然是与专制主义政权不能相容。为了扫除君主集权的障碍,明太祖对功臣曾两次大肆杀戮。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一案,洪武二十六年蓝玉一案,洪武十八年,户部侍郎郭桓等吞没浙西秋粮事发,官吏数百人被处死刑。这一系列的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和皇帝的权力,打击了豪强势力,整肃了吏治,也起了抑制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 材料二,明太祖朱元璋对全国大小政务都要自己亲自处理,唯恐大权旁落,他不仅要独揽、连小权也要独揽,在面临皇权与相权、将权的矛盾时,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加以处理。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处死了胡惟庸。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出面诬告蓝玉谋反,胡蓝二人固然咎由自取,但牵连之
128、广令人震惊,胡蓝之狱使开国功臣几乎一网打尽。这既反映了新王朝建立后皇权和相权、将权的矛盾,也反映了朱元璋对开国功臣的疑忌。一个游方僧人出身的人当了皇帝,权力如此强烈,大张旗鼓地杀戮功臣,实在为历史上所罕见。思考:你如何看待上面两则材料关于,同一事件的不同叙事。二思考历史想象与文学想象的区别所在。分析历史想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历史想象。第三节 分析 (导入)学术评价标准中,就事论事被视为一种低层次的史学,甚至根本不是真正的史学。一种论著如果缺乏分析,或分析不深入,就难以得到同行的评有的学者甚至宣称,最高形式的历史解释,真正的和前沿的历史,乃是分析性。 (甲骨文 析)1.历史的分析所谓历史分析
129、,就是把某一历史事实(事件、制度、过程、观念、趋势)分解成若干部分,把它们分别置于时间之流中逐一加以考察。以求得深入而准确的认识。阐释历史分析方法的有下面几个要求:第一事件,人物、制度、思想等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脱离特定的历史条件,就将无法理解历史事件表现出内在根据及其所反映的的内在本质。所以列宁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孔子误会颜回) 第二、把物、制度、思想作为运动的历史发展的过程进行分析。分析其发生、发展、演变的自然过程,研究其各个方面的联系及特点。这样才能把自然形态的历史,以观念形态真实地反映出来,从而完成认识
130、历史运动一般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任务。 第三、制度、思想等不仅当作抽象的个体,而且当作统一的、有联系、有机整体进行分析。人类历史象整个自然界、生物界一样,都表现为统一的、运动的有机整体,并非偶然事件的毫无联系的堆积。因而,只有用历史的整体观念,对它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解释历史发展的整体过程和内在本质。 (盲人摸象)历史学家在重构历史过程,揭示历史现象之间内在联系时,应用历史分析方法,可以使历史富于真实感,有雪有肉、防止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分析对历史研究固然重要,但是分析只是手段,分析最终还要回归综合才有意义。研究历史,必须把历史分析方法与逻辑分析方法恰当地结合起来。历史学家在重构历史过程,揭
131、示历史现象之间内在联系时,应用历史分析方法,可以使历史富于真实感,有雪有肉、防止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但是要概括出历史认识,上升为理论,建立逻辑体系,必须应用逻辑方法(即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形成概念、判断、推理)历史分析应和逻辑分析紧密结合在一起,将能够得到更全面,更深层次的历史认识和理解。 2.因果分析 2.1因果分析的重要性 卡尔所著历史是什么的第四章专门讨论历史中的因果关系。卡尔说历史研究就是研究原因,历史学家就得不断地追问原因。 你在办理日常事务 的时候,经常要碰到上史密斯,你跟他打招呼,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人,说上一句和蔼可亲的但毫无意义的、关于天气,或者关于学院或大学情况的话。他回答
132、一句同样和蔼可亲,也同样毫无意义的,关于天气或者关于一般事务的化。但是假定某一个早晨,史密斯没有按照平常的老规矩回答你的问题,却突然发作,就你个人的容貌和品格,狠狠地加以诋毁。你难道会耸耸肩头,把这种行动看作史密斯的意志自由的有力表现,看作人类事务中任何事情都是可能发生的这一事实的有力表现?我猜想你是不会的。相反,你也许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可怜的史密斯。想必你已经知道了吧!他的父亲是在精神病院里死的。”或者说:“可怜的史密斯!他一定又时跟他的太太闹翻了。”换句话说,你会试图分析其中必有某种原因。 人认识一个事物,知其然只是第一个层面的,知其所以然更为重要。只有明了原因,才能深入理解。可见,史家
133、探讨原因,目的就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过去。另外,因果联系具有降纷纭零散的事实连缀成一体的功能,离开原因联系,史家就无法认识历史。从这个意义上,有人将探讨原因夸张地说成是史学的惟一工作。 (历史哲学引论) (张耕华) 2.2因果分析的特征 第一、因果分析的多元性。单一事件的原因相对易于把握,但一个事件既是后续事件的原因,也可能是前面事件的结果,于是就形成了所谓的因果链条。集合性事件的原因更加复杂,例如,革命、社会运动、经济发展、人口运动和思潮流变的原因,并不是简单明了的。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喜欢将原因分解为因素。因果分析的基本方式,就是先将导致事件发生条件分解为因素,然后再来判断各个因素的具体作用
134、及其相互关联。依据众多要素来进行因果分析,体现历史分析的多元性。第二、因果分析的层次性。代史家在进行因果分析时,喜欢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个人、地理等范畴对原因作分类,并在这些范畴内逐一列举原因,以示全面或辩证。这有点类似费弗尔讲述的一个发生在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的故事:有个研究生准备参加博士资格考试,专门做了一套卡片,在每张上面分别写着“政治的”、“经济的”、“宪法的”、“宗教的”、“军事的”、“智性的”、“教育的”、“外交的”、“人口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其他”等字样,在回答考试委员会提出的每个问题是,他都按照卡片上罗列的范畴来列举各种因素,而且每个范畴用的时间都同样多,
135、结果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从这个故事可以引出两条教训。第一,原因本身是一个综合体,它的作用方式也是错综复杂的;借用“合力”的概念来说,构成原因的多种因素只有综合在一起才能带来某一特定的结果,史家不能止步于罗列各种因素,而应找出这些因素的相关性或重合点。第二,不能为了全面或辩证而罗列各种因素,越是面面俱到,可能离真正的原因越远;分析原因同样去芜存菁,突出重点,要着力分辨哪些是重要原因,哪些是次要原因。因果分析固然需要全面,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分出轻重,要有层次性。 第三,因果分析的逻辑性。晋时期发生的八王之乱,不少史书都记载甚详,但关于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却有多种解释。导致这种分歧的另一个重要
136、因素可能是,史学的因果分析是一种逆断,即从结果来分析原因。历史中的因果关联却无法得到确切验证,因果分析是否成立,是否有说服力,取决于论述逻辑性的强弱。第四、因果分析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在史学史上,有人比较注重必然性,上帝的意志或黑格尔的世界精神,都曾被视为历史的终极原因。现今盛行的经济决定论或规律决定论,都属于强调必然性的路径。也有人强调偶然因素。帕斯卡尔说过,“如果克娄巴特拉的鼻子短有点,整个世界的面貌就会不同”。这句话经常被当作片面强调偶然性的例子。历史上经常出现细小事件引发重大事变的现象,这为偶然性决定历史进程的观点提供了依据。但是,在考察偶然因素的历史作用时,必须充分重视伴随性。一个细
137、小的事件之所以能够引发重大的历史事变,必定是因为它与许多重要的因素或条件发生了关联,否则它就只是一个被历史遗忘的纯粹偶然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王储斐迪南大公访问萨拉热窝,在街头遭普林西普枪击身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发端。此事激发了不少人的丰富的联想,以为如果普林西普的枪法差一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爆发。其实,一般的历史教科书上已经写得十分明白;如果不是此时欧洲两个国家集团之间的对抗已成箭在弦上之势,萨拉热窝的枪声就根本不会在历史中中留下回响。帕斯库尔式的偶然论者,通常忽视偶然因素的伴随性,相信偶然因素在历史进程中可以孤立地发生决定性的作用。对原因做如此简单化的理解,有时可能导致荒
138、谬的假设,以为去掉了某个偶然因素,整个历史就会改写。 (埃及艳后 :克娄巴特拉)第五、因果分析中的连续性、突变性与伴随性。在分析因果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连续性、古代史学中,有的注重古今之变,有的强调相因之义。两者相合,可能就是看待变动与连续的辩证观点。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变化也是在连续中逐渐积累生成的。一个事件、一种趋势、都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长期演化的结果;即使是突发事件,也与此前的事件有责着形式不同、程度不一的联系。史家必须从连续性的角度来考察原因,不能片面强调突变。但是,史家总是有一种关注突变的喜好,在叙述过程或趋势时,倾向于找出界标性的事件作为转折点。蒙文通借用孟子的“观水观其澜” 一
139、语,强调了解长江要把握大转折处,研究历史要找大变故。究竟如何看待历史运动中的突变,是一个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在一般的历史教科书中,革命、战争、朝代更替、技术发明和产业革命,通常被当成具有转折意义的突变,是一个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在一般的历史教科书中、革命、战争、朝代更替、技术发明和产业革命,通常被当作具有转折意义的突发事变。但是,这些事件没有因果是突然发生的。观察历史不能忽略突变之前漫长的中间时段,在较长的历史时段中,突发性事变往往是此前各种细微变化长期积累的结果、史家不仅要善于观其澜,而且更要了解波澜底下更加庞大的水流。原因还具有伴随性。历史中的任何事件都不能孤立发生的,通常和此前发生的事件
140、或同时存在的现象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可能表现为两组或更多的独立的因果链条的交织。一个事件的发生,正好和此前或同时存在的某种状况发生了联系,否则就不会发生,正好和此前或同时存在的某种状况发生了联系,否则就不会发生,或者不会以它所呈现的面目发生,这就是伴随性。第六、因果分析中的独特性。历史是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很多,难以一概依据普遍规律来做判断。具体说来,每一个事件的原因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点或不同的人群中,相同的原因不一定产生相同的结果。大量人口的饥饿,可能引发普遍的盗窃,可能引发抢米风潮,可能引发民众暴动,也可能引起人口迁徙。第七、因果分析中的具体性。
141、当今史家通常希望找出事件的终极原因或根本原因,以为非如此不足以认识其本质。就常理而言,事物的原因就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有它自身的原因;但如果纠缠于原因的原因,就无法展开论说。对因果关系的分析也须有适当的限度,不能无限地追寻原因的原因。所谓“终极原因”,可能就是原因的原因,而且通常难以说明它与事件的实际联系。探讨原因,应当从具体情况出发,依据史实来分析直接导致事件发生的因素,不必受某种教条的约束,也不可无限度地追溯其根源。例如,在分析美国民权运动兴起的原因时,将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和压迫作为根本原因,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黑人遭受歧视和压迫的事实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何以到20世纪50年才出现民权运动呢
142、?黑人在不同时期对歧视和压迫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反抗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而导致民权运动兴起的原因,显然是一些具体而特别的因素。分析这些具体的因素,可能比追究根本原因更有意义。对因果关系的理解不能相当然,重大的事件不一定产生重大的结果,细微的因素却可能引起重大变化。关于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一事,史家通常认为这是英、西两国海上实力消长的转折点,是西班牙在海上竞争中落后于英国的开端。但是,这种英国联系只是想想当然的推理,而不是事实。做出这种推理的逻辑可能是:16世纪以后是一个各国海上实力较量的时代,而英国在17世纪以后海外势力不断扩大,而西班牙则逐渐落后于英国;于是,1500年西班牙海军
143、败于英国,就被视为这种实力的衰落是一个事实,要说明这种局面的出现与“无敌舰队”被打败的因果关联,必须探讨1588年以后西班牙海军的变化、海军基地的情况、英西两国海上实力的对比及其对海外竞争的影响,英国从1588年事件中的受益情况、英国此后的海上竞争态势等等,才能判断此事究竟是否削弱了西班牙的海外竞争力。事实上,1588年以后西班牙海军并没有崩溃,海外基地也没有异手;英国也没有在海外扩张中迅速占据优势、可见,不能想当然地认为,1588年无敌舰队的失败,乃是此后英、西海外扩张局面发生变化的原因。历史分析,有很多种类型,除上述两种常见类型外,还有历史结构分析、历史系统分析、历史心理分析等。问题与思考
144、:一、请你自主查寻、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历史心理分析史学的概况。并尝试对鲁迅的早年经历进行历史心理分析,并把相关内容通过小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二、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结合必修某一内容,尝试建立一个因果分析的模式。第四节 比较(导入)陈寅恪总结出王国维治学的三大特点一日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择证 二日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 三日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三者都涉及比较方法。傅斯年对比较方法更加重视,他说假如有人问我们整理史料的方法,我们要回答说:第一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二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三还是比较不同的史料。 他的意思是,一个事件往往有多种记载,比较不同的记载就可找出
145、近真的记载不同事件则往往相互联系,通过比较而得其头绪。 (侯建新 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1比较的基础及要求11比较的基础物质世界的运动形式和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和千差万别的,因而,整个世界,包括人类历史都呈现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纷繁状态。这些特征反映到人们意识中,便容易形成“比较意识”与“选择意识”,人们不但可以比较历史过程的特性与差异,而且可以选择历史现象的趋同。人类历史表明:完全相同的社会样式和毫无联系的社会生活,同样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有那些既有历史差异性,又有某种联系性和共同性的历史现象,才可以进行比较研究。12比较的要求在治史中运用比较方法,首先要明确可比性,避免使比较沦为比附。两
146、个事物的可比性,一般须建立在两者的相似性的基础上。具备共同的基础或联系。比较人和石头的寿命自然是荒谬的,但人体和石头的质量则有可比性,因为这种比较是以两者作为物质的共性为基础的。布洛赫指出从历史的角度讲,比较因而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被观察的事物的某种相似-一一这一点本不在话下,二是产生这些事物的环境之间的某种不同。 比较研究的重点不是探讨两个表面差异很大的事物,而通常是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性或相似性的事物,以求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在横向或纵向两个维度上具有相似性的事物,都是可以进行比较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具有可比性,因为两者都是现代革命;如果将美国革命与明治维新比较,就显得牵强。关于中
147、、欧封建社会的比较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关键在于中国是不是属于欧洲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如果不是,就没有可比性。不同事物的相似性有时是潜藏不露的,遇到似是而非的事物,在确定相似性时尤其需要谨慎。脱离可比性的比较,就会沦为比附。余英时曾谈到一个比附的例子:有人将清代考证学比附为欧洲的文艺复兴或比附为启蒙运动。他认为,后两者是欧洲历史上特有的现象,这种牵强的比附只能在中国史研究上造成混乱与歪曲。另外,将清代中国的边疆开发和美国西进运动比较,或将中国目前的西部大开发和美国的西部开发比较,都有比附的嫌疑。比较还有出发点和立足点,并不是同等对待所比的各个事物。在美国革命史的研究中采用比较方法,其出发点是为了
148、认识美国革命的性质、特点和意义,立足点在于美国革命,而比较对象则只是参照。这是一种单向比较,也是一般研究中常用的比较方法。比较研究的重点不是探讨两个表面差异很大的事物,而通常是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性或相似性的事物,以求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周恩来 步入万隆会议会场 求同存异)2比较的功能历史比较,有助于冲破史学研究领域僵化、教条、沉闷的局面,促进史论的进一步结合。对某一种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是,必须首先分析史料,找出具有可比较意义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不但以具体的史料充分地表现出人类历史过程的丰富多彩、生动逼真的历史画卷,给人一强烈的历史感,而且经过对比史料,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149、使感性材料上升为理论认识,又给人以有意义的现实感。这也就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运用比较方法提出更多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从新的角度进行探索,达到历史认识上的超越。历史比较研究,有助于克服史学研究的片面性、狭隘性,便于在比较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发现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与同异关系。国内的美国史研究者在评论独立宣言的意义时,大多认为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念和原则,成为美国立国的思想基础,是美国政治思想传统的源头之一。但问题是,如果一个国家的立国思想仅仅存在于一份薄薄的文件中,那将是何等的脆弱。如果考察独立宣言产生的知识和思想背景,并把宣言中包含的观念与当时英美世界流行的政治话语进行对比,就不难看出,宣言
150、的核心观念来自当时英美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宣言所涉及的问题,在北美殖民地已经讨论了10 余年;其中的许多观念已经成了常识。独立宣言的重要性不在于观念的创新,而在于对现有的思想资源加以提炼和升华,并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将它们作为反英派的共识公诸于世,有助于使美国的政治体制获得强大的社会心理基础。正是由于宣言凝聚了当时政治文化的精华才能成为美国立国思想的集中表达。历史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揭示历史现象的同异,为深入探求历史现象的本质与其规律创造条件。布洛赫认识:比较方法能把历史学家带入可以探索到真正原因的道路。俄国学者则指出:借助历史比较法可以揭示历史事物里的共同性与特殊性,了解研究对象的发展水准与已发生
151、的变化,并确定发展的趋向。他们认为,历史模拟可以预见未来的作用。 (美国独立宣言)历史比较能在历史研究里产生一种验证假设的作用。例如布里赫写过一篇文章,题为中世纪时期的金币问题。一般认为现今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热那亚是中世纪欧洲最早发行金币的城市国家,其因在于这两个城市国家的豪富与它们在约前一世纪经济的迅速发展。布洛克运用比较法来验证这一假设。他指出:当时的威尼斯也具备上述两个城市国家的条件,可是却比它们晚了30年才开始铸造金币,这说明原来假设的原因是不充分的。布洛克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佛罗伦萨和热那亚东方贸易中的顺差,大量黄金收入为首先铸造金币创造了条件。历史比较研究,可以起到“间接实验法”的作
152、用。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原理、原则,往往可以通过实验得到证实。而历史学的理论与规律是难以通过实验来证实的。历史具有强烈的时间感,发生过的事件,只能追忆而不可能完全重演,这就形成了认识、理解、研究历史的客观困难。长期以来,历史学家们就梦寐以求的寻找一种能代替“科学实验”的历史学研究方法。俄国史学家久尔克盖依在1899年就曾提出:比较的方法,正是一种“间接实验法”。应用这种方法虽然不可能完全的复原历史,但是可以找到极其相似的典型史料经过比较,根据二者的相同点,从一个历史事件,大体可以验证或说明另一个历史事件,从而使比较方法起到类似“科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实验)3比较的类型及基本步骤31比较的类型
153、比较史学有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等类型的划分,一般研究中使用的比较方法,也涉及这些类型。所谓横向比较,主要是指从不同空间条件出发,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历史进行比较。这是目前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种类型。专门的比较史学侧重横向比较,特别是就不同地域的同类现象进行横向比较,如东西方专制主义的比较,南北美洲奴隶制的比较,英国和美国工业革命的比较,南北美洲发展道路的比较,都属此列。所谓纵向比较,主要是指对于同一民族、同一地域,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历史层次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研究的类型。纵向比较往往用于探讨事件的前因后果。比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和五代十国时期的
154、战乱,比较早期工业化和现代工业发展,比较内战前后黑人地位的变化,都是纵向比较。所谓宏观比较,是指站在历史整体的角度,对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贯通或者高度概括性的比较研究,对于历史的系统认识、历史本质的揭示,历史规律的发现,主要是靠宏观的历史比较研究。宏观比较则涉及更大的范围,如一致论学派提出,美国历史是一部连续不断的、利益一致的历史,这种论点就是基于与欧洲近现代历史的宏观比较而得出的。所谓微观比较,是指不论在时间空间观念抑或观念上,都是从历史的特定角度,对特殊的历史现象或局部的个体的历史问题进行具体的比较研究。对两个历史人物的比较研究,对两项制度的比较研究,对两种思想文化的比较研究,对两条史料的比
155、较考证等等,都算是微观比较。微观比较是宏观比较及一切比较研究的基础。在评判某一历史人物的地位时,需要将他与同时代的其他人物相比较,才能看出他的独特贡献和作用。例如,论述汉密尔顿在美国早期史上的作为,就必须将他与华盛顿、杰斐逊、麦迪逊等人进行比较,以确定他提出了什么独到的主张,采取了哪些重要的举措;如果仅就汉密尔顿来论汉密尔顿,立论就难以中-肯。这种比较属于微观的层次。历史比较研究的类型,可同时交叉使用几种。在类型的选择上,从这一角度看是微观比较,从另一角度看也可能是宏观比较,有时还可能是横向微观比较、纵向宏观比较。总之,不能把比较类型看出是凝固不变的死板模式。32比较的基本步骤一般来说,运用程
156、序可以包括下列步骤与要素:第一步,确定可比性主题;第二步,分别研究可比项各方面的特点、过程与根本属性;第三部,综合研究材料,比较异同,意在“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第四步,提出命题假设,揭示历史的本质与规律;第五步,验证理论,通过比较,说明所提出的新理论的真实性、科学性。3比较的局限历史比较方法虽然普遍的适用于历史研究全过程,但是应用起来仍存在种种局限性,不应该把它视为“观察的最高形式”,亦非如西方某些史学家所说的“为历史科学的最大任务”。 第一、进行历史比较,一定要在构成比较项双方具有某种基础或关系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即是对比双方具有某种基础或关系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即是在构成比较项双方具有某
157、种基础或关系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即是对比双方具有“可比性”,每一个局部方法,都也有自己的应用范围,超出了这个范围,它就可能无效,甚至产生不少困难。第二,进行历史比较,要防止机械类比和形式化的庸俗比较。运用比较方法有相当大的难度,要求研究者具有渊博的学识和广阔的眼界。掌握丰富的知识和充足的材料,是进行比较的前提。研究者对比较的各方都要有深入的了解。一般说来,对比较的主方须基于原始材料做深人的研究,而对参照方则可借鉴他人的研究。比较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研究者对参照方缺乏深入的了解,获得的知识不够准确可靠,有时甚至是基于误解或虚拟的对象来做比较,所得出的看法也就难以成立。有的比较所依据的不过是有限的或
158、印象式的知识, 20 世纪以来的文化研究中关于中西文化异同的种种议论,大多带有这种色彩。对参照方所知不多或故意歪曲,借比较来强化先定的论点,这是对比较方法的滥用。 (授人以渔)问题与思考一、阅读下述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方法是认识得以进行的工具、手段、步骤、途径。比较稳定的研究方法体系,是思维的程序和节律抽象化、形式化、固定化的反映。稳定的方法体系的确立,往往比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更加重要,因为它具有普遍性品格,可以帮助人们从未知状态过渡到已知状态,从知之不多过渡到知之较多。黑格尔说过:“手段是一个比外在和目的性的有限目的更高的东西犁是由比犁所造成的、作为目的的、直接的享受更尊贵些。”
159、阅读材料思考:谈谈方法的重要性。思考如何掌握运用不同的方法。二、 试举历史研究的其他的方法。并谈谈这些方法如何使用。第五章 历史的观念本章要点:1 马克思主义史观2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观(导入)一种思想体系对历史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同它所蕴涵的真理性成正比。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少风行一时的理论学说失去了昔日的光辉,可是,马克思主义却与时俱进,日益显示出它的真理的威力。在马克思长眠于海格特公墓以来的一百年中,马克思主义越出欧美,以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 马克思也是人, 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家, 但不是神。马克思的后继者不能将他视为神。 辩证唯物主义史观 (马克思) (恩
160、格斯)1.马克思主义史观的基本内容1人类社会及其历史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历史包括什么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著作一般不专门讲社会及其内容, 当然不是没有看法。认为应当包括生产力, 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构成的物质生产方式总和是经济基础, 即社会经济形态。而由物质生产方式总和构成的经济基础与政治、思想上层建筑的统一则是社会形态。这里讲的“政治、思想上层建筑”是包括了相当多内容的, 不再细分。以上便是传统唯物史观对社会及其内容的基本看法。2 人类社会历史按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规律向前发展。传统唯物史观并不否认人的自主活动, 但强调必须按照客观必然的历史规律行动才能成功, 否则便要失败。唯物史观
161、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3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被视为社会历史观的根本问题。唯物史观认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唯物史观有时被高度概括为从社会存在说明社会意识的根本研究途径 。传统唯物史观讲的“社会存在”, 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主要是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的经济制度”。由各种作品及其表现出来的政治的、法律的、哲学的、宗教的等理论、观点, 以及与之相应
162、的政治社会机构, 还有科学、文学、艺术作品等, 都是社会意识, 而不属于社会存在。4 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决定, 主要以生产关系作为标准, 人类历史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依次演进。也承认个别国家、民族可能跨越某个社会阶段, 然而就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而言, 则坚持单线发展的五种社会经济形态说, 亦称五种社会形态说, 或五种生产方式说。(恩格斯 五种社会形态说)5 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指自然科学技术) 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尤其是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推动力。 (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有些著作中实际是说只有
16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亦承认杰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中国马克主义史学的成果 在辩证唯物史观的指导,我国马克主义史学取得了诸多成就。这里列举几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及其成绩。1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第一人。1924年,李大钊总结自己研究史学理论的成果,出版史学要论一书,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诞生的里程碑。李大钊阐述了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的体系构成、历史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史学与相关学问的关系、现代史学研究对人生社会的影响等问题,字里行间,洋溢着斗志与激情,贯穿着深刻的理论思考、严谨的科学态度。他说:“历史中有我们的人生,有我们的世界,有我们的自己。” (史学要论) (
164、李大钊)2“马列五老”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第一方阵。郭沫若所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第一部重要著作,也是社会史论战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它第一次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指导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探索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规律,从而为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吕振羽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创始人之一,是继郭沫若之后最早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奠基者之一。著名马克主义史学家代表作简明中国通史 (吕振羽) ( 郭沫若 著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著名马克主义史学家。代表作中国通史简编著名马克主义史学家。代表作中国思想通史 (侯外庐 ) (范文澜 )翦伯赞的历史著作非常富有文采,
165、可以朗诵。他的史学方法论强调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去探寻中国历史的规律,强调历史主义原则,主张从古代文艺作品中去寻踪史料,具有开阔的视野与唯物辩证法的神采。侯外庐由对资本论的深刻研读、认真翻译而转入中国社会史研究,在社会史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中国思想史研究,构建了思想史研究的侯氏学派,至今难以超越,也是其治史的特点。范文澜将历史研究与毛泽东思想深刻有机结合,做到对马克思主义运用的“神似”,开创了中国通史撰写的新境界,创立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革命史视角与路径。范文澜的历史著作深入浅出,在平易中透着深刻。“马列五老”的共同特点,是全都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都是学问大家。 著名马克主义史学家。
166、代表作中国史纲要文革期间,翦伯赞,因为曾经评判过一些“左”的错误观点而被迫害致死。但是,他本人也同样受到“左”的教条主义的束缚,难以摆脱。例如,在谈到撰写中国通史时,他说过:要“把历史贯穿在一条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经济骨干,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主流上”。与他自己所提出的历史观点相反,他本想把历史写得活一点,却为当时许多条文捆住了手脚,不能不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翦伯赞 )3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第二方阵聚集了一大批著名学者,他们各有专长,都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比如李达、邓初民、华岗、邓拓、李平心、胡绳、尚钺、嵇文甫、杜国庠、李亚农、赵纪彬、白寿彝等著名学者,在新中国成立前
167、,就已经发表、出版有影响的著作;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产生了长远的影响。4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第三方阵,主要出道于上世纪50年代,其中许多代表性人物都是历史研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者。他们继承了“马列五老”等人开创的学术话语体系,站在新的时代高度,通过对新旧史料的深入解读,扩展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领域,深化了以往的历史认识。改革开放后,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又对新时期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批人是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坚力量。3.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反思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固然取得不少的成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尚存在不少问题。对马克思主义
168、史学做出深刻反省,并提出建设性观念的有两个典型代表:蒋大椿与黎澍。这里就以这两个人的论述来看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问题及如何发展。3.1阶段斗争学说问题很长一段时间里,把一切历史看成阶级斗争史,并认为是无可置疑的真理。并且自信是马克思主义的至理名言,把它作为解释一切历史现象所由出发的理论观点。可是一查共产党宣言的中译本,这句话却是:“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这句译文比较啰嗦,读起来不顺口,我怀疑我们习见常闻的“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这句话的译文是“一切过去社会底历史,都是阶级争斗的历史。”同一句话的译文,先后两个译本的意思大致相同只是词句都不像我们常说的这句话明快、简练。
169、“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这很好理解,也完全正确,因为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是阶级社会,所以这一切社会的都是阶级斗争史。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把“一切社会的历史”简化为“一切历史”,那么,阶级斗争史的范围就不限于社会史,而扩展到其他不能说是阶级斗争史的领域去了。那里没有阶级斗争,怎么办?于是就出现了种种生硬的解释,如说“民族斗争实质上是阶级斗争”等等。按照“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的观点来解释一切历史,决非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历史学把阶级斗争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或主要原理本来是正确的,但是把历史上一切阶级斗争都归纳为一个固定公式,那就把马克思主义看得太简单了。由于
170、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简单化,历史的内容也随之简单化。历史学的这种简单化影响了一般人对历史的看法,以致形成这样一类不容怀疑的结论:奴隶暴动冲垮了奴隶制度;农民起义动摇了并最后摧毁了封建制度。历史果真是这样吗?不是,历史著作对古代阶级斗争的附会和渲染确实可以使人们得到这样的理解。可是历史并不如是之简单。中国古代的阶级对抗如农民战争,一般说来,是统治者对老百姓实施暴政的结果,这种对抗,在统治者不施暴政,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之时,就不出现。(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为使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得到如实的说明,还必须展示矛盾的各个侧面。如果回避矛盾,或者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取消某些本来存在的矛盾,势必陷入唯心主义。
171、历史本身充满着矛盾,其最终结果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互相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历史著作如果只提供最终结果,而不使人知其所从来,那就等于把所有的真实内容都抽掉了。这将会受到思想僵化和形而上学的惩罚。 至于把阶级斗争应用于历史的研究, 有这么三点值得注意:第一,必须把愿意领会清楚。不能用曲解愿意的办法把本来正确的思想改造成为教条,不能把一切历史都归结为阶级斗争史。第二,必须实事求是,有就是有,没有就没有。没有就没有。否则,就会陷入主观主义的泥潭,把复杂,丰富的历史搞得简单、贫乏;第三,必须承认历史发展的辩证法,真实描写历史过程。 3.2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谁是历史的创造者。一说历史是英雄创造的,一
172、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一般都以后说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用以否定前说。可是问题并没有解决,历史是人人的历史,所有的人都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他们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历史的剧中人物,只讲英雄创造历史固然不对,提出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片面的。而且这两种说法都离开了创造历史前提,仿佛历史是按照英雄或人民群众随心所欲地创造的,显然,两说都没有脱离唯心主的窠臼,都不足以说明事实。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物质财富的生产是创造历史的前提,也是人们第一个历史活动,并有它自身的历史。物质财富生产的历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不懂,就不能对其他领域乃至全部历史作出正确的说明,然而它不能代替在第一个历史活动
173、的基础上相继发生的一切领域的历史。广大人民是创造物质财富的主体,显然民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到作用应引起充分重视。然而,创造历史的前提即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经济条件,好比是舞台,没有舞台唱不成戏,舞台提供演出的物质条件,戏的内容必然要受到舞台的制约,只能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演出,如在奴隶社会的舞台上登场演出的角色,只能是和奴隶社会有关的各阶级、基层及其代表人物。但舞台不能决定在它所提供的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戏的具体内容。马克思说,在古代的罗马,从事生产的广大民众,即奴隶,只不过做了当时阶级斗争的舞台的消极的台柱,台上的阶级斗争是在自由穷人和自由富人之间进行的。可见舞台看做是戏,确实
174、是谬误。论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另一个理由,是说人民群众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根据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一切科学和文化艺术的源泉。这种论证显然包含着很大的片面性,因为它把源泉等同于创造,代替一切精神财富的创造,以致提到历史上科学文化方面的杰出人物的功绩时,往往只强调他们对人们群众的依赖关系,而贬低他们个人的独特的作用。所以,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否认了一切较高级的科学和文化艺术的成果的真正的创造者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的贡献,贬低了脑力劳动的价值,这种把人民群众同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对立起来的思想观点,在中国经过长期的传播,深入人心,甚至发展到了荒谬的地步。轻视知识,以无知自炫,在“文化大
175、革命”中导致了千千万万青年如中风狂,对学术文化进行了严重的践踏。他们以历史的自觉创造者自居,也确实自觉创造了一部“历史”,可惜他们至今不知道历史从何而写,而且干下了大量落后于历史发展的蠢事。一切历史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具体性随着生产的发达而日趋显著。生产越发达,社会生活领域越扩大,社会分工越细,人们就越是被固定在某个领域内活动,各自创造各自的历史。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人,为在各个不同领域活动着的人提供生活资料,而较少参与诸如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领域的历史的创造。各个领域的特点愈显著,历史的内容也愈专门化。如果说,全部历史,千秋功罪都是人们群众创造的,都决定于人民,那么,这就等于说,历史上不存在任何形
176、式的社会分工,也不存在阶级的区分,统治者不存在功罪的问题,这完全不合事实。在阶级社会的历史上,人民群众是被统治者、是奴隶,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现在尊他为全部历史的创造者,即使他们承受了非分的荣光,也使他们承受不应该承受的罪责。 (才子佳人图)总之,历史是人人的历史。人人只能创造自己的历史,不可能越俎代庖替代别人创造历史。把一切历史都归之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很难说得通。3.3规律问题 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科学的要求是什么?大家熟知的回答是“发现规律”。因为马克思、恩格斯不止一次地说过,历史事件表面看来似乎总是偶然性起作用,实际上这种偶然性始终为内部隐蔽着规律所支配,问题在于发现这些规律。苏联共产党历
177、史简明教程综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使之进一步明确,并强调说:历史科学首要任务是要研究和揭示生产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我们的历史科学,曾经不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这个提法,不但把发现规律视为首要任务,而且往往把它看作唯一的任务。在研究工作中,只重视对规律的概括和表述,而忽视甚至轻视对具体史实的考求,这说明我们对如何实现这个“首要任务”还缺乏了解。恩格斯在为马克思所著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写的第三版序言中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他说:“正是马克思最先发现了伟大的历史运动规律,根据这一个规律,一切历史上的斗争,无论是在政治、宗教、哲学领域中进行的,还是在任何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中
178、进行的,实际上只是各社会阶级的斗争或多或少明显的表现,而这些些阶级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冲突,又为它们的经济状况的发展程度、生产的性质和方式以及由生产所决定的交换的性质和方式所制约。这个规律对于历史,同能量转化定律对于自然科学具有同样的意义,它在这里也是马克思用以理解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历史的钥匙。这个规律已被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以这个规律为指导来研究历史,才能认识在历史上真正起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尽管这些因素的作用是非常微妙的,也还是可以从微妙中认得出来。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历史,首先就要努力掌握这个规律。这是历史认识的起点,否认这个起点,必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以致不能给历史以适当的说明
179、。当然,这是历史运动的一般规律。此外,还有各个时期和各种历史现象本身的规律。马克思认为探索这些规律是历史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例如,马克思指出这样一个规律,不同阶级联合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切革命的必要条件,这种联合却不能持久,一切革命的命运都是如此,当战胜共同的敌人后,战胜者之间就要分成不同营垒,彼此动起武来。再如陈旧的东西总是力图在新生的形式中得到恢复和巩固。这无疑是一个规律,辛亥革命以后,旧势力曾经企图抛弃新形式,原封不动得到恢复和巩固。1927年蒋介石取得政权,就开始用新形式来使陈旧的东西得到恢复和巩固,可是陈旧的东西得以恢复和巩固往往也还因为在社会上形成的习惯势力。 规律是内在联
180、系更确定的表现。如何发现并证实历史现象的规律性?列宁认为这就需要了解历史现象的重复性和常规性。历史发展呈现螺旋形。在螺旋曲线的不同位置的近似点上,可以看到各种现象的重复性和常规性,从中认出历史规律。然则什么是规律?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提供了这样一些概念:“规律是现象中巩固的东西”、“规律是现象中同一的东西”,“规律=现象的平静的反映”、“规律是本质的现象”、“因此,规律、任何规律都是狭隘的、不完全的、近似的。”这些概念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承认认识的相对性,而不把它看成绝对的僵死的东西,一经发现,就永远不变。对规律的认识亦应如此。 3.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的问题从追究源头来说,存在决
181、定精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常识。然而自从人类逐渐地形成社会意识后, 经过人们的社会实践,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样, 都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欧洲中世纪是宗教, 甚至某些思想, 都可能会在历史发展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这是马克思曾明确指出过的。近现代以来, 经济生产作为独立的力量, 甚至是决定的支配力量, 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但政治、精神生产对经济、生产发展的决定、支配作用, 也是经常可以见到。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都是在人们物质生产实践提供的现实基础上, 各种实践活动的相互作用。其中没有任何一种实践活动永远都起着根本的决定性的作用
182、。至于在实际历史进程中, 究竟哪种实践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 这是由你选择的具体研究范围, 或者你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理论, 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才能得出的实际结论。(帝王图)尽管在历史过程中一切实践活动都是相互作用的, 但提出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是历史的现实基础, 是有重要认识价值的。它告诉人们, 社会历史发展和人们生活改善的最深刻的根源, 在于人们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及其方式的根本变革。当然, 要改变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及其方式, 也并非单纯是一种物质行为。人类历史是在物质生产实践的现实基础上, 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交错的相互作用改变社会历史环境和社会历史主体以
183、及实践方式而创造出来的各种结果的实际发展过程, 这是一个具有规律性和人们选择创造活动相统一的极为曲折复杂的实际发展过程。在认识范围内,没有永恒真理。一切认识的真理性都是相对的,都是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发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每个真理都在接受检验。不断有前一阶段为人们所公认的真理被检验出来是非真理,或者从来不是真理,或者从前是真理,现在看来不是真理。总之,凡以为马克思主义的教条治人者,即以马克思主义的相对真理还治其人之身,庶几大致为害太大。问题与思考一、阅读下述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这个研究方法不是按照预先设想的公式剪裁历史资料,使之适应某种主观需要,而是充分占有材料,分析历史事件的各种发展,
184、从中探寻其内在联系,完全从事实出发。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用这个方法在事实材料的全面考察中探寻出本质相同的东西,此即历史事件现象的内在联系。找到了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就可以形成观念,材料就有了生命,有了意义,也就有了解开历史奥秘的钥匙,材料就要了生命,有了意义,也就有了解开历史奥秘的钥匙,或者至少也是完成了对历史的初步认识,所谓初步认识当然不是不可改变的,他它无疑还要受到更广泛和更深入的研究工作的检验,否则就无所谓认识的深化了。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马克思主义史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二收集相关材料,了解马克思主义史观五种形态说,并对其做简单评价。第二节全球史观、 文明史观、及现代化史观(导入)世界史不
185、仅仅是世界各地区史的总和,若将其分割再分割,就会改变其性质,正如水一旦分解成它的化学成分,便不再成为水,而成了氢和氧。 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的球体进行考察形成的观点,因此,与居住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判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1.全球史观全球史观是以全球视野来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观念和史学研究方法,特别强调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宏观和联系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历史演变过程,故学界又称之为整体史观。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
186、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全球史观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如果说唯物史观以社会形态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文明史观以文明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那么全球史观是
187、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的。所谓“社会空间”,指的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圈。这种生活圈可大可小,但其中的内容却直接影响到人类的每一个个体。例如,一种疾病可能在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中存在,但同样可以在一个国家、一个洲乃至全球范围内传播,理论上任何一个人都有受传染的可能性。这的确不是传统的唯物史观和文明史观所能解释得了的。在此思路下,移民史、疾病传播史、宗教传播史、植物传播史、气候变迁史、生态演变史、风俗演变史、语言演变史等应运而生。(同住地球村)全球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认为在近代以前,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处于封闭发展状态,亚非欧三大洲存在地区性局部交流,而美洲几
188、乎处于隔绝状态。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现代化浪潮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逐步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展,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是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的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世界终于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现了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世界变成一个密切联系的“地球村”,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世界整体化进程加快。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人类交往推动了历史的横向发展,要重视人类交往的历史:包括交通工具、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战争、思想文化交流与人类交往的发展;国家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政治、经济、军事
189、和文化领域多层次地发展着,整个人类社会正在形成一个相互感应、相互制约的整体,整个人类面临着共同的命运和考验。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2.文明史观2.1文明史观的基本观点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最初产生于启蒙运动时期,国际上系统阐释这一史观的是汤因比和布罗代尔,汤因比于上世纪初发表的历史研究是研究文明史观的代表作。 (历史研究) (汤因比)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马克垚是我国文明史观的主要倡导者。他所主编的世界文明史(2004年出版)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他在该书“导言”中,集中阐释了文明史观:文明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
190、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史也是世界通史,但另一方面,文明史又不同于世界史,它是以各个文明作为自己的研究单位以及反映各个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变迁和磨合过程的。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史学研究必须要区分不同的文明,划分不同类型的的文明,明确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在世界文明史中,作者把世界文明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从横向角度又可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由此可见,这种划分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同时也参照了历史学界的习惯做法。2.2文明史观的特点及运用 首先、文明史观把人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农业
191、文明分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要掌握文明史的基本线索、基本史实,了解中外文明史的重要人物、事件和重要制度、优秀成果的基本内容,并简单解释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过程和成果。其次,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的,把历史与现实予以结合。比如要理解中国传统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历史上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形成的民主的运作方式和法律的现实意义,等等。从而感悟历史的时代特征,运用各种方法,比较、概括主要文明的重要特征和现实意义。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和代价
192、的关系。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都须付出代价,如战争、浩劫、争权夺利和历史暂时的倒退等。这些代价与文明进步所带来的成果相比是次要的,我们不能过多地讲代价,从而忽略了人类坚韧不拨的追求文明的诚恳的步伐。第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要看到各个文明的独特性,同时还应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第五、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中国文明的演进,同时又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第六、处理好文明史观与现代史观、全球史观的关系,三种史观都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也是相互联系和包容
193、的。文明史观更具有宏观性,现代史观和全球史观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强调的是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和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 3现代化史观3.1现代化史观概况自二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现代化研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悄然兴起,并逐渐发展成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课题。半个多世纪以来,来自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学者纷纷涉足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时至今日,现代化越来越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课题。要想研究现代化史观,首先就必须弄清现代化的概念。提起现代化,我们会很自然的想到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转变的过程,这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但并不能代表现代化的
194、全部。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把现代化的概念总结为:“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它涉及人类思想和行为所有领域里的变革。” 显然,现代化不仅是指经济领域的变革,还包括社会其他方面综合的转型。南京大学的杨豫教授认为现代化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 北京大学的孙立平教授也将现代的内容概括为“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以效率和民主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城市化;以阶层制为起点的组织管理现代化;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文化和人及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从中外学者对现代化内涵的界定来看,现代化显然是一个社会整体变迁的过程。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3
195、.2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众所周知,现代化最早是以资本主义的形式出现,而资本主义起源于西欧,脱胎于西欧的封建社会。因此,探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首先就要研究西欧的前现代社会。可以说,西欧的前现代社会虽然从性质上属于封建社会,但在社会结构上却呈现出许多与东方截然不同的特点。从政治上看,中世纪的西欧实行的是等级君主制,它建立在土地分封之上,任何一方既有权利又有义务。等级君主只是领主们的君主,他不能对所有臣民直接发令,对于多数人而言,国家的概念还没有领地和庄园重要。如此等级结构中,西欧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人而不是集体,虽然个人看起来是被严重束缚在固定的位置上,但其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却是以个人权利为基础,即使
196、是社会底层的农奴也有其特定的社会权利。在这种以庄园制为基础的封建制度下,国家内部没有高度整合的行政司法体系,也没有常备军,封主与封臣间是一种契约关系。“正是这种西欧式的封建等级结构,而不是东方式的中央集权结构,为新生产力因素提供了活动空间,使新兴生产力因素以自由城市为依托而较易发展。” 因此,在经济上,西欧的城市和商业始终没有成为封建体制内的力量而游离于主流体制之外,形成了早期的市民社会,并最终成为封建制度的掘墓人。马克思说:“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厉以宁教授也认为,西欧封建社会各权力结构之间出现了空隙,便于体制外的异己力量滋生和
197、成长,而后发展壮大成体制外的力量,并与体制内的权力中心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 这些特质在世界其他地方并不存在,所以在前现代社会,资本主义产生于西欧的独特性中,西欧因此才能最先用资本主义的方式打开现代世界的大门。中世纪的西欧是一个封闭的社会,而现代社会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人的解放。亨廷顿认为现代化就意味着人们相信凭借理性行为可以改变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文艺复兴为这种相信迈出了第一步。在人文主义的旗帜下,人的价值被重新重视,理性取代神启,长期受到基督教禁欲主义压抑的人性欲望得到释放,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模式由此确立。在此基础上,一个多世纪后的宗教改革进一步打开了自由思
198、想的大门,破除了教会对人精神的控制,并改变了神权与政权的相互关系。同时,由于黑死病造成的大量劳动力丧失,封建领主被迫放弃劳役制而改用土地出租的方式吸引劳动力,农奴转化为租地农民,农奴制随之解体。人身的束缚、思想的束缚及精神的束缚相继被摆脱后,原本落后的西欧一下转变为世界潮流的引领者。现代化需要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民族国家的形成。钱乘旦先生认为:“民族国家的出现是现代化的起点,民族国家也就是现代化的载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根本转型都是从这里开始的。这是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支架,没有这个支架,现代化就不能发生。” 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阶段,有了专制王权,才能改变中世纪西欧分裂混乱的状态,将人民捏
199、合在一起,培养相同的情感和共同的身份认同,从而破坏以领地、庄园为支撑点的中世纪政治、社会结构。西欧国家现代化起步时间差异很大,如德国的现代化姗姗来迟,主要原因就是民族国家的形成时间太晚,长期没有解决统一问题。地理大发现是西欧走向现代的推动力。伴随着海外贸易的空前发展,西欧本身的资本流通、贸易种类和数量都发生着惊人的变化,商业的社会功能、结构和组织方式都改变了,公司制、契约及近代的货币与信贷体系纷纷建立起来。浓厚的商业氛围引发的是商业精神的空前高涨,重商主义成为最流行的学说,新的价值观念从根本上冲击着农业文明。此外,商贸中心的转移和世界整体市场的扩大,都在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至此,西欧积
200、聚了一切向现代社会转型所必备的条件,使它在发展的趋势上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当然,具备条件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已经起动。在1500年左右的重大事件中,许多西欧国家差不多在同一时间站在了冲向现代的起跑线上,但只有英国起步最早,究其原因,英国最早克服了专制制度。历史事实证明,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现代化比经济现代化更早起步。政治现代化的目标是克服专制,因为专制使社会缺少活力,而缺少活力的社会是难以进行现代化的。“没有新的原则在17世纪的成功实施,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说明在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保障下,经济会发生飞速的发展。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成为当时
201、世界上政治与社会最宽松的国家,保证了英国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自由,为创造发明提供了条件。18世纪最后的几十年,英国经济出现了飞速增长,1851年的第一次世博会更是将英国空前的繁荣与富足展现于世。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天壤之别必然形成现代化的压力,刺激相邻国家紧紧跟上。因此,法国、美国,以及北欧的荷兰、比利时、瑞典、丹麦等国家都相继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可以说,17至18世纪,现代化开始全面起动。工业化的西欧先行者为世界树立了榜样,现代化效应出现了。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实行变革,形成了追赶现代化的浪潮。19世纪中期后,德国统一、意大利统一、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都在为经济发展创造
202、合适的政治条件。在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现代化进程后,一个比较成熟的现代社会逐步形成。 (钱乘旦) (世界现代化进程)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新兴工业部门不断涌现,重工业取代轻工业成为工业重心,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民主制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并逐步发展成熟,教材中提及的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是走向民主政治的重要一步。政党组织普遍出现,依法治国成为一种共识,自由主义广泛传播,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成为信念,城市化高度发达。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欧的力量强大并形成绝对优势,因此,西欧的殖民扩张就不限于最落后地区,它逐渐向世界各个已有
203、文明的核心区推进,包括中国在内的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也不可避免的相继落入它的控制,现代化推进到全球扩张的阶段。至二战以后,现代化席卷全世界,可以说,全世界没有哪个角落是不被它卷入其中的。“由于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自动力、自组织、自主性的新机制已形成,这一历史性的大变革才可能扩散为全球性的大趋势。这就是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及其内在合理性。” 当然,当全世界都被纳入现代化进程后,发展中国家在为现代化拼搏之时,发达国家并没有停止现代化的脚步。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发展了几百年的西方现代化弊端凸显,因此,资本主义开始了反思与自我修正,首先就表现在国家对资本主义运作方式的干预上。私有制依旧神圣,但却不再“不
204、可侵犯”,国家以社会的名义侵犯私有,在资本所有权方面实行“人民化”,制造大量的小私有者,工人阶级的上层与中等阶级下层之间界线模糊,两极社会结构逐渐变形为中间集团膨胀的纺锤社会结构,人们的工作环境、生活情趣及政治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主义自我修正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国家制度方面的福利化。国家介入分配的过程,使财富的巨大差距得以缩小,同时又为最广大的国民拉开一张安全网,使其基本生存得到保障。在这样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变得平等,财富分配也相对合理,人人都能享受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好处,富裕成为发达国家最显著的特征。现代化在西方出现了新的转型,开始迈向“后现代”社会。此外,工业化早已完成,“后现代“
205、社会的经济增长已不再靠传统的农业或制造业。因此,第三产业迅速发展,90年代后的信息产业更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发达国家普遍由关注生产转向重视消费,可以说“后现代”社会体现出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后工业”。当然,现代化发展到今天,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资源短缺、环境破坏、恐怖主义等等。所以钱乘旦先生说,现代化并不是理想的天国,把现代化看作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是不现实的。西方国家的现实正好说明了这点,这也提醒中国的现代化要努力避免这些弊病。问题与思考一、阅读下述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按照钱乘旦先生的划分,现代化史观下的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4-1
206、5世纪)。这个阶段起源于中世纪晚期,距今约六七百年。这一时期,欧洲发生了一系列大事,包括农奴制解体、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商业精神的扩展、民族与民族国家的形成等。所有这一系列大事导致的一个共同指向,就是不断瓦解农业文明,因此在历史的分界线上,欧洲已潜在地走到了世界的前列。第二阶段:现代化的起动阶段(16-18世纪),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现代化的第一步首先在政治领域迈出,对西欧国家来说,则意味着克服专制王权。从英国清教革命开始,继之以大量的政治革命、解放战争,所有这些无非是要争取一种合适的政治制度,为现代化构筑政治与社会空间。政治条件的成熟又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正是在
207、这样的背景下起动的。同时,工业革命的必然要求是输出商品,殖民扩张会把越来越多的非欧洲地区卷入。因此历史的主流被调整到新的方向上来,一个“现代”世界出现了。第三阶段:现代化的成熟与发展阶段(19世纪)。在这个阶段中,社会进入全方位变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官僚化;社会方面的世俗化、城市化;文化方面的商业化、大众化等等,汇聚成全面的社会转型。当然,所有国家的现代化都是在冲突和整合中完成的,所以西欧会有工人运动,会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但整体而言,经历了两百年发展的欧洲终于迎来了成熟的现代社会。第四阶段: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19世纪中期后)。西方国家从地理大发现时期就开始全球性的
208、殖民活动,各地原有的文明形式和社会结构受到破坏,虽然殖民主义把西方新出现的工业生产和生活方式带进它所征服的地区,迫使这些地区走上现代化道路,但这个过程是极其痛苦的。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西方的优势得以体现,非西方国家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学习西方,改造自己。而原有的文明积淀越深,转变的过程就越艰苦,社会动荡的规模也就越大越悲惨,所以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非西方国家付出的代价更大。第五阶段:现代社会的新转型阶段(二战后)。从二战结束起,发达国家出现了明显的转型迹象:工业生产比例降低,信息、知识日益重要,工业社会赖以形成的基本政治单位民族国家遭遇挑战,主权概念发生变化,民主内涵悄悄转变,社会分层、阶级结构、生
209、活娱乐等都体现新的特征,一个“后现代”社会正在形成。阅读思考:根据钱教授的划分阶段,自主设计一个表格把相关呈现出来。二、查阅资料,了解教材外的其他某种史观,并写一篇小短文进行介绍。 附录 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历史哲学引论 张耕华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史学概论 庞卓恒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史学导论 章义华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历史学是什么 葛剑雄 周筱赟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李剑鸣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1年版 历史是什么 卡尔著 陈恒译 商务印书馆 2007年版历史的观念 科林伍德著 张文杰 何兆武译 商务印书馆 1993年版为历史学辩护 布洛赫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