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157.50KB ,
资源ID:1274966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7496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含解析).doc

1、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含解析)一、选择题1. 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B. 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C. 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D. 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艺术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同时注意中外对比,找寻人类文明的共性与个性。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这促成了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明清时期实行闭关政策,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

2、的英国和中国明清时期的社会环境正好相反,故B项错误;明清山水画是文人写意画,表达了文人意趣,不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故C项错误。2.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小说中的是A. 主人公去教堂参加新式婚礼B. 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流行歌曲C. 日军与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激战D. 人们通过电视观看定军山【答案】A【解析】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B选项错误;日军与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激战发生在1937年,C选项错误;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

3、视事业的起步,D选项错误;新式婚礼在近代早已出现,故正确的选项为A选项。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材料给出的时间:20世纪20年代。由这个时间来与各个选项相对应,分析各个选项出现的历史时间,由此选出正确选项。3.1819世纪,欧美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这些作品主要表达了当时人们A. 对自然风光的热爱B. 对政治现状的不满C. 对理想社会的追求D. 对工业文明的担忧【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18-19世纪”“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

4、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可知这一时期处于工业革命时期,体现了文学艺术领域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追求,实质上反映的是对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的一种反思和担忧,故D项正确。18、19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不断提高,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但是煤、石油的过度开采,工厂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人类开始思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并非实质原因,故A项错误;对政治现状不满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理想社会应该是指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4.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和英国诗人拜伦的诗体小说唐璜均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主要反映了人

5、们对A. 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B. 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C. 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D. 人性解放的渴望【答案】A【解析】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领域,于是诞生了浪漫主义文学,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不选,浪漫主义文学并没有呼呼革命;C项不选,浪漫主义对当时的社会是不满的不可能颂扬;D项不选,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已经使人性很大程度的解放了。5.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

6、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A. 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B. 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C. 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D. 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答案】A【解析】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特点是以数学为表达形式,材料中“17世纪一位科学家”说的就是牛顿,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故A项正确。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属于近代物理学的成就,B项中的“现代”说法错误;太阳中心说是哥白尼的理论,C项错误;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牛顿的经典力学点睛: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

7、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牛顿力学。相对论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6.邓小平时代记载:“1978年,邓小平与美国工商界人士交谈中,鼓励美国商人对华投资,中国商品可供出口,用来购买技术。”“(他)允许市场逐步发育,使人们获得经验,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材料佐证当时邓小平最具远见的是A. 作出了改革开放重大决策B. 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 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D. 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伟大的构想【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1978年,邓小平鼓

8、励美国商人对华投资,中国商品可供出口,用来购买技术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构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故A正确;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材料内容与此无关,故B排除;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材料也没有反映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故C排除;材料未涉及“一国两制”伟大的构想,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1978年鼓励美国商人对华投资,中国商品可供出口,用来购买技术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开放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7.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

9、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一学说A. 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B. 成为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C. 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D. 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主张,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国家衰败在所难免,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故B排除。材料信息的重点也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D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8.“从国民革命失败

10、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里的成熟也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逐渐丰富和发展。下列不属于此时期内容的是A. 根据中国国情制定民主革命纲领B. 找到了一条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C. 形成了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D. 根据国内社会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据材料提到,从国民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中国国情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属于1922年中共二大,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符合题意

11、。找到了一条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指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在1928年,故B正确,排除。形成了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在1935年遵义会议,故C正确,排除。根据国内社会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体现为国共第二次合作,故D正确,排除。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过程内容9.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 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相继独自存在B. 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C. 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D. 继马克思主义成为

12、主流后,其他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主流先后经历了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等,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符合史实,C项正确;“几种思潮相继独自存在”,“同时并存”不符合近代中国史实,AB项错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而其他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但并非都是在五四运动以后,D项错误。10. 某同学在历史小论文中引用了如下材料:“1961年,苏联人发射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美国政府十分震惊,马上着手制订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1967年,美国人发射阿波罗1

13、0号宇宙飞船,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这篇历史小论文的题目最有可能是A. 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 论科技与冷战的关系C. 论科技造福人类D. 论科技与战争的关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中的时间可知,当时正值冷战时期,美苏两国都希望在科技领域超越对手。当苏联在航天领域取得成就时,美国不甘示弱,在科技领域迎头赶超。这表明,冷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发展,科技又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冷战,使冷战升级。故选B项。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11.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两弹一星”成果是

14、在时期取得B. “文革”使时期内没有取得科技成就C. “一五”计划促进了时期的科技发展D. 籼型杂交水稻是在时期取得的成果【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正处于时期,所以“一五”计划促进了该时期的科技发展,故选C项;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于1970年,与时期不符,排除A项;“文革”是我国也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B项说法有误,籼型杂交水稻出现于1973年,不属于时期,排除D项。故选C。12. 造纸术发明于汉代,751年开始西传,1276年从中亚传至那不勒斯,1576年传至莫斯科。导致这一先进技术传播缓慢的根本原因是A. 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不发达B.

15、道路阻隔,交通不便C. 西方国家统治者拒斥D. 中国不愿意把先进技术传播给西方国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做本题时一定要注意“根本原因”这个关键的字眼,造纸术发明的时间挺早,但是传播的太缓慢,“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的农业文明时代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社会根本不需要。“道路阻隔,交通不便”只是一个次要的原因,CD两项本身就是错误的选项,是不符合史实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造纸术传播缓慢的根本原因13.我国虽然与前两次科技革命擦肩而过,但

16、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积极抓住机遇,参与新的科技革命,除去同步实验通讯卫星发射成功外,我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还有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C. 银河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D. “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发射成功【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神舟五号发射于2003年,神舟六号发射于2005年,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取得的空间技术方面的成就,故选D项;原子弹爆炸和银河型巨型计算机都不是空间技术方面的成就,排除A项;“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于1970年,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排除C项。故选D。14. 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的演说中提到“

17、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从中可以分析出A. 孙中山已正确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源B. 孙中山认识到了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C. 孙中山认为革命军应是政治、军事并重的新型军队D. 孙中山否定了革命党的历史功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的信息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革命之所以未成功,原因在于没有革命军的奋斗,这表明其认识到了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这一认识并没有正确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源

18、,故A项错误;CD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孙中山的思想15.1919年12月,胡适说:“现在有许多人自己不懂得国粹是什么东西,却偏要高谈保存国粹。”他认为中国过去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国故”,而“国故”包括了国粹和国渣,“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必须要用批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功夫”。这表明胡适:A. 希望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B. 对新文化运动的理念有所怀疑C. 赞扬了五四运动的民族精神D. 存在“全盘西化”的思想倾向【答案】A【解析】据材料“保存国粹而“国故”包括了国粹与国渣先须要用批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

19、国故的功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胡适主张以科学批判的方法整理传统文化,体现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要求,故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的理念是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不是“保存国粹”,故B项错误;材料与五四运动的民族精神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也未涉及“全盘西化”的思想,故D项错误。故选A。16.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和19世纪发生在中国的维新运动都是宣杨民权民主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两者的社会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是A. 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B. 宣扬民权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径不同C. 倡导者思想的丰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D. 运动领导者的学识水平和宣传力度不同【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

20、,17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因此出现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而19世纪末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因此也没有使思想得到深刻的解放。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C、D项。17.达尔文给他读者留下了一个很深的印象:思想观念得换一换了,圣经对物种起源的解释好像不大对,应该代之以自然主义的说明。材料旨在说明达尔文的著作A. 长期深受宗教的困扰B. 否认了圣经的原有作用C. 瓦解了传统的思想观念D. 转变了人们的自然观【答案】D【解析】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A的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可排除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并没有否认了圣经的原有作用

21、,故可排除B;C的说法违背史实,明显错误;达尔文的生物进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转变了人们的自然观,故本题选D。18.马丁奥芬巴赫曾说:“一句民间格言说得很风趣,不是吃得好,就是睡得香。在这个具体事例中,新教徒愿意吃得好,而天主教徒则求睡得安稳,新教徒面向餐桌和资本主义,天主教徒则背向餐桌和资本主义。”对马丁奥芬巴赫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A. “愿意吃得好”是指责新教徒贪婪而缺乏精神追求B. “求睡得安稳”是指责天主教徒懒惰C. 新教的世俗精神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D. 天主教精神可以纠正资本主义泛滥的物欲【答案】C【解析】材料“愿意吃得好”“新教徒面向餐

22、桌和资本主义”指新教徒追求世俗生活,追求物质财富,这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求睡得安稳”“天主教徒则背向餐桌和资本主义”指天主教徒主张禁欲主义,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故AB说法错误,C正确。D项与材料无关。 19.据古代中国典籍记载,所谓经络乃行血气、营阴阳、调虚实、应天道、决死生、处百病不可不通者也。说文解字曰:“五脏六腑之气血分流四肢也。”而英国生理学家哈维于1628年发表心血运动论,用实验方法证实了血液的循环运动。这实质上说明A. 古代中国医学重理论,近代西方医学重实用B. 古代中国医学启发了近代西方医学C. 前者重感性和经验,后者重科学实验D. 前者注重根治间接调理,后者针对表象直接救治【

23、答案】C【解析】中医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科技的代表,具有重实用的特点,而西方医学则重理论得特点,故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古代中国医学与近代西方医学的关系,排除B;由材料“五脏六腑之气血分流四肢也”和“实验方法证实了血液的循环运动”,前者前者重感性和经验,后者重科学实验,故选C;中医治根和西医治表只是牵强附会之言,排除D。20.卡尔波拉尼在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一书中指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机器都是没有受到过教育的技师发明的,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没有读写能力。”下列关于“我们时代”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A.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B.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到来D. 第三产业

24、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机器都是没有受到过教育的技师发明的,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没有读写能力”来判断,“我们时代”应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者大多是工匠或技师,科学与技术还没有紧密的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亚当斯密提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因此答案为A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B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应追溯到罗斯福新政,排除C项;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是在二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排除D项。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英国工业革命影响21.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举行春季考试,一个名叫钟天纬的学生

25、写下了如此答卷:这一千八百零九年,而达文生焉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下列关于达尔文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的神创论B. 为启蒙思想的开展奠定了基础C. 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 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上【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据材料提到,1889年,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结合知识可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的神创论,故A项正确,排除。启蒙思想主要在17、18世纪,先于生物进化论产生,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选B。19世纪末期,维新派宣传进

26、化论推进变法,故C项正确,排除。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上,故D项正确,排除。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探索生命起源之谜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名师点睛】生物进化论,简称进化论,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是指生物在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过程。达尔文生前的生物变化思想发展和关于万物互相转化和演变的自然观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维新派思想家严复接受并传播进化论,推动了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22.张旭草书,指古代著名书法家张旭所写的草书作品。张旭草书,得笔法,后传崔邈、颜真卿。旭言:“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神”。旭饮

27、酒辄草书,挥笔而大叫,以头韫水墨中而书之,天下呼为“张颠”。醒后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对其书法描述最准确的是A.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B. 温柔婉约,如春日柳莺C. 潇洒风流,如斜雨疾风D. “伏如虎卧,起如龙跳”【答案】D【解析】联系所学可知张旭、怀素的草书特征为豪放奇逸,气势恢宏,奔放飞舞。“伏如虎卧,起如龙跳”符合草书的艺术特征,故D项正确。A项是王羲之行书的特征。B项是文征明书法的特征。C项是祝枝山书法的特征。故ABC三项排除。23.如图所示,图中的椅中圣母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圣母形象的顶峰。该画的人文主义特点主要表现在 ()A. 画风规模宏大雄浑壮伟B. 充满呆

28、板拘谨的宗教气息C. 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温情D. 作品体现了圣母的神圣、庄严、神秘【答案】C【解析】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椅中圣母体现了母亲的温情,具有人文主义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图片无法体现画风规模宏大雄浑壮伟,故A项错误;图片也不能反映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故B项错误;圣母的神圣、庄严、神秘,也不符合人文主义的特点,故D项错误。故选C。24.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提出了治国思想。下列选项属于道家提出的是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B.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垂死而不远徙”C.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若此则天下治”

29、D.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A是儒家思想,强调以德治国;B是道家思想,强调小国寡民、无为而治;C是墨家思想,强调兼爱;D是法家思想,强调法治。故本题选B。二、非选择题25.教育反映着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汉武帝专置五经博士,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种著作被尊崇为五经亦自此始。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更进一步地贯彻这个政策,开办太学。太学生主要学习的课程为五经。读经注重考据,释经要严守师法、家法,不可越雷池半步。每年考试,通五经之一者,便授予下级咨询官吏之职,优秀者可充任皇帝侍从,更

30、加优异者破格提拔。材料二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都变坏了(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造成的人,从我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卢梭爱弥儿材料三教育部拟定发布了“全国高等学校1952年的调整设置方案”,仿照苏联高校模式,实施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除保留少数文理科综合性大学外,按行业归口建立单科性高校;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相继新设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学院和专业。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太学的特点并指出其主要作用。(

31、2)据材料二,概括卢梭的教育思想并指出其反映的时代精神。(3)据材料三,概括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的特点。结合新中国的内外政策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答案】(1)特点:以五经为主要内容;限制个人见解;严格考核;选拔入仕。主要作用:培养儒家治国人才;加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集权。(2)思想:尊重天性的自然教育思想,时代精神:人文主义(理性主义)(3)特点:以苏联为师:重点发展工科专业院校。原因:“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实行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解析】(1)第一小问,需要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间是有联系的,先找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第二个问题可依据第一问的答案回答。关于汉武帝的太学的特点在

32、材料中可直接归纳出来,通过材料一中的内容归纳即可。第二小问是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五经都是儒家的经典作品,体现了思想上的以儒学为主,政治上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2)第一小问,根据“(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造成的人”可知卢梭尊重天性的自然教育思想。第二小问,启蒙运动倡导人性与人的理性,所以可依据材料中的“从我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来回答他思想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3)第一小问,可依据当时的时代背景来分析归纳。1952年是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期,当时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孤立封锁中国,所以中国在外交政

33、策上倒向苏联,在教育体制上也是学习苏联的模式,这样是背景之一。第二小问,新中国百废待兴,尤其是在经济建设上,近代中国的重工业基础十分的薄弱,所以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了重点内容。有关于原因的分析可从背景中直接提炼出即可。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理论基础的儒家信仰。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

34、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这种态度虽然是可理解的,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发生变化。相形之下,西欧人拿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这一模式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百事顺”,人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全面;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答案】(1)建议:练兵选将,充实和巩固边防;重视门下省封驳

35、制度;整顿吏治;对补荫弟子实行考试制度;废罢按察使之职。(2)原因:忠君爱国;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严格执法;不畏权贵,为民伸张正义。【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艰难的原因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徐光启“平生所学,博究天人而皆主于实用”。正当徐光启、李之藻等晚明实学派高扬“古圣贤”实学

36、旗帜之时,他们十分惊喜地发现,耶稣会士传入的西洋学术也是一种“实学”,是他们可资援用的学术生力军。于是,西方科技精神成为他们批判空疏理学的又一柄利器。徐光启曾在刻同文算指序中比较西洋科技与宋明理学,以为前者“时时及于理数,其言道言理,既皆返本跖实”,而后者不过是一些“虚玄幻妄之说”。在刻几何原本序泰西水法序中,徐光启又一再称赞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学“一一皆精实典要,洞无可疑”。“凡世间世外,万事万物之理,叩之无不河悬响答,丝分理解”。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材料二鸦片战争爆发后,徐继畬赴任福建汀漳龙道台。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他开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访问西人,耳闻笔录,搜集资料,“披阅旧籍,推敲

37、考订”,创作瀛环志略。他广泛接触英、美等国的传教士、领事馆人员和商人,如饥似渴地探求域外知识,思考西方国家走向强盛的原因和性质。在描绘南洋群岛的现状时,他亲自拜访去过当地的福州老舵手。有一次,英国驻福州领事阿利国的夫人,应徐继畬请求帮他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以不同颜色标注各个地区。徐继畬收到此图,立即发现无阿富汗国,去信问询原因,大家知道原委后,无不敬佩至极。光绪二年(1876年),郭嵩焘出使西洋,目睹了西方世界的实际情况,印证了瀛环志略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描述。摘编自徐继畬:“东方伽利略”的遭遇(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和徐继畬向西方学习的社会背景。(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

38、光启和徐继畬在对待西学态度上异同之处。(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徐光启和徐继畬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共同历史意义。【答案】(1)社会背景:前者,晚明社会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商品经济发展;理学走向肤庸空疏;西学输入。后者,鸦片战争后清廷统治危机出现,急需探索新知,寻求强图御侮之道;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长期闭关锁国,华夷观念浓厚。(2)同:对西学充满热情,认为西学能够经世致用;撰写传播西学的著作,利用西学挽救危机。异:徐光启了解西学途径单一;利用西方科技批判传统理学。徐继畬了解西学途径众多,渴求探索西方强盛之道;脚踏实地地探求西学,不耻下问、勇于质疑。(3)冲击了人们的陈腐观念,彰显思想启蒙意义;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近代化。【解析】【分析】(1)徐光启的背景结合鸦片战争之前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以及理学思想回答;徐继畬社会背景依据鸦片战争后从统治危机、经济模式以及华夷观念思考回答。(2)相同点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从“翻译西书、学习西学以及挽救危机”回答;不同点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学习途径、学习风格等角度分析回答。(3)结合所学从冲击传统观念和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等角度思考回答。【详解】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