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A. 儒家的“仁政”思想B. 荀子的“性恶论”思想C. 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D. 墨家的“兼爱”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抓住题干关键词“无父无君”“尊卑无别”,可知该思想冲击了等级秩序,墨家的“兼爱”思想主张同等的爱一切人,爱无差等,故D项正确;儒家思想强调长幼尊卑,故A、B项排除;法家思想主张君主集权,与“无父无君”的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2.
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A. 民主思想B. 仁政思想C. 礼法并重D. 礼治为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说君主要做百姓的表率,重视个人修养,重视礼义信,这样百姓就会对君主尊重、信服,这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民主理念,没有提出法治和礼治同等重要,也没有强调礼制在国家统治中是最重要的,ACD三个选项错误。3.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在于他们二人: ( )A. 所处时代不同B. 学术思想不同C. 代表的阶级
3、利益不同D. 谈论的问题不同【答案】C【解析】孔子站在贵族阶层角度提出仁的学说,但是爱是有等级差别的,并非一视同仁;墨子站在小生产阶级的立场,反对有等级的爱,主张真正的博爱,因此阶级的差别是造成思想差异的根源,故选C。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都是在社会大变革时代,排除A项;学术思想不同只是由于所处阶级不同,排除B;二人均是针对剧烈变化的社会状况提出各自的主张,谈论的问题相同,排除D。点睛:本小题属于对比型试题,二者的不同点有许多,要注意题干所问“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4.西汉武帝时期,某
4、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A 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B. 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法律C. 董仲舒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D. 汉武帝废除了同态复仇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在西汉时期刑法的审判要征求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的意见,这说明儒家思想在当时占据重要地位,法律的执行受到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和干扰,故B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审判方式
5、的改变,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对同态复仇的态度,故D项排除。5.“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该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A. 重建儒学的价值信仰B. 成为封建统治工具C. 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 促进文化教育普及【答案】A【解析】程朱理学崇尚道德,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重气节、品质、责任、使命,故多“仗义死节之士”,所以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故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主要说明了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重建儒学的价值信仰,材料并未表明程
6、朱理学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故C错误;材料并未表明程朱理学促进文化教育普及,故D错误。6.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 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 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 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 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 明李贽朴素的民本思想,属于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故C正确。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过于笼统,没有突出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故A错误。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7、过于绝对和片面,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故D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李贽【名师点睛】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出现了一股要求个性发展、反对宋明理学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明代的李贽、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和清代戴震等。他们反对宋明理学对人的束缚,主张个性的自由等。7.“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正统儒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中的“异质”A. 彻底否定传统儒家思想B. 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诉求C. 蕴含了近代“民主、法制”思想D. 抨击君主专制,
8、倡导君主立宪政体【答案】B【解析】由材料“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可知,在明清之际出现了与宋明理学不同的内容,那就有可能是当时社会出现新的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所以材料中的“异质”体现的是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诉求,所以答案选B。明清之际的儒学并没有彻底否定传统儒学,依然是儒学的继承与发展,所以排除A;明清之际的儒学具有思想启蒙作用,但是其维护着依然是封建制度,不能说近代“民主、法制”思想,所以排除CD。8.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
9、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A. 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 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 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 反对贵族专权暴政【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苏格拉底思想理解。由材料的信息来看,A是错误的;他不是维护生存的权利。C D与材料无关。所以选B。9. 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A. 抨击愚昧B. 倡导平等C. 讽刺贪淫D. 推崇人性【答案】D【解析】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斯的代表人物,“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反映了追求现实生活
10、的幸福的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项正确。ABC项不符题意。10.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A. 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 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C. 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D. 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不是要清除宗教的影响,开启人类理性光芒的是启蒙运动,C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
11、意。ABD三项中关于宗教改革的说法都是符合史实的,不符合题意。11.在伏尔泰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前提下,孟德斯鸠则提出,“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由此可知孟德斯鸠倡导A. 法律所允许的权利和自由B. 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C. 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和基础D. 法律与自由的辩证关系【答案】A【解析】材料“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说明了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只是能够做法律允许做的事情,体现的是法律与自由的内在联系,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法律与自由的辩证关系,排除D;
12、材料强调了社会生活中人的自由是有限度的,与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无关,B错误;材料未涉及自由对民主的影响,C错误。12.启蒙运动时期,某思想家在其代表作中提出的“行政、立法和司法分立,相互制衡,保障公民自由”的理论为历代资产阶级所赞扬。关于这位思想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 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倡导君主立宪制B. 他指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工具C. 他认为国家是自由人民所订立的社会契约的产物D. 他的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此处“思想家”指孟德斯鸠,孟德斯鸠认为国家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其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
13、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故选D。A是伏尔泰的观点,B是康德的观点,C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排除。13.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下列属于宋代科技发展表现的是A.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B.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C. 雕版印书术的出现D. 改进造纸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在宋代应用于航海事业,B项正确。火药应用于军事始于唐末,雕版印刷术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出现,东汉时期蔡
14、伦改进了造纸术, ACD三项均不是宋代科技发展的表现,是错误的。14.下表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成就分布领域及数量,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类别数学天文历法 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A.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结果B. 儒家思想重视民生的表现C. 传统手工业发展的客观需求D. 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产物【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表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表信息,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图表信息,得出这样的认识:领先的科技领域,多数与农业生产相关,诸
15、如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水利等领域。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知道原因,即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其余BCD三项均不正确,排除BCD。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古代科技的特点与农业的紧密结合15.毛诗关雎序中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说明诗经A. 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B. 具有娱乐大众的作用C. 反映社会思潮的变化D. 推动文学领域的变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关雎序中所说,关雎等诗经名篇有着正得失,影响夫妻父子人伦关系的教化和风俗纯正的意义,这说明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A
16、项正确。材料不是在分析诗经的“娱乐作用”,没有提出思潮的“变化”,也不是其对“文学”的影响,BCD三项错误。16. 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请欣赏下列四种文字: 上述四种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汉字发展演变。图中所示的四种字体依次为甲骨文、楷书、隶书、小篆。根据文字演变的顺序我们可知最先的是甲骨文,之后是小篆和隶书,最后是楷书。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的演变1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17、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 战国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B. 南宋与金对峙,战争不断C. 明朝政治黑暗,社会腐败D. 元知识分子进取无望,心情压抑【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面对老树、小桥、瘦马和夕阳等萧瑟秋意所发出的感慨,反映了当时以作者为代表的元代知识分子心情压抑,进取无望的社会现象,D选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战争破坏,作者生活在元朝不是宋金对峙或者明朝时期,ABC三选项错误。18.元末画家倪瓒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 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 倪瓒认为绘画应A. 不作修饰B. 重视创新C. 寄兴托志D. 突出求形【
18、答案】C【解析】【详解】倪瓒强调借物抒情,寄兴托志,追求神韵意趣。结合所学知识,倪瓒表达的绘画特征,应当是元明清时期在士大夫之间兴起的文人画,故选C;A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B与材料无关,排除。倪瓒认为画竹要表达出作画者心中的“逸气”,而不必计较形似,排除D。19. 中国戏曲从原始歌舞发展而来,逐渐走向成熟。推动我国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是A. 元杂剧B. 昆曲C. 京剧D. 越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杂剧知识点。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杂剧的出现,使我国戏曲出现了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和角色配合,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于一体,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A项符合史实和题
19、意,正确;昆曲被看作是中华民族戏曲的代表,百戏之祖,是中国戏曲艺术集大成者,为后来的京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排除B;京剧是我国戏曲艺术的顶峰,排除C;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一,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戏曲艺术元杂剧20. “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A. 开创了以实验为
20、基础的近代科学B. 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C. 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D. 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答案】C【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可知,这应为相对论的提出。相对论的提出有效地弥补了牛顿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故本题应选C项;A项应为伽利略的贡献,B项应为牛顿经典力学的贡献,D项应为量子论的贡献,均与题意不符。【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21.马克垚认为,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它极大的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的精神气候,启蒙运动的兴起就和它密切相关。这主要是因为牛顿革命A. 彻底地摧毁了神学思想B
21、. 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模型C. 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到来D. 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答案】B【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牛顿的发展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影响到了思想界。结合所学知识,牛顿的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对宗教神学理论造成了冲击,促使人们开始用一种更为审慎而理性的眼光去看待自然、看待人类社会,从而促进了欧洲对宗教神学的反思,故选B;A项说法有误,排除,牛顿定律与 工业文明无太大联系,排除C;D项说法有误,排除。22. 19世纪中期以后,“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最终被驱逐出去,主要是因为A.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精神
22、的进一步发展B. 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迅速推广C. 人猿同祖学说普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观点提出【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的进化论否定了上帝造人说,所以说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与题干无关;B项与造物主被驱逐出去没有直接关系。C项说法不能说明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最终被驱逐出去。23.阅读1601一1700年间英格兰精英人士初始兴趣取向中宗教与科学所占比例的对比表。二者对比的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项目16011605163116351651165516961700宗教(教士和神学家)70%63%54%19%科学
23、17%46%70%52%A. 放弃宗教信仰的人数增多B. 科学的进步彻底批驳了宗教神学C. 宗教改革的目的得以实现D. 科学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表中数据表明,具有宗教兴趣的人相对减少,而对科学产生兴趣的人相对增加。但是,具有教士和神学家取向的人相对减少不等于人们放弃宗教信仰,排除A;宗教改革是要变封建宗教为资产阶级的宗教,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科学进步对解放人们的思想,逐渐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有重要意义,并 进而会影响人们的兴趣选择,故选B项表述绝对化。科学的发展打破了基督教神学垄断人们思想的局面,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D项正。本题选择D项。考点:西方人
24、文精神的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科技与思想解放【名师点睛】相对论(20世纪,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内容: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其基本原理是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认为时间、空间、运动、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最大革命,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可以广泛的解释不同运动状态的物质,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极大的扩展了物理学的应用的领域,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的看待世界的途径。24.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类面临
25、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B. 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C. 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D. 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技本身无罪,功劳还是罪恶是由于运用科技的立场和目的决定的,排故AC项;B项说法错误,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不是“决定因素”;D项可从原子弹、电子计算机、导弹等军事技术在二战后用于和平发展目的得到映证,符合题意。25.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
26、景下的“个性化”,关于三次工业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A. “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B. “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C. “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D. 三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答案】B【解析】【详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生产的高度集中,企业总数减減少,而产量、投资额大幅度提升,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产生了垄断组织,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故B项正确;根据“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在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并结合所学可知,
27、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机械化不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故A错误;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在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因而“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说法错误,C项错误;前两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第三次不是,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26.材料一(节选)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
28、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材料三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
29、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答案】(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解析】【分析】(1)据材料信息归结根本:孝弟(悌)也。其余思想主张可从治国理论上总结。(2)据材料二“家雍睦(和睦)”“同宗相处”“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的信息从家族、宗族、乡里关系上归纳回答。(3)中第一小问“态度”依据材料三中“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归纳回答;第二小问做法据材
30、料三“圣谕”“件件当遵守”的信息回答。【详解】2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方兴未艾;与此同时,中国的民主思想却稍纵即逝,未能汇成推动社会变革的洪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黄宗羲投身政治洪流,抨击专制政治,倡导民主思想。在政治上,处理君臣关系与君民关系时,以天下为主,以人民为主;在学术上,提倡学术自由,“是非决于学校”,提倡百家争鸣,“殊途百虑”,反对依样画葫芦。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大胆的否定,提出了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对剥夺人权的暴君政体进行激烈的抨击。孟德斯鸠建议实行立法、行政及司法三权分立制,同时还强调了三种权力互相牵制的重要性。卢梭的思想更为激进,他在呼吁实行
31、民主制的同时,提倡起义或革命的权利。摘自冯国超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二 人生来平等,这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三 17世纪时期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比较充分和成熟,产生了较为强大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和教会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所以法国启蒙思想从一开始就流行起来,并迅速波及欧美。同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还没有出现资产阶级,李贽等只是封建知识分子中的“异端”。中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统治,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文化高压政策,新思想很难传播,更
32、何况这种思想是反封建的呢!再者,清初统治者通过采取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稳定小农经济的措施,使封建统治相对而言比较稳固。摘编自邓建文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之比较(1)依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和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的相似之处。(2)概括材料二中卢梭的主要思想(3)法国启蒙思想不仅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而且具有广泛深远的国际影响,明清时期新思想却未能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依据材料三,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答案】(1)否定君主专制,倡导民主。(2)主要思想: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3)政治:法国封建统治危机严重,社会矛盾尖锐;中国的封建统治相对稳。法国有较为强大的资产阶
33、级力量;中国资产阶级阶级力量尚未形成。经济:法国资本主义阶级发展较充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缓慢。文化:法国启蒙思想传播快,范围广;中国的新思想却未传播开来【解析】【详解】(1)相似:依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投身政治洪流,抨击专制政治,倡导民主思想”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和法国启蒙思想家都否定君主专制,倡导民主。(2)思想:概括材料二中“人生来平等”,“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和“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之上的”等信息,可知卢梭的主要思想有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等。(3)原因:依据材料三“17世纪时期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比较充分和成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法国“产
34、生了较为强大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和教会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中国“还没有出现资产阶级”,“法国启蒙思想从一开始就流行起来,并迅速波及欧美”,“中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统治,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文化高压政策,新思想很难传播”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照中法两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差异,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
35、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答案】(1)地位:从领先转为落后。(2)原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人文主义和理性精
36、神解放了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3)原因:君主专制维腐朽制度;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专制政策(或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发展。【解析】【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中的相关信息,特别是中国科技由多到少,从有到无,西方科技从少到多等,可知10至19世纪中叶,中国科技在世界上经历了从领先转为落后的变化。(2)原因:根据材料二“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革命、人文精神和理性思想等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3)原因: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特别是材料三中“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外交政策等方面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