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六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3课时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考点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关系知识整合1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背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敌视新中国。(2)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基本内涵(含义)“_”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_”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和取缔一切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_”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_阵营一边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社会主义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2.积极
2、发展中苏关系(1)成 就:1949年 10月 中 苏 建 交;1950年 初 签 订_。(2)意义: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具有积极作用。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直接目的:积极同_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知识整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邻国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2)提出:_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_代表团时首次提出。(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4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会议主题: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_问题。(2)影响:新中国
3、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知识整合1953印度印度支那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5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1)会议主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2)中国作用:周恩来提出“_”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知识整合求同存异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u知识升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大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大政策”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但两者又有很大不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符合现代国际关系中的民主精神
4、,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知识整合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突破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亚非拉_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2)时间:_年第_届联合国代表大会。(3)意义: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知识整合发展中国家 197126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2中美关系正常化(1)原因:中美两国共同利益的需要。(2)过程。1971年4月中国邀请美国_访华,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1972年2月,_访华,签署_,两国关系
5、开始走向正常化。知识整合乒乓球队 尼克松 中美联合公报 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_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意义:掀起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外交新局面。3中日邦交正常化(1)直接原因:_关系的改善。(2)进程:_年,日本首相_访华,签署了建交的中日联合声明。特别提醒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最重大的成就是中美关系改善,因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已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知识整合1979中美 1972田中角荣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 考点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关系1外交政策、目标的调整(1)背景。国际
6、: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国内: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2)表现。外交目标:反对_,维护世界和平。外交政策:奉行不结盟政策;推行对外开放政策。知识整合霸权主义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2主要外交活动(1)开展以_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致力于地区稳定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参加_的各项活动,促进亚太地区的发展。2001年,与俄罗斯等六国创建_,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知识整合联合国 亚太经合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特别提醒新时期中国外交成就的
7、取得取决于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会给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更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地区的稳定。知识整合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探究一 核心主题.核心探究【主题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特点材料一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从慈禧太后到袁世凯到蒋介石,都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材料二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
8、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又指出:我们在国际上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阵线的一方面。并明确宣布“一边倒”。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或不同的国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54周年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探究一 核心主题问题: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析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因。提示:特点:独立自主外交;平等外交;“一边倒”,建交国家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原因: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总结。美国“扶蒋
9、反共”的对华政策,造成了中共与美国的敌对关系。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破坏和阻挠,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亦可),中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主题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材料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问题: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国际、国内原因有哪些?提示:说明问题: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掀起了建交热潮。知识
10、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国际原因: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特别是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壮大);美苏争霸形势的变化。国内原因:20世纪60年代的外交和“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推动。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主题3】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材料一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邓小平材料二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
11、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材料三现在世界上有两件事情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邓小平文选问题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并说明具体表现。提示1:特点: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表明新时期中国坚持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积极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表现:奉行不结盟政策;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倡导成立并推动上海合作组织,致力于地区稳定与发展。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问题2:材料体现的外交思想反映了当时世界政治、经济的哪些特征?提示
12、2: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主题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太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锦材料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 促进和平发展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问题1:归纳说明材料一反映的和平共处五项
13、原则的特点。提示1:材料主要说明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包容性、平等性,强调国家不论大小、何种社会制度,都应当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国家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问题2:材料二是如何看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示2:材料说明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反映了开放性、创新性的特点;国家主权平等是精髓,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探究二 核心归纳.核心探究1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特点(1)革命性: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
14、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几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2)结盟性:“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4)双边外交与多边外交并存,以双边外交为主。(5)外交指导思想呈现“革命外交”(意识形态外交)向利益外交的转变。(6)出现两次外交高潮:第一次是1949年50年代初,以中苏建交为起点,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
15、体;第二次是1955年万隆会议后(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末),广大亚非拉国家成为与中国建交的“主力军”。(7)立足点:打破西方孤立,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条件。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2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与现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时期国内外形势外交政策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亚非国家独立,美国敌视孤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定了“一边倒”等方针同苏联和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建交,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三世界的崛起、美苏争霸的形势发生变化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
16、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的改善改革开放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与加强,两极格局解体,国内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不结盟政策;对外开放开展多边外交,积极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3.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1)以创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外部条件为首要目标,由原先的重安全走向重发展。这主要表现在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致力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2)坚持独立自主和国家利益至上原则,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为此,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
17、外交和“无敌国”外交。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3)树立中国的和平形象,消除外界对中国发展的疑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继续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致力于地区的和平、发展与稳定。(4)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积极推动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视角一 追踪社会热点.命题研判中美关系:共识与分歧并呈,竞争与合作同存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中国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中美重新打开交往
18、大门以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不断向前发展,为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了贡献。在全球化时代,在中美两国利益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就如何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需要新视角、新思维。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命题研判【题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2014福建文综)下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u尝试命题A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命题研判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解析:本题考查图表解读能力。从中美进出
19、口总额示意图可以看出,中美贸易19721978年出现波折,这与两国关系发展变化有关,故A项正确。从图示可以看出中美贸易并没有因为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始终保持增长,B项错误;“文革”结束(1976年)后,中美贸易并不是“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C项错误;D项与材料显示时间“19721978年”不符。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视角二 新材料新情境.命题研判【题点】万隆会议2(2014绍兴市调研)中国政府签署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说:“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的原则,自由选择他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这表明()A中国最终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20、B社会主义运动已不再适应新的政治生态u尝试命题D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命题研判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材料解读能力。题干强调参加亚非会议的国家希望各国尊重彼此的制度及生活方式,这体现了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D项正确。C中国开始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D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取得了实效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视角三 紧扣主干知识.命题研判本课的重点知识有: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命题研判【
21、题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3(2014合肥市二模)某同学的学习卡片中有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获得支持票数增长示意图”(下图),对此图解读最为合理的是()u尝试命题C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命题研判解析:本题考查图表解读能力。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直接原因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故C项正确;A项(新时期是1978年以后)与图示的时间不符;当时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项错误;至今还没有形成多极格局,D项错误。A反映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B表明美国已放弃“两个中国”的政策C体现发展中国家对新中国的支持D说明中国成为多极格局中的重
22、要力量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视角四 关注多元史观.命题研判从构建和谐世界看中国外交当前中国正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促进人类文明通过对话和交流实现互鉴共进,为构建和谐世界做出新的贡献。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对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命题研判【题点】中国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4从2004年到2010年,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机构在成员国相关部门的协作与配合下,成功制止了500余起恐怖事件的发生;从2002年到2010年,上合组织框架内多次举行了不同层面、不同规模的联合军事反
23、恐演习。这表明上海合作组织()A是具有结盟性质的军事政治组织B有利于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C有利于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安全D体现了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u尝试命题C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命题研判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上海合作组织是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特别是在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方面的合作。A项中的结盟、B项中的区域一体化不符合史实,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答案应为C项。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命题研判方法突破1新中国成立初期是现代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复习备考时要明确一个“目的”,把握两个“背景”,了解两次“会议”,解读三项“
24、方针政策”。(1)一个目的:打破孤立,巩固政权。(2)两个背景:冷战对峙;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发展。(3)两次会议:日内瓦会议、万隆亚非会议。(4)三项方针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命题研判220世纪70年代是现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时期。复习备考时要明确一个“特点”,抓住一个“关键”,把握三项“成就”(1)一个特点:打破西方孤立,掀起与西方国家建交热潮。(2)一个关键:中美关系的改善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突破的关键。(3)三项成就: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1979年中美关系逐步正常化;1972
25、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命题研判3新时期是现代中国外交的重大调整时期。复习备考时要明确两个“目标”,把握三项“史实”。(1)两个目标:为经济建设创造条件;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2)三项史实: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1.(2014广东文综)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A提出“另
26、起炉灶”方针B放弃“一边倒”政策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C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与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外交关系的重要原则,故C项正确。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2.(2014四川文综)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B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解析:本题
27、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尤其是其中互不干涉内政,体现了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精神,而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则是中国独立自主参与国际事务的具体实践,故B项正确。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3.(2014江苏历史)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C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
28、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再认再现能力。“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表明会议是亚洲和非洲国家共同出席的会议。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参与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大会,故C项正确。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4.下面材料说明当时()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毛泽东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D中国奉行“一边倒
29、”外交政策B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材料反映中间地带是反美或反苏的,此时我国与美苏关系不好,故排除A、D两项。中国并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故C项错误。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5.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D知识
30、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理解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A项表述与题干材料信息明显不符;B项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C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外交的表现,故选D项。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6.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A BC DA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70年代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建立的区域合作组织,故只有正确。知识整合核心探究命题研判真题精选栏目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