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后一课导学案教师寄语: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列宁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鲁迅 【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懊悔、宛转、郝、祈祷、哽”等词语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作者都德及文体知识。3、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与结构,掌握过渡段的知识。4、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教学重难点】: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学法指导】:反复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梳理出小说的情节结构,通过品味语言,揣摩人物心理,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相关材料
2、链接:【小说文体简介】1. 文学体裁: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2. 小说的概念: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3.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情节和环境。4. 故事情节:情节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5. 刻画人物的方法: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6. 环境的种类及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7. 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一、预习导学(课前20分钟完成)1.查字典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掌握词语的读音、解释)踱( )
3、 督学( ) 郝叟( )( )摊( ) 懊悔( ) ( ) chng f( )( ) 钥匙( )( ) 磨损( ) qdo ( )( ) 哽( ) 宛转( )( )2.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赫叟(ho su) 诧异(ch) 哽住(gng)B祈祷(q) 懊悔(o) 挟(ji)C惩罚(chng) 板凳(dng) 捂(w)D紫藤(tng) 钥匙(yo shi)赚(zhun)3.解释下列词语诧异: 懊悔:哽咽: 宛转: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祈祷 督学 B思量 墙璧C惨白 阻塞 D戒尺 溜冰5. 本文的作者是_ _国作家_,写的背景是1871年爆发的_ “最后一
4、课”指的是 6、思考:.阅读小说,小说的全文分为三部分。完成填空。第一部分,从“ ”到“ ”。这一部分描述了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作者以简洁的笔触,交待了故事的 和小弗郎士的 ,同时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巧妙的铺垫。第二部分,从“ ”到“ ”。是小说的中心部分,主要写弗郎士和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中表现的 。第三部分,从“ ”到小说结尾。写 。二课堂学习1、预习交流(10分钟)(包括小说知识识记)2、合作探究(25分钟)探究一、最后一课与平日上课有什么不同?(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归类概括,可标上序号,方便回答)探究二、本课围绕小弗朗士的思想变化而展开,那么他的思想有哪些变化吧?(可
5、以找出心理描写的语句细细分析,找出心理变化的几个阶段)探究三、.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达标测评(6分钟)见能力训练1-6小题。三、学有所获:(4分钟)1、你能列出本课的结构提纲吗?2、你对心理描写的作用有何认识?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2、环境描写在本文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环境描写对表现课文主题的作用。课前预习:(10分钟)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提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举例分析。 课堂学习一、 交流预习作业(10分钟)二、合作探究(23分钟)探究一、1.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2、找出课文中环境描写的地方,用笔划出来,然后谈谈环境描写的作用。 探究二、体会重点句的深刻含义。1、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该如何理解?2、 为什么小弗郎士今天听讲会全都懂,感到挺容易?三、当堂达标:(10分钟) 见能力训练9-12小题。四、学有所获:(2分钟)1、你能总结一下:如何分析人物形象?2、积累有关“爱国”的古诗句,看谁搜集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