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集训基础过关1.马路上附着的油膜呈现彩色图样,这是由于( )A.光的镜面反射 B.光的折射C.光的漫反射 D.光的干涉答案:D2.以下现象或实验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A.小孔成像B.肥皂泡上出现彩色条纹C.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D.通过三棱镜看书上的字,字的边缘有彩色答案:B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下现象正确的是( )A.把入射光由绿光换成紫光,相邻两亮条纹间的距离变大B.把入射光由绿光换成红光,相邻两亮条纹间的距离变大C.使双缝间的距离变小,相邻两亮条纹间的距离也变小D.使双缝到屏的距离变大,相邻两亮条纹间的距离也变大答案:B4.在薄膜干涉实验中,发生干涉的两列光的路程差( )A.等于入
2、射处薄膜的厚度 B.等于入射处薄膜厚度的两倍C.与入射光的波长有关 D.与观察者的薄膜的距离有关答案:B5.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干涉现象的是( )A.眯起眼睛看某一光源,可看到五颜六色的彩色条纹B.水面上的一层油膜,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五光十色C.摄像机的镜头看上去呈淡紫色D.从游标卡尺的两只测量爪之间的缝隙,观察平行于缝隙发光的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答案:BC综合运用6.在杨氏干涉实验中,从两个狭缝到达像屏上的某点的光走过的路程相等,该点即为中央亮条纹的位置(即k=0对应的那条亮条纹),双缝屏上有上下两狭缝,设想在双缝屏后用一块极薄的玻璃片遮盖下方的缝,则屏上中央亮条纹的位置将( )A.向上移动
3、B.向下移动C.不动 D.可能向上移动,也可能向下移动解析:双缝到屏上中央亮条纹O点的距离相等,当下方的狭缝后用一块极薄的玻璃片遮盖住后,由于波在玻璃中传播的波长变小,因此下缝到O点的距离内的波长个数变多,所以屏上对应的到双缝波长个数相等的点下移,即屏上中央亮条纹的位置将向下移动,故本题选B项。答案:B7.如图13-2-2所示,一束白光从左侧射入肥皂薄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3-2-2A.人从右向左看,可以看到彩色条纹 B.人从左向右看,可以看到彩色条纹C.彩色条纹水平排列 D.彩色条纹竖直排列解析:白光射到膜上,经前后两个界面反射回来的光相遇,产生干涉现象,所以从左向右看可看到彩色条纹
4、。又由于薄膜同一水平线上的厚度相同,故彩色条纹是水平排列的,所以答案应为BC。答案:BC8.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P点的距离之差x=0.6 m;若分别用频率为f1=5.01014 Hz和f2=7.51014 Hz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则P点出现明、暗条纹的情况是( )A.用频率为f1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明条纹B.用频率为f2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明条纹C.用频率为f1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暗条纹D.用频率为f2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暗条纹解析:根据c=f,可得两种单色光的波长分别为1= m=0.6 m2=m=0.4 m跟题给条件(x=0.6 m)比较可知x=1 x=2 故用频率为f1的光照射
5、双缝时,P点出现明条纹;用频率为f2的光照射双缝时,P点出现暗条纹,该题的正确答案是AD。答案:AD9.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已知屏上一点P到双缝的路程差=1.510-6 m,当单色光波长1=0.5 m时,P点将形成亮纹还是暗纹?若单色光波长2=0.6 m时,此时在中央亮纹和P点之间有几条暗纹?解析:屏上一点P到双缝的路程差(即光程差=r2-r1)等于波长整数倍处出现亮条纹;等于半波长奇数倍处为暗条纹。因此对波长1=0.5 m的单色光有,即光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所以P点出现亮条纹。对波长2=0.6 m的单色光有, 即光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所以P点是暗条纹,由中央亮纹处到P点,光程差逐步增大
6、,必有光程差与波长之比为0.5倍、1.5倍两点,即在中央亮纹和P点之间有两条暗纹。答案:亮纹 两条10.如图13-2-3所示是单色光双缝干涉实验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在此时刻,介质中A点为波峰相叠加点,B点为波谷相叠加点,A、B连线上的C点为某中间状态相叠加点。如果把屏分别放在A、B、C三个位置,那么( )图13-2-3A.A、B、C三个位置都出现亮条纹B.B位置处出现暗条纹C.C位置出现亮条纹或暗条纹要由其他条件决定D.以上结论都不对解析:在干涉现象中,所谓“振动加强的点”是指两列波在该点引起的振动方向总是相同,该点的振幅是两列波的振幅之和,而不要理解为该点始终处于波峰或波谷,在某些时刻它也可以位于平衡位置(如图中C点)。所谓“振动减弱的点”是指两列波在该点引起的振动方向总是相反的,该点的振幅是两列波的振幅之差,如果两列波的振幅相同,则该点始终在平衡位置。对光波而言,该点是完全暗的。 本题中,A、B、C连线上所有的点到缝S1、S2的距离相等,所以A、B、C三点为振动的加强的点。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