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9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选择题下图为不同区域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1若该自然资源为天然气,则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我国东北地区B我国华北地区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D我国西北地区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ABCD读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示意图,完成34题。3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A甲B乙C丙D丁4为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还应该()A限制工业生产规模以应对能源短缺B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采C大规模进口中东石油资源D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
2、配工程。据此回答56题。5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ABCD6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D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川气东送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5大工程。干线起于四川达州宣汉,止于上海市,途经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全长1674千米。读图完成78题。7下列因素中,属于影响川气东送管线走向的经济因素的是()A城市分布B地形因素C交通运输条件D工业基础条件8西气东
3、输管线的终点是上海市,川气东送又向上海供气,这是因为()长期来看,西气东输不能满足上海市发展的需求可以增大上海港对外出口天然气的能力增强对上海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合理布局管线网ABCD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911题。9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甲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甲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乙河流域以沼泽为主甲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甲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ABCD10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4、11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B有利于该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C改善其航运条件D减小洪水危害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据此完成1213题。12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Aa、b、cBc、b、aCc、a、bDb、c、a13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A西电东送B西气东输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如图为我国天然气资源生产与消费的空间迁移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142000年,
5、我国天然气资源的生产重心接近()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鄂尔多斯高原D柴达木盆地15生产与消费重心的空间距离变化将会()A解决东部严重的雾霾问题B促进东部产业结构的改变C阻碍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D西北荒漠化问题得以缓解二、非选择题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煤炭资源流动空间格局图。材料二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丰富,分布广泛。长期以来,煤炭资源地区间调配呈“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近年来,为减轻煤炭运输压力,在煤炭资源输出地兴建发电厂,将煤就地转化为电能输出。(1)江苏是煤炭资源的_(填“输出”或“输入”)省份。(2)长期以来,承担煤炭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
6、。(3)将煤转化为电能输出对输出地大气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是_,煤炭资源调配对输入地能源供给的影响是_。(4)加强煤炭后备资源储备区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有哪些?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印度河是南亚大河,年输沙量4.8亿吨,河口潮差达4.2米。其流域灌溉农业发达,灌溉用水约占径流量的4/5,灌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平原地区。下图为印度河流域示意图。图中甲城和乙地分别是巴基斯坦棉纺织工业中心和棉花生产基地。材料二巴基斯坦人口众多,80%的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
7、支流、,使印度河流域灌溉用水得到保证,灌溉面积扩大。(1)从发展灌溉农业的角度,分析巴基斯坦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必要性。(2)从自然灾害角度,评价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对印度河三角洲产生的影响。课时作业9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2.解析:第1题,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能源储量大,需求量大,对应数字;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能源储量小,市场需求量大,对应;我国西北地区能源储量大,需求量小,对应。第2题,图中四地,东南沿海地区能源储量小,市场需求量大。西北地区能源储量大,当地市场需求量小。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答案:1.C2.D34.解析:第3题,甲线为黄河
8、上游水电输送到华北地区,乙线为内蒙古、山西坑口火电输往华北地区,丙线为长江中上游水电输往华东地区,丁线为珠江上游水电和云贵火电输往华南地区。第4题,为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只能本着“开源节流”的原则,D选项符合“节流”的原则,A选项说法本身错误,B选项不应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东部煤少,C选项不应是大规模进口。答案:3.B4.D56.解析:第5题,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了主导地位,石油次之,之后是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天然气最少。第6题,西气东输工程能促使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
9、压力;西气东输主要提供的是天然气,而不是直接提供电能;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是不可取措施,可排除;中西部地区农村的能源结构不是以煤炭为主。答案:5.B6.D78.解析:第7题,城市是天然气的主要消费市场,A项正确。第8题,川气东送、西气东输都是为了满足上海市的能源需求,并不是为了利用上海港口出口天然气。答案:7.A8.D911.解析:第9题,从图中看,北水南调是把松花江、嫩江的水调往辽河流域,东北地区北部与南部相比,南部蒸发较强,而辽河下游人口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第10题,从河流的流向看,该工程北部地势南高北低,不能自流;该工程主要沿河分布、耕地占用较多;该工程跨纬度5
10、左右,线路长度500千米左右;该输水线路沿河构筑,以平原地形为主。第11题,该工程从北向南引水,使供水区水量减少,因而有利于减小洪水危害。答案:9.B10.D11.D1213.解析:第12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北的油气产量增产空间越来越小,相反,中西部的煤、水、电等的开发越来越快,能源生产重心从东北地区向西南方向转移,故曲线c代表能源生产总量重心变化轨迹。东南沿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使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都向南偏移,其中体现改革开放经济成果的GDP的重心更靠近东南沿海,故曲线b和a分别代表能源消费总量重心和GDP重心的变化轨迹。第13题,我国能源生产的重心偏西,能源消费
11、的重心偏东,要缩小这个东西间距,就要在东部建设能源生产基地,故D项正确,而A、B、C项发展的均是西部的能源基地,会增大东西间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的距离。答案:12.B13.D1415.解析:第14题,读图,2000年,我国天然气资源的生产重心经度约107E,纬度约33.5N,接近四川盆地,A对。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纬度在35N以北,B、C错。柴达木盆地在100E以西,D错。第15题,图中生产重心向西北迁移,消费重心向东南迁移,这种空间距离变化将会促进东部产业结构的改变,发展耗能少的产业,B对。不能解决东部严重的雾霾问题,A错。促进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C错。西北荒漠化问题可能加重,D
12、错。答案:14.A15.B16解析:第(1)题,根据我国煤炭资源流动空间格局图中的图例信息,可知江苏是煤炭资源的输入省份。第(2)题,由于煤炭属于大宗货物,运输量大,因而承担煤炭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铁路。第(3)题,将煤转化为电能输出,则煤炭在输出地燃烧发电,在输出地排放大量废气,因而对输出地造成大气污染;煤炭资源调配对输入地而言,缓解了输入地能源不足状况。第(4)题,加强煤炭后备资源储备区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其他相关产业,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答案:(1)输入(2)铁路(3)造成大气污染缓解能源不足(4)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其他相关产
13、业;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17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必要性可以从供求的角度进行分析。注意本题限定从发展灌溉农业的角度,要结合材料二和地图信息作答。第(2)题,评价工程对区域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作答。本题限定从自然灾害角度,结合材料二,本工程主要是为了保证灌溉用水,所以减少了入海径流,也就减少了洪涝的威胁,这是有利的一面。不利方面因入海径流减少,会导致海水入侵,土壤盐碱化加剧;海岸侵蚀加剧;风暴潮威胁加剧等。答案:(1)径流量西多东少;径流量年内变化大;东部地形平坦,扩大灌溉面积的潜力大;东部更干旱,更需要灌溉用水;保障冬季灌溉用水,增加农作物熟制。(2)有利:洪水灾害威胁减轻。不利:海水入侵或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海岸侵蚀加剧;风暴潮威胁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