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知识结构梳理 (1)一战后,英法等国实力相对下降,存在畏战情绪 (2)英法美忙于应付国内经济危机,无暇顾及德国 (3)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想泛滥 (4)对苏联社会主义的仇视和对弱小民族国家利益的蔑视 (5)他们是“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得利者,不想破坏现状 (6)受到希特勒等人蛊惑 一战后对德国的过分惩罚,使英法产生一定负罪感1原因 (1)战争爆发: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初期战争:德国攻占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投降,不列颠之战。(3)战争扩大: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了最大规
2、模。(4)二战转折: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5)二战胜利: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二战以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终。2. 过程3.胜利的原因: 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胜利的根本保证4.性质: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给人类造成空前的浩劫,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思潮和政权5.影响 (2)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3)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4) 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警惕法西斯势力抬头,不能姑息养奸(1)面对法西斯势力的进攻,要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6.教训 (2)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 (3)加强国际合作,求得
3、共同发展,防止其引发战争(4)落后就容易挨打,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第一讲 经济大危机与二战的爆发(14课)考点说明1.考纲: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考点:(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主要影响;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经过,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2)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埃塞俄比亚军民对意大利侵略的抵抗;西班牙内战经过;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形成。(3)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和教训;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内容及后果;(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与标志;波兰、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与教训;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及其影响。3.
4、重点把握:(1)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与过程。(2)通过对波兰、法国迅速溃败原因的了解,汲取历史教训。4.阅读内容:“北非战场的激战”一目(第四课)5.浙江省已考内容11年抽测(非选择,二战爆发的原因,26分)基础过关一.1929年1933年危机爆发,激化了各种矛盾(1)开始: 年从 国的金融部门开始。(2)原因:深刻的社会根源是由于 矛盾;贫富差距的扩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3)特点:这场危机来势迅猛并持续了四年时间,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人们常常用 来形容这场危机。(4)影响:国内:大危机激化了 ;国际:资本主义国家拼命争夺世界市场,引发了 。(5)摆脱危机的的道路
5、:美国: ;而德国和日本走上了 的道路。二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形成战争策源地(一)希特勒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1)背景:德国遭受了 的沉重打击,国内矛盾空前尖锐。垄断资产阶级倾向建立 。(2)法西斯统治建立的标志: ,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3)德扩军备战:1935年 ,1936年 。(二)日本法西斯势力的膨胀:(1)背景:日本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十分沉重,法西斯势力乘机而起。(2)特点:在日本的法西斯组织中,力量最强的、影响最大的是 。(3)法西斯统治建立标志:1936年 上台组阁,听命于军部法西斯势力。亚洲也出现了世界大战策源地。三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及局部反法西斯战争11937年7月
6、7日,日本发动 ,全面侵华,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国共两党合作,建立起 统一战线,开展了全面抗战的侵略斗争。21936年5月,意大利入侵 ,由于英法大国采取 政策,1936年埃塞俄比亚被吞并。31936年,在德意支持下,西班牙共和国被叛军颠覆,在战争中,国际进步人士组成了“_”与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保卫西班牙。41938年,德国吞并_ ,同年挑起苏台德地区事端,企图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四法西斯轴心集团形成,加强了法西斯的联合:1936年10月,德意签订 协定,正式形成“ ”。1936年11月,德日两国签订了 ,之后,意大利加入,结成了“ ”,这样,在30年代初,初步形成了一个最富侵略性的法西斯国家
7、集团。五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的扩张1绥靖政策的含义:20世纪30年代, 等国为保住既得利益,自身安全,以牺牲 的利益,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试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向 的政策2表现:(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得到英法操纵下的国际联盟的迁就。(2)意军侵略埃塞俄比亚时,国际联盟虽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对其进行了某些制裁,但英法却听任意大利舰船通过 。(3)西班牙内战爆发后,英、法等国采取了 政策。(4)美国在30年代实行 政策,客观上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扩张。(5)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举行 会议,签署把 割让给德国的协议,绥靖政策达到顶峰。3影响: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
8、焰,增强了其实力;干扰或葬送了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的反法西斯斗争;暴露了英法等大国的虚弱,最终将作茧自缚。六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加速了二战爆发:苏联在与英法构筑集体安全体系落空后,为防止英法与 结盟,赢得备战时间, 年8月,苏德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德国免去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客观上加速了大战的到来。七二战的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 ,英法对德宣战,二战爆发。1940年6月22日, 投降,1940年7月至9月,英国粉碎了德国的“空中闪电战”,这次闪电战被称为 。拓展延伸1.二战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一
9、战后的一二十年,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平衡,英法经济困难重重,而战败的德国利用英、法、美的矛盾,依靠美国的扶植,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再度超过了英法,强烈要求从英、法、美等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英、法、美继续保持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具体原因有:(1)德国、日本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中受遏制的地位不满;(2)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是战争的制造者;(3)英、法、美为了自身的利益极力推行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势力的局部侵略战争屡屡得手,这无疑
10、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4)而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特别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国免除了西侵的后顾之忧,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2.评价苏德互不侵害条约条约的签订既杜绝了英法德结成反苏阵线的可能,又使苏联避免了首先遭到德国的攻击,赢得了备战时间。条约的签订也使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解除了进攻波兰的后顾之忧。苏德划分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宰割弱小国家,玷污了社会主义。 条约回敬了英法“祸水东引”的企图,但苏联明知德国迟早要进攻自己,而签定该条约的目的在于借这个条约提供一个暂时的和平时期(1939年8月一1941年6月)来加强国防,为日后反击作更充分准备。但从后来的情况表明,
11、该条约并未起到避免“侵犯”的作用。德国则借助该条约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从而成全了德国一个拳头打人,迅速结束西边战场的目的。3. 30年代发生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时间、主要特点和意义。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国从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由局部抗战发展为全国性的民族解放 战争,是世界现代史上发生最早,结束最晚的反法西斯战争. 埃塞俄比亚从1935年的抗意战争,是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它不畏强敌,坚持抗战的精神给世界人民以鼓舞. 西班牙1936-1939年的局部战争,是由西班牙内战演变为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它牵制了德意日法西斯
12、的侵略活动,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30年代局部反法西斯战争打击了法西斯的侵略势力,但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地位,由于一些大国的纵容,绥靖,中立自保,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图谋.4.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1)背景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世界上只有一个资本主义体系,所反映的矛盾只是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除了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反映的矛盾不仅有英、法、美与德、意、日之间的尖锐矛盾,还有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和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与苏联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导致英、法、美采取了绥靖政策,对德、意、日侵
13、略扩张纵容、让步。但法西斯国家却首先向英法开战,导致了大战的全面爆发。英、法、美不得不与苏联联合对抗法西斯势力,直到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性质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目的主要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对双方来说,这场战争都是非正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挑起的,战前已经制订了称霸世界的战争计划,战争中,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对方建立法西斯制度,甚至力图消灭整个民族和民族集团。法西斯的残酷杀戮,招致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反对。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始终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3)爆发的形式也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双方已经做好了充分
14、准备,萨拉热窝事件后,很快进入全面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和英、法、美等国的绥靖政策,全面战争是经过了一系列局部战争后才形成的。问题提升1.大危机下出现了哪两种摆脱危机的办法?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有何影响?(1)摆脱办法:一种是建立法西斯专政,通过对内专政,对外侵略扩张来摆脱危机,如德日;另一种是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利用经济手段来摆脱经济危机,如美国的罗斯福新政。(2)第一种方式是进一步加剧世界紧张局势,加速二战的爆发。另一种方式是确保了民主政治,为二战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这场经济大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最深远的影响是什么? 经济大危机对世界经济发
15、展最深远的影响是产生了资本主义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并成为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经济发展手段。3.德日与美国在摆脱危机的手段上有何相似之处?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有何异同?摆脱危机的相似点:都是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摆脱危机。相同点:两国长期以来是君主专制的国家,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缺乏资产阶级民主 政治传统;一战后,两国的海外市场都受到制约利用时机相同。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两国法西斯势力扩张提供了条件。两国法西斯都利用经济、政治危机,乘机扩张势力,进而夺取政权。法西斯专政的本质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极端反动的公开恐怖独裁,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
16、张,使世界大战的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把世界引向战争。不同点:法西斯政权建立方式不同。德国是依靠纳粹党通过合法的形式,竞选为国会第一大党,进而夺取政权。日本是依靠现有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实现法西斯化。通过政变等恐怖事件,以及对外策动侵华战争来扩大势力和影响,进而自上而下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日本法西斯势力军部内部存在着派系斗争,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较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长。4. 30年代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为何为最终演变成全球性的世界大战?二战爆发的历史原因、现实原因、直接原因各是什么?哪些事件加速了二战的爆发?(1)未能制止的原因:力量对比:法西斯国家力量强大,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弱小,
17、无法单独取得斗争的胜利 大国政策:一些大国的纵容、绥靖、中立自保,使30年代局部反法西斯斗争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国际环境: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图谋(2)二战爆发的历史原因:一战后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德日受到压制,德日力图突破该体系;现实原因:经济大危机,德日力图通过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战争来摆脱危机;直接原因:德国突袭波兰(3)加速: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失败。5.两次世界大战,德军都需要解决的共同的战略问题是什么?在两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又是如何来避免这一问题的? (1)战略问题是如何
18、避免两线作战(2)避免:一战,采用施里芬计划,速战速决;集中力量进攻一线;二战初:利用英法绥靖政策,和苏德互不侵法条约,先集中力量进攻波兰;而后利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灭亡波兰后,转向西线6.(11届抽测)39(26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20世纪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一个结果是193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中国爆发,当时日本军队在中国领土上建立了殖民帝国。20世纪30年代,纳粹政权执行领土扩张政策,冲突扩大到了欧洲。到1941年,世界上所有的大国都卷入了这场吞噬了大部分欧洲国家,几乎所有的亚洲和太平洋国家和地区、非洲部分地区的暴力和痛苦的大漩涡之中。随着美
19、国和苏联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盟国于1945年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材料二 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仅保留其警察力量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1919年3月)(1)根据材料一,用四句话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并概括材料一关于二战的新观点。(10分)(2)分析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和美国的影响。(8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8分)【参考答案】(1)1931年,二战在亚洲爆发
20、。(2分)30年代,冲突扩大到欧洲。(2分)1941年,达到最大规模。(2分)1945年,二战结束。(2分)新观点: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2分)(2)日本:受经济危机影响,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为摆脱危机,建立法西斯专政,实行对外侵略扩张(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4分)美国:受到经济危机沉重打击;实行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缓和社会矛盾,保存资本主义民主制度。(4分)(3)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丧失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国内市场狭小,严重依赖外国资本,在经济危机中遭受了沉重打击,国内矛盾空前尖锐。(4分)纳粹党借助经济危机造成的混乱形势,利用德国社会对凡尔
21、赛和约存在的不满,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终于取得国会选举的胜利,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4分)7.我们必须极其小心,不要把这次撤退蒙上胜利的色彩,战争不是命撤退来取胜的。德国人拼命想击沉海面上数千艘满载战士的船只,但他们被击退了,他们遭到了挫败,我们撤出了远征军!我们决不气馁!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以不断增长的信心和力量在海面上战斗!在空中战斗!不论代价多大我们将保卫我们的国家!我们决不投降!丘吉尔首相对下院发表的演讲词 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 邱吉尔1940年6月4日给议会的报告邱吉尔的上述演说是针对哪一次军事行动的?丘吉尔的演说体现了怎样的战争态度? 敦刻尔克
22、大撤退;表达了丘吉尔明确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战争态度巩固性练习1.“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我国近几年来股票市场出现了较大的发展,这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政府注意宏观调控,时刻防止股市大幅动荡。右图是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股市一景,引发那次经济危机的原因有()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动摇 经济繁荣集中表现在工业生产高涨上市场上普遍推行分期付款 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A B C D219291933年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表现在()各国加紧争夺国际市场,矛盾日趋尖锐各国加紧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引起当地人民的反抗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资本主义各国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A B C D3192
23、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有 持续时间长 破坏性强 波及地域广 主要在金融领域A B C D4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希特勒)对莱茵不设防区的突然行动还起了使以往一向敌对的元首和领袖言归于好的作用。墨索里尼对此深表感激。”墨索里尼对希特勒的行动表示“感激”主要是因为()A希特勒的行动转移了国联的注意力 B德国和意大利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C希特勒的行动使其与国联彻底决裂 D德国的扩张行为彻底打破了凡尔赛体系51933年德国国会通过的授权法规定:“法律由政府规定,只要不影响国会和参政院的地位,可以与宪法相违背,内阁总理发布的法律于次日生效。”这项法案()A为纳粹党上台执政铺平道路 B使希
24、特勒获得独裁统治的权力C是针对凡尔赛和约有关内容规定的 D是对德国君主立宪制的进一步完善6.“法西斯”泛指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20世纪30年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根本原因是A.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 B.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和竞争的激化C.法西斯集团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活动 D.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经济危机7.1938年希特勒“不经流血就清除了最使德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受到压抑的凡尔赛和约的后果”。以下符合上述说法的是A.德国干涉西班牙 B.签署慕尼黑协定 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德国吞并奥地利8.1936年8月法国政府声明:“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决心严格避免直接
25、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这表明法国政府( ) A.充分尊重西班牙的主权 B.支持西班牙的革命力量 C.支持西班牙的反动势力 D.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9.有人说:“把纳粹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此语依据的事实是( )A.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B.纳粹党的对外政策得到德国人普遍支持 C.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理 D.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利益10.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 A.受经济危机严重冲击 B.法西斯势力的与日俱增 C.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11. 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
26、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上述材料A是日本侵略中国寻找的辩护理由 B表明日本关注满蒙的真正目的是发展贸易C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趋势 D体现了经济大危机爆发前的世界背景121938年张伯伦说:“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英国该外交政策A长期保全了英国的既得利益 B直接导致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C不利
27、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 D在德国入侵波兰战役中发展到顶峰13二战全面爆发之后,德国对法国实施了A施里芬计划 B巴巴罗萨计划C曼施坦因方案 D海狮计划14有学者提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A专制独裁与民主自由之战 B纳粹主义与资本主义之战 C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之战 D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之战151940年6月10日,罗斯福在弗吉尼亚大学演讲时愤怒地指责一个国家说:“1940年6月10日这一天,手持匕首的人从背后对他的邻居捅了一刀!”他指责的是 A德国采用闪电战,进攻波兰 B苏联趁火打劫,入侵波兰C日本不
28、宣而战,袭击珍珠港 D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16二战全面爆发后,法国在德军进攻下迅速沦亡。其原因包括 法军迷信阵地战,忽视航空兵和装甲兵作用 德军突破阿登山区,绕过马其诺防线进行攻击 意大利趁火打劫 英、法等国总兵力在西线少于德军A B C D17罗斯福与丘吉尔交谈时曾提议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一个名字,丘吉尔脱口而出:“The Unnecessary War(不必要的战争)!”。可见丘吉尔认为这场战争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A德国法西斯势力的迅速膨胀 B英法等大国的领导人决策不当C1929年经济危机的发生 D希特勒这一人类恶魔的出现18(2011天津文综11)在近现代历史上,法德两国之间多次发
29、生战争。在战争过程中,法国遭受最严重失败是( )A反法同盟战争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19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该国以购买武器时,国联却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一事实: 表明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反映了国联的本质特点表明英、法、美绥靖意图反映了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20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到:“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A吞并奥地利 B割占苏台德地区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波兰2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
30、规定苏联和德国共同出兵占领波兰、德国同意不干涉苏联对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地区的行动。苏联政府把这一条款解释成自己“以空间换取时间”战略的伟大成就。这根本上违反了A社会主义的理想 B集体安全的任务 C反抗侵略的目标 D国家主权的原则22.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度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惟一方法。”对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希特勒企图迷惑“凡尔赛诸国” B以此为幌子建立了三国轴心同盟C决定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D实质是准备发动战争,夺取世界领导权23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不久,丘吉尔在英国下院演讲说:“这无
31、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这种失败不会给英国和法国带来和平和安全,恰恰相反,这将使这两个国家的处境更为软弱和更加危险。”下列对丘吉尔这段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斥责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主张制止法西斯侵略 反对把战争祸水东引 认为绥靖政策是在怂恿侵略 A B C D241938年9月慕尼黑会议后张伯伦发表演说:“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二次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到唐宁街(英国首相府)来。”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慕尼黑协定满足了德国的要求,缓和了英德矛盾B慕尼黑会议助长了德国的侵略气焰,英国最终自食其果C“第一次”应指凡尔赛和约的签订D“两次光荣的和平”都具有大国强权的色彩25以英国人李顿为
32、团长的国联调查团在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事件进行调查后,说:“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李顿认为“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的依据是()A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B华盛顿体系的束缚C国联对日本侵略者的制裁 D中国的革命运动26.意大利参加二战后,致力于在非洲抢占殖民地。当时意大利面临的有利条件是( )A.“新罗马帝国”实力雄厚 B.英国被迫困守本土C.埃塞俄比亚放弃了抵抗 D.德国装甲兵的增援27.(2013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4)图6中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对近代以来德国历史发展进程中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认识。解答此题的关键
33、是准确解读四幅图中的含历史信息,可以用找基法。解读四幅图片,只有图出现了奥匈帝国,据此判断图是一战之前的情形,其余三幅图都出现了奥地利或匈牙利,是一战之后的情形,据此判断选择C项。【答案】C27(2011山东文综35)(10分)下列材料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材料二 西班牙内战期间,丘吉尔说:“即使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给政府一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度。”“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1)材
34、料中的“中立”是不是英国的一种“好心肠”?它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的”办法?分别说明理由。(6分)(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4分)【答案】(1)不是“好心肠”:英国是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换取自身的安全。不是“安全的”办法:“中立”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英国在二战中遭到了德国的侵略。(2)回忆录具有主观性;要注意用其他史料加以印证。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希特勒并没有制定征服世界或关于别的任何事情的计划。他认为,别人会提供机会,并且他会抓住它们。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别处寻找那个提供机会的人,这个机会希特勒会利用的,而那个人也就这样
35、给走向战争以第一推动。显而易见,尼维尔张伯伦是这一地位的候选人。(1)提供“机会”给希特勒的是什么事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希特勒以“牙医”的身份出现,对着座位上仅剩下的一个病人(英国)喊道:下一个!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最后一顶帽子是英国,作为病人的英国手中拿着一把和医生一样的钳子。(2)结合史实,分析漫画反映了英国政策的什么变化及变化原因。28参考答案 (1)事件:慕尼黑阴谋。影响: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提高了希特勒的威望;削弱了英法两国在欧洲大陆的战略地位,给希特勒的进攻创造了条件;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变化:由绥靖政策到积极抵抗德
36、国法西斯侵略。 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德国法西斯的侵略野心日益暴露;维持大陆均势;保护自身利益。(2013山东文综37)29.(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苏俄不会单独出兵;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国联无力干涉。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1)试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测的依据。(8分)(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解析】考查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第一问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做出预测的依据,需要对这一时期的大国关系有清晰的梳理和认识,第二问问的是绥靖政策对远东的影响,强调概括不要展开。【答案】(1)的依据:苏联担心德国东侵,将战略重心放在欧洲。的依据:英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的依据:美国为避免卷入国际争端,实行“中立政策”。的依据:从“国联制度设计缺陷”、“英法控制国联,实行绥靖政策”、“国联不能制止战争的具体事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均可得分。(2)纵容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恶化了远东局势。- 1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