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70796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读碳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1.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减少CO2排放,直接影响图中的环节是()A.B.C.D.2.为维持环节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作用,人类迫切需要()A.开垦沼泽B.开发水能C.保护雨林D.退耕还湖解析第1题,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增加清洁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进而减少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结合图示可知应为环节。第2题,图示表示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故人类应保护绿色植物,尤其是热带雨林。答案1.A2.C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气温变化、旱涝灾害对米价指数的影响。读图,完成34题。3.自1950年以来,气温的变化趋势可能

2、带来的影响是()A.各地区动植物数量增加B.南半球农作物分布向北移C.高纬度地区取暖能耗减少D.病虫危害范围会明显减少4.为了应对全球变暖,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通过决议,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 以内,并争取把气温升幅限制在1.5 之内。要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目前比较合理的是()A.全部使用清洁能源B.提高煤炭消费比重C.植树造林,缓解升温D.全面限制工业发展解析第3题,自1950年以来,气温逐渐升高,这会使得有的地区动植物数量增加,而有的地区动植物数量会减少,故A项错;气温升高会使农作物分布向高纬度地区移动,南半球向南移动,故B项错;高纬度地区气温升高,取暖能耗减少,

3、故C项正确;由于气温升高,病虫危害范围会明显增加,故D项错。第4题,为缓解全球变暖,植树造林,缓解升温是目前比较合理的做法。答案3.C4.C下图为西伯利亚某湿地上空1千米处空气中CO2浓度变化的观测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5.观测数据曲线呈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主要原因是()A.冬季人们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取暖,排放CO2多B.夏季生物的呼吸作用强,呼出CO2多C.冬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多D.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CO2多6.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A.扩大热带作物的种植面积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C.高山的林线下移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北退缩解析第5

4、题,由图可知,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夏季低,冬季高,主要因为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冬季人们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取暖,排放CO2多;西伯利亚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广布,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多。第6题,据图中长期趋势曲线可知,CO2浓度在增加,会使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导致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西伯利亚即使温度有所上升也不适合种植热带作物;高山的林线上升。答案5.A6.B7.下表为我国西南某省级行政区19602000年各温度带面积(单位:103平方千米)数据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年份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北热带196023.237.9667

5、.8966.8975.1963.727.84197022.3938.2269.6568.7474.8262.486.44198022.3637.9867.8267.6474.7664.417.77199023.0238.4965.0164.3574.4367.0311.34200021.5834.0959.2164.2176.5472.2114.91(1)归纳该省级行政区气候的主要特点,说明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2)描述该省级行政区热带面积自1960年以来的变化特点,分析推测自1970年以来其热带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3)该省级行政区的气候演变趋势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是否一致?这种气候演变可能引

6、起当地农业生产的哪些变化?解析第(1)题,该省级行政区有一定的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北热带面积,且亚热带面积占其总面积的大部分,因此该省级行政区气候类型多样,以亚热带气候为主。该省级行政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纬度较低,气候类型多样与其面积大、南北跨度大有关,气候的形成还与地面状况有关,该地受复杂的地形影响也很明显。第(2)题,1960年以来该省级行政区北热带面积的变化要分段来描述,读表可得出结论。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和海拔较低的地区,温度的变化可引起热带地区面积的扩大或缩小,热带地区主要是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扩展。第(3)题,该省级行政区热带面积扩大,说明其

7、气温升高,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一致。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气温的变化会引起热量条件变化,还会引起蒸发量的变化,进而导致农作物品种、种植界线和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答案(1)气候类型多样,以亚热带气候为主。原因:该省级行政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纬度较低,面积大,南北跨度大,地形复杂。(2)特点:19601970年,该省级行政区热带面积变小;19702000年,该省级行政区热带面积变大。趋势:该省级行政区热带地区的范围主要是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扩展。(3)一致。变化:农作物的品种、种植界线和农业种植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关键能力提升练读部分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程度对比表,完成89题。温室气体浓度(m

8、gm-3)年增长率%生存期/年温室效应强度(CO2=1)对全球变暖的现有贡献率/%1750年1990年CO22803530.550200155CH40.81.720.912171115N2O0.000290.000310.2512027068.表中所列三种温室气体中,CO2对全球变暖的现有贡献率最大,主要原因是()A.CO2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B.CO2的生存期比其他温室气体短C.CO2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D.CO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9.有利于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合理措施是()A.大量进口石油,杜绝使用煤炭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C.严格限制钢铁工业、核工业

9、的发展D.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解析第8题,从表中可以明显看出,CH4的年增长率最大;CO2的生存期比其他温室气体长;N2O的温室效应强度最大;CO2的浓度最高。故CO2对全球变暖的现有贡献率最大是其浓度高导致的。第9题,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今后应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限制钢铁工业、核工业的发展,杜绝使用煤炭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植树造林不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答案8.D9.B矮蒿草甸植被是高寒地区的典型植被。下表示意全球变暖下矮蒿草甸植被物候期的变化。读表,完成1011题。物候期类型始期变化/天末期变化/天营养期+0.37-2.42*花

10、蕾期-0.84*-0.16*花期-1.47*+1.26*结果期+2.84*-0.42果后营养期+0.37-5.74*枯黄期+0.89*-3.00*生长期+0.37*-4.58*注:“+”表示提前,“-”表示延迟,“*”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极显著。10.全球变暖使矮蒿草甸植被()A.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缩短B.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推迟C.花期末期延迟D.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11.矮蒿草甸植被物候期变化,使得()A.植物提前展叶和开花,减小遭受春季霜冻的可能性B.植物成熟时期避开秋季霜冻,避免物种繁殖失败C.各物种间物候变化不同步,物种间相互作用脱节D.减少物种间竞争,有利于减缓物种淘汰、灭亡

11、速度解析第10题,根据表中数据和注可知,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始期提前0.37天,末期延迟4.58天,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都提前了;花期末期提前。第11题,全球气温升高,极端天气增多。展叶和开花的提前,增加了植被遭受春季霜冻的可能性。植被成熟期延迟,增加了遭受秋季霜冻的可能性,增加了物种繁殖失败的可能性。物候变化不同步,导致物种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相互作用脱节,加快了物种淘汰的速度。答案10.D11.C地温季节变化波动为零的深度称为地温年变化深度,这一深度处的年平均温度被称为年平均地温。风火山冻土定位观测站位于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腹部地区,对位于阴坡与阳坡的2个天然孔的地温观测

12、工作。下图示意该观测站所测2个天然孔各深度在2月与9月平均温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214题。不同坡向上各深度最高与最低月平均温12.表示阳坡2月平均地温变化曲线的是()A.aB.bC.cD.d13.该地阴坡地温年变化深度约为()A.1.2米B.1.8米C.10米D.12米14.在全球变暖环境下,能起到保护多年冻土作用的是()A.夏季降水量增大B.冬季气温升高C.夏季降水量减少D.冬季气温降低解析第12题,由材料可知,“地温季节变化波动为零的深度称为地温年变化深度,这一深度处的年平均温度被称为年平均地温”。阳坡与阴坡相比,阳坡的年平均地温应该稍高。2月份与9月份相比,2月份处于冬季,地表温度较低

13、。据此判断,图中表示阳坡2月平均地温变化曲线的是b曲线。第1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阳坡与阴坡相比,阳坡的年平均地温应该稍高,故a、c分别表示阴坡2月和9月的平均地温变化曲线。地温季节变化波动为零的深度称为地温年变化深度,可知该地阴坡地温年变化深度约为10米。第14题,在全球变暖环境下,多年冻土可能会出现融化,夏季降水量增大,土壤湿度大,阻挡外界热量传入地下,对冻土层有保护作用。青藏高原冬季时气温远低于0,略有升高不会导致多年冻土融化。在全球变暖环境下,冬季气温应会升高。答案12.B13.C14.A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德国气象局2011年7月26日在柏林发布报告称,根据目前的全球

14、气候变化趋势,到2050年,全球夏季将更干燥,冬季将更潮湿多雨,极端天气现象更多。随着全球气候继续变暖,预计到2100年,德国的气温将比目前升高24。材料二下图示意全球变暖对世界部分地区的影响。(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全球变暖的原因。(2)简要分析全球变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3)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提倡低碳经济,请简要分析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及可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全球变暖的原因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全球变暖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影响不同,如高纬度地区积温增加,作物生长期延长,有可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低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加,干旱程度加重,农作物产

15、量下降。第(3)题,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节约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延缓全球变暖。可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植树造林、提高公众节能环保意识等。答案(1)自然原因:太阳的异常活动等。人为原因: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人类过度砍伐森林,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等。(2)有利影响:全球变暖使高纬度地区积温增加,作物生长期延长,有可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不利影响:全球变暖使不少低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加,从而加重干旱程度,农作物产量下降。(3)重要意义: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延缓全球变暖。可采取的措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站建设,多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火灾);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