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长沙市铁路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检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35题,每题2分,共70分)1.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如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A、B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 铁犁牛耕、家庭农业B. 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C. 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 集体劳作、铁犁牛耕【答案】D【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表格横向比较的是耕作方式的变化,纵向比较的是劳动组织方式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早期农业生产下的劳动组织方式是集体劳作,小农经济下的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因此D选项正确;铁犁牛耕最
2、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不是早期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家庭农业不是耕作方式,A 选项错误;奴隶制经济不是劳动组织方式,封建农业不是耕作方式,B选项错误;自然经济不是耕作方式,C选项错误。故选D 。 2. 西汉初年,“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针对这种现象,西汉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 官营专卖B. 劝课农桑C. 轻徭薄赋D. 朝贡贸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依据所学,西汉的时候,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和社会的稳定,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盐铁等实行专营政策。分析选项官营专卖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B和C属于农业措施,不符题意;属于对外
3、商业,与题意不符。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西汉的经济政策专营政策【名师点睛】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自明代中叶以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占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3. 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 男耕女织B. 自给自足C. 连续性D. 脆弱性【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由于天灾,受到很大的影响,农民为了缴税不得不出卖自己的田地和房子等。这种现象说明小农经
4、济具有脆弱性。故答案为D项。男耕女织和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但材料没有反映,排除A、B项;小农经济没有连续性的特点,排除C项。4. 旧唐书记载,(唐朝)长安(年号)中,(苏环)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 江、淮之间,广陵(扬州)大镇,富甲天下。材料没有反映出的扬州的信息是( )A. 地处交通要道B. 出产精美工艺品C. 是繁华的都市D. 市场受官府控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唐朝)长安(年号)中,(苏环)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江、淮之间,广陵(扬州)大镇,富甲天下。”得知ABC是对的;材料没有反映市场
5、受官府控制。所以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朝商业发展5. 有一碑文记载:“(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这种情况说明了A. 苏州失业人数较多B. 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C.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D. 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这反映了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所以选C。A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由材料来看,恰好说明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较好,排除D。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资本主义萌芽6. 15001620年
6、间,欧洲的物价平均上涨了300%400%。这一现象A. 促进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崛起B. 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 使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更加密切D. 加速了西欧封建旧势力的衰落【答案】D【解析】1500-1620年间,欧洲物价上涨的原因是贵金属的大量流入,引起价格革命,打击了西欧封建旧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D项正确。BC项是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的影响,排除。7. “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这段材料
7、旨在说明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 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结构变化C. 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衰落D. 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工业革命中许多出身社会底层的人凭借他们的聪明才智“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体现的是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世界市场的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贵族阶层的衰落;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的是工业资产阶级的崛起,并未涉及商业资产阶级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8.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
8、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A. 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B.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C 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D. 最终改变了欧洲传统地位【答案】D【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描述了世界近代以来金融中心的转移历程。荷兰金融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排除A;国际金融中心的转移和当地经济影响力相关,并不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所以排除B;C中“始终”不符合北意大利金融和美国金融,排除C;美国金融的到来意味着欧洲传统地位的丧失,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走向世界的
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9. “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它使美国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科技进步:电力和能源开发、材料和材料加工、通信和信息传递技术。”下列成就中属于其表现的是A.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B. 瓦特改良了蒸汽机C. 爱迪生发明电灯D. 西门子制造发电机【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它使美国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科技进步:电力和能源开发、材料和材料加工、通信和信息传递技术。”可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人类进入了电气
10、时代,出现了许多新技术,爱迪生发明电灯就是其中一项,C正确;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A、B错误;德国西门子制造发电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D错误。10. “交通运输业愈发达,商品流转愈迅速、愈频繁,单个的、地方的和民族的市场结合的进程就愈快,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的生产机体的发展也就愈迅速”,第二次工业革命能够推动交通运输领域革新的成就是A. 火车的发明B. 飞机的研制成功C. 蒸汽机的不断改良D. 发电机的创制成功【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内燃机的创制使用使交通领域出现重大革新,汽车飞机出现,加快了各地的经济联系,有
11、利于推动世界市场的整体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火车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已经出现,排除A项;蒸汽机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排除C项;发电机的问世并未推动当时交通工具的重大革新,排除D项。故选B。11. 迈克尔法拉第是英国物理学家,1831年,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关键性突破,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与之相关的成就是A.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B. 新交通工具的创制C. 化学工业的建立D. 电力的广泛使用【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使用奠定基础,故选D;ABC与法拉第没有直接关系,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831年,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的关键性
12、突破”,结合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分析解答。12. 据统计,18701913年间,世界贸易总量增长了3倍多,铁路线长度增长了4倍,世界船舶总吨位增长1倍以上。这表明A. 国家之间经济争夺更加剧烈B. 世界各地区间联系的加强C. 世界各地获得同等发展机会D. 蒸汽机广泛用于各个领域【答案】B【解析】【详解】题意主要反映了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增长,没有体现国家之间的经济争夺,故排除A项;贸易总量、铁路长度和船舶总吨位的增长说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密切,世界各地区间联系加强,故选B项;世界各地获得同等发展机会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故排除C项;蒸汽机广泛用于各个领域的说法无从体现,故排除D项
13、。13. 从1912年到1916年,北洋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多达86项,主要包括简化民间企业的注册手续、对新办企业实行保息政策等六大方面的内容。北洋政府的这些举措A. 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B. 顺应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潮流C. 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D. 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简化民间企业的注册手续、对新办企业实行保息政策”可知,北洋政府推行的举措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顺应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潮流,故选B;实业救国在19世纪末就已有之,A项“产生”的说法与材料的时间限定不符,排除;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是在19世纪末,即甲午战争后
14、,故C项与材料的时间限定不符,排除;北洋政府的这些举措只能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制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项说法对此有所夸大,不符合史实,排除。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同点是A. 市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B. 企业参与市场竞争C. 形成过程具有自发特点D. 劳动产品分配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推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发挥市场对经济的作用,故B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A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改革开放政策
15、的推动下逐渐形成,并不具有自发特点,故C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D排除。15. 下表是抗战时期中国抗战电影海外传播一览表(部分)。国家片名发行方式美国热血忠魂八百壮士赠送苏联精神总动员赠送热血忠魂赠送新加坡抗战特辑出售版权据上表可知,抗战电影在海外传播( )A. 有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B. 鼓舞了国内军民的抗战意志C. 表明政府注重国际形象的构建D. 体现政府与美苏关系更为密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抗战题材的影片多通过赠送的方式在海外播放,这体现了我国在美国、
16、苏联等国积极宣传中国抗日战场的战况,表明这一时期我国对国际形象构建的重视,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并未显示这些影片播放于1942年之前还是之后,无法得出是否有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海外播放中国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主要侧重于国际宣传,与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没有直接的关系,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得知政府与美苏关系更为密切,故D选项错误。16. 18961911年中国铁路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新建铁路总里程约为此前的22倍。下图为铁路投资构成示意图。由此可知A. 清政府一直以来重视铁路修筑B. 西方列强控制中国铁路修筑权C. 铁路修筑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D.
17、 国人的阻碍严重制约铁路修筑【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饼状图可知,中国铁路投资中,政府借款和外资投资的占比较高,说明中国的铁路修筑权被西方列强把持,选项B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经济发展和铁路修建之间的关联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材料并未体现国人对修建铁路的阻碍,排除D。17.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可见当时民报是A. 艺术性报刊B. 娱乐性报刊C. 通俗性报刊D. 政论性报刊【答案】D【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是一个大型月刊,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该报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
18、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因此选D。 18. 据美国通史记载:仅纽约一市,1931年记录在案的饿死街头事件,就有2000起;1932年,纽约晚画报报道了一系列饿死人的事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农业歉收B. 生产相对过剩引发经济危机C. 产业结构调整挫伤农民积极性D. 通货膨胀引发粮食价格上涨【答案】B【解析】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很多人濒临破产。这场经济危机是由生产相对于人民群众的购买力过剩导致的,因此材料反映的“饿死街头事件”的原因是生产相对过剩引发经济危机。故答案为B项。这场危机的爆发不是由于农产
19、品减少,而是产品过剩,排除A、C项;危机爆发时粮食价格下跌,排除D项。19. 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决经济大危机:过剩与秩序,过剩与价格,信用与保障,温饱、就业与保障。这四个方面所解决的问题对应最恰当的是A. 农业危机工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B. 民生危机农业危机金融危机工业危机C. 工业危机农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D. 农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工业危机【答案】C【解析】【详解】罗斯福新政中工业方面的措施主要是为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农业方面的措施是为了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金融方面的措施是为了逐步恢复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社会民生方面的措施主要是提供社会保障和增加就业
20、。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与罗斯福新政中的措施对应错误,排除A、B、D项。20. 从1921年至1928年,苏俄(联)原来破败不堪、奄奄一息的经济,很快恢复了起来,人民生活也迅速得到了提高。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A. 没收地主土地,鼓励农业生产B. 实施计划经济,优先发展工业C. 允许私人经营,恢复商品市场D. 削减农业税收,扩大谷物生产【答案】C【解析】【详解】从1921年春开始,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恢复商品市场,实行自由买卖,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故选择C;“没收地主土地,鼓励农业生产”不是苏俄在19211928年间实行
21、的经济政策,排除A;“实施计划经济,优先发展工业”是苏联在一五计划期间实行的,排除B;“削减农业税收,扩大谷物生产”与19211928年间的苏俄(联)无关,排除D。21. 1944年7月1日, 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会议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征是()A. 35美元稳定等价于1盎司黄金B. 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 美元与黄金挂钩,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D. 美国拥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厚的黄金储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特征是“双挂钩,一固定”即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
22、元挂钩,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率固定,故C项正确。A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不是特征,故错误。B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与设问不符,故错误。D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得以建立的条件,与设问不符,故错误。【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史实,二是紧扣设问要求“基本特征”,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2.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92年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公开宣布并执行了大面积、大幅度调低进口关税。中国的进口关税税率总水平从1992年的432%降至2002年的12%。以下对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A. 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经济迅速腾飞B. 世贸组织对贸易小国利益足够重视C. 中国积极
23、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D. 中国企业有技术、市场等绝对优势【答案】C【解析】大面积、大幅度调低进口关税是为了推动自由贸易,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故答案为C项。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也不能反映,排除;D项中的“绝对优势”说法错误,排除。23. 美国人的研究认为勃列日涅夫后,苏联在第三世界政策上出现新动向,降低了对第三世界的义务减少对东欧盟国的承诺要盟国提高自力更生程度等。这种动向的出现A. 源于苏联实力的相对下降B. 体现了第三世界的崛起C. 表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D. 彰显了苏联的大国战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
24、“降低了对第三世界的义务减少对东欧盟国的承诺要盟国提高自力更生程度等”,结合材料时间“勃列日涅夫之后”,可知这一时期苏联实力下降,因此减少对盟国的支持力度,A正确;材料主旨是苏联而非第三世界,且第三世界的崛起和苏联减少援助之间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排除B;C与题无关,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苏联实力相对下降,有收缩趋势,而非彰显大国战略,排除D。24.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一言以蔽之是“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其中“中国需要世界”体现在( )A 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加,地位举足轻重B. 可以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被动接受规则的不利状况C. 发展中的中国有着
25、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D. 中国深化对外开放,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加,地位 举足轻重、发展中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均是在强调“世界需要中国”, 中国深化对外开放,但是并不是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可以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被动接受规则的不利状况”才能表明“中国需要世界”。故B项正确。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中国需要世界”【详解】25. 下图“英国脱欧的漫画反映出A. 加入欧盟完全违背英国
26、国家利益B. 欧洲的联合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C. 英国脱欧增加欧盟内部不稳定性D. 英国脱欧必然会导致欧盟的解体【答案】C【解析】【详解】从图片可知,英国脱欧导致欧盟“星旗空缺”“一条一条的裂缝”,增加“星旗破坏”,所以C项正确。最初英国加入欧盟时是国家利益的选择,故A项错误。欧洲的联合符合欧洲人的利益,亦符合全球化的趋势,故B项错误。英国脱欧增加欧盟的解体的可能性,故D项错误。所以选C。26. 从1985年3月到1990年10月,短短五年多的时间,苏共中央曾先后推出12套经济改革计划,1990年2月出台“400天计划”,5月又出台“5年计划”,8月又随即出台“500天计划”,改革计划的混乱使地
27、方层面根本无法落实。由此可见,戈尔巴乔夫改革A. 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B. 把重心转向政治领域C. 使苏联社会陷入失控D. 具有盲目随意的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没有反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戈尔巴乔夫改革把重心转向政治领域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社会效果,排除C;戈尔巴乔夫改革在五年内不断进行经济改革计划的变换,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具有盲目随意的特点,故选D。27. 据官方国民收入与支出统计:19511982年英国社会福利增长2.7倍,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近1倍,同期社会福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4%跃升为14.4%。材料反
28、映英国的社会福利A. 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B. 促进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C. 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D. 扩大了社会消费【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511982年英国社会福利增长2.7倍,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近1倍”可知体现的是英国的社会福利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A选项符合题意。英国的福利政策促进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不符合史实,B选项排除。高福利待遇容易出现懒人经济,C选项排除。材料无法得出英国的社会福利扩大了社会消费,D选项排除。28. 1929年的最后一周,美国政府在追加了约3亿美元的信贷资金后,胡佛总统对此评论说:“以前没有一位总统认为这是政府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须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29、这说明当时美国A. 认识到经济危机严重B. 坚守自由放任经济政策C. 尝试突破传统经济政策D. 为罗斯福新政创造条件【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1929年”“政府在追加了约3亿美元的信贷资金”中可以看出,胡佛政府开始以信贷扩张的方式干预经济,这说明美国政府开始尝试突破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经济危机严重性的认识,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胡佛政府的措施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危机,故D项说法错误。29. 清末竹枝词:“千山万壑赴京门,不失人兮不失言。尤便好官订暗码,个中托嘱最温存。”词中描写的是A. 电影B. 电报C. 火车D. 轮船【答案】B【解析
30、】【详解】由材料“尤便好官订暗码,个中托嘱最温存”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电报对信息的传播作用,故选B;电影、火车和轮船都不是直接作用于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有效载体,不符材料描述,排除ACD。30. 1897年,天津中西大学堂举行了全校运动会,共设12个比赛项目:跑带跳一百码;赛掷重物;跑带跳二百二十码;先跑后长跳;先立后长跳;跑袋法;跑围场一周;跑兼拾物;绕场围跑三周;持棍高跳法;先跑后高跳;赛递物法。据此可知A. 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功能B. 全民健身理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C.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得到贯彻D. 学校体育竞技活动的开展受西方文明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
31、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天津中西大学堂所进行的运动为西方运动竞技的跨栏、撑杆跳及跳高项目,故D项正确。A项,题干未涉及传统体育文化,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全民健身理念,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德智美育等内容,排除。31. 1984年,柳传志在中关村创办了一家小公司,张瑞敏着力改造青岛日用品电器厂,李经纬推出了一款“东方魔水”健力宝饮料,王石在深圳成立了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他们的事迹反映了A. 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始B. 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C. 城市经济结构的松动D. 计划经济弊端严重【答案】C【解析】【详解】几位企业家创业,反映的是私营经济、集体经济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所有制企业,新的经营模式,所
32、以材料体现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松动,故选C。材料中的企业并非国有企业,排除A;材料涉及的是改革,而非开放,排除B;材料并未揭示计划经济的弊端,排除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所列的这几个企业的所有制性质。32.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能为此结论提供佐证的是A. 确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方针B. 确定了“三大改造”的方针政策C. 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 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主要矛
33、盾,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故C项正确;一五计划时期是指1953-1957年,故A项排除;B项是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的,排除;D项是1960年提出的,排除。33.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该材料折射出A. 洋务运动已走向失败B. 政府限制发展近代企业C. 工业发展受到列强制约D. 近代工业发展不平衡【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893年对于机器生产的优势,广东、两江闽浙和河洛之北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所以反映了不同地区对近代工业生产的认识不同,所以可以折射出近代工业发展存在
34、地区的不平衡,故D项正确;1895年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政府的态度,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工业发展与列强之间的关系,故C项排除。34. 如表反映了18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年代17501801185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21.027.551.0A. 工业革命的开展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C. 政府鼓励人口迁移D.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之前和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城市人口的比例,从材料可以看出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人口比例占据绝对多数,故选
35、A。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与表格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城市化的进程主要依靠工业革命的开展,政府政策上的鼓励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C;从城市的人口变化中无法得知世界市场的发展程度,排除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工业革命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35. 有学者指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城市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时代,北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0.1%,南宋则高达22.4%。人口向城市的集聚,这一现象A. 使城市的生活环境恶化B. 导致农村劳动力相对缺乏C. 推动了坊市界限的打破D. 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
36、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宋朝时期商业经济繁荣,“市”与“坊”界限打破,城市商业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成为商品经济发展的中心,有利于吸引农村剩余人口向城市流动,故D项正确,C项排除;题干并不能说明宋代城市化加剧环境恶化,排除A项;宋代租佃制发达,而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并未约束农业劳动力供应,排除B项。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1题,共30分)36. 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从历史看,全球化分几个阶段,主导方式不停变化。第一阶段是1500年到工业革命时期,强国通过海上战争控制航路,击溃竞争对手商船船队寻求贸易垄断,建立主导性的全球贸易网络。第二阶段是英国工业革命后,强国以殖民方
37、式在全球进行原材料 掠夺和市场扩张,这个时期的全球化本质上是种“帝国模式”,英国是霸权国。第三阶段是二战后,世界各国间逐渐走向全球性相互依赖,国家间处理彼此关系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最强大的国家认为以战争方式开疆拓土得不偿失,战争无异于自杀,美国靠贸易就能致富。摘自徐秀军、刘贞晔等的特朗普会大开经济全球化倒车吗?材料二 1990年后,全球经济开始为公众所注意,国家间贸易的扩大,对外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自由流动,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政府干预的减少和新型合作的出现,通信技术的进展推动了世纪经济的全球化。1995年世贸组织建立,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舞台,拥有行使决定的权力。摘自杰里.齐格勒的新全球史下材
38、料三 经济全球化对第三世界来说,风险多于机会,代价大于利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于穿上了一件紧身囚衣。美国政府认为,中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势必造成失业狂潮,这样中国社会就会不稳定,政府就可能垮台。全球化是美国政治精英的一个重大阴谋,这在美国决策圈实际上早就是公开的秘密。摘自马立诚的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全球化三个阶段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岀“美国靠贸易致富”的有效机构。(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岀“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岀: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全球化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答案】(1)特征:第一阶段:强国
39、通过海上战争控制航路寻求贸易垄断; 第二阶段:强国以殖民方式在全球进行原材料掠夺和市场扩张;第三阶段:世界各国间逐渐走向全球性相互依赖、强国靠贸易致富。机构:关贸总协定; (2)因素:两极格局瓦解;跨国公司的推动;市场经济理念被绝大多数国家认可;世贸组织的建立;第三次科技革命进行;区域经济集团化等。(3) 认识: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有利于吸收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又由于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实质: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解析】【分析】【详解】(1)从材料“强国通过海上战争控制航路,击溃竞争对手商船船队寻求贸易垄断,
40、建立主导性的全球贸易网络”“强国以殖民方式在全球进行原材料掠夺和市场扩张”“世界各国间逐渐走向全球性相互依赖,国家间处理彼此关系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美国靠贸易就能致富”中可以概括出答案。(2)从材料“新型合作的出现,通信技术的进展”“1995年世贸组织建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科技发展、两极格局的瓦解、跨国公司、市场经济理念、世贸组织、区域经济集团化和交通方面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有利于吸收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又由于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