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讲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下列属于“波峰”时期政治特征的是()A贵族政治开始瓦解B门阀与皇权的共治C形成集体宰相制度D初创了大一统帝国解析:选D。秦汉时期完成了大一统,初步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被称为“波峰”,故D项正确。2(2020昆明诊断)秦统一中国后,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6口计,总数在70万以上。其主要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B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
2、展C强化关中地区中心地位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解析:选C。据材料“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可知,秦朝将“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这便于充实关中地区的人口,从而提升关中地区的地位,故选C项。3(2020乌鲁木齐一模)古代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的说法,到秦始皇时期,“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这反映出()A周朝礼乐制度遭到破坏B秦朝继承了古代的祭祀制度C秦始皇不遵循古代礼制D秦朝大一统君主专制的形成解析:选D。材料信息“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说明秦始皇统一后建立了不同于分封制下的
3、新的帝王祭祀体系,这也是秦始皇一统天下,构建专制权威的表现,故选D项。4(2020南通调研)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解析:选C。材料中“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与材料中“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相符,故C项正确。5(2020福州质检)秦始皇的父亲去世后,按周代谥法被追封为庄襄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
4、子议父”“臣议君”不合理为由,废除了谥法。秦始皇此举意在()A维护皇权尊严B弘扬三纲五常C废除宗法制度D取消分封制度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秦始皇以子议父臣议君不合理为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核心是皇权至上,而秦始皇此举之意正是维护皇权尊严,故A项正确。6(2020中原名校质评)如果周天子和一般贵族还保持着比较密切关系的话,那么秦汉时代的皇帝与一般贵族和地主之间就已经存在着一条前所未有的鸿沟。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经济的形成B权力结构的变革C思想专制的加强D宗法观念的破坏解析:选B。从西周至秦朝,古代中国的官制历经了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型,由远古
5、时期的世袭变为封建社会的中央任命,其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故B项正确。7(2020北京海淀区期中)一位古代学者论及某一官职时说:“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负责考查政事得失)。”符合这一标准的官职应该是()A秦朝的丞相 B西汉的尚书令 C北宋的枢密使 D明朝的首辅解析:选A。由“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负责考查政事得失)”可知这一官职与秦朝助理万机的丞相相符,故A项正确。8(2020邢台检测)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A君主专制集权需要 B丞相主管全国军事C国家政
6、局稳定太平 D太尉纯属后人杜撰解析:选A。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说明军权由皇帝亲自掌握,这是出于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故A项正确。9(2020江西省百所名校高三阶段性诊断)秦始皇在平定长达九年的长信侯嫪毐叛乱后,深深地意识到臣子有了封地之后就可以依据封地大肆招揽宾客,养成自己的势力,以致危害国家。这可以用来说明秦朝()A最先废除了分封制B亟须进行官制改革C郡县制推行的原因D君权受到权臣制约解析:选C。据材料“深深意识到臣子有了封地之后就可以依据封地大肆招揽宾客,养成自己的势力,以致危害国家”可知,秦始皇认识到分封制的弊端,为了解决这一弊端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故C项正确。1
7、0(2020江淮十校联考)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A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B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C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解析:选A。根据材料“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可知,这一时期,地主绅士依旧是秦王朝基层政权的根基,故A项正确。11(2020湖南省长郡中学实验班模拟)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
8、种选拔制度。这一现象()A表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B意味着宗法制影响的消除C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D是科举制推行的必然结果解析:选C。由材料“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可知,郡县制下选官不再依据血缘,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故选C项。12范文澜中国通史载:“秦始皇焚民间藏书,坑孟派儒生,只许士人学秦朝的法律制度,以吏为师。皇宫中却藏有大量图书,朝廷上仍有博士官和儒生(如张苍、叔孙通、伏胜等)或传经或议论政事。”作者认为秦始皇()A焚书坑儒只是针对儒家 B采取多种措施维护统治C依旧借助儒家治理国家 D积极推行法制,以法治国解析
9、:选B。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中“焚”的是民间藏书,“坑”的是孟派儒生,但是在皇宫中却“藏有大量图书”,在朝廷上仍有“博士官和儒生(如张苍、叔孙通、伏胜等)或传经或议论政事”,说明秦始皇为了维护其统治而采取了多种措施,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秦至汉,丞相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上至天时,下至人事,都是其职权范围。其具体职责包括:选用官吏、劾案百官、执行诛罚这一切大体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用人,二是决策,这就把国家政务中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包揽了。 材料二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的动荡。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
10、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况且世袭制的延续性,就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的累积实力。而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央。这样,不仅减少了地方实力超越中央的可能,还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大大推进了中央集权的程度。 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材料三中华帝国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其辽阔的疆土及多元的族群公元前3世纪,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但是,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人性”仍然留存了下来。这些地域文化的多样性非但没有妨碍人民生活,相反其意义对于帝国而言是至
11、关重要的。引自(美)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丞相制度的设立对皇权的影响。为了限制丞相权力,秦朝是如何设置中央官制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历史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的主要举措。用一句话概括这些举措对中国的深远影响。答案:(1)影响: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减轻皇帝负担;职责无所不统,影响皇权专制。中央官制: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2)分封制的影响: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权力的集中和统治的长期稳定。 郡县制的影响
12、: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举措:修灵渠,平定岭南,在岭南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在“西南夷”开辟“五尺道”,并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派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影响: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14(2020长春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
13、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分析材料,以“制度创新与实践”为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观点,论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一观点: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论述: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裂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示例二观点:公平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门第之风盛行,豪强左右政局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才能的下层平民得不到重用,社会平等性没有体现,政权持续腐败。唐朝开始全面推行科举取士,通过考试和才能来选拔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下层民众的政治需求,推动了唐初的社会稳定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