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 右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公私合营企业”可以判定是三大改造中的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答案D2“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有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了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从歌词中“
2、肥猪千斤多”的史实可以判定是“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答案为A。答案A31958年5月27日,村民阿牛在日记中写到“广播里面说全村的人都要集中起来,学习中央的最新理论指示。”是因为当时在 ()。A开展“三大改造”运动B开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C庆祝“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庆祝“八大”胜利召开解析“三大改造”运动(19531956年),排除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是在1957年,排除C;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排除D;1958年,中共开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4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
3、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解析此题是因果分析型选择题,根据因先果后原理可排除C项,A项原因不全面,D项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和其他原因导致的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才是促使中共中央纠正错误的主要原因。答案B5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 ()。A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D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解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因此1960年开始对国民经济各方
4、面的比例关系进行调整。答案D6下列趋势图,最能显示“文革”期间工农业产值变化的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图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文革”期间周恩来、邓小平的整顿措施使国民经济有所复苏。答案CB组(能力题)7下图是中国“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年度股息红利”和“1956年一、二季度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企业 ()。 A经营效益的变化 B分配制度的变化C生产方式的变化 D所有制性质的变化解析从材料中1955年和1956年等时间信息可以看出,这个时期正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家
5、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由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变化,即所有制性质的变化,故D项的说法正确。答案D8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以上材料表明党和政府 ()。A认识到经济需要平衡发展 B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生产的经济指导思想C将经济建设的重点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的“左”倾冒进错误解析考查八大经济建设方针。从材料周恩来重视重工业为中心需要农业的配合,结合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可知选择A项。答案A9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
6、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生产关系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解析材料信息体现了六七十年代的人民公社体制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说明当时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答案A10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不少挫折与失误,好心办了坏事。它给我们今天的新农村建设留下的教训有 ()。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经济建设要切合实际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十年建设时期的经验
7、教训,均符合题意。答案A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有六亿人口,我们党同六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就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报告材料二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请回答:(1)材料一强调了什么?可以看到中共八大召开前,党和政府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忽视了什么?这种指导思想导致实践中犯了怎样的严重错误?(4分)(2)材料二1961年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的实质是什么?材料中所说的“已有的胜利”是事实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决议中的这种说法反映了什么问题?(6分)答案(1)材料一强调了主观能动性,追求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实践中的错误:掀起“大跃进”的高潮,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2)实质是部分纠正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材料中所说的“已有的胜利”并非事实,因为当时国民经济出现异常严重困难的局面。决议中的这种说法反映出对“左”倾错误的认识不足,“左”倾错误并未得到根本的纠正,并最终发展为“文化大革命”的极端“左”倾错误。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