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必备知识导学思练一、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含义:2.人口迁移的特点:(1)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2)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时期特点流向目的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计划、有组织迁移从东部地区迁往偏远地区开发工业基地、垦荒、支援边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流量大、自发流动农村流向城市,内地流向沿海务工、经商、求学【探索应用】每年春节期间,我国大量的“民工流”是不是人口迁移?提示:每年春节期间,我国大量的“民工流”不属于人口迁移。“民工流”虽然在地理空间上发生了位置变动,但绝大多数人的居住地并没有发生“长期性”或永久性改变。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推拉力理论:促
2、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的因素是_因素,吸引移民迁入新居住地的因素是_因素。2.主要影响因素:推力拉力关键能力层级突破基础考点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研析考题】例题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2019天津高考)读材料,回答问题。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为了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的举措,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本自治区北部。安置“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件?【思路分析】材料解读由材料可知,宁夏中南部人口容量小,北部生态环境优越,经济发达图像解读宁夏北部有众多灌渠,水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北部有省会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我的思路_ _【解析】该题为条件分析类题
3、,关键词为“安置”“迁入地”,解题方向为“哪些条件”。结合材料,从自然条件的地形、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和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答案: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备选例题】(2019海南高考)如图分别示意1995年、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据此完成(1)(3)题。(1)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A.东北部B.南部C.中西部D.西部(2)与1995年相比,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A.数量减少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C.迁移规模变小D.净流入的地区减少(3)影响美国本土人口
4、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A.经济B.交通C.文化D.教育【思路分析】材料解读1995年、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图像解读图中箭头的指向及数字大小南部地区人口净流入最多,东北部、中西部、西部地区均为人口净迁出地区。对比2010年与1995年本土人口流动发现净流入的地区增加向南部迁移的最多我的思路(1)_(2)_(3)_【解析】(1)选B,(2)选C,(3)选A。第(1)题,结合图中箭头的指向及数字大小,可知南部地区人口净流入最多(210万人),东北部、中西部、西部地区均为人口净迁出地区,其数量分别为135万、45万、80万。第(2)题,2010年相比1995年人口数量在增长;对比2010年
5、与1995年本土人口流动图,即可发现净流入的地区增加,比如西部地区;但人口迁移的规模变小;中西部并没有明显的大量人口流入。第(3)题,对比两图人口迁移的方向,都是向南部迁移的最多,说明经济是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关联知识】关联1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关联2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分析方法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经常起作用的主要因素,如图所示:(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
6、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知识拓展】我国的“民工流”现象(1)产生原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国家推出允许农民进城等一系列政策。(2)“民工流”的特点。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外籍工人”以年轻人居多;流动不稳定;文化素质偏低。(3)“民工流”的变化。一方面东部沿海招工难,出现“民工荒”,另一方面民工找工作难,纷纷返乡或向中西部转移,出
7、现“回流”现象。原因主要是近年来,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而民工素质偏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迁移,内地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民工流动方向的改变。【对点训练】(2020河北联考)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2题。1.有关该地区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时人口总量最大B.时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C.时当地人口数量达最小值D.时老年人口比例很小2.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变化B.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迁入量减小C.经济落后,大量人才外流D.留守儿童问题使父母返乡务
8、工【解析】1选B,2选A。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时期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之和大于0,人口仍在继续增长,人口总量不是最大。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时期人口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之和大于0,说明该地人口数量为增加状态,当地人口数量不是最小值。时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说明人口出生率低,且经历了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时期,说明该地区青少年人口比例较小、老年人口比例较大。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时期以后人口出生率为负值,说明该地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进而说明该地经济发达,劳动力短缺,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外迁,就业机会减少,导致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
9、减少;不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迁入量减小;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才;就业机会少,生活成本提高等原因,使农民工返乡务工。【加固训练】(2020潍坊模拟)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加速,流动老人已成为国内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我国主要老年人口流入大省的人口来源(见表),可为老年人口流动大省制定人口政策、合理配置养老资源提供依据。据此,完成1、2题。流入省来源者30%以上20%30%10%20%5%10%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北京河北黑龙江河南、辽宁、内蒙古、吉林、山东西藏四川重庆、甘肃、河南新疆河南、四川甘肃浙江安徽四川河南、贵州、湖北、江苏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主要老年人口流入大省的人口
10、来源1.流动老人()A.主要来源于西部地区B.全部流入经济发达省份C.以远距离人口流动为主D.河南流出老人去向分散2.进藏流动老人以四川人为主的主要原因是()A.川藏位置相邻B.四川经济发达C.国家政策支持 D.川藏习俗相似【解析】1选D,2选A。第1题,读表可知,流动老人的主要来源为中部地区省份;流入省份包括西藏,并非全部流入经济发达省份;流动老人以近距离流动为主;表格中的流入省份中,除辽宁外,其他省份的老年人来源地均有河南省,表明河南省流出老人去向分散。第2题,流入西藏的老人中,四川省占30%以上,主要原因在于西藏和四川在空间位置上相邻;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且如果四川经济发达,则就业岗
11、位多,大多数青年人会留在四川,则进藏老人会减少(我国老人多因家庭因素前往子女所在城市居住);国家政策以及习俗不是主要原因。(2020福建联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连续三年下降。如图是我国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年龄性别结构金字塔图(返迁指流动人口返回原籍地工作生活的行为)。据此完成3、4题。3.据图判断可知()A.流动人口4050岁男性数量最多B.返迁人口4050岁男性比重最大C.流动人口3035岁女性数量最少D.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变化一致4.下列影响流动人口返迁回乡的主要因素有()乡村基础设施产业结构调整城市人口政策城市环境质量A.B.C.D.【解析】3选B,4选
12、C。第3题,图中显示,流动人口1525岁男性比重最大,因此该年龄段男性流动人口数量最多。图中显示,返迁人口4050岁男性比重最大。图中显示,流动人口50岁以上女性数量最少。图中显示,返迁人口中比重最大的是4050岁年龄阶段,而流动人口中比重最大的是1525岁年龄段,年龄结构变化明显不一致。第4题,与城市相比,乡村基础设施始终处于劣势,因此乡村基础设施不是影响流动人口返迁回乡的主要因素,不符合题意;由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城市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和年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流动人口返迁回乡,符合题意;为了缓解城市人口压力,城市制定的限制人口政策,使得部分流动人口返迁回乡,符合题意;与乡
13、村相比,城市的环境质量一直以来具有劣势,但依然吸引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因此城市环境质量不是影响流动人口返迁回乡的主要因素,不符合题意。基础考点2 人口迁移的影响【研析考题】例题 人口迁移的影响(2019全国卷I)如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1)、(2)题。(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思路分析】图像解读欧盟人口结构特征是青少年
14、的比重较小,而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较高;非欧盟籍的人口年龄结构的突出特点是青壮年的比重高我的思路(1)_(2)_【解析】(1)选C,(2)选B。第(1)题,图中显示的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例,而不是人口数量。从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例来看,非欧盟籍的男性比重在整个年龄段的比重中并没有超出欧盟籍,只是在2550岁超出了欧盟籍,其他年龄段均小于欧盟籍,所以男性人口比例非欧盟籍并非较多;图中显示2550岁女性比例非欧盟籍较大,超出了2%,而欧盟籍才1%左右,故与欧盟籍相比非欧盟籍的2550岁女性比例较大;图中2550岁非欧盟籍人口比例远大于欧盟籍,该年龄阶段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说明非欧盟籍与欧盟籍相比,劳
15、动力人口比例较大;图中非欧盟籍50岁以上人口比例小于欧盟籍。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非欧盟籍2550岁的人口比例远大于欧盟籍人口比例。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带来大量劳动力,必定会降低欧盟籍的老龄化比重,缓解欧盟老龄化进程。人口迁入会带动欧盟经济的发展,消费总量增加,但“人均”消费不会剧增;人均收入可能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故人均收入不会剧降;欧盟大部分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非欧盟籍人口的迁入比例持续增大,说明欧盟对劳动力的需求仍在增加。【备选例题】(2018海南高考)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 254.8万
16、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1)、(2)题。(1)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2)2013年后该省()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思路分析】材料解读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 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图像解读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
17、7%以上,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省外人口的迁入我的思路(1)_(2)_【解析】(1)选B,(2)选C。第(1)题,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大量人口外出务工,从而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我国招生是有计划进行的,不会在某年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外出旅游不会改变居民常住人口的身份。第(2)题,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说明人口迁入较多,而以前安徽省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因此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图中没有信息显示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及老龄化问题。【关联知识】关联1 人口迁移的影响(1)人口迁移对迁入地、迁
18、出地的影响。(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就业机会。例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会增加相应的师资力量。关联2 分析人口迁移影响的思路(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4)从具体方面。方面影响影响人口数量迁入地人口增多,迁出地人口减少影响交通运输迁
19、入地交通压力增大影响年龄结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会使迁出地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迁入地人口老龄化程度减轻【知识拓展】解答“人口迁移类”试题的思维流程【对点训练】(2021张家口模拟)“海归”指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留学归国人员,“海归”一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尤其是十九大以来,大批“海归”回国创业,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据此完成13题。1.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十九大以来,“海归”回国创业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一枝独秀B.中国国内市场大,创业收益高C.中国缺少创业人才,科学技术落后D.中国国家政策扶持和经济形势的助推2.作为归国创业者,“
20、海归”带来的影响是()A.使我国劳动者年龄结构趋向年轻化B.大幅度增加了我国劳动者数量C.使我国劳动者素质和技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D.使劳动者性别结构更加合理3.“海归”给我国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A.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完善营商环境B.提高我国经济总量,改善环境质量C.有效缓解我国过去人才大量流失现象D.促进我国工业的现代化和专业化发展【解析】1选D,2选C,3选C。第1题,本题考查“海归”回国创业的原因,实则是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结合材料分析,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十九大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国家对人才越来越重视,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引进各种高
21、素质人才,进而吸引“海归”回国。目前全球经济形势较好;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国内市场虽然广阔,但是由于发展水平的差异,中国产业经济效益较低;目前中国制造业较发达,甚至一些领域已经超过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第2题,本题考查“海归”的影响,“海归”指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留学归国人员,开始回国创业,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回国,促使我国劳动者素质和技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由于材料中未涉及“海归”人才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及数量等,因此对我国劳动者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及数量的影响无法体现。第3题,“海归”人口属于高素质劳动者,该现象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缓解了过去人才大量流失现象;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完善营商环境是
22、“海归”人才逐渐取得的成就,而提高我国经济总量,改善环境质量及促进我国工业的现代化和专业化发展属于“海归”创业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加固训练】(2020杭州模拟)下图为2017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及城市发展潜力图(除港澳台外),气泡大小表示近一年的人口增量,气泡越大,增量越大,空心气泡表示人口减少。读图,完成1、2题。1.2017年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工返乡多B.出生率降低,新生儿较少C.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较高D.城市环境恶化,人口迁出多2.随着人们“就近就业、就近居住”的需求愈加强烈,下列省会城市中未来最有可能有大量人口流入的
23、是()A.广州 B.西宁 C.合肥 D.南京【解析】1选A,2选C。第1题,随着近些年我国普通制造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当地居民可以就近就业,因此流入北京、天津、上海的劳动力减少,导致常住人口减少;三个城市出生率已经非常低,因此出生率降低所导致的常住人口的减少数量很有限。死亡率高不符合我国现实国情;三个城市迁出人口多为普通劳动力,是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而不是城市环境恶化导致的。第2题,广州、南京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目前正面临产业升级,大量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因此人口会向外流,不会出现人口大量流入的情况。西宁位于青藏高原上且与东部距离太远,接受东部产业转移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人口流入少
24、。合肥靠近长三角地区,最有可能成为长三角产业转移之地,会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导致大量人口迁入。新动向新情境新预测【命题新素材】近年来出现一些逆向流动、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他们有一技之长,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管理经验,懂得市场运作,这类农民工被称为“城归”。“城归”可以给乡村带来人口红利升级。据统计,我国“城归”人数累计已突破500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就业,这将给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关键词句】农民工、乡村振兴【命题导向】农民工返乡的原因、“城归”给乡村带来的人口红利、“城归”返乡创业就业给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等。【高考新命题】【命题示例
25、】(1)“城归”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升高B.国家政策优惠,乡村经济蓄势发展C.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迅速D.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现象较严重(2)“城归”对“返乡”地产业活动的影响。给材料 我命题学以致用【我的命题】(3)(选择题或综合题)_答案:(1)B(2)创造就业机会;带动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升级。(3)_【命题母材料】1.“空巢老人”空巢老人,指的就是家里孩子不在身边的中老年人,他们缺少关爱,生活寂寞,因为儿女长时间不回家,家庭如同空巢一般,令人心酸,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们由于工作、学习、结婚
26、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极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空巢老人现象不容忽视。2.“3+6”新格局 在全国人口总量增长趋缓的背景下,城市与城市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人口竞争日益激烈。人口流向:东部发达城市群人口吸引力仍然较强,中西部核心二线城市强势崛起,全国人口迁移呈现“3+6”新格局。从2010年以后全国人口流动趋势来看,东部三大区域仍是人口主要流向地,而中西部人口增长以核心城市为主,全国整体形成“东部三大区域+六大中西部核心城市”的人口增长格局。东部发达地区人口持续聚集,粤港澳+海西、长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成为三大人口集聚区域。这三大区域经济起步早、先发优势明显,一直是人口流入较为集中的区域。其中,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深圳、广州,人口吸引力保持领先,近8年年均常住人口增量在30万左右。长三角城市群仅上海、杭州年均人口增量超10万,但整体人口吸引力较强。京津冀城市群中,天津虽然近两年人口增长放缓,但8年平均值仍超过30万,石家庄年均人口增量近10万。中西部地区早期人口流出较多,但近年来随着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核心城市就业岗位与收入水平提升,对周边区域吸引力进一步凸显,重庆、郑州、武汉、成都、长沙和西安6座城市近8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均超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