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0.42KB ,
资源ID:1267841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6784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评(B)巩固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评(B)巩固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第三单元测评(B)(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即()A.“崇文抑武”B.“强干弱枝”C.“重内轻外”D.“冗官冗费”答案:A2.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越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越高;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

2、反映了()A.科举制度更能选拔大量优秀的官吏B.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C.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D.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度的特点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两层信息:布衣出身的比例高;通过科举入仕的布衣比重不断加大。这说明宋代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强,科举制在阶层流动中作用大且具有开放性,故B项正确;科举选官并不能保证官员的优秀,故A项错误;材料是统计入仕前的身份比例,并不能说明官员数量,故C项错误;布衣入仕并不意味着限制世家子弟,故D项错误。答案:B3.一般认为,北宋政治体制的变革是北宋以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地方分裂割据现象的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最能全面反映其政治体制变革的是()A.文人治国B.分

3、化事权C.削弱相权D.兵将分离解析:北宋初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从军事、政治、财政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分割中央到地方的权力,避免了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故选B项。答案:B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倡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北宋中期,士大夫忧患意识的促成因素不包括()A.土地兼并,贫富分化B.财政危机,积贫积弱C.辽夏威胁,边防压力D.权臣弄政,政局动荡解析:权臣弄政,政局动荡不符合宋代的政治特征,故选D项。答案:D5.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时,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B.金朝对

4、南宋使臣极为尊重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解析:无论是诗中的“菊花”,还是自注里的“重阳”,都表明了女真族对重阳节的重视,说明其积极吸取中原文化,故选D项。答案:D6.(公元1127年)“夏四月庚申朔,大风吹石折木。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宋史本纪第二十三的这段记载反映的历史事件()A.标志着北宋的灭亡B.维持了南北相对和平的局面C.直接导致了绍兴和议的签订D.南宋灭亡解析:“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是指金南下,北宋被金朝攻灭,故选A项。答案:A7.“(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民

5、族交融加强B.宋辽边界开设榷场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D.岳家军的抵抗解析:题干材料描述的是宋辽之间的和平交往局面,这是澶渊之盟签订后形成的情景,故C项正确。答案:C8.“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A.实行分封制B.实行郡县制C.创立科举制D.推行行省制度答案:D9.元朝政府实行“官船官本商贩之法”,即政府出本钱出船,然后招人用官家的船进行海外贸易。获得的利益,政府得七分,个人得三分。这一政策反映出元代()A.采取“与民争利”的做法B.封建海关赋税过于沉重C.对海外贸易采取鼓励态度D.私人海外贸易空前发达答案:A10.与表中数字序号对应的地域搭配正

6、确的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地域分布统计表(单位:人)时期边疆地区合计春秋战国至北宋912710119南宋至明清16731510114合计1071001610233(据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A.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岭南地区B.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岭南地区C.黄河流域、岭南地区、长江流域D.岭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解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流域的岭南地区也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古代思想家曾经最多,后逐渐减少,是黄河流域;逐渐成为中国人才汇聚之地,是中国新的经济重心,即长江流域;虽然有所发展,但是,没有超越长江流域,是岭南地区。故选A项。答案:A11.宋史中记载:“今闾

7、阎之卑,倡优之贱, 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古制。”以至上自百官贵族,下至士人庶民,“衣冠之制,上下混一”。材料说明宋代()A.理学兴起对等级制度的冲击B.放松了对大众服饰所反映的等级制度的监管C.崇尚个性的人文思想的兴起D.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人们消费观念变化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理学强调等级制度,A项错误;题干材料说明等级制度受到冲击,B项错误;崇尚个性的人文思想的兴起是在明清时期,C项错误。答案:D12.影响下表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地域西汉元

8、始二年晋太康元年唐天宝元年宋元丰三年北方965149493459南方11165257830(据钱穆国史大纲)A.朝代时间长短B.王朝力量强弱C.疆域面积大小D.经济格局变化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南方的户数逐渐增加,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故选D项。答案:D13.金史记载:“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A.火药B.指南针C.印刷术D.造纸术答案:A14.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A.宋朝以后

9、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答案:B15.我国古代的正史,记载的往往是一些“政界要人”“国家大事”,但梦溪笔谈却不是这样,它关注的是普通民众。在历史上,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却被称为“沈存中法”(沈括字存中),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个偏见:沈括毕竟是一个官僚,这个身份的受认可度不是毕昇这个布衣可以相比的。这表明()A.梦溪笔谈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转型B.中国正史记载的都是大人物C.毕昇的发明被沈括剽窃载入史册D.当时中国社会重道轻器的社会环境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古代中国重视学识、轻视技术、重视权贵、轻视工匠,这反映了中国社

10、会重道轻器的社会环境,故D项正确。A项错误,梦溪笔谈关注社会底层只是个例,不能反映中国社会的转型。B项不是题干主要反映的内容。C项错误,梦溪笔谈对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进行了明确的记载,沈括并未剽窃毕昇的发明,该选项是对材料的误读。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王安石曾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用不足,故臣以理财为方今急务。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为达到这个目的,王安石变法对赋役制度进行了重要的变革。第一,“抑兼并”,就是限制豪强对农民的兼并,为此,变法派曾设立了青苗、免役等法。王安石特

11、别重视对差役法的变革,认为它是抑制兼并的有效手段。在这个限制中,政府以年息百分之四十的青苗钱,去抵制百分之百乃至百分之三百的高利贷。第二,按照每户产业情况,负担国家赋税,这是历代统治者一向标榜的均平赋税。免役法是这类措施中最为突出的一项。方田均税法,不言而喻,也是这类措施当中的重要一项。方田均税法在变法开始时没有推行,后来推行了十几年,仅限于五路(京东、河北、河东、陕西和开封府界)。到元丰八年(1085年)方田均税法被废止之时,共清丈了上述五路二百四十八万四千三百九十四顷土地。五路占全国总面积不过百分之二十,而清丈的田亩却占全国税田的百分之五十四。摘编自中国古代经济史断代研究之五宋代经济史(1

12、)材料中“以理财为方今急务”反映出当时北宋政府面临着什么问题?根据材料,分析“抑兼并”关键是要调节哪三者的关系。(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方田均税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简要分析其原因。(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中的理财措施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参考答案:(1)问题:财政危机。关系:国家(政府)、地主(豪强)与农民的关系。(2)不足:未能在变法开始立刻推行,或推行迟缓;局限在少数地区,或未能在全国推广。原因:统治者推行改革的立场摇摆不定(宋神宗的动摇);改革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改革的时机不成熟。(3)影响:抑制了土地兼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13、;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使汉朝了解了西域的政治和军事情况,同时还带回大量有商业价值的信息。此后,汉武帝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打击了匈奴的势力,使亚洲中部地区恢复了和平。随着帝国的扩张,商人和旅行者建立了广大的商业网络通道,在这些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的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的丝绸,历史学家把这些商路统称为丝绸之路。对商人和他们的商品来说,丝绸之路就是令人瞩目的高速公路;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材料二贸易与城市化的发展使唐宋时期的中国

14、成为一个繁荣的、国际性的社会。商人取道海路和陆路前来中国从事贸易。东南亚岛屿的香料、越南的翠鸟羽毛和玳瑁、印度的珍珠和香、中亚的马匹和甜瓜,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产品被运送到中国。在中亚、东南亚、印度、波斯和东非的港口城市,富商和统治者身着中国的丝绸,餐桌上摆放着中国瓷器。中国经济在唐宋时期的快速增长就这样促进了整个东半球大部分地区贸易和经济的增长。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条件,并概括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内容。(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宋经济繁荣的原因。这一时期对外贸易通道及输出商品与汉朝相比有何新变化。(8分)(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特征及其影响。(8分)参考答案:(1)条件: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时期国力强大;相对和平的地区环境。内容:商品,宗教文化或价值观念。(2)原因:贸易和城市化的发展、开放的对外政策、广泛的经济交流。变化: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瓷器等商品成为大宗。(3)特征:经济与文化交流相结合;具有双向性、互惠性。影响: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整体发展。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