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八章 第二讲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湘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6784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八章 第二讲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八章 第二讲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八章 第二讲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八章 第二讲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湘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八章 第二讲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湘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八章 第二讲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湘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八章 第二讲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湘教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八章 第二讲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湘教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八章 第二讲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湘教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能演练:第八章 第二讲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湘教版)一、选择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后,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和研究,也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12题。1巴伯在其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一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该定义偏重可持续发展的()A生态属性B社会属性C经济属性 D环境属性2下列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的是()A增加绿地面积B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C发展教育,减少并消除文盲D预防和治理污染解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

2、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三个系统,材料所给巴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侧重于经济属性。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所研究的范畴中,发展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发展教育,减少并消除文盲;增加绿地面积,预防和治理污染属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范畴;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范畴。答案:1.C2.C(2010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34题。3、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D水窖集雨、饲料加

3、工、供暖、肥料、废弃物4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解析:第3题,当地利用冰雪融水灌溉作物,应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因此为水窖集雨。种苗培育属于农业技术研发。作物秸秆经过用于畜禽养殖,应为饲料加工。沼气是能源,应是供暖。沼渣用于作物种植,是肥料。进入沼气池,是作物种植的废弃物。第4题,该园区农业生产是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其特点是:科技水平高、集约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小农经营是传统农业生产特点。答案:3.D4.C右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

4、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56题。5维持这一生态系统“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是()A江河 B森林C村寨 D梯田6哈尼族人的村寨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为了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为了观赏梯田美景解析:第5题,由于该地区降水较多且地形崎岖,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因此森林在该区域地理环境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森林在维护生态循环中的地位与功能是显而易见的。第6题,由于该地区的村落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地区,加大了该地区人民的劳动强度;由于该地区的地势较高,发生洪涝灾害的几率较小;发展农业可能对水源造成污染,因此把村落建在梯田上

5、方,主要是为了获取清洁的水源。考虑到实际情况,只有C项最符合题意。答案:5.B6.C二、综合题7下图是某生态工业园以循环经济的观念和模式建立的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生产模式的主要特点是_。(2)该生产模式最适宜在我国的_、_等省区推广。(3)简述该生产模式对当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4)试说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解析:第(1)题,该生产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减轻了环境污染。第(2)题,图中生产模式的核心是甘蔗的种植,甘蔗是热带、亚热带作物,因而该生产模式应布局在我国南方的部分省区。第(3)题,该生产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减轻了对

6、环境的污染压力。第(4)题,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危机以及巨大的人口压力,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答案:(1)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废弃物的低排放、资源化(2)广东、广西、台湾、云南、福建、海南(任选两省)(3)使园内资源达到最佳配置和利用;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水平。(4)我国人口众多,对资源环境压力大;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资源利用率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环境问题严重;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13题。1我国主要的生

7、态环境问题是()A城市环境恶化 B酸雨C水土流失 D温室效应增强和荒漠化2下列关于我国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叙述正确的是()A粮食需求增加,粮食增产问题严峻B人口继续膨胀与迅速年轻化C农业资源日益紧张D环境污染停止蔓延,但自然生态还在恶化3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A实现人口和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协调发展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实现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C全面提高人口素质D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解析:第1题,城市环境恶化,酸雨、温室效应增强主要是环境污染问题。第2题,我国人口将面临老龄化的压力,农业发展中耕地资源日益紧张,粮食增产问题严峻,同时环境污染正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第3题,解决我国

8、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协调发展。答案:1.C2.A3.A下图为某工业生态园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流动示意图,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墙板厂为核心,企业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建立工业生态链关系。据此完成46题。4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工业生产副产品或废弃物分别是()A硫、燃料气、冷却水、除尘渣、粉煤灰B燃料气、冷却水、除尘渣、粉煤灰、硫C硫、冷却水、燃料气、粉煤灰、除尘渣D硫、冷却水、燃料气、除尘渣、粉煤灰5影响该工业园中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环境 B经济C个人偏好 D社会潮流6关于该工业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工业园

9、的运作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B该工业园通过“从副产品到原料”的转换形成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C该工业园是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新型工业园D该工业园的运作充分体现了公平性的发展原则解析:第4题,根据各生产厂之间的关系进行推测可以做出判断。指向硫酸生产厂,应该含有大量的硫;指向水电厂,应该为燃料气;指向炼油厂,并有余热产生,应为冷却水;指向墙板厂,应为除尘渣;指向水泥和道路,应为粉煤灰。第5题,从该工业园的生产循环可以看出,各厂之间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与副产品,最大程度地减小了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是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第6题,该工业园的生产充分实现了废弃物的合理循环再利用

10、,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实现了环境、经济的和谐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发展模式。答案:4.A5.A6.D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动力。读图,完成78题。7图中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大气污染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A BC D8“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禁止碳的排放追求绿色GDPA BC D解析:第7题,该地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秸秆和薪柴的比重过大,这一方面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另一方面,影响农作物秸秆还田,从而影响土壤的肥

11、力。第8题,“低碳经济”倡导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同时提倡开发清洁能源,减少碳的排放,以追求绿色GDP。答案:7.A8.C(2012北京东城期末测试)读图,完成910题。9玉米深加工后直接销往市场的产品有()A畜产品、谷氨酸、饲料 B谷氨酸、味精、多糖C淀粉、复合肥、多糖 D味精、畜产品、复合肥10兖州该农业产业化模式实现了()A防洪、抗旱能力的提高B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C新能源的合理开发D物质的综合循环利用解析:第9题,该农业生产模式中,复合肥来源于玉米的深加工,最终并没有销往市场,而是重新投入到玉米生产过程中,故C、D项均不正确;饲料是玉米加工后的产物,

12、但也没有直接销售,而是将其投入畜牧业的发展中,最终进入市场的是畜产品,因而正确答案为B。第10题,兖州农业产业化模式通过对农产品及其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做到了物尽其用,变废为宝,是循环经济很好的表现。答案:9.B10.D(2012北京朝阳模拟)读下图,完成1112题。11图中A、B、C分别代表()A资源市场环境 B环境市场资源C环境资源市场 D资源环境市场12在此循环经济体系中()A各产业之间以主产品为原料发生联系B所需能源完全由余热发电提供C污染物实现了零排放D生产环节的废弃物被回收再利用解析:第11题,A代表环境,B代表资源,C代表市场。第12题,生产环节的废弃物被回收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

13、率,不仅经济效益高,还取得了很好的环境效益。答案:11.C12.D二、综合题(共40分)13(2010浙江高考)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下图是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下表是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地区发展支持系统东部地区121.2中部地区113.3西部地区110.2注:1995年全国为1

14、00.0(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4分)(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试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8分)(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8分)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呈上升态势。发展、智力和社会支持系统曲线位于可持续发展能力曲线之上,可推知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上升主要是由发展、智力和社会三大支持系统来驱动的。第(2)题,分析生存支持系统曲线较易解答该系统的变化特点。2004年生存支持系统的平稳发展跟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转化率提高密切相关。第(3)题,中国环境支持系统变化缓慢,基本保持稳定

15、,这跟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效有关。答案:(1)呈上升态势;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2)2003年前徘徊波动,2003年较快上升,2004年后平稳发展。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高,农业政策调控取得成效。(3)变化缓慢,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或尚未持续恶化)。原因: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冲击部分得到缓解和遏制(或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的成效)。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1:2011年8月31日,记者从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认定华林庄园等28家单位为“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优秀示范园区”。示范园区将为加快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

16、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发挥更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材料2:图甲为“我国东营市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中等高线单位:米)。图乙为该地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结构示意图”。(1) 由图甲分析该地区农业用地的分布状况是:_,这反映了人类在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时,必须遵循_原则。(8分)(2)该地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4分)(3)为了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最应该做何调整?理由是什么?(4分)(4)目前,该地正试点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其生产结构如图乙所示。简述发展生态农业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和等高线分析。第(2)题,东营地区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结合图甲可知该地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第(3)题,东营地区水资源短缺,水稻生长需要消耗大量水源,种植水稻会加剧该地水资源供需矛盾。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应减少甚至取消水稻的种植。第(4)题,图乙所示的生产结构,有利于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答案:(1)海拔200米以上是林地,海拔200米以下是耕地,地势低平处是水稻田因地制宜(2)雨热同期;地势平坦;水源近便;土壤肥沃。(3)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规模)。灌溉水源不足。(4)有利于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