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点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惠安女是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海边的一群衣着特殊的劳动妇女,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勤劳的精神闻名海内外。解放初流传至今的一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了惠安女传统服装的特征:“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惠安女的头部被斗笠和头巾包裹得仅露出一张脸,而腰、腹部却暴露无遗,衣服以短袖为主,而大筒裤的裤脚宽达0.4米。据此,完成12题。1地方服饰是地理环境特征的体现,有关惠安女衣着特点解释最合理的是()A封建头防风沙B民主肚沿海地区,文化开放C浪费裤当地纺织业发达,布料便宜D节约衣方便捕捉鱼蟹2当今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惠安女服饰在福建越来越少见,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传统
2、服饰土气十足B西方流行服饰的冲击C新一代年轻女性传承意识不足D惠安女性就业渠道不断拓宽解析:第1题,地处沿海地区,封建头可防风吹日晒,A错误;民主肚(开放肚),节约衣,因纬度低,气温高,短衫凉爽,且便于劳作,B错、D对;浪费裤宽裤便于涉海,打湿易干,C错。故选D。第2题,惠女服饰本是为了方便惠女劳作而创,如今,原来从事渔耕的惠女,现在更多的是走工厂进企业。没有了风吹日晒,黄斗笠和花头巾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没有了大波大浪,短衫长裤也就显得不合时宜。故选D。答案:1.D2.D秦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多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据此,完成35题。3剪纸艺术可反映不同地区的
3、景观特征,下列四幅剪纸中反映秦腔起源地的是()ABCD4促使秦腔表演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冬冷夏热,降水集中B视野开阔,交通不便C千沟万壑,土层深厚D人口稠密,历史悠久5推测枣树的生长习性主要是()A喜光,耐干旱 B喜湿,耐洪涝C喜酸,耐贫瘠 D喜雾,耐阴凉解析:第3题,图显示大熊猫和塔,应为四川的标志性地理事物,图显示文字“渔耕粤韵”,和赛龙舟的画面,应为广东的标志性地理事物,图显示窑洞,树木,应为陕西的标志性地理事物,图显示四合院,应为北京的标志性地理事物。根据文字材料提示,秦是陕西的简称,枣木梆子为乐器,与这些信息最符合的是图。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A、B、D错误。第4题,“表演高亢
4、激昂,穿透力强”体现当地视野开阔,但交通不便,人们相隔很远可以相见,但想走到一起却很不方便,便大声呼喊,以传递信息,久而久之,人们的语言交流便具有了高亢激昂,穿透力强的特点,秦腔作为当地一种流行剧种,也随之具有了该特点。所以答案B正确。“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与C中的千沟万壑有关系,因为这里的交通不便就是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造成的,这里的沟又深又长,造成沟谷两侧的人们可以看见,但很难走到一起。但是秦腔的特点与黄土的土层深厚无关。故C错误。黄土高原受地形限制,人口分布比较稀疏,故D错误。“冬冷夏热,降水集中”是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但是这与秦腔“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没有直接关系,故A错误。第5
5、题,黄土高原地区,地处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这里的植被就形成了与当地自然地理相一致的“喜光,耐干旱”的特点。所以正确答案为A。这里降水不多,不适合喜湿,耐洪涝的作物,故B错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为酸性的红壤,土壤黏重贫瘠,这里的作物大多具有“喜酸,耐贫瘠”的特点,而陕西的土壤是黄土,所以这里的作物没有“喜酸,耐贫瘠”这种特点,故C错误。陕西降水少,晴天多,雾天少,所以这里的植物没有“喜雾,耐阴凉”的特点。四川盆地云雾多,气候潮湿,作物一般具有“喜雾,耐阴凉”的特点,故D不正确。答案:3.C4.B5.A造纸术作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
6、年的历史。泽雅素有温州“西雁荡”之美誉,该地山多地少,山上多竹林,川间多溪流瀑布,目前仍有十几个村落沿用古法造纸术生产泽雅屏纸。20世纪90年代初期,泽雅屏纸生产日渐衰落。2011年,国务院将屏纸作坊的典型代表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被誉为“中国造纸术活化石”的古老造纸术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据此,完成68题。6泽雅古法造纸术成为“中国造纸术活化石”的基础条件是()A独特的自然条件 B充足的原料供应C广阔的市场需求 D廉价的劳动力720世纪90年代初期,泽雅屏纸生产日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成本提高 B市场需求减少C造纸收入较低 D交通运输不便8如今泽雅古法造纸术得以焕发生机的主要
7、原因是()A工艺改进 B原料替换C需求扩大 D政策扶持解析:第6题,竹子是制造原料,泽雅山上多竹林,说明原料充足,所以泽雅古法造纸术成为“中国造纸术活化石”的基础条件是充足的原料供应。故选B。第7题,古法造纸术生产泽雅屏纸,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A错;市场需求并没有减少,B错;古法造纸术生产量小,造纸收入较低,C对;随着经济发展,交通条件应该有所改善,D错。故选C。第8题,2011年,国务院将屏纸作坊的典型代表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泽雅古法造纸术得以焕发生机,说明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扶持。故选D。答案:6.B7.C8.D山东章丘素有“铁匠之乡”之美誉,曾有“章丘铁匠遍天下”之说
8、。章丘手工铁锅制造需要历经十二道工序,再过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温锤炼,经受三万六千次锻打,直到锅如明镜。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初的章丘,境内人口为73万,约有38万人以打铁养家糊口。2018年2月,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播出,渐受冷落的章丘铁锅受到关注。章丘铁锅的销量同比增长近6 000倍,生产的铁锅和库存被“抢光”,一时间,章丘“无锅”。据材料完成911题。920世纪50年代,促进章丘手工铁锅发展的主要条件是()A铁矿资源丰富,原料充足B从事手工铁锅人员众多C生产经验丰富,品质优良D解放初国内市场需求大10近些年,章丘铁锅备受冷落的主要原因是()A缺少铁匠艺人 B近年国内市场需求减少C锅具
9、品质下降 D现代化锅具生产的冲击11针对章丘“无锅”现象,合理的对策是()A提高章丘手工铁锅的价格B增加现代化锅具生产的产量C加强铁匠培训,提高产量D减少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解析:第9题,根据材料,章丘铁锅的精华在于章丘手工铁锅制造需要繁复的工序,章丘铁匠技艺高超、经验丰富,铁锅质量好;山东铁矿不丰富,当时的市场也不大。故选C。第10题,近些年,章丘铁锅备受冷落的主要原因是机械化生产锅具的冲击,由于机械化的大批量生产满足了大市场需求,导致章丘铁锅市场的相对减弱;同时,机械化生产较为简单,使得人们对于传统铁匠工艺降低学习欲望,工匠少,产量低,这些都会导致章丘铁锅的冷落。故选D。第11题,针对章丘“无锅”现象,提高章丘铁锅价格,降低公众购买愿望,只会导致章丘铁锅更加衰落;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成本会使得章丘铁锅泯灭个性,品牌被毁;加强铁匠培训,提高产量可以促进章丘铁锅的传承,满足市场需求;改进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也是对章丘铁锅工艺的破坏。故选C。答案:9.C10.D1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