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58.50KB ,
资源ID:1266009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6600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六章复习(第二课时).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六章复习(第二课时).doc

1、 第六章 复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污染的措施2掌握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教学重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教学方法:问答法、归纳整理、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化学与环境保护 1造成环境污染的物质及其来源 (1)二氧化硫:大量的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金属矿石的冶炼等。 (2)氮的氧化物:主要来自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和使用硝酸的工厂以及汽车等排放的废气。 (3)碳的氧化物:主要来自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 (4)煤烟:主要来自煤的不完全燃烧(主要成分是没燃烧的炭粒)。(5)碳氢化合物:主要来自于石油的开采、炼制和使用。2部分有关环境保护如识 (1)环境:大气

2、、土地、水、矿产、森林 ,生物及游览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构成了人类的环境。 (2)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等,还包括固体废弃物、放射性、噪声等污染。 (3)酸雨:空气中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随雨水降下就成为酸雨。其危害有:可使湖泊水质酸化、毒害鱼类和其他水生物;使土壤酸化、破坏农田、损害农作物和森林;腐蚀建筑物、金属制品、名胜古迹等。 (4)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5)粉尘:指煤、矿石等固体物料在运输、筛选、粉碎、卸料等机械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或是由风扬起的灰尘等。 (6)破坏臭氧层的物质:SO2、NO、NO2、CF2Cl2(氟利昂)。 (7)环保措施:

3、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工厂尾气在排放前的回收处理、城市机动车的排气限制等。 (8)从能源利用条件看,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是煤烟型及SO2和烟尘。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物质的分离 分离是利用两种物质的性质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使两种物质分离开,再恢复至原状态。主要的分离方法可分成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 (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指过滤、蒸馏、结晶、洗气、升华、直接加热等方法。 (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指利用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的差异,选用一种或几种试剂使之与混合物中的某一物质反应,生成沉淀,或生成与水不相混溶的液体,或使其中之一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然后再用物理方法分离。 2物质的提纯(除

4、杂质) 提纯是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性质的差异,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除去杂质。(物理方法同前面物质的分离) (1)化学方法选择试剂的原则是: 选择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而不能与被提纯的物质发生反应。 所选试剂不能带人新的杂质。 试剂与杂质反应后的生成物与被提纯物质要容易分离。 提纯过程要尽可能做到步骤简单、现象明显、容易分离。 (2)常用的化学方法举例如下:(括号中物质为杂质,破折号后物质为选用的试剂) 利用生成沉淀除杂质:NaCl(NaCO3)- CaCl2; 利用生成气体除杂质:NaSO4(NaCO3)-硫酸;利用酸式盐与正盐的相互转化除杂质:NaHCO3(Na2CO3,)- CO2;利用

5、氧化还原反应除杂质:FeCl3(FeCl2)-Cl2;利用两性反应除杂质:Fe2O3(Al2O3)一一NaOH溶液; 利用其他化学性质差异除杂质:Cu(Fe)-硫酸; 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 a.用干燥剂(注意选用原则)吸收水蒸气。 b.酸性杂质(括号中的气体为杂质)用碱液吸收:H2(HCl、CO2). c.若酸性气体中含较强的酸性杂质(括号中的气体为杂质),可用与酸性气体对应的酸式盐饱和溶液吸收:CO2(HCl);H2S(HCl) d.碱性杂质气体(如NH3)可用酸吸收。 e.氯气中含HCl,可用水或饱和食盐水吸收。 f.杂质气体为O2时,可用加热的铜网吸收。 g.杂质气体为CO、H2时,可

6、用加热的CuO粉除去. 三、应用 1下列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其PH变小的是(不考虑溶质挥发) ( ) H2S H2SO3 Ca(OH)2 氯水ABCD只有 2某盐A跟某酸B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C跟烧碱溶液应可生成A。在适当条 件下,C可被氧化生成气体D。D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物中含有A,则A、B是下列几种 物质中的( )A Na2SO3和H2SO4(浓) B Na2S和H2SO4(浓)C NaCl和H2SO4(浓) D Na2S和HCl 3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 关的是( ) 温室效应赤潮酸雨光化学污染臭氧空洞水侯病潮汐大

7、脖子病水华 AB CD4在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氧气、硫化氢、水蒸气和氯化氢,今用下列试剂浓H2SO4饱和 硫酸铜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红热的铜丝,除去上述杂质而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气 体,此混合气体通过四种试剂的顺序最好的是: A B C D5在氧气中灼烧0.44克硫铁矿,生成的二氧化硫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全部转化为硫酸,用 20mL 0.5mol/L的烧碱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这些硫酸,则原混合物中硫的百分含量约为A36% B46% C53% D22%6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AH2(H2S)通过CuSO4溶液洗涤 BSO2(SO3)通过饱和Na2SO3溶液洗涤CNa2SO3溶液(N

8、a2SO4)滴加适量的BaCl2溶液DNa2SO4溶液(Na2SO3)滴加足量的H2SO4溶液7往某溶液中通入过量Cl2无变化,再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时,产生白色沉淀,该盐可 能是( )ANa2SO3 BK2SO4CAgNO3DNa2CO38取a克铁与足量硫化合生成M,M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出气体X;取b克铁与足量的 氯气反应生成Y.若X和Y恰好完全作用,则a与b的比值为( )A12 B21 C32 D119199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为研究臭氧作出特殊贡献的化学家。 O3能吸收有害紫外线,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O3分子的结 构如右图:呈V型,键角116.5o。三个原子以一个O原子为中

9、心, 与另外两个O原子分别构成一个非极性共价键;中间O原子提供2个电子,旁边两个O 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构成一个特殊的化学键(虚线内部分)三个O原子均等地享 有这4个电子。请回答:(1)臭氧与氧气的关系是 (2)下列物质的分子与O3分子的结构最相似的是 AH2OBCO2CSO2DBeCl2(3)分子中某1原子有1对没有跟其它原子共用电子叫孤对电子,那么O3分子有 对孤对电子。(4)O3分子是否为极性分子 (是or否)102001年,某中学组织化学兴趣小组针对该省某热电厂下游几十公里内河水中鱼类几近绝迹的现象,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取得了一些资料:测定热电厂使用的燃料煤含硫量。测得燃料煤中含硫的质量

10、分数为0.0064%了解煤燃烧后的气体排放情况。发现:燃烧后的气体未经处理即排放到空气中,该热电厂地处多雨地区。了解热电厂发电用水的排放情况。发现:电厂发电用水未经冷却直接排入河中。根据上述调查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鱼类几近绝迹的原因主要有:原因一(写化学方程式): ;原因二: 。(2)项目中,兴趣小组采用的是 (“定性”或“定量”)分析法。(3)试计算该热电厂每燃烧1000g煤,理论上有多少g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4)煤中含有硫,如果在煤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钙,则在煤的燃烧过程中可以减少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用碳酸钙代替氧化钙, (“能”或“不能”)达到上述类似效果。(5)石灰石的脱硫效率是85%90%(指S的吸收率,下同),石灰浆法脱硫比石灰石法快而完全,效率可达95%。其原因是: 。11潮湿的氯气和二氧化硫都具有漂白性,将氯气和SO2在相同状况下等体积混合后,其漂白性变化为 ,其原因是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