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省西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 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近代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企业。1899年晚清状元张謇在“设厂自救”浪潮推动下,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开工生产。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 都是清政府的自救表现B. 都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C. 都是中国近代化的体现D. 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5.1899年,在清政府拒绝其租借浙江三门湾的要求后,意大利向清政府下达最后通牒并派遣军舰来华威胁。清政府严令沿海各省加强海防并调派北洋水
2、师铁甲巡洋舰南下与之对峙。最后意大利宣布放弃对中国沿海的任何要求。这反映了当时A. 清政府政治改革取得一定成效B.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 战争失利并未中断近代化进程D. 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6.清末民初,新名词大量传入,如“团体、革命、主义、阶级、公司、化学、公园、冰期、年代、手表、火车”等。据统计,仅从日本传来被中国人认同的外来词,就有849个之多,这还不包括从西方直接翻译的外来词。这些新名词遍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新名词的大量传入A. 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反映B. 破坏了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 适应了对外交往的需要D. 推动了白话文运动的进行27.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预示着从“
3、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从“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A. 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B. 实现了社会转型的目标C. 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D. 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28.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下列观点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历史就是一家之言”B.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C. “历史都是思想史”D.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29.有史家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花了20年的时间”。下列选项中促使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向第三次
4、思想解放运动转变的主要因素是A. 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潮的涌现B. 义和团运动和清末“新政”开始实施C. 戊戌变法和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D. 袁世凯独裁和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30.一代风流人物的登场一文指出,1894年,未来中国的主导者开始崛起,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一大批政治新秀走上前台,他们因甲午战争改变了命运,更改变了人生态度和政治理念,中国历史则从此进入“快进”模式。他们主导的“快进”模式以A. 西方学说代替传统儒学B. 美国的政治制度为蓝本C. 实业救国为主要途径D. 资产阶级代议制为目标31.1930年,中共中央在回应共产国际指示时说:党的任务决不是准备夺取部分的政权,如果认为
5、现在还是准备夺取部分的政权,无疑是对革命形势估量不足的右倾观念这一回应表明A. 中共夺取全国政权时机成熟B. 中共找到符合国情的道路C. 共产国际反对中共城市革命D. 中共出现自主革命的倾向32.20世纪50年代,在评论某一国际会议时,美国舆论认为,某些代表的亲美发言“没有对会议的结果产生任何影响”,“几个信仰美国哲学的亚洲朋友的声音很快就沉寂下去了”。据此可知,这一会议A.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B. 开始冲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C.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D. 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33.改革开放以来,多元的思想文化格局影响青年多元价值观念的形成。这个时期,新自由主义思潮重新
6、抬头,现代新儒学也继续发扬光大,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普世价值思潮等各种思潮重叠碰撞,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结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转轨 B. 人民主体意识逐渐觉醒C. 改革开放后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 D. 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34.下图反映了19832007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单位:亿美元)。19901995年出现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 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B. 对外开放格局全面形成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 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形势35.2018年底,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当选高雄市长后表示,“九二共识”是国民党两岸交流的最高指导原则。下列对“九二共识”认识正确的是A.
7、 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B. 促使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突破C. 打破两岸隔绝促进两岸关系新发展 D. 直接推动两岸三通一探愿望的实现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60分)41.(26分)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8、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时间 大事 1935年5月24日 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风云儿女开始传唱大江南北 1937年9月22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8年5月26日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及其源泉
9、 1940年8月20日 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总攻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10分)(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6分)(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三加以分析。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10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观念逐渐形成并发展,其
10、实践活动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时期民族国家观念的演进及其实践19世纪4050年代传统“天下观”开始动摇:林则徐具有了朴素的民族意识和近代国家主权观念,打破了中国是世界中心的神话;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强调这是中国发展的“根本之图”。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代表人物提出“中体西用”,并主办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为中国走上近代化发展之路做了铺垫。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在爱国基础上“究心泰西政治实业之学”,主张建立民主政治。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提出在中国建立起一个近代化民族国家。粱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并形成了“国家”取代“天下”、“民族国家”替代“封建王
11、朝”的近代民族国家观,以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戊戌变法运动成为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里程碑。20世纪初孙中山完整提出了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思想。因辛亥革命而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是拥有独立主权民族国家的雏形,开启了近代以来建设中国民族国家的进程。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及其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结合,经过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民族国家最终实现了独立自主。据陈艳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研究等依据材料,围绕“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
12、清晰。)历史选考题 :共14分。请考生完成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题题目。45.(1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领导人对经济体制的调整进行了积极探索。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陈云是“一五”计划的设计师,其经济思想,可以简单地总结为他在中共八大中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陈云的设想中,社会主义经济是一只鸟,政府则是关着鸟的笼子。如果没有鸟笼,鸟儿会飞走,经济体制也会分崩离析。当鸟儿长大时,笼子也需要变得更大些,让鸟儿享有更多的空间与自由。他
13、的混合式社会主义经济思路促进了市场机制和私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合法化。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自我怀疑,幸运的是中国很快重新找到了回归市场体制改革的道路,到20世纪90年代末,一个生机勃勃的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在中国运转。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巩固了国内的市场化改革,并扩大了在经济全球化中所起的作用。以上材料摘编自(英)罗纳德科斯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陈云的经济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经济思想在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的价值。(10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回
14、归市场体制改革”的重要表现,并分析其有利条件。(4分)西安中学高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答案24. C 25. C 26. A 27. A 28. B 29. D 30. D 31. D 32. A 33. A 34. A 35. B41. (1)基本特点: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国际政治背景:十月革命的推动;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10分)(2)集中表现:反帝反封建成为人民的共同目标;国共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推进爱国斗争。重大成果: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6分)(3)分析:振奋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张扬;中华民族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共
15、同奋斗;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基本条件:民族觉醒;民族团结。(10分)42. 观点一: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核心。阐述: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冲破了“天朝上国”观念,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对西方侵略的回应,蕴含了朴素的民族意识。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技,兴办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以求国家富强。面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资产阶级学习西方民主制度,以救亡图存为宗旨,渴求实现以中华民族为核心的民族国家独立与统一。中国共产党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以挽救民族危亡、改造中国社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国
16、家的独立。小结:近代中国人民前仆后继的救亡图存运动,促使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产生发展并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最终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示例二观点二: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增强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阐述:中国近代民族意识推动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反侵略斗争,如左宗棠收复新疆、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都展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中国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倡导“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掀起抵制外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中国近代民族意识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潮流,从“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的器物变革,到“维新变法”、“民主共和”
17、的制度变革,再到“民主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变革,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维护国家、民族利益,领导中国人民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结束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小结: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增强了国家主权意识,极大推动中国的近代化。45. (1)经济思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即可以简单地总结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6分)思想价值:20世纪50年代的价值是,在这一经济思想指导下,开展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20世纪80年代的价值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4分)(2)重要表现:中共十四大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成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有利条件: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