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历史试题答案 选择题:1-10 DCAAB CDDDB 11-24 DABBB AADDB CCDD1.D【解析】距今5000年的龙山文化处于原始父系氏族社会晚期,众多考古发现并证明,这一时期已出现了权贵阶层和明显的阶级分化,材料中所示的宫殿、天文等建筑和礼器等表明,龙山文化时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反映了当时我国社会的发展已从部落逐步发展到国家的趋势,故选D项。材料仅仅言及黄河中下游地区,不足以证明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排除A项。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B项。出现了天文建筑,但无法证明当时天文学十分发达,更何况当时处于较低生产力水平,排除C项。2.C【解析】百家争
2、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因此选C。一些主要学派提倡民本思想但不能说明民本思想成为社会共识,排除A项。墨子代表的是下层平民利益,不能说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和适应了各国改革的需要,另外诸如孔子、孟子、墨子的主张在当时并未为各国所采纳,排除B、D两项。3.A【解析】材料明确指出汉朝政权虽已建立,但东西文化的融合尚不充分,正如有人指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因此,汉政权建立后,为维护自身统治,不得不考虑东西文化差异,在政治上实行郡国并行制,故选A项。从已学知识可知,排除B项。汉初国家统一已完成,排除C项。材料并未说明加强君主专制制度,
3、排除D项。4.A【解析】材料旨在表明古代中国由于军事官僚政治体制所造成的病态消费促使涉及生活消费领域的手工业生产部门病态偏向,从而导致了官府对手工业的严厉控制,这必然束缚了民营手工业生产发展的空间,故选A项。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而且材料也未涉及到统一的国内市场,排除。D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5.B【解析】三幅图片均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了北魏至唐代时期的艺术成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前两幅既表现了石刻艺术成就,也表现了佛教对当时中华文明的影响,第三幅则表现了西域和周边邻国文明对当时舞蹈艺术的影响,并非单一地显示某种艺术成就。因此,排除A、C
4、、D三项,故选B项。6.C【解析】材料表明了雍正时期这些做法使各级官员之间相互严密监视和严厉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除地方分裂对抗中央的隐患,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但是这种做法的代价却是地方吏治失去了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严重扼杀了地方相对独立发展的可能性,故选C项。材料并未显示出地方军政机构臃肿,排除A项。B、D两项说法太过于绝对化,排除。7.D【解析】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仍占主导地位且日益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排除A项。明清之际虽然出现了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为代表的活跃儒家思想家,他们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但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力十分有限,排除B、C两项。之所以商人、工匠
5、、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成为明清小说和戏曲的主人公,恰恰表明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带来了社会娱乐活动日益丰富,故选D项。8.D【解析】由材料可以观之,并非说明洋务派,排除A项。也非仅指清政府和顽固派的,排除B、C两项。材料表明,当时社会上反对“夷务”和“洋务”的守旧势力比较强大,恰恰说明了当时社会的偏见和大部分人们心理惰性的存在,成为洋务运动推进的重要阻力之一,故选D项。9.D【解析】北洋舰队“太监阅兵”反映出清政府不重视海军建设,但“炮管晒裤”则说明清军军纪败坏军备废弛,排除A、B两项。C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从材料“太监阅兵”“炮管晒裤”中可以推知出,
6、清朝海军军事管理体制存在严重不足,故选D项。10.B【解析】A、C、D两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从材料中所列的近代广东名人的事迹来看,可以看出近代以来,由于广东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西学传播的影响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等影响,从而出现了诸如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等救亡图存运动领导人,并且这些变法和革命运动更是对近代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冲击,故选B项。11.D【解析】19世纪末以前,中国的知识分子主要的仍是那种旧式的封建士大夫,尚未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力量的近代知识分子的社会阶层,但20世纪初,伴随当时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和民族意识的逐步兴起,加上清政府废科举、奖励出国留学、兴办
7、新式学堂等举措和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进一步传播,从而促进了近代教育较快发展,随之也推动了新的知识分子群逐步兴起与壮大,故选D项。A、B两项说法过于绝对化,均排除。C项是发生在辛亥革命后,排除。12.A【解析】新文化运动初期,高举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旗号,主张追求“独立人格”和“个性解放”,这虽然在反对旧文化、旧礼教的过程中具有积极意义,但这种主张显然把个人的权利看得高于一切,与追求整个国家民族的解放相距甚远,也不可能使当时中国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因此,伴随运动的发展,改造社会的问题被思想界逐渐提到了突出而重要的地位,更成为先进青年关注的焦点。这种新的觉悟和新的认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
8、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故选A项。B项带有绝对化,排除。认清中国国情发生在中共二大后,排除C项。D项说法既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也偏离历史史实,排除。13.B【解析】开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始于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排除A项。红军在赣南、闽西根据地采取新的分田办法,既避免严重侵犯了农村中农阶级的利益,又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推动了中共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并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且符合中国实际的土地革命路线,故选B项。直到1930年,中共党内还存在比较激烈的革命道路之争,排除C项。同样,1929年底到长征前期,党内还一度出现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排除D项。1
9、4.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作者旨在批评国民党军队的抗战政策,实际上,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和国民党军队实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排除A项,B项正确。材料指出日本发动局部进攻后便停止了进攻,说明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兵力已明显不足,无法发动大规模的持续的进攻,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认为正面战场仍为主战场,排除D项。15.B【解析】国民经济恢复于1952年底,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作为我国经济、科技中心,云集了全国大部分工程科技人才,“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政府利用上海的人才优势,加大上海对内地建设的人才支持力度,其主要目的就是确保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实施,从而解决内地工
10、业化发展急需的技术、人才和建设经验,故选B项。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于1965年,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上海人才支援内地建设,而不是人才的合理流动,排除D项。16.A【解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回答了长期以来人们关注而思想上尚未完全弄清的许多重大问题,极大地解放了人们思想;同年的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作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热情,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故选A项。我国政府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始于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排除B项。C、D两项出现于21世纪初,均排除。17.A【解析
11、】材料中所言古希腊“繁忙的公共世界”和“强烈的政治关系”指的是城邦利益高于一切。因而所有人的内心情感及其活动都必须服从城邦利益的政治需求,这必然给个人内心体验留下了狭小的空间,这不是褒扬而是批判希腊城邦政治的局限性,故选A项。B、C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虽然麦克尼尔肯定古希腊人热心于政治活动,但这并未反映材料全部的意思,排除D项。18.D【解析】材料并未说明法律起源于“自然”,也未说明法律本身具有尊严和顺应民心,排除A、B、C三项。材料指出了法律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规范,应该让每个人在不损害他人的情况下活得有尊严,这实际上强调了法律具有公平正义的特质,故选D项。19.D【解析】“光荣革命”前,
12、英国国王不仅可以随意征税,还可以以国王的名义举债,这也是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这种做法侵犯了资产阶级的切身利益。因此,1689年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则限制了国王随意征税权。1694年议会创办银行,允许发行国债,但最关键的变化是使议会负责偿还债务,同时偿还担保的可靠性增强,借贷的利率下降,这样就使公共借贷能够确保英国在与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过程中的紧急资金需要,从而推进了英国的综合实力较快增长,故选D项。A项属于权利法案的影响,排除。B项确立于权利法案中,排除。17世纪晚期,英国还未进行工业革命,排除C项。20.B【解析】据材料可知,康德主要强调人类能够根据自身实际和现实需要
13、,以自身感觉和思维模式能够感知出感觉经验性质的知识和不可知事物,这实际上主张人应该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故选B项。A、C、D三项并非康德所认为,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均排除。21.C【解析】铜作为电流常见导体的主要工业材料之一。世界铜的需求量大增,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的发明使用和电器工业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而世界铜供给地位由欧洲转移到美国,这恰恰说明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国家,美国的炼铜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的高速发展程度整体上已高于欧洲,故选C项。A、B两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20世纪20年代,世界经济重心虽逐渐转移到美国,但欧洲仍作为世界经济重心之一,排除D项。22.C【解析】这是苏联等东欧三国
14、家与西欧三国的创造1000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煤和钢的具体数据,因而表中无法显示出苏联等东欧国家重工业较为发达,也不能体现出西欧三国的综合实力显著上升情况,排除A、B两项。由表中所知,创造相同的10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苏联等东欧三国消耗的煤钢大大超过了西欧三国,显然,这是因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所致,故选C项。材料虽列出了法国消耗的煤钢数量稍低于英、西德两国,但不能反映出法国在三国中发展速度最快,排除D项。23.D【解析】综合世纪之交的时代背景以及材料可知,欧盟的进一步发展遭遇了挑战,欧洲一体化遭到挫折,但英国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反复,说明利益永远置于国家利益之首,故选D项。
15、欧洲一体化遭遇难题,并非代表全球化阻力越来越大,排除A项。英国脱欧但不能说明英国与欧盟关系恶化,排除B项。材料仅表明丹麦、法国、荷兰和英国对欧洲一体化问题的一些态度,不能理解为各国民族主义较为盛行,排除C项。24.D【解析】任何文艺创作都源于现实生活,排除A项。从材料中“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冒着无法被别人理解的风险”“自己钟意的作品”等表述,排除B项。材料所言作品的艺术风格为现代主义,其特点为反传统、反理性,重视文艺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故排除C项,D项正确。第II卷 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5.【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现代农业经济。材料一展示了古代中国历代重视粮食安全情况,要求
16、学生首先分析古代重视粮食安全的主要做法,这只要抓住材料进行分析即可,难度较小;其次再要求学生分析导致古代重视粮食安全的原因,这需要从整个古代社会政治、经济等发展具体方面展开分析。材料二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不断上升的成就,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粮食产量上升的主要因素。【参考答案】(1)做法:将粮食安全提升到治国安邦的重要地位;建立救荒救灾的仓储制度;以农立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建立全国统一的粮食市场,实行政府干预和自由贸易相结合的政策。(8分)基本原因: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人口增加与人地矛盾的影响;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封建社会总体生产力水平较低;历代统治后期的政治腐败和繁重赋税
17、政策;自然灾害因素(也可以答水灾、旱灾、土地沙化等)。(5分,任答3点即可)(2)原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持续推进;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进;工业化发展对农业的反哺与支持;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8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给分,但不得超过本题总分)26.【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思想和近代西方思想。材料以东西方各自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及其所存在的关联性为主,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分析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和描述和阐释事物的关键能力。第一问要求学生指出新儒学的内涵,这比较简单,依据所学知识即可解决;之后要求学生分析说明新儒学没有“忠实地维持古代的思想”的历史背景,这需要学生
18、调动已学知识,从宋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等方面加以理解和解决。第二问考查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材料展现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两大阵营对各自的立场加以否定,但作者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交叉关系。因此,要求学生依据所学对这两场运动之间的交叉关系加以论证阐释,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回答这两场运动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以及一定的区别。(1)内涵: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3分) 历史背景:长期分裂动荡导致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混乱或者自魏晋以来的儒学危机;书院发达和自由讲学风气盛行;佛道儒不断融合;宋代重文轻武等相对开明的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所处的内外形势和政治变迁等。(6分,任答3点即
19、可)(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属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重要发展阶段,两者都着力批判封建天主教会和宣扬人文主义。(2分)因为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阶段,新兴资产阶级力量较为弱小,因此只能借助于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以文艺创作方式,反对封建神学世界观,虽然解放了人们思想,但它的受众范围较小。(3分)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以马丁路德为代表发起宗教改革运动,他们借助宗教外衣,宣扬“因信称义”,主张“信仰即可得救”,实质上是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这场运动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扩展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范围,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3分)总之,宗教改革是文
20、艺复兴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加强了欧洲人们的思想解放程度,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推动了欧洲社会进步。(2分)27.【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本题以时空观念为命题角度,要求学生立足时、地、人历史三要素,以历史上某个民族和国家求生存、求发展为主题,以考查学生概括归纳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展现出历史发展的曲折性。本题可供学生选择空间很大,可以结合中国史,也可以结合世界史,整体难度不大,关键在于对所涉及的时、地、人等史实整体把握和语言表达等。【例举】论题:近代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之路历经艰难曲折自鸦片战争后,伴随西方列强侵华不断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近代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曲折艰难的救亡图存运动。诸如1
2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中期至晚期洋务派领导的地主阶级自救的洋务运动,19世纪末康有为等维新派领导的企图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维新变法运动,20世纪初孙中山等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相继失败,但无疑都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1915年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兴起创造有利条件。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革命斗争,虽然历经艰辛起伏,但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综上所述,近代中国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谋求民族独立、追求国家发展的中华民族复兴之路。